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1-10-22 浏览次数:8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全国各地在车站、机场等地开展体温检测。请你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红外测温仪的高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20μm B . 20mm C . 20cm D . 20dm
  • 2. 2019年6月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44卫星,我国首次海上航天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在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以下物体相对于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静止的是(   )
    A . 北斗44卫星 B . 地球 C . 月球 D . 黄海海面
  • 3. (2020八下·龙湖期末) 疫情期间,农村“大喇叭”重出江湖,用最接地气的表达,呼吁村民们做好疫情防控,戴好口罩,减少串门。对这一过程中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 . 选择不同的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 .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朵 D . 用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得更远
  • 4. 用图示的体温计直接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

    A . 36.5℃ B . 38.0℃ C . 38.5℃ D . 39.0℃
  • 5. (2020八下·北京期末) 如图所示,N为玻璃板,M为方格纸,玻璃板与方格纸垂直,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四名同学在方格纸上记录了蜡烛的位置A、B对应的像的位置A´、B´。下列记录与平面镜成像规律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 6. “党旗隆中飘,共筑中国梦”,今年是建党99周年,如图是某校师生“赞歌献给党”七一庆祝活动的情景。其中关于声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见声音 B . 优美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听众耳朵的 C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 . 乐队指挥是根据音调来辨别正在发声的是小提琴而不是其他乐器
  • 7. 在防控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过程中,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一直在努力付出着,外界的大自然也在发生着变化。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由于液化产生的是(   )
    A . 春天来到冰雪消融 B . 医护工作者的护目镜中出现大量水珠 C . 湿透了的防护服会慢慢变干 D . 寒冷冬天病房的窗户上出现的冰花
  • 8. 今年6月21日,境内多个地区看到了天文奇观﹣﹣“金边日环食”,这一奇观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图中属于同一个原理的是(   )
    A . 倒映在水中的山 B . 水中的筷子 C . 小孔成像 D . 雨后的彩虹
  • 9.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橡皮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 .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一定相同 C . 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 . 氧气瓶用了一段时间后,瓶内氧气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 10. 由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实心球,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探放在己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仍平衡。则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 . 3:4 B . 4:3 C . 3:2 D . 1:2
  • 11. 今年春天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进出入小区的车辆和行人都需要扫码,呈现绿码才能通过。如图所示,我们用手机里安装的锦州通APP扫码过程中(   )

    A . 手机镜头扫描二维码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 .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 .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 . 手机镜头所成的像是虚像
  • 12.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像如图所示。图像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蜡烛处于A点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蜡烛处于B点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蜡烛从B移动到C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D . 透镜的焦距是10cm
二、填空题
  • 13. 如图所示,《流浪地球》是我国一部科幻大片,影片中有一情境描述:太阳辐射减少,地球表面温度降为﹣84℃,人们呼出的气体很快(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这个过程中需要热量。

  • 14. (2021·吉林模拟) 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音特性的角度来看,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再美妙的音乐,只要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或休息,都属于
  • 15. 一个瓶身为圆柱形的玻璃瓶(厚度不计)内装有600g的水,将瓶盖盖好后正放和倒置时水面到瓶底的距离如图所示;现在向瓶内投入24个完全相同玻璃球(每个玻璃球质量为18g)后水面刚好与瓶口相平。玻璃瓶的容积是cm3;玻璃球的密度是g/cm3

       

  • 16. 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甲的s-t图象如图(a)所示,乙的v-t图象如图(b)所示。由图象可知两车速度关系是vv(选填“< ”、“ =”或“>”)其中v=m/s。

  • 17. 如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传播的路线,由图可知:玻璃在 AB的 侧(填“左”或“右”),反射角的大小是

  • 18. 当前,中学生由于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近视率升高。图中表示近视眼的是图(选填“甲”或“乙”),近视眼应配戴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三、作图题
  • 19.          
    1. (1) 请完成光路图

    2. (2) 甲乙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实心球是由两种不同物质制成的,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图中画出了甲球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请你画出乙球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四、实验题
  • 20. 小明用光具座、光源(蜡烛)凸透镜、半透明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 (1) 如图所示,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
    2. (2) 将凸透镇放在50 cm处固定,若将光源放在30 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倒立、等大所像,此时光屏在cm刻度处。
    3. (3) 保持透镜在图中的位置不变把光源向右移至35 cm刻度处时,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 )适当调节,才可得到清晰的像。
    4. (4) 如果用物理书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发生的变化是
  • 21.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 (1) 为完成本次实验,由表中的数据表明,他们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2. (2) 当他们将温度计刚插入热水中时,温度计的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3. (3) 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很快就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温度,于是他先点燃了酒精灯给水加热,他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水的初温,缩短实验
    4. (4) 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当温度达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加热直至水沸腾,作“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a,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需要吸热,温度
    5. (5) 小强实验时其他条件与小明相同,但用水量多些,他所作的实验图像应该是图丙中的。(选填“a”“b”或“c”)。
五、计算题
  • 22. 如图a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小球分别位于A、B两点,同时开始沿互相垂直的方向匀速运动,已知AC=50cm、BC=90cm,甲的速度为0.2m/s。

    1. (1) 甲小球由A点到C点的时间t;
    2. (2) 为使两小球刚好在C点相碰,求乙小球的速度;
    3. (3)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现将乙小球换成长MN=10cm的滑块(宽度很窄),N端放于B点,如图b所示,为使两者相碰,求滑块的速度范围。
  • 23. (2020八上·丰润期末)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泛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医用酒精是由无水酒精和水组成的。如图所示是小华在药店买的一瓶浓度为95%、体积为200mL 的医用酒精。已知无水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酒精浓度指溶液中所含无水酒精的体积在溶液总体积中所占的百分比。求:

    1. (1) 这瓶医用酒精中含有的水的质量是多少?
    2. (2) 这瓶医用酒精的密度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