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2022年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考模拟)评估卷(五)

更新时间:2022-01-10 浏览次数:4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提起浙江省龙泉市的龙泉宝剑、龙泉青瓷,无人不晓。龙泉剑瓷文创产业日渐红火,从根本上讲离不开传统手工艺的有效传承与变革创新。试想,倘若没有几十年对剑瓷传统手工艺的不懈挖掘,倘若不是有      的传统手工艺人脱颖而出,龙泉青瓷与宝剑的名声也许还只能存留在历史的记忆中;而当下龙泉剑瓷       ,靠的正是几代手工艺人对剑瓷传统手工艺的执着求索与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接力。手工艺传承,(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手艺人来说,数年如一日,潜心钻研,千锤百炼,或许才能拿得出像样的作品。缺少有广泛社会声誉与较高艺术成就的剑瓷作品,自然也就难以      剑瓷发展文创产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创造条件培养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更多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提升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典型性     声名鹊起     花样翻新      支撑 B . 典型性     烜赫一时     推陈出新      支持 C . 代表性     烜赫一时     花样翻新      支持 D . 代表性     声名鹊起     推陈出新      支撑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既要吃得了辛苦、经磨砺,更要有才智、耐得住寂寞 B . 既要耐得住寂寞、有才智,也要经磨砺、吃得了辛苦 C . 既要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更要经磨砺、有才智 D . 既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也要有才智、经磨砺
    3.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盛行于宋,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等。 B . 鲁迅一生写了很多篇小说,如《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等,这些作品都被收入到《呐喊》这部小说集里,另外,还有《彷徨》《故事新编》,共三部小说集。 C . 《茶馆》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有《茶馆》《龙须沟》等。 D . 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如《种树郭橐驼传》写以种树为业的郭橐驼的事迹。并通过谈论种树之理来进一步阐明治国之道。
  •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目前,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污染是长期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

    超过限量标准的重金属如镉、砷等长期存在于受污染的耕地中,并随水分下渗或在雨水冲刷下随水土流失扩散到周边,造成地下水或地表水污染。还有的随农作物种植和生长转移到农产品中,导致农作物减产或者威胁到粮食卫生品质。由此可见,耕地污染对粮食生产和健康安全的影响具有长期性、隐蔽性。

    近年来,我国在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重度污染耕地上,采用种植结构调整或替代种植方式;在中度和轻度污染耕地上,施用可降低重金属活性的药剂。这些治理措施消减了粮食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风险。但药剂只是暂时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要维系成效,需要持续不断地施用药剂,不仅治理时间长,投入资金大,还难以确保对耕地的生态功能不造成影响。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才能有效消除粮食生产和健康安全上的隐患。

    当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清除技术,是利用能够从土壤中大量吸收重金属并将其富集于植物地上部分的特殊植物,通过收割植物的地上部分逐年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这种能够吸收、富集并对重金属具有较强忍耐力的植物,被称为超富集植物。这种技术也称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

    幸运的是,经过20年的技术积累,中国在净化砷、镉污染农田的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储备方面已居于全球领先地位,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可以彻底净化重金属污染耕地,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在植物萃取技术的工程实践方面已有良好的储备,但在推广应用层面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对于末端治理的安全利用技术,以净化耕地为目标的植物修复技术所需启动投资相对较多。虽然前期投入相对较多,但从运行的第二年开始,植物修复技术的后续运行维护费用即可显著降低。很多情况下,在开展植物萃取修复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间套作方式与当地的种植业有机结合,既保障农产品的卫生品质,同时也可以保证农户的收益。从长远来看,植物修复技术的总成本要远远低于安全利用技术的总成本。

    材料二

    河南省2014~2019年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统计图

    材料三

    虽然中国口粮亩产世界领先,但玉米、大豆等重要饲料类作物亩产远低于以转基因种子为主的美国、拉美地区,单产不足农业发达国家的60%。玉米、大豆提高亩产,还需要依靠生物育种技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种业安全,但是,在产业发展、科研体系、技术攻关三个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生物技术是当前中国种业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核心短板。中国行业科技整体仍处于以传统杂交育种为主的发展阶段,而美国的种业技术已经步入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生物技术育种阶段,在全球种业竞争已经步入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大背景下,中国种业由于生物技术的原创性少、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落后于人,面临“卡脖子”的窘境。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的短板,也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其中指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会议明确,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此前,生物育种作为前赡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已经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

    1. (1) 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土壤重金属污染,超过限量标准的重金属长期存在于受污染的耕地中,影响粮食生产和健康安全。 B . 对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施用药剂,短期内比较有效,但从长远看,需要投入的资金太多,而且可能影响耕地的生态功能。 C . 目前,我国在植物萃取技术的工程实践方面没能推广应用,究其原因,一是不重视,二是资金少。 D . 2014年至2019年,河南省粮食产量逐年增长,而耕地面积则呈现波动变化状态。
    2. (2)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关键在于消除耕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而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可从根本上清除重金属。 B . 2014~2019年河南省粮食产量逐年增长,2017~2019年河南省耕地面积逐年增加,增幅明显。 C .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但是中国在杂交育种和生物育种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生物技术面临“卡脖子”的窘境。 D . 认识到当前种业存在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种子问题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3. (3)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各项中不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一项是(   )
      A . 将污染耕地修复纳入生态建设长远规划,对以净化为目标的耕地修复工作给予启动资金。 B . 通过间套作方式,将种植超富集型植物与当地的种植业有机结合,彻底净化重金属污染耕地,同时也可以保证农户的收益。 C . 要想保证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必须保证耕地面积逐年增长,因经济发展侵占耕地的行为一定要禁止。 D . 以增强中国种业生物技术的原创性,加速生物技术产业化为突破口,发展中国种业,保障粮食安全。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 , 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滑,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师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遭值董卓之难,兴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递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来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地已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植兄弟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顾视同岁中    顾:关注 B . 兴举义兵     举:发动 C . 意望已      过:超越 D . 昔乐毅赵    走:投奔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胡亥杀蒙恬也        高余冠岌岌兮 B . 所以然者,兵多意盛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 . 积信秦三世矣        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 D . 而遭值董卓之难        鸟倦飞知还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B .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C .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D .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4. (4)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曹操“志向高洁”的一组是(   )

      ①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②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

      ③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④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

      ⑥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

      A . ①④⑥ B . ③④⑤ C . ②④⑤ D . ②④⑥
    5. (5)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面对世道混乱的局面,曹操起初想隐居;后来兴兵讨伐董卓时,招募到很多兵马。 B . 曹操在文中历数自己的功绩,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 C . 作者提到每次阅读乐毅和蒙恬的书都感动流泪,真切地表明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 D . 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显示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过人的胆识和非凡气概。
    6. (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

      ②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

    7. (7)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归纳促使曹操“兴兵为政”的原因。
  • 4.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遇樵川林时中

    南宋·赵若楸

    建水樵川隔几重,相逢孰意大江东。

    客行芳草垂杨外,春在柔桑小麦中。

    细雨疏田流水碧,残霞拥树远林红。

    浮生聚散浑无定,有酒何妨一笑同。

    注:①亦有版本题目为《过樵川林时中》。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从体裁上来看,属于七言律诗,律诗定型于初唐,成熟于盛唐,与绝句同属近体诗。 B . 首联写建水与樵川相隔一段距离,没想到作者与林时中会在大江东相遇。开门见山,点出人物与地点,照应题目。 C . 本诗言之有物,绘景细腻,首尾两联是情语,中间两联为景语,景中含情,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共游赏景之乐。 D . 本诗最后提到了“浮生”,这一出自《庄子》的典故常被后人引用,本诗借此流露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消极情绪。
    2. (2) 这首诗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3. (3) 请赏析诗颈联写景的妙处。
二、默写
  • 5.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 (1) 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 》)
    2. (2) 渔舟唱晚,。(王勃《滕王阁序》)
    3. (3) ,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4) 岩扉松径长寂寥,。(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 (5) 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于诗中的“”两句。
三、阅读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窗花舞

    张金凤

    ①是谁在乌黑的窗棂上铺展一派春意?是谁在漫天飞雪里开出一枝红梅?是谁经过剪刀轻灵的裁剪,给家中增添喜气洋洋的期待?——是窗花。

    ②我去赶年集,总是特意寻找窗花。那手工剪出的红窗花,每一幅都经由一双灵巧的手抚摸过,充满智慧和爱意;剪刀裁出的线条简约而质朴,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

    ③窗花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幼时乡下的冬日,红彤彤的炭火盆旁,女人守着针线笸箩,用小剪刀在红纸上勾画自己的梦。剪了一辈子窗花的奶奶,头白了,耳背了,眼花了,可仍能剪窗花。她说,剪刀有眼睛,心里有图谱。她戴着花镜盘腿而坐,小巧的剪刀在指尖轻盈地旋转、舞蹈。左旋右转之间,一朵朵美丽的窗花在她手中慢慢绽放:牡丹花团硕大、富贵华美;荷花在清澈的野塘袅袅出水,鲤鱼蹦出水面;怀抱大鲤鱼的胖娃娃,肉嘟嘟的脸上带着笑;园圃中,菜花尖上有蝴蝶、蜻蜓生动地伫立……剪着剪着,奶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光,勾起了她对劳动岁月的记忆,嘴角笑起两朵花儿。她剪出肌腱有力的农夫扬鞭驱健牛耕田,剪出忙于秋收的老者赶着满载的马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也剪出悠然自得的休憩场景:戴斗笠的老人垂钓于湖畔,一圈圈细红的曲线就是湖水的涟漪;摇蒲扇的奶奶、纳鞋底的妇人在大树下安详地微笑,用故事拴住一帮穿肚兜的娃娃……

    ④日头升上来又落下去,窗棂纸暗下去又亮起来。那些盛开在笸箩里的窗花,耐心地等着好日子到来。除夕的日子要重新封窗。棂子窗的木头骨架早被烟火熏染得结实而黝黑,初秋封上去的窗纸已经泛黄。它们被风摩挲过,被寒雨拍打过,被麻雀的嘴啄过,被小孩子的手指尖捅破过,一个个生动的日子都在它们身上留下痕迹。到年关,女人们刮掉旧窗纸,给窗棂掸去尘埃,贴上崭新的白纸。那雪白的新窗纸,将覆盖过往日子里的辛劳,给平实的生活增添浪漫。

    ⑤新封的窗太素淡了,像茫茫的雪野,要开些花儿才有生机。过了年,春天就到了,是应该红红火火地开着花迎接它。于是,人们将红彤彤的窗花张贴在雪白的窗纸上。年轻人的新房窗上贴的是喜鹊登枝、麒麟送子,从晨曦微明到月笼西窗,每一次抬眼看,窗上都流淌着幸福。姑娘们的窗上贴着嫦娥奔月、百鸟朝凤,这是她们自己剪的,把自己的心气和期盼都张贴在窗上。住着学生娃的屋子,窗子常常是无形的教科书,窗花有闻鸡起舞,有精忠报国。老人居住的窗上则贴着桃园结义、孟母三迁,老故事里的人生哲理,是一辈子的念想。

    火红的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搬到窗上来,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聚在窗上。窗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是心头传承的薪火

    ⑦每年春节前,我都抽空剪几幅自己的窗花。如今的窗已经是宽大明亮的玻璃窗,窗花也由方寸宽窄发展到锦绣花团。

    ⑧我的窗花师父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每年在老城区的石桥边卖窗花。十几年前她全家从农村迁到城里,离了土地,就在家剪窗花分给亲戚朋友。后来不断有人联系购买,这乡村里的老手艺竟然被城市人接纳和喜欢,于是她把剪窗花做成了自己的事业。平日里订购大图的居多,比如给老人祝寿的“松鹤图”,挂新屋的“大吉图”(雄鸡)、“百财图” (白菜)等。过年的窗花大多小巧,但是她最愿意剪这一类,边剪边想着一幅幅“喜鹊登枝”“狮子把门”“生龙活虎”都会贴在什么样的窗上,祝福什么样的人家,心里就欢喜。

    ⑨老人的窗花有传统的样式,也有女儿给设计的新颖花样。我买窗花都是买双份,一份贴在窗上,一份收藏。慢慢地,自己也学着剪。从最简单的花样开始,从笨拙渐渐娴熟,线条由粗陋渐渐圆润,有一年,竟也剪出几幅颇为满意的白菜图,过年前分给亲友们张贴,皆大欢喜。

    ⑩去年我买了一套胶州秧歌人物的窗花,共十二张,有小嫚、扇女、翠花、鼓子等,人物栩栩如生,动作鲜活动感。把它们一一张贴到窗上,屋里登时热闹起来。新年的阳光里,这些窗花就像活的一样,彩绸飞舞,扇子翻飞,耳畔似乎响起锣鼓唢呐的欢畅曲调。

    ⑪不经意抬头往外看,见对面人家的玻璃窗上也贴着这种窗花。小区喇叭里响着热闹的《春节序曲》,屋角的红灯笼在风里晃动着。那一刻,我感觉窗花上的舞者都在舞动,舞得旖旎多姿,舞得虎虎生风。团团祥和的喜气笼罩着家家的春节。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11日)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第二段写红窗花充满着智慧和爱意,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既点明了作者特意寻找窗花的原因,又写出了窗花的文化内涵。 B . 新婚的年轻人、待嫁的姑娘、学生、老人选择不同的窗花,意在表明人们对窗花的喜爱,窗花已然是最富有烟火气息的艺术品。 C . 文中写“我”的窗花师父从乡村到城市,把剪窗花的老手艺做成了事业,表明新时代中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D . 作者写自己学习剪窗花的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窗花艺术的深深喜爱之情,也显示出窗花艺术的巨大魅力。 E . 本文始终围绕窗花之美选材,将回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既写出了历史的沧桑与沉重,又歌颂了现实的美好与幸福。
    2. (2) 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3. (3) 请结合第三段内容简析奶奶的形象。
    4. (4) 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5. (5) 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标题中“舞”字的理解。
  • 7. 书籍的封面除了刊印书名、著者等基本信息外,还要能起到增强图书内容的思想性艺术性、吸引读者阅读的作用。有时出版者会选用能反映书籍主要内容、体现作品思想内涵的书中典型场景作为书籍封面图片。作为封面设计者,请你从《三国演义》《红楼梦》《论语》中任选一本书,选择书中典型场景作为封面图片,你会选择哪一个场景呢?请描述你选择的场景并说明设计理由。100字左右。
四、语言表达
  • 8. 下面文段画线部分有两个病句,请指出其序号并提出修改意见。

    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劳动者迈向进步的脚印。①今天谈到劳动时,脑海中浮现的已经不仅仅是农田里稻浪滚滚、工地上火花四溅的景象。②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劳动的内容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③不过,劳动给社会带来财富并推动社会发展这一意义不会变化。④“劳动光荣、创造伟大”这句话,始终是对于人类文明进步历程的重要诠释。

五、写作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出土于河南安阳的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甲骨文是中国最早成系统的文字,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比如“德”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书)→德(楷书)

    (相关链接)“德”的甲骨文代表看清道路的方向,没有困惑迷误,大道坦然直行。金文晚期,右偏旁增加了“心”,寓意为心胸坦荡。篆文在 之间加了一横,代表自然规律,寓意“合乎天道,顺应自然之势”。秦篆之后,字形演变为“德”,增加了“善、恩”等意,发展至今天,引申为思想品质。

    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某中学开展了“了解甲骨文的内涵,延续中华文化血脉”的活动,请以该中学学生身份,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想法。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