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实验中学202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15 浏览次数:13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25*3)
  • 1. 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说法,得出人类是古猿进化而来这一结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 传说、遗址 B . 化石、遗址 C . 遗物、记载 D . 传说、记载
  • 2. 下图不同类型的工具,为距今的70~20万年的北京人所制作。这些工具的制作方法是( )

    A . 打制 B . 磨制 C . 烧制 D . 炼制
  • 3. 参考下图:假如你在电影中看见一个中国原始人脖子上戴着这样的石珠饰品,并且在用一根骨针缝衣服,可以推测他可能最早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项洞人 D . 现代人类
  • 4. 某校举办“百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图片展,右图为“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文物介绍。据此推测( )

     [名称]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

    [简介]器表两面各刻猪纹图像,形象介于野猪和家猪之间。器内壁较粗糙。

    ①该文物出土于黄河中游地区

    ②河姆渡居民已开始了家畜饲养

    ③该文物是旧石器时代的器物

    ④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烧制陶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1·黄石) 下列各图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最有可能是(   )
    A . B . C . D .
  • 6. 下列农作物中国最早种植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7. 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右图所示文物与蚕从形象吻合。由此可见( )

    A . 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B . 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 C . 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D . 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
  • 8. 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牌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祭祀黄帝陵的高潮,凝聚了中华民族,团结了全球华人。这是因为黄帝( )
    A . 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 B . 推行了禅让制 C .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D . 主持治水有功
  • 9. (2021·盐城) 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这种做法称为(   )
    A . 禅让 B . 世袭 C . 分封 D . 专制
  • 10. 《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郡县制 D . 科举制
  • 11. (2021·邵阳) 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
    A . 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 . 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 . 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 . 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 12. (2019七上·临潼月考)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 .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的进攻,兵败后降周 B . 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 . 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 .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 13. 下列文物有助于了解商朝历史的是( )
    A . 打制石器 B . 司母戊鼎 C . 蹴鞠铜镜 D . 青花扁壶
  • 14. 考古学者发现,殷墟各遗址出土的商代人骨普遍有明显跪坐姿势形成的痕迹,且年龄越大越明显。甲骨文中亦有众多和跪坐姿势相关的文字(如下图)。据推测,这种跪坐姿势是( )

    A . 礼仪规范的结果 B . 狩猎生活的需要 C . 战斗训练的要求 D . 刑罚残酷的表现
  • 15.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结合下表判断,“从” 字采用的造字方法是( )

    造字方法

    象形字

    会意字

    形声字

    假借字

    字例

    正借为征

    A . 象形 B . 会意 C . 形声 D . 假借
  • 16. (2021·娄底) 生产生活离不开工具的革新。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代表了春秋时期较高发展水平的是(   )

                 

    A . 打制石器 B . 骨耜 C . 青铜铲 D . 铁农具
  • 17. 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 . 中央集权加强 B . 周王室衰微 C . 社会和平稳定 D . 儒学居主导
  • 18. 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开始了长期交往,与此出现的这种现象指什么?( )
    A . 百家争鸣 B . 民族交融 C . 民族战争 D . 经济交往
  • 19.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这突出反映了( )
    A . 变法使各国实力增强 B . 统一趋势增强 C . 各国君主争霸野心强烈 D . 分封制彻底崩溃
  • 20. (2021·陕西) 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该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大运河 D . 赵州桥
  • 21.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相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
    A .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 《资治通鉴》的记载 C .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 . 电视剧《大秦帝国》
  • 22. (2019·青海) 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
    A . 御史大夫 B . 丞相 C . 军机大臣 D . 太尉
  • 23. 从修建骊山陵、阿房宫、长城可以看出,秦的暴政突出表现在( )
    A . 繁重的徭役 B . 沉重的赋税 C . 残酷的刑法 D . 可怕的殉葬
  • 24.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他们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B . 推翻了残暴的秦朝 C . 鼓舞了了广大人民起来反抗秦朝 D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25.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这次战争的性质是( )
    A . 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战争 B . 争夺帝位的战争 C . 刘邦反对项羽残酷统治的战争 D . 维护农民阶级利益的战争
二、材料题(共25分)。
  • 26.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做为中国最后一个青铜器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同时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 (1) 从材料一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该根本原因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 (2) 材料二的“商君”指的是谁? “商君治秦。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 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4. (4) 上述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 27.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我校七年级学生“走进百家争鸣”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鸣”之原]

    材料一: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任务二——“鸣”之物]

    材料二:

    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②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③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

    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⑤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⑥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任务三——"鸣”之功]

    材料三: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则也映射了各种力量的壮大崛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 学在官府”发展为人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知识,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一个新的时期。

    1. (1) 根据材料一总结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答2 点即可)
    2. (2) 材料二是同学们整理的百家之言,其中属于儒家和法家的名言分别有哪些?从上述名言中我们可以得出百家争鸣各学派辩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百家争鸣对我国当时的影响。
    4. (4) [任务四——“鸣” 之续]
      如果你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国君, 你会采取什么学派的思想来治国?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