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焦作市县级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

更新时间:2021-11-23 浏览次数:7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一上·福州期中)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 .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 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 .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D . 伽利略为了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这里运用了类比法
  • 2. 2019年1月3日10:26,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距离月面100 米处稍稍悬停,接着竖直缓缓降落,约 10 分钟后,嫦娥四号自主降落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19年1月3日10:26”和“约10分钟”指的都是时间间隔 B . 在降落过程中,以嫦娥四号探测器为参考系,月球静止不动 C . 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将嫦娥四号探测器看做质点 D . 从悬停到着陆,探测器通过的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 100 米
  • 3. 为了传递信息,周朝形成了邮驿制度。宋朝增设“急进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投递,“金牌”“一昼夜行500里(1里=500米),每到一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那么”金牌“传递的快慢(   )
    A . 与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相当(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v1=1.3m/s) B . 与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相当(骑自行车速度约为v2=2~4m/s) C . 与一般公路上汽车的速度相当(汽车速度约为v3=54km/h=15m/s) D . 与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相当(磁悬浮列车速度约为v4=60m/s)
  • 4. (2019高一上·平遥月考)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它的速度一定变化 B . 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其加速度一定大 C .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随路程的增大,其位移一定增大 D .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加速度增大,则速度可能减小
  • 5.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像.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 B .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 D . 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
  • 6.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一秒末的速度是1m/s,第二秒末的速度大小是5m/s,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是4m/s2 B . 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是6m/s2 C . 该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大小一定是2m D . 该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大小可能是6m
  • 7. (2017高一上·盘锦期末) 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

    A . B . C . D .
  • 8. 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设该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位移为x,其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t=0时,物体的初速度为ab C . 0~b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ab2 D . 经过2b时间物体的速度为0
二、多选题
  • 9. 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静止的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 时B发出超声波,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 ,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 ,则(   )

    A . 如果A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的向右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B . 如果A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的向右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C . 如果发射声波时,A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D . 如果发射声波时,A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10. 在平直公路上甲、乙两车在相邻车道上行驶.甲、乙两车并排行驶瞬间,前方有事故发生,两车同时开始刹车,刹车过程中两车速度的二次方 随刹车位移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   )

    A . 甲车先停止运动 B . 甲、乙两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C . 从开始刹车起经 ,两车恰好相遇 D . 甲车停下时两车相距
  • 11. (2018高一上·内蒙古期中) 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均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上抛的初速度与B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都是2v B . 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 . A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相同 D . 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的同一高度处一定是B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
  • 12.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时刻、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质点甲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减为零保持静止,甲、乙两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 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虚线与对应的坐标轴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质点同时在 处相遇 B . 质点甲的加速度大小为 C . 质点乙的加速度大小为 D . 开始运动后,两质点在 处相遇
三、实验题
  • 13. 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 (1) 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2. (2) 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C点对应的速度是(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4.                
    1. (1)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电火花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铝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交流电源、秒表.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
    2. (2)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电火花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电火花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 s,将纸带上一点标记为A点,然后按打点顺序每隔四个点(图上没画出)依次标为B、C、……,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

      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E、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位置

      B

      C

      D

      E

      F

      速度/(m/s)

      0.737

      0.801

      0.928

      0.994

    3. (3) 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4. (4) 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 m/s2
四、填空题
  • 15. 汽车沿一直线单向运动,第一秒内通过5m,第二秒内通过10m,第三秒内通过20m后停下,则前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m/s,后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m/s,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m/s。
五、解答题
  • 16. 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在2s内运动― 圆周到达B点,求:

    1. (1) 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2. (2) 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 17. 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 内通过 ,第 内通过 ,第 内通过 ,第 内通过 ,则此汽车最初 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中间 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