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生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满分冲刺专题16 植物的光合作...

更新时间:2021-11-22 浏览次数:88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黄冈) 某生物组在进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步骤中属于设置对照的是(  )

    A .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 . 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C .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D . 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 2. (2021·长春)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某同学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对叶片进行如图甲所示的遮光处理。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将叶片脱色,用碘液染色,出现如图乙所示的变化。该实验结果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  )

    A . 淀粉 B . 蛋白质 C . 脂肪 D . 麦芽糖
  • 3. (2021·南海) 以下实验中没有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的是(  )
    A . 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 B .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C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D .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 4. (2021·淄博) 如图是某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做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甲是为了使叶片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 . 乙中叶的银边和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实验 C . 丁中叶片滴碘液后银边部分变蓝 D . 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 5. (2021·烟台) 生物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片中不能设为对照的部位是(  )

    A . 甲与乙 B . 乙与丁 C . 乙与丙 D . 甲与丁
  • 6. (2021七上·姜堰期末) 小明在做实验时,他的白衬衫不小心沾上了菠菜汁液。要除去衬衫上的绿色污渍,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 用肥皂洗涤 B . 用沸水褪色 C . 用酒精脱色 D . 用洗衣液洗涤
  • 7. (2021七上·雅安期末) 如下图所示,下列哪组装置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
    A . B . C . D .
  • 8. (2020七上·姜堰期中)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用不到的实验器材或试剂是(   )
    A . 显微镜 B . 三脚架 C . 酒精 D . 滴管
  • 9. (2020·泰安)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步骤是: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在光下照射几小时,脱去叶片中叶绿素,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叶片深色部分表示变蓝,浅色部分表示不变蓝。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操作是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变成黄白色 B . 甲和乙对照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甲中液体是清水,乙中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 C . 丙的实验现象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淀粉,实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D . 丁装置天竺葵的银边不含叶绿素,实验现象说明叶片不含叶绿素的部分不能产生淀粉
  • 10. (2020·无棣模拟) 滨海中学在实践基地种植了马铃薯,收获时发现个别块茎露出地面的部分变绿。对此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A . 叶片中的叶绿素随淀粉运输至此 B . 淀粉通过筛管运输到块茎储存 C . 块茎变绿与光下形成叶绿素有关 D . 块茎中的淀粉是由绿色部分产生的
  • 11. (2019九上·惠来月考) 如图所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①表示二氧化碳,则图示为呼吸作用示意图 B . 若②表示二氧化碳,则图示为光合作用示意图 C . 若③表示水,则它主要用于叶的蒸腾作用 D . 若④表示有机物,则它应该在导管中运输
  • 12. (2019八下·灵石期中)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都用到的材料和器具是(    )
    A . 酒精 B . 酒精灯 C . 显微镜 D . 碘液
  • 13. (2019九下·临川月考) 将一株天竺葵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然后移至光下。如图为CO2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天竺葵植株CO2吸收(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O~B段,随着光照的增强,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强度越来越强 B . 在B点时,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 . 在C点时,天竺葵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 . 在D点时,天竺葵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通过筛管运输到其他部位
  • 14. (2019七下·桐城开学考) 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分别是(     )
    A . 导管和筛管 B . 筛管和导管 C . 都是导管 D . 都是筛管
  • 15. (2019九上·牡丹期末) “爱护树木,人人有责”.在树木上乱刻乱画,可能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可能是(  )
    A . 切断了向上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B . 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C . 切断了向上运输无机物的导管 D . 切断了向下运输无机物的导管
  • 16. (2019七上·沧州期末)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操作与目的有误的是( )
    A . 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消粍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 . 将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 . 将叶片放入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 . 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检验淀粉的生成
  • 17. (2018八上·兴宾期中) 把甘蔗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送到甘蔗茎中的结构是(   )
    A . 叶脉 B . 筛管 C . 导管 D . 叶肉
  • 18. 下面关于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关系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 .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所有生物提供了有机物 B .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 C .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所有生物提供了二氧化碳 D . 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供给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
  • 19. (2018·江城模拟) 绿色植物之所以是生物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成分,原因在于( )
    A .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B . 绿色植物能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平衡 C . 绿色植物能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 D . 以上三者都是
  • 20. (2018·中山模拟) 关于用天竺葵"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遮光处理之前要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 B . 实验中的变量是光,需要在低温下进行 C . 实验结果应该是叶片遮光的部分呈蓝色 D . 本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需要光
  • 21. (2017七下·东城期末)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 . B . C . D . 果实
  • 22. (2017·黄岛模拟) 以下哪个探究实验中没有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    )

    A . 玉米粒的胚乳内储存营养物质 B . 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 C .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D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 23. (2019·娄底)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出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 B . 甲图③④所代表的物质分别通过叶脉的导管和筛管运输。 C . 图乙的M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 . 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 24. (2017八上·南和期中) 在萨克斯进行的“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被运走耗尽 B . 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C . 碘蒸气熏蒸叶片颜色后,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色 D . 该实验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 25. (2017·高唐模拟)

    如图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绘声绘制成的曲线,试问在光照强度相同时,对植物生长最有利的温度是(    )

    A . t0﹣t1 B . t1﹣t2 C . t2﹣t3 D . t3﹣t4
二、判断题
三、连线题
  • 31. (2019七上·淮南期末) 请将“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中的操作步骤与相关原理进行连线

    实验前将绿色植物放于暗处           A叶片部分变蓝验证绿叶经过光照后产生淀粉

    用不透光纸将叶片上下两面遮盖部分    B消耗绿色植物原有的淀粉,避免干扰实验

    酒精水浴加热使绿叶脱色为黄白色        C形成对照组和实验的变量是光

    在脱色后的植物叶片上滴加碘液           D排除绿色对实验现象的干扰

四、实验探究题
  • 32. (2021·营口) 某生物实验小组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图一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图二是小组同学们集思广益,将实验材料由普通天竺葵换成银边天竺葵并进行有关创新实验。

    1. (1) 图一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请按实验的先后顺序排序
    2. (2) 图一B步骤中,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
    3. (3) 图一C步骤中小烧杯内的液体是,能溶解叶绿素。
    4. (4) 图一D步骤中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
    5. (5) 图二中,经按正确实验步骤操作后,分别向叶片A、叶片B滴加碘液,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非绿色部分不变蓝;叶片B的绿色部分不变蓝。通过以上现象能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与有关。
  • 33. (2020·晋中) 光合与探究

    某中学生物学社团组织了一次“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探究光合作用”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每组利用实验室里的一株紫苏(两株长势基本相同)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紫苏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对其中几个叶片的部分区域同时进行遮光处理后,将紫苏移至光下照射5小时;取下这几个叶片,去掉遮光纸片,脱去叶绿素,用碘液染色。第一小组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第二小组的实验结果与第一小组稍有不同,即实验叶片的遮光部分也有些变蓝。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同学们所设置的对照及变量分别是______。
      A . b区与a、c区对照;叶片颜色 B . b区与a、c区对照;光照 C . a区与c区对照;叶片颜色 D . a区与c区对照;光照
    2. (2) 实验中需要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你认为同学们采用的方法是
    3. (3) 分析第一小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两个结论是: (两空可换位。)
    4. (4) 第二小组同学分析本组实验叶片的遮光部分有些变蓝的原因时,认为是在遮光处理上有不当之处。该不当之处可能是(答出一种即可)
五、综合题
  • 34. (2021·江西) 冬枣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农业生产中,常采用枝条环剥的方法提高果实品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中好吃的“果肉”A是由冬枣花中的发育而来。
    2. (2) 图二所示的环剥,切断了输导组织中的,使有机物无法通过,从而能提高(填“I”或“II”)处果实品质。
    3. (3) 枣树根尖区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叶片后,大部分通过图三中的(填序号)散失到大气中。
    4. (4) 光合作用主要在图三中的②进行,它对维持生物圈中的起了重要作用。
  • 35. (2021·泰安) 图1是被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运输方向,代码Ⅰ、Ⅱ、Ⅲ、Ⅳ表示物质,字母A、B、C、D表示结构。图2是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在某一时间段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 (1) 图1中Ⅰ、Ⅳ表示的物质分别是,A、B表示的结构分别是,结构C中进行的能量转换是
    2. (2) 图2中6:00~20:00时间段,甲、乙两种植物合成图1中物质Ⅲ较多的是。乙植物在12:00左右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为降低 ,D关闭,物质Ⅱ不能进入叶片造成的。图2中甲、乙两种植物叶片在16:00的光合速率关系是
    3. (3) 在一定浓度的物质Ⅱ和恒定温度条件下,把甲植物的叶片置于恒定光照条件下14小时,光合速率为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合成a毫克物质Ⅲ,其余10小时置于黑暗中。已知叶片的平均呼吸速率为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分解b毫克物质Ⅲ,则甲植物在上述24小时内每平方厘米叶面积积累物质Ⅲ毫克(用算式表示)。
  • 36. (2021·延庆模拟) 花生又名落花生,花生种子富含油脂,提炼加工后是优质的食用油。花生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功能。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学校生物种植园内的花生为对象,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1) 花生种子萌发时,图乙中[]最先突破种皮。萌发时所必需的环境条件之一是需要充足的空气,原因是萌发的种子进行旺盛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2. (2) 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的谜底就是花生果实(图甲),“白胖子”在生物学上是指
    3. (3) 花生和松树同属于种子植物,二者的区别是花生(图甲)有[]保护,因此属于被子植物。
    4. (4) 种植过程中,合理密植能够提高花生产量的主要原因是。花生种子中的有机物从哪而来(图丙)?(从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的角度分析)
    5. (5) 光是影响花生光合作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图丁是在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花生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光照强度最适宜的范围是。光照强度过高时,光合作用反而下降,是因为
  • 37. (2021·成都模拟) 在农业生产中,常常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探究农作物不同株距对亩产量的影响,某生物小组在实验田中以不同株距种植了农作物,如图1所示;图2是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光合作用的原料或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植物细胞中的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 (2) 图2中显示,光合作用需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绿叶可以将空气中的①和叶脉运输来的②等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同时会释放出③,对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3. (3) 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主要是提高光合作用中产生的④。而④将通过叶脉、叶柄及茎等结构中的管运输到植物体各部位,再在细胞中通过作用将有机物分解,给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 (4) 该生物小组发现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农作物亩产量。请你从光合作用的角度解释其中的原因:
  • 38. (2021·陇县模拟) 如图字母A、B、C分别表示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①到③表示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中填字母,横线上填名称)

    1. (1) A过程表示光合作用,那么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②是
    2. (2) 绿色植物的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经(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根,根再通过[]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其生命活动所需。
    3. (3)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通过图中[]实现的,③是通过叶表皮的散失到外界空气中。
  • 39. (2021七上·兴平期末) 如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中,原料和产物的运输去向,据图回答:

    1. (1)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2. (2) 图中箭头D表示由根吸收的通过由下往上运输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箭头C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填“向上”或“向下”)运输到植物体各器官。
    3. (3) 箭头B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释放到大气中。
  • 40. (2019·山西) 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养育了其他生物,成为生物圈的基石。请分析如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

    1. (1) 作为生物圈中生产者的绿色植物,其细胞内有一座座“生产车间”,即(选填“叶绿体”或“线粒体”),为植物自身及人和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产品”即有机物和
    2. (2) 为验证绿叶能够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某班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前,同学们先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经过一系列操作,滴加碘液并冲洗后实验结果如甲图所示。请你判断,制造了有机物的是哪一部分?
    3. (3)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乙图是盛夏晴朗的一天,某绿色植物单位时间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你分析并解读:

      bc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增大,是由于清晨随着太阳冉冉升起,光照逐渐增强,气温逐渐升高,光合作用随之逐渐(选填“增强”或“减弱”);

      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降低,是由于随着光照强度和气温的进一步增高,部分气孔逐渐缩小或闭合,光合作用随之逐渐(选填“增强”或“减弱”);

      a点和g点:表明夜间植物在释放二氧化碳,请你解释其原因:

    4. (4) 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5. (5) 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的基石”,除了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以及维持碳--------氧平衡以外,还有很多作用,请你说出几个方面。(至少答出三方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