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1-10-22 浏览次数:7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
    A . 2微米 B . 2毫米 C . 2厘米 D . 2分米
  • 2. 小红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 . 小红背着的书包 B . 迎面走来的行人 C . 从身边驶过的汽车 D . 路旁的树木
  • 3. 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B .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 C . 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时,水才会沸腾 D . 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
  •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利用超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B . 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C . 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 . 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5. 下列做法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 医生给病人做“B超”检查 B . 医生用超声波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 C . 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D . 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通过听声音来对钢轨进行“探伤”
  • 6. 如图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升华 B . 熔化 C . 汽化 D . 凝华
  • 7. 如图所示,图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A . B . C . D .
  • 8. 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哪幅图是正确的?(   )
    A . B . C . D .
  • 9. (2017八下·徐州期中) 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的是(   )
    A . 质量 B . 密度 C . 体积 D . 温度
  • 10. 两个物体,体积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3:2,则密度之比为( )
    A . 1:1 B . 2:1 C . 4:3 D . 3:4
二、双选题
  • 11. 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城动的是(   )
    A . B . C . D .
  • 12. 入春以来气候干燥,龙东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的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
    A . 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B . 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C . 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D . 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 1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水中比真空中传播的慢 B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 “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 . 在道路两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三、填空题
  • 14. 如图所示,用A、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选用正确尺子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

  • 15. 小明参加校运动会百米赛跑,跑完全程用时16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以奔跑的小明为参照物,运动场旁的建筑物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 16.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 17. 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18. 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形成“人工雪”.(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19. (2013·北海) 日食是由于光沿传播形成的现象,观察日食时,不能用眼睛直接正对太阳,某同学用脸盆装上稀释后的墨水,从墨水中观察到了日食奇观,该同学所观察到的像是由光的形成的,是太阳的(选填“实”或“虚”)像.
  • 20. 老师写在黑板中间的字,坐在教室每个位置的同学都可以看得见,这是由于光的的缘故;但是对于黑板右边的字,坐在教室前排左边的同学总感觉黑板“反光”而看不清,这又是由于的缘故。
  • 21. 因为新冠疫情,进入校园的人员要测量体温。如图,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了(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热效应来测量体温的。小明测完体温后,走进走廊,发现正对自己放置的平面镜中还有另一个“自己”,如果小明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2.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水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折射角的大小为

  • 23. 验钞机就是利用了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的原理制成的.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
  • 24. 如图所示的是校园门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能实时记录校门口的情况.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所摄景物通过镜头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 25. 显微镜载物台上被观察的物体经过物镜后成一个 实像,再经过目镜成为一个(“放大”、“缩小”)虚像.
  • 26. 暑假,小红买了一盒巧克力去旅游,由于气温过高,巧克力有些融化了,形状发生了改变,巧克力的质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是因为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四、作图题
五、实验题
  • 28.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 (1) 实验原理是
    2. (2)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3. (3) 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4. (4) 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
    5. (5) 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 29. 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不要求估读),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调整;
    3. (3) 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选填“左”或“右”)移。
  • 30. 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一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处理后,提供给无良餐馆使用,假冒色拉油,严重伤害市民身体健康;小明学了密度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他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 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 之间。然后,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鉴别: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B.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1 , 如图乙所示m1=

    C.然后将烧杯中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2=25g,则量筒中样品油的质量表达式为m1m2

    D.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 , 如图丙所示;

    E.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ρ=g/cm3=kg/m3

    F.根据测算出的密度,小明通过比对,该样品油地沟油(选填“是”或“不是”)。

六、简答题
  • 31. 为了提高防火意识,消防部门当众演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实验:将装有水的球形鱼缸摆放在窗边,让阳光透过鱼缸照射到窗帘上,窗帘上聚光点的温度迅速上升,一会儿窗帘就被点燃了;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 32. 把酒精擦在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