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邯郸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10-22 浏览次数:6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 居民楼房每层的高度约为1.5m B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g C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D .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 2. 2016年8月里约奥运会女子双人三米板决赛中,我国选手吴敏霞、施廷懋以总分345.60获得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如图所示的是她们比赛时的场景,说她们同步,是指( )

    A . 她们相对于跳台始终是静止的 B . 吴敏霞相对于施廷懋始终是静止的 C . 施廷懋相对于吴敏霞始终是运动的 D . 她们相对于水面始终是静止的
  • 3. 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

    A . 直线传播 B . 漫反射 C . 镜面反射 D . 折射
  • 4. (2016七下·江汉油田期中) 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 .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 .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 . 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 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 . 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 B . 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 C . 衣柜中的樟脑球,一段时间后慢慢变小 D . 新鲜白菜慢慢干瘪
  • 6.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 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 . 物质的初温是40℃ C . 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D . 加热5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48℃
  • 7. 某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前进了500m,已知前4s的路程为40m,那么在第8s时的速度是(  )
    A . 5m/s B . 10m/s C . 12.5m/s D . 62.5m/s
  • 8. (2019·河南) 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 . “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 . “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 9. (2020八上·江油月考) 下列光现象的示意图,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日食的成因 B . 此像可承接到光屏上 C . 近视眼的成因 D . 解释“潭清疑水浅”的光路图
  • 10.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A . 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 .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 . 将蜡烛适当靠近光屏 D . 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 11. 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经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
    A . 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 向右移动游码
  • 12.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 ρ B . ρ C . 若m=m , 则V<V D . 若V=V , 则m<m
二、多选题
  • 13. 对下列各图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有(    )
    A . 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时从人体吸热 B . 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是因为雪汽化为水蒸气 C . 刚从水中出来的人感觉特别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吸收人体的热 D . 天冷时从口中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 14. 对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芳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在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变小 B . 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 C . 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 . 从侧面看到白纸很亮,是因为光照到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 15.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 .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 .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 D . 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三、填空题
  • 16. 生活中处处皆有物理知识,看电视时“综艺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们主要是模仿声音的;夏天,在森林里,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形成的,也说明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17. 一常用温度计(此时银白色液柱长8cm)逐渐向平面镜靠近,在靠近的过程中,在镜中所成像长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用酒精浸湿的棉花包住温度计的玻璃泡,稍许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将,液柱在平面镜中像的长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 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所形成的(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进入了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可用来矫正(填“近”或“远”)视眼.

  • 19. 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0.9×103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kg。
  • 20. (2017·庆阳) 冬天的早晨,小梅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因为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此过程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21. 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22. 若汽车轮胎上标有“87W”,由表1、2可知“87”表示每个轮胎允许承载最大质量为545kg,“W”表示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270km/h.

    表1

    负荷指数

    87

    88

    89

    90

    允许承载最大质量(kg)

    545

    560

    580

    600

    表2

    速度级别代号

    H

    V

    W

    允许最高速度(km/h)

    210

    240

    270

    某汽车的轮胎上标有“90V”,查表可知此汽车每个汽车轮胎允许承载最大质量为kg,

    行驶速度不能超过km/h.

四、作图题
  • 23.       
    1. (1) 如图所示,水中的C点有条小鱼,空气中的B点有只小鸟,请作出站在岸上的小明(眼睛在A点)观察到鸟和鱼的光路图(空气和水的密度均匀)。

    2. (2) 作出图中的折射光线。

五、实验题
  • 24. 为了观察水的沸腾,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图中甲、乙两套实验装置中选了一套来完成实验(已知外界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1. (1) 该组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并使水持续沸腾了数分钟。经观察,图丙中(选填“①”或“②”)是水沸腾前的气泡上升情况。
    2. (2) 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4min时的温度计示数如图丁所示,此示数为℃。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该组同学选择的是(选填“甲”或“乙”)套装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51

      85

      78

      90

      100

      100

      100

      100

      100

    3. (3) 根据实验过程,并结合实验数据,该组同学得出了水沸腾时的特点:水在持续沸腾过程中(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4. (4) 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 25. 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 (1) 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 (2) 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3. (3) 小张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他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4. (4) 以上(1)、(2)步骤中,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0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6. 小明测量南京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端调,使横梁平衡;
    2. (2) 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g;
    3. (3) 将雨花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丙所示,则雨花石的密度是kg/m3
    4. (4) 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ρB(选填“>”“=”或“<”)。
六、计算题
  • 27. 一只轮船在海中以20m/s的速度前进,在行驶过程中鸣了一声笛,4s后听到前面冰山返回的声音,问冰山离发声处多远?(v=340m/s)
七、综合题
  • 28. “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他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了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茶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的水的质量是14.8g。

    1. (1) 请问征征同学把茶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的水的质量这样做的目的是,它用到了下面的(填字母序号)方法。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类比法 D.累积法

    2. (2) 请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 (3) 若测得整个空茶壶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是多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