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1-10-31 浏览次数:1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做法对于减小误差没有帮助的是(   )
    A . 使用分度值更小的测量工具 B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C . 请老师帮忙读数 D . 改进和优化测量方法
  • 2. 空旷场地上并排停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内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前运动了,关于两辆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后运动 B . 以地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前运动 C . 以地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后运动 D . 以乙为参照物,地一定是静止的
  • 3. 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反映出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全程保持匀速运动 B . 物体运动情况是先慢后快 C .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m/s D . 物体到第4秒时运动的总路程为2m
  • 4. 电脑播放视频的软件有“倍速播放”的功能,即播放速度为正常速度的2倍。倍速播放时,我们觉得视频里的声音也变“尖”了,这是因为倍速播放(   )
    A . 提高了振动频率 B . 增大了振动幅度 C . 增大了声音传播速度 D . 使人耳产生了错觉
  • 5.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
    A . 对积雪很厚的雪山发声促使其雪崩 B .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零件 C . 用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 D . 用超声波击碎患者体内的结石
  • 6. 下列方法中不能减弱城市居民区噪声的是(   )
    A . 在城市高架桥两侧装隔音板 B . 在路口安装噪声显示仪 C . 城市道路上禁止鸣笛 D . 在空旷地带种植树木
  • 7. 下列现象的形成与物态变化名称匹配正确的是(   )
    A . 春天河流解冻﹣﹣液化 B . 夏季冰雹生成﹣﹣凝固 C . 地面积水干了﹣﹣升华 D . 热茶冒出白气﹣﹣汽化
  • 8. 如图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可以看到塑料袋鼓了起来。对于这个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

    A . 因为热胀冷缩,塑料袋发生了膨胀,所以鼓了起来 B . 因为热胀冷缩,袋内空气发生了膨胀,所以鼓了起来 C . 因为袋内液体酒精变成了气体,体积变大,所以鼓了起来 D . 以上三个因素都对塑料袋鼓起来有作用
  • 9. 有两杯冰水混合物,甲杯内的冰多一些,乙杯内的冰少一些。将甲杯放在阴凉处,乙杯放在阳光下。下列关于他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两只杯内的物质温度相等 B . 两只杯内的冰完全熔化需要的时间相等 C . 甲杯比乙杯的温度低一些 D . 甲杯内的冰不可能熔化
  • 10. 下列关于光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一定沿直线传播 B .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C . 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 . 手术台的“无影灯”说明光可以绕过物体传播
  • 11. 竖直的平面墙上安装有一块平面镜,小明站在平面镜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靠近平面镜,则像远离平面镜 B . 小明靠近平面镜,则他的像变大 C . 如果镜面面积变小,则小明的像变小 D . 把平面镜沿墙面移开,小明的像仍在原来位置
  • 12. 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是(   )
    A . 把白光分解为各种彩色光 B . 物体在水中形成“倒影” C . 行人在路灯下的黑影 D . 黑板“反光”看不清上面的字
  • 13. 下列哪种镜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同(   )
    A . 显微镜物镜 B . 显微镜目镜 C . 望远镜物镜 D . 望远镜目镜
  • 14. 下列对生活中一些数据的估计,数据适当并且表达正确的是(   )
    A . PM2.5表示颗粒物直径约为2.5nm B . 健康的中学生体重约为100kg C . 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6.5度 D . 中学生长跑的平均速度约为3.6m/s
  • 15. 下列哪个情况下物质的密度没有发生变化(   )
    A . 一杯水结成冰 B . 发生热膨胀的铁轨 C . 一瓶油用掉一半 D . 被逐渐吹大的气球内的气体
二、填空题
  • 16. 如图所示,当用两甲、乙两种刻度尺对同一个物体进行测量时,两次读数分别应该记为:甲测得cm;乙测得cm。

  • 17. 如图所示,甲图为观众看到的游泳比赛情况,乙图为赛后呈现在大屏幕上的各选手成绩。观众在不知道成绩的情况下,就可以看出谁赢得了比赛,是通过相等比较的方法判断的。

  • 18. 不小心把水珠滴在手机的白屏幕上,可以看到水珠下有放大的红、、蓝色光点,它们是光的三原色。手机屏绚丽多彩的色彩都是由这三种光点按比例组成的。水珠在这里起到了凸透镜的作用,屏幕通过它形成立、放大的像。
  • 19. 疫情防控期间进入建筑物需要测量体温,测温仪(选填“发射”或“接收”)红外线,当红外线强烈时就会报警提示;倒车雷达、遥控器、验钞机三种物品中也利用了红外线的是
  • 20. 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匙白糖的总质量,然后使白糖溶于水,再称糖水的质量,可以发现,糖水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先水与糖的总质量;将这杯糖水在冰箱里冻成“糖冰棍”,其质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1. 如图所示,将一些干冰颗粒撒到盛水的容器里,可以看到杯底水中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如同水被煮沸一般,同时杯口有大量的白汽生成。

    1. (1) 杯子里的水是否沸腾:(选填“是”或“不是”),水中所冒气泡内的气体主要是
    2. (2) 杯口的白汽是态物质,它是由杯口的遇冷而形成的。
三、作图题
  • 22. 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射到玻璃三棱镜的左腰处,请画出该束光线进入三棱镜并且从三棱镜右腰射出的折射大致光路。(需要画出法线,不需要标注入射角和折射角)

四、实验题
  • 23. 如图所示的光具座,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60cm刻度处。

    1. (1) 如甲图所示,将0刻度处放置一个平行光源,光屏放在70cm刻度处时,屏上有最小的亮斑,则凸透镜f=cm;
    2. (2) 若将0刻度处的平行光源换成一支蜡烛(如乙图所示),当移动光屏呈现清晰的像时,光屏的位置最可能处于号处;(选填图中①②③)
    3. (3) 当屏上呈清晰的像后,刘老师取下自己的眼镜紧贴凸透镜放置,发现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些,成像又清晰了,则刘老师的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此时若将眼镜与光具座上的凸透镜整体看作一个“新凸透镜”,则“新凸透镜”的焦距比原凸透镜更
  • 24. 为确定某种金属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g。然后,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如图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体积V为cm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为g/cm3 , 相当于kg/m3

五、简答题
  • 25. 吃冰棍时,往往会遇到如下现象:

    ①撕开包装纸,看到冰棍身体上有一层白花花的粉状物;

    ②撕开包装纸,还看到冰棍向下冒着白汽;

    ③咬冰棍的第一口时,冰棍与嘴唇“粘”上了;

    ④吃到一半时,剩下的半支冰棍表面有一层细密的小水珠;

    ⑤吃到最后时,有糖水顺着木棍流下来。

    请你在以上五个现象中任意挑选两个,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

六、计算题
  • 26. 目前市面上常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的“75%乙醇消毒液”,可以认为是酒精与水的混合液。其中酒精体积占总体积的75%,若一瓶这样的消毒液体积为500mL,请计算:
    1. (1) 这瓶消毒液中酒精和水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2. (2) 这种消毒液的密度是多少?

      (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 水的密度为1×103kg/m3 , 不考虑酒精与水混合后的体积微小变化)

  • 27. 现在很多高速公路上采用“区间测速”。其具体做法是,在某处设立一个拍照点A为区间起点,拍照并记下车辆通过的时刻;在一大段距离后,又设立一个拍照点B为区间终点,拍照并记下车辆通过的时刻(如图所示)。然后根据AB间的距离和车辆行驶所用时间,判断车辆的平均速度是否超过规定。假如某段区间测速区域长度20km,对汽车限速100km/h。

    1. (1) 若某汽车在10:00通过区间起点,它至少晚于什么时刻经过区间终点不会被判超速行驶?
    2. (2) 某一辆车行驶在该区间测速路段时,车内导航突出提示说:“您已超速,您已经驶过区间测速路段一半路程。请在余下路程里保持90km/h的速度行驶。”如果司机按导航提示驾驶,则可以刚好通过区间终点而不被记录超速违法。求该车在区间测速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多少km/h?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