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

更新时间:2021-11-14 浏览次数:10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1七下·长丰期末)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治水期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人”。其治水成功(   )
    A .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B . 推动了“家天下”的出现 C . 奠定了我国华夏族的基础 D . 有利于青铜农具的推广
  • 2. (2021七下·江油开学考)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中提到的“诸族错居”而形成的是(    )
    A . 华夏族 B . 汉族 C . 炎黄子孙 D . 犬戎族
  • 3. 同学收集关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材料,可以采纳的文献有石锤尖状器刮削器(   )

    ①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②最早的象牙雕刻

    ③使用天然漆

    ④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 4. 神话传说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神话传说可以推测出距今五六千年前(   )

    图一炎帝教民做耒耜开垦耕种  图二皇帝建造宫室、车马、挖掘水井等

    A . 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 B . 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C . 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的兴起 D . 炎帝和黄帝统一了黄河流域
  • 5.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D .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 6. (2021七下·苏州开学考) 某作品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历史学家借助“元谋人牙齿化石”可以了解到(    )
    A . 元谋人生活的时间 B . 原始人类的生活状况 C . 聚落时期生产状况 D .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 7. (2021七下·平山开学考) 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创王位世袭制的王朝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 8. (2021七下·滦州开学考) 下表为商代历史简表,其中空缺的一项应该是(    )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末代君主

    重大事件

    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

    A . 变"公天下"为"家天下" B . 盘庚迁殷 C . 实行分封制 D . 国人暴动
  • 9. (2021七下·平山开学考) 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 B .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C . 元谋人和北京人都已经会使用火 D . 北京人的外貌跟现代人已没有差别
  • 10. (2020七上·澄海期末) 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既有严整的宫殿建筑群,又有简朴的平民生活区。依据二里头遗址可推测夏朝(   )
    A . 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 . 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C . 国君与平民平等生活 D . 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 11. (2020七上·揭西期末) 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的变化,也意味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大转变,下列关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
    A . 定居生活—群体生活—集体生活 B . 群体生活—定居生活—集体生活 C . 集体生活—定居生活—群体生活 D . 群体生活—集体生活—定居生活
  • 12. (2020七上·黄石期末) “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只要加以科学的分析,便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的可靠历史信息。”以下不属于传说的是(   )
    A .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B . 盘古开天辟地 C . 尧舜禹实行禅让制 D . 商朝最后定都殷,又称殷商
  • 13. (2020七上·醴陵期末)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一描写反映的是(  )
    A . 分封制 B . 世袭制 C . 郡县制 D . 禅让制
  • 14. (2020七上·唐山期末)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发现于中国的是(   )
    A . 稻、粟 B . 小麦、核桃 C . 玉米、蚕豆 D . 马铃薯、芝麻
  • 15. (2020七上·唐山期末) 揭示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果的因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大禹治水——商朝建立 B . 桀统治残暴——商朝灭亡 C . 牧野决战——周武王建立周朝 D . “国人暴动”——西周灭亡
  • 16. (2020七上·尚志期末) 王明同学在了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段历史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下面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 . 商汤战胜夏朝的启,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C . 商朝的最后一个王纣,修筑豪华宫殿,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最后被灭。 D .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
  • 17. (2020七上·朝阳期末) 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远古传说正确的是(    )
    A . 阪泉之战,黄帝战败,归顺炎帝 B . 黄帝时期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C . 炎黄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D . 黄帝时嫘祖创造文字
  • 18. (2020七上·平山期末) 我国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 农耕文明 B . 工业文明 C . 神话传说 D . 游牧文明
  • 19. 最近穿越题材电视剧《庆余年》热播,假如你也穿越时空,回到六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半坡村。在这里生活,最可能见到(   )
    A . 干栏式房屋 B . 半地穴式房屋 C . 出土的谷物 D . 铜鼎
  • 20. 历史研究的原则是依据真实史料说话,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遗存,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北京人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 . 北京人已进人了农业种植时代 C . 北京人已经掌握了火的使用 D . 北京人已普遍使用青铜工具
  • 21. (2020七上·惠城期末) 经过家门前那深情的一瞥,孩提的哭笑声,从此萦绕在你的身边;相见时,已隔了数年……感叹你聪颖的智慧,让那洪水猛兽,在你面前成为温顺的蛟龙……这首诗歌歌颂了(   )
    A . 盘古开天辟地 B . 大禹治水 C . 女娲造人 D . 李冰修建都江堰
  • 22. (2020七上·宜兴期中) 《山海经》中写道:“蚩尤作兵伐黄帝……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该材料描述的是(    )
    A . 阪泉之战 B . 涿鹿之战 C . 城濮之战 D . 巨鹿之战
  • 23. (2017七上·永定期中) 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看电视剧《哪吒传奇》,哪吒帮助武王打败了纣王。这是一次改朝换代的生死决战,从此,历史由商朝过渡到了周朝。“这次战争”指的是(    )
    A . 阪泉之战 B . 牧野之战 C . 城濮之战 D . 长平之战
  • 24.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的歌词。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A . 炎黄部落打败蚩尤 B . 夏王朝的建立 C . 禅让制的实行 D . 制定历法,称“夏历”
  • 25. (2015七上·芜湖期末) 西周末期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这种事情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诸侯遵守了分封制中的哪项规定(     )

    A . 向周王进纳贡物 B . 管理土地和人民 C . 随从天子作战 D . 在自己封地再分封
  • 26. (2021·邵阳) 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
    A . 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 . 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 . 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 . 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二、材料题(共40分)
  • 27.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三: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某原始农耕遗址,出土了成堆的稻谷、稻秆以及用水牛等动物肩胛骨制成的骨耜。

    1. (1) 图(a)和图(b)分别被称为什么建筑?分别是哪一地方的远古居民的房屋?
    2. (2) 图(a)和图(b)在结构上有什么优点?造成它们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 (3) 材料二中神农为什么要“教民农作”?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什么历史现象?
    4. (4)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此地的原始居民种植哪种农作物?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三: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史前的尧、舜、禹曾活动在山西晋南一带,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

    A.历山的舜王坪

    B.芮城的大禹渡

    C.临汾的尧庙

    1. (1) 材料一后人对孙中山眼中的“神州轩辕”有何尊称?依据材料一,指出“神州轩辕”的主要功绩。
    2. (2) 材料二中尧权授舜,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该制度叫什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该制度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3. (3) 请你就上面三位历史人物选择其中二个用简短的话进行简单的评价或描述。
  • 29. 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的重要

    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图一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

    图二殷墟遗址

    图三利簋

    图四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1. (1) 图一的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请你说出此都城的名称。如果将此都城进行复原,除了城堡、宫殿外,还会有什么国家机构?试分析夏朝国家机构的性质。
    2. (2) 图二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该王朝屡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3. (3) 图三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这里的“甲子朝”指的是哪一年?武王伐纣交战的地点在哪里?结合铭文和所学知识说一说武王伐纣的结果。
    4. (4) 图四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为什么周幽王一点烽火,诸侯就要前来救援?
    5. (5) 通过以上探究,归纳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