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1-11-23 浏览次数:10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将一本物理书从地面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是(   )
    A . 0.2J B . 2J C . 20J D . 200J
  • 2.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 加热试管中的水 B . 弯折铁丝变热 C . 食品放入冰箱冷藏 D . 透镜聚光纸片点燃
  • 3.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 .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 . 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D . 物体内能减小时,温度可能不变
  • 4. “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时,用两个相同的杯子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收的热量较多 B . 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的 C . 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 将沙子和水加热相同时间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 5. 如图所示的斜面长s为3m,高h为0.6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6s内将重5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50N,(忽略绳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时所受摩擦力是150N B . 拉力所做的功是300J C . 拉力的功率是75W D .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
  • 6.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规格相同的灯泡L1、L2均能发光,图中甲、乙、丙为电表,粗心的小明在读数时只在纸上记录了如图所示数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L1和L2并联,甲、乙、丙示数分别为 B . L1和L2并联,电源电压为 ,通过L1、L2的电流分别为 C . L1和L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为 ,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D . L1和L2串联,甲、乙、丙示数分别为
二、填空题
  • 7. 冬天双手反复摩擦也会感到暖和,这是利用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双手捧着热水袋会感到暖和,这是利用 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
  • 8. 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火箭加速升空时燃料燃烧后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能;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大;核心舱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后,若从远地点向近地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会 (选填“増大”“不变”或“减小”)。
  • 9. 小明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制作了“会跳的卡片”和“水果电池”,如图所示。

    1. (1) 图甲是他制作的“会跳的卡片”,用手把它平压在桌面上,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手后,卡片就会弹跳起来。图中 A 为外表面,B 为内表面,实验时应把 (选填“A”或“B”)面紧贴桌面后松手,橡皮筋能对卡片 ,使卡片能向上运动。小明还利用相同的橡皮筋和卡纸做了图乙、丙中的两张卡片,压平后 (选填“乙”或“丙”)图中卡片可以弹跳得更高一些;
    2. (2) 他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并用电压表正确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丁所示,则 B 金属片是电源的极。水果电池将能转化为电能,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电动车 (选填序号:①骑行②充电)时电池的能量转化相同)
  • 10.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电流表A2的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1.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灯泡 L1、L2组成串联电路;闭合开关,灯泡 L1、L2 组成并联电路;同时闭合 S1、S3 , 电路会形成

  • 12. 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冲程,此冲程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如果该汽油机每分钟转 3600 转,则该汽油机每秒做功次。

  • 13. 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质量为500克、初温为20℃的甲液体温度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为焦.[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8×103焦/(千克•℃)].

  • 14. 如图甲所示的装置,A 是重 15N 的空吊篮,绳子 B 和 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 100N 和 50N,质量为 50kg 的小明同学将 A 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 F 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 上升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则第 2s 内拉力 F 的功率为W,动滑轮重为N,此装置提升货物的最大机械效率为%。

三、作图题
  • 15. 依据下列题设条件完成作图。
    1. (1)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 A 点挂一重物,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端点 B 画出杠杆平衡时施加的最小动力 F1 和所受到的阻力 F2的示意图。

    2. (2) 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在图中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

    3. (3) 在图虚线框中填入电池和电压表的符号,使电路成为串联电路。

四、实验题
  • 16.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安装好杠杆后,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应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如图甲所示,小美在左右两各挂钩码后,发现杠杆的端下降,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她只需就可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3. (3) 若铁架台不是在水平桌面上,而是在略微倾斜的桌面上能否完成实验呢? (选填“能”或“不能”);
    4. (4) 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小丽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
  • 17. 在“再探动滑轮”的实验中时,小明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 1 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钩码重

    (N)

    动滑轮重(N)

    拉力

    (N)

    钩码上升的高度

    (m)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

    (%)

    1

    4

    0.5

    2.3

    0.2

    0.4

    87.0

    2

    4

    0.9

    2.5

    0.2

    0.4

    80.0

    3

    6

    0.5

    3.3

    0.2

    0.4

    1. (1) 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应该在弹簧测力计 (选填“缓慢匀速提升”或“静止”)时读数;
    2. (2) 表格中实验数据①是
    3. (3) 通过比较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以初步判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有关;
    4. (4) 通过比较 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以初步判断:同一动滑轮,提升的钩码越重,机械效率越(选填“高”或“低”);
    5. (5) 小红用重均为G0的滑轮,组装了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度,若F1=F2 , 则F1、F2 做功的功率 P1P2 , 机械效率η1η2(两空均选填“>”、“=”或“<”),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G∶G0=
  • 18. 小明探究“重力势能与重物质量和下落高度的关系”,如图所示,重物质量m<M。
    1. (1) 让重物自由下落到平放在细沙表面的小桌上,通过观察桌腿下陷的深度判断(选填“小桌”或“重物”)的重力势能大小,这运用了物理学中转化的思想,此时小桌的作用与相同;

      A.图甲中的小车B.图甲中的木块

      C.图乙中的活塞D.图乙中的棉花

    2. (2) 小明根据的现象,可得出:重物下落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小明认为由实验步骤B和C,可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和重物质量的关系,该观点(选填“正确”、“错误”),理由是

      实验步骤

      A         B       C

      具体操作

      实验现象

  • 19. 如图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相同。

    1. (1) 比较不同物质比热容时

      ①小明应选择图和图丙进行实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选填“温度计上升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液体a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液体b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②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 (选填“>”、“<”或“=”);

      ③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 (选填“液体a”或“液体b”);

    2. (2)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实验中,应控制燃料燃烧的 (选填“时间”或“质量”)相同; 若实验过程中,图甲中燃料还未燃尽时,烧杯内液体a就沸腾了,此时小明立即在甲烧杯中添加了少量液体。继续实验直到燃料燃尽(烧杯内液体都未沸腾)这样的操作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20. 小海和小丽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 (1) 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2. (2) 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A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3. (3) 测出A、B、C三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只写表达式)。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4. (4) 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位置

      A

      B

      C

      电流A

      0.30

      0.24

      0.54

五、计算题
  • 21. (2019九上·吉林期中) 现代家庭装修中有些浴室使用燃气热水器提供热水,小芳家安装了燃气热水器.已知水进入热水器前的温度是10℃,洗澡时热水器输出热水的温度设定为40℃;如果小芳洗一次澡用热水0.05m3 ,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求:
    1. (1) 所用热水的质量为多少?
    2. (2) 水从热水器中吸收多少热量?
  • 22. 如图所示的汽车总质量为 1150kg,以72km/h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 10km,若汽车所受阻力为汽车重力的 0.1 倍。求:

    1. (1) 汽车行驶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2. (2) 汽车行驶时功率为多少?
    3. (3) 若该汽车热机的效率为 25%,如果不考虑热机其他的能量损失,汽油热值为 4.6×107J/kg, 则该汽车行驶 10km 过程中需要的汽油质量为多少千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