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唐山市2022届高三语文摸底演练试卷

更新时间:2022-02-22 浏览次数:5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西方戏剧的观念与中国戏曲的观念,是迥然有别的。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对戏剧进行了理论总结,写下了著名的《诗学》。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悲剧“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中国的戏曲理论,无论是明代的汤显祖还是清代的李渔,阐述的重点都是在演员的演技和唱腔方面,剧本的故事无不处于次要的位置。

    这种理论上的差异,自然造就了舞台演出的分疆。

    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苏联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他在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船下要装小轮子。小轮子必须妥善地装上一层厚橡皮,使船能平稳地滑动……小船要十二个人推着走,用鼓风机向口袋里吹胀了气,以此形成翻滚的波浪……使用的槽是锡制的、空心的,在空心的槽里灌上一半水,摇槽时里面的水便会动荡,发出典型的威尼斯河水的冲击声。“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个不容怀疑和增减的情节让观众接受。

    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如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观众这种感情是由演员的姿势引起的,正是这种姿势使得这场行船的戏获得名声。”中西舞台演出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欣赏的异趣。

    西方看戏剧的观众十有八九是以认知的心态去观赏的。他们努力设身处地地沉浸到剧中去,做一个“事件过程”的偷窥者或目击者。在戏剧的剧场里,观众的神情始终是关注的,观众席上始终是寂静的,大家都在悄悄地“偷看”台上发生的“事件”。观众即使被“事件”触动,也不敢即席发声与伙伴交流,就像在现实中不敢打扰旁人的生活一样。走出剧场,他们感受的焦点在于,评判演员和情节“像”还是“不像”,反思自己“知”还是“不知”。如果“知”了就不再进剧场。西方戏剧以及类似样式的艺术,一般很难吸引没有偏爱的回客。

    中国观众到剧场里去看戏,与其说看戏曲故事,不如说看演员能力。老练的观众常常不以戏曲故事作为看戏的选择,而以某一个演员的演技作为看戏的选择。中国戏曲剧场中,名演员的折子戏(剧目中最能表现其演技的片段)专场往往比完整的戏曲故事演出更能吸引人。重演技的结果锻炼出了演员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如青年演员能扮演老年;老年演员能扮演青年;男演员能扮演女人,如京剧的梅兰芳;女演员能扮演男人,如越剧的徐玉兰。

    这种强调表现力而不重客观真实的舞台准则,是西方戏剧闻所未闻,不敢想象的。

    (节编自陈伟《中国戏曲点燃布莱希特的理论火花》)

    材料二:

    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画筌》里一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有独创性,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

    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

    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妙常的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中国的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炼而又极典型的姿式,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

    (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略有删减)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变成角色,就是为了舞台逼真,让演员的表演更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 B . 中国戏曲注重演员的表演,与西方的戏剧相比,中国的戏曲情节在客观真实性上远不如西方的戏剧。 C . 西方观众看戏剧都抱着认知的目的,关注的核心是演员和情节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收获的是“知性”。 D . 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写的对戏剧进行理论总结的名著《诗学》,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西方戏剧理论。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的戏曲的“逼真”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与客观现实没有什么关系。 B . 中国观众看戏,主要是看演员的表演能力,因此老练的观众对那些最代表名演员表演能力的折子戏专场更有兴趣,百看不厌。 C . 中国舞台上一般不设置布景,为的是不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 D . 《画签》里关于画面空间的理论,与中国戏曲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相通,这说明中国戏曲理论受到了中国绘画理论的启发。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待中国戏剧舞台空间“虚实相生”观点的一项是(   )
      A . 白雪阳春都妙句,高山流水自知音。 B . 数声唱出千秋事,双手招来百万兵。 C . 三五步遍行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D . 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德国戏剧改革家布莱希特在导演《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时,在舞台上表现随军女商贩大胆妈妈跟着大军转战欧洲,却让演员拉着小篷车只走了几圈。布莱希特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他的做法的理解。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妈妈

    王愿坚

    我问:“刚才那个女同志是谁?”

    旁边的同志说:“同志们都管她叫老妈妈。算咱这个医院的副队长,又是政委、看护员、炊事员、采购员……反正这洞里的事她一手包干。人倒是个好人,就是年岁大了,腿脚不灵,嘴又啰唆……“听着听看,我不知不觉又睡看了。

    天放亮的时候,外面的联络员传过回消息:“外面到处是敌人,在找伤员。”一听这情况,洞里顿时乱了起来。旁边的老刘第一个放大啋门儿喊看:“唉!这下子可完了,完了……“我也急得不知怎么是好。超然客校对

    正在这时,老妈妈忽然霍地站了起来,走到老刘跟前,厉声地说:“老刘呀,什么完了,完了!你想想,你说这话能对得住长征路上的那些同志不?……"她从腰里摸出一件什么东西,用力抖了抖,里面铮铮作响,“这是特委留下的钱,我可以偷着下山买术给你们做饭吃;钱花光了,我就是下山讨饭,也不能让你们饿看……”

    她说完话,洞里鸦雀无声。

    山上的松涛呼啸着,凤,把早晨的浓雾一团团地刮走洞里来。

    休息了一会儿,老妈妈欠起身,低声叫道:“主力上下来的张同志,你能到外面来吗?”洞外,是一块光坪。太阳已经露脸了。从弥漫的大雾里看去,像个通红的大火球。她搀着我向一棵大树走,忽然自言自语地说:“大妈,有开水吗?我可要开的。”

    听到这句话,我不由得一怔。迎着朝阳,我眯着眼睛仔细地打量起了她。苍老的脸上,刻着一条条深深的皱纹,门牙也残缺不全,在她的左眼下,有一个黄豆大的疤痕……噢,想起来了。三年前秋天,我奉命到潮汕地区去和一个新成立的组织接头。这是我们约定好的联络暗语。她就是我的联络人。她比三年前老多了,看上去约有六十岁的样子,嘴角上添了皱纹,鬓角也花白了。

    她把我扶到树下一块石头上坐好,收敛了笑容,说:“老张,这里就咱两个在党,得把这担子担起来。”

    我们把事情商量好了,又回到洞里。大概因为我是主力上来的,又是个干部,大家都同意我暂时负责。我拿过那支驳壳枪来挥着。这工夫,老妈妈早已趁着雾大、不会暴露目标的时候,点上了火,烧了开水;她把开水舀出来一些,冲了盐水;又把米下到锅里。然后,端着一茶缸盐水,挨个给伤员擦洗、包扎伤口。她这一切做得那么仔细,那么沉着,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护士似的。这种镇定的情绪感染着洞里的所有人,大家都安定下来了,人们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老妈妈把事情弄完了以后,抄起一根竹杖,对我说:“我去了。"

    时间真难熬啊,太阳已经落了,还不见老妈妈回来。我出去眺望了好几次,除了遍山荒草、大树、怪石,什么也看不到。更难的是粮食没有了,同志们都在忍着饿呢!

    黄昏时分,我决定顺着山路去找找看。我沿着小路往下爬才约莫半里路,实在爬不动了。我靠着一棵大树,四下晇望了一下,远远地看见路旁草丛里好像有一个人影在蠕动,我警惕地掏出了枪,问了声:“谁?”一个微弱的声音回答:“是我。“我走上去一看,正是老妈妈。只见她脸上、手上满是血适,两肘两膝上的衣服也破了。她趴在地上,头前放着一个包包,她用手和头顶着那个包包,正吃力地往山上爬。我连忙跑上去,激动地叫了声:“妈妈!”她见我来了,咧开干燥的嘴唇笑了笑。我用一只手拎着东西,她扶着我,就上了山。

    她一进洞口,就忘记了劳累,挤在人堆里,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像多久不见的亲人一样。她摸着年龄最小的和竹子的手,抱歉地说:“孩子,饿坏了吧;上了几岁年纪,走道不利索,真是……来”说着,解开了包包。这个包包简直是个杂货摊,里面有约莫十来斤的一小袋术,有打糕,有窝窝、红薯、干红薯丝子,有一块豆腐,有一个小南瓜,还有几卷各种颜色的布一一-大概是给我们包伤口用的。她把可吃的东西按人们的伤情轻重分了分。

    同志们饿了一天,现在每人都拿着一样东西吃起来。大家有说有笑,洞里的空气顿时活跃了。正吃着,忽然和竹子喊了声:“老妈妈哪里去了?”

    我连忙跑出洞来找,只见她老人家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两手捧着一样东西在吃呢,见我去了,忙把手里的东西掖在衣服底下藏起来。我好奇地抢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块草根、菜叶、红薯丝、烂南瓜杂拌的窝窝。我眼眶子一热,一把抱住她:“妈妈,你……"

    “别嚷,别嚷,别叫同志们听见。”·

    我硬把自己手里的一块煮红薯和她换过来。这天夜里,我被老妈妈的行动感动着,久久不能入睡。笫二天清晨,老妈妈早早做好了饭,换完了药,又下山了。

    一个白天,我把老妈妈下山讨饭的经过和她瞒着大家吃的东西给大家说了说。最爱嚷嚷的老刘也怔怔地沉默了一天,最后才对我说:“老张,我的伤势轻,有什么事只管叫我干,要不,我对不住妈妈呀!"……

    日子过得飞快,我已经康复了。黄昏,我收拾停当,就要上路了。走出了好远,回转头来看时,只见老妈妈还站在岭头上向我张望,她那花白的头发,迎着山凤,微微地飘动着。

    1955年10月8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在老妈妈暗语的提示下,又通过辨认她的容貌,认出她是当年的联络人。 B . 老妈妈铮铮作响的钱袋子,既说服了同志们,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C . 老妈妈拿回的食物包,种类丰富,让同志们吃得开心,而她自己累得没有胃口。 D . 老妈妈为了上山,头顶着包,a用爬的方式爬山,是因为搞粮食太累,身体衰弱。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写老刘这个人物面对敌人来找伤员时慌乱、悲观、不知所措,目的是与老妈妈这个人物构成对比衬托的关系。 B . 小说写“我”回忆三年前跟老妈妈接头时她的相貌与现在的相貌形成对比,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C . 小说叙写老妈妈点火,烧开水,冲盐水,擦洗、包扎伤口等一系列行为,主要是为了突出老妈妈身体衰老的特点。 D . 小说收笔写头发花白的老妈妈站在岭头为“我”深情送别的画面,不仅生动感人,同时也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
    3. (3) 小说中两处划线都是景物描写,请简要说明各有什么效果?
    4. (4) 小说中为什么没有写老妈妈下山讨饭的情节?请从叙述艺术角度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宪宗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壬寅 , 皇太子即位,诏赦天下,以明年为弘冶元年。先朝妖佞之臣,放斥殆尽。冬十月,召致仕南京兵部尚书王恕为吏部尚书。时恕昂重望,其居冢宰,铨政多厘正焉。先是大学士万安结万胥妃兄弟进奸僧继晓以固其宠上在东宫栓闻其恶己而科道交章论之遂命罢去礼部右侍郎丘浚进所著《大学衍义补》,上览之甚喜,擢礼部尚书,仍命礼部刊行。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左都御史。二月,上耕籍田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伎承应,或出亵语。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知稼穑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我!”即斥去。马文升条时政十五事,上嘉纳之,悉施行。五年五月,超 然 客 公 众 号遣廷臣赍内帑银,赈杭、嘉、湖大水。十年二月,上屡游后苑,侍讲王鳌侍经筵 , 讲文王不敢盘于游畋。上悟,纳之。太监李广以左道见宠任,权倾中外。会幼公主疽疡,太皇太后归罪于广。广惧,饮鸩死。上命搜广家,得纳贿簿籍。上怒,籍没之。召两广总督刘大夏为兵部尚书。大夏素以安内攘外为己任,命下,人心俞服。先是,大夏在广东、西,一岁再求去,皆不许。既廷谢,上御帷殿,召问之曰:“朕素用卿,而数辞疾,何也?”大夏对曰:“臣老且病,故辞耳。”上默然。五月,帝不豫。庚寅,召大学士刘健等受顾命。上曰:“东宫我明,但年幼,好逸乐,诸先生须辅之以正道,俾为令主。“健等皆叩首曰:“臣等敢不尽力。"翼日,上崩。

    谷应泰曰:孝宗恭俭仁明,勤求冶理,置亮弼之辅,召敢言之臣,求方正之士,绝嬖幸之门。世岂有无小人之日哉?人君进贤退不肖之间,安危倚伙,不可不审也。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二》)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是/大学士万安结万贵妃兄弟/进奸僧继晓以固其宠/上在东宫枪/闻其恶/己而科道交章论之/遂命罢去/ B . 先是/大学士万安结万贵妃/兄弟进奸僧继晓以固其宠/上在东宫枪/闻其恶/己而科道交章论之/遂命罢去/ C . 先是/大学士万安结万贵妃/兄弟进奸僧继晓以固/其宠上/在东宫/捻闻其恶/己而科道交章论之/遂命罢去/ D . 先是/大学士万安结万贵妃兄弟/进奸僧继晓以固其宠/上在东宫/秘闻其恶/己而科道交章论之/遂命罢去/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壬寅,为天干中的壬与地支中的寅的搭配,文中用来纪日。 B . 礼部,掌管礼乐、祭祀、学校、科举等,长官为礼部侍郎。 C . 经筵,封建帝王为自学经史而特设的讲经论史的御前讲席。 D . 叩首,伏身跪下,两手扶地,以头近地或着地。俗称叩头。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明孝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不仅将邪恶的佞臣放逐、斥退,而且还任用贤能,采纳建议改正自己的错误。, B . 明孝宗能人尽其才,用有威望的王恕做吏部尚书,用敢千直谏的马文升做左都御史,用善于讽谏的王鳌做侍讲。 C . 明孝宗重视国家安全,重用刘大夏,曾两次征调时任两广总督的刘大夏来京担任兵部尚书,均被他以年老生病拒绝。 D . 明孝宗在弥留之际,让刘健等大臣接受遗命,让他们教导太子改正贪图安逸享乐的毛病,让太子成为好君主。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新天子当知稼穑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

      ②上命搜广家,得纳贿簿籍。上怒,籍没之。

    5. (5) 谷应泰说:“人君进贤退不肖之间,安危倚伏不可不审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田家谣(节选) 陈造

    倏凉骤暖茧易蛾,大妇络丝中妇织。

    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

    饭熟何曾趁时吃,辛苦仅得蚕事毕。

    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

    明年原得如今年,剩贮二麦饶丝绕。

    小妇莫辞担上肩,却放大妇当姑前。

    【注】①络丝:缠丝。②阿姑:丈夫的母亲。③二麦:指大麦和小麦。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气忽凉忽暖,蚕蛹就已破茧成蛾,蚕事就进入了抽茧制丝的阶段。 B . 大妇忙得不能及时吃饭,中妇却偷懒修饰打扮,这让公公有些不满。

      c.小妇刚刚过门,年龄尚小,不好让她辛苦,只是让她陪着婆婆嬉戏。

      D.这首民谣以公公的口吻叙述了儿媳应对蚕事的事情,读来非常亲切。

    2. (2) 这首民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进山走了六七里之后,发现了酿泉优美的两句是:

      。”

    2. (2) 杜甫曾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有几回闻”对音乐给予高度评价,白居易《琵琶行》中也有类似语句:“。”
    3. (3) 古代歌女唱的歌曲,大多是以哀怨、孤独、漂泊等为主题的商调,旋律低缓悲哀。故称“商女”。古诗词中出现商女的语句有 “。”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经济不断发展、科技      的当下,有一种文化现象受人关注。借文物为话题讲述历史故事,这类文艺作品穿越时空,       , 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保护历史文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历史文物浓缩着时间的厚重,承载着集体的记忆,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文物将历史记忆沉淀其中,使得后人可以睹物思人、透物见史。文物的存在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听见争鸣鼓角,看见波澜壮阔,感受文化与历史的脉动。而这样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望,可以带来文化的认同、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激励,引导我们走好今天的路。

    红色文物记录着英勇牺牲、顽强斗争的红色故事,每每让     于前的人感受到精神的震撼。从一件件红色文物里,可以发掘百年奋斗征程中的闪光故事,可以真实触摸何谓牺牲、何谓坚守,可以真切感受一个百年大党的不变初心。

    历史和文化关乎过去,      关乎现在与未来。从五千年文明中走来,从文化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我们必将再创新的辉煌。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日新月异    横亘古今    伫立    还 B . 日新月异   连缀古今     伫立    更 C . 蒸蒸日上   连缀古今     站立     还 D . 蒸蒸日上   横亘古今     站立     更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物不是静止的存在,从中可以听见鼓角争鸣,看见波澜壮阔,感受历史与文化的脉动。 B . 文物的存在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听见争鸣鼓角,看见壮阔波澜,感受文化与历史的脉动。 C . 文物的存在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听见鼓角争鸣,看见壮阔波澜,感受历史与文化的脉动。 D . 文物不是静止的存在,从中可以听见争鸣鼓角,看见波澜壮阔,感受文化与历史的脉动。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 7. 综合阅读

        科学与人文都尊重客观事实。科学当然是如此,。李白过庐山,写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诗句。后人批评李白:“烟”怎么是紫的呢?应是七彩缤纷,不可能是紫颜色。但是,光在行进中,遇到阻碍物时, , 如透射、绕射、衍射、反射、折射、漫射等。(  ),而物体的粒子长度方向跟光波的长度差不多相等的时候,光波就发生了漫射。而漫射强度同光波皮长的4次方成反比,紫光在可见光中光波又最短。李白看香炉峰时,水珠直径很可能与光波的长度差不多相等,才导致了紫光的“全漫射”,“生紫烟”自然就不足为怪了。任何伟大的艺术家,必定是从实际出发的,他们的作品首先必须是来源于生活的,然后,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光在行进时遇到阻碍物体 B . 物体成为光行进时的阻碍 C . 光在行进时与阻碍物相遇 D . 当物体阻碍了光的行进时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对中国来说是一届特别的奥运会,刘长春独自一人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当时报纸这样写道: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2021年东京奥运会是第一次因疫情而延期的奥运会,中国派出777人的代表团,交出了38全32银18铜的成绩单,金牌和奖牌总数位居第二,创境外参赛最佳战绩。

        展望未来的奥运会,2024、2028、2032……总会有一届我们的奥运健儿会见证中国由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历史时刻。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你围绕“中国与奥运”这一主题,给刘长春或参加东京奥运会的健儿或未来见证历史时刻的奥运健儿写一封信。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华夏”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