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龙岩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11-02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该教孩子说方言吗”,“宿舍里最难懂的方言”,“一个字代表你的家乡方言”……在微博话题榜上,这些与方言有关的热搜阅读量全部过亿。与此同时,以方言创作并传播的文学、影视、综艺等作品也深受大众喜爱。比如,热播剧《山海情》中的方言和剧情更加贴合,闽南语歌曲《大田后生仔》在短视频平台的播放量超20亿次。

    上述这些用方言表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统称方言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具有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方言现象,主要指用方言称说的地方名物,如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等;二是具有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方言民俗或艺术,包括口彩禁忌、婚育丧葬、祭祀信奉等方言民俗活动,以及歌谣、曲艺、故事传说等方言文艺活动。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独特的文化智慧,弘扬方言文化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保护传承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最适宜的办法是开发应用,通过研发多类型的方言文化产品,提供多种类、多方位的语言服务,满足人民群众语言生活和文化享受的需求,最终达成以应用促使用、以使用促保护、以保护促传承。

    当前,汇聚了总物理容量达100TB的“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已上线并向社会各界开放使用,可从国家层面规划包括方言文化在内的各类语言资源的开发应用。具体途径有:

    转写标注海量音视频语料,攻克我国语言因内部差异巨大而造成的识别障碍,让珍贵的语料成为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信息处理、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基础资源。

    提升国家语言资源库的安全性和共享度。随着语料开放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用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大幅度提高。一方面,应增强资源库安全等级建设水平,加快数据信息加密技术的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研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在线数据更新迭代、勘误审核和分析研讨等功能的研究,以提升核心数据的权威性、准确性、有效性,为仍处于持续濒危状态的方言文化寻找科学保护的新路径。

    建设网络版中国方言文化博物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已搭建好语言资源大数据“国家库—地方库”的分层架构体系,各地可通过该技术框架构建本地方言文化库,将数据采录展示系统下钻到县级单位,形成“毛细血管”式的平台多级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利用融媒体平台技术建设网络版中国方言文化博物馆,实现国家馆与地方馆技术互通、资源兼容、信息共享。

    (摘编自王莉宁《方言文化受追捧的背后》,有删改)

    材料二

    闽西客家方言通常是指福建省西部地区的客家方言,包括长汀、宁化、清流、明溪、上杭。永定、连城、武平等八个县域的闽客方言群。闽西客家方言是闽西地区各种文化习俗和文明的综合产物,不仅反映了闽西客家人民的价值观念,也体现客家祖地的风土人情和悠久历史。

    遗憾的是,作为闽西客家文化载体的闽西客家方言,在普通话全面普及的新时代已日渐式微。闽西客家方言在新生代交流中出现断层,不少年轻人基本上已经听不懂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即便是大山深处的人们也开始讲普通话,闽西客家方言逐步淡出了日常生活的交流;此外,各种文化潮流的出现也使得闽西客家方言文化不得不让位,即便是本土的客家人对于客家方言的依赖也不再那么强烈了。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一些方言等传统的非物质文化也进行了申遗保护。为了继承和弘扬闽西客家传统文化,提升新时代地方发展的软实力,开展保护和传承闽西客家方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继续保护和传承好闽西客家方言呢?适应新形势,增加闽西客家方言的开放性,不失为一条好的策略。

    ( 一 )增加闽西客家方言表达的形式。例如,通过官方途径,将闽西客家方言文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各地表演;通过大众传媒的方式,让闽西客家方言文化走上荧屏;将闽西客家方言文化引入校园,让中小学生更好地接触和了解;或是在特定场合中渗透闽西客家方言的推广使用。这些都有利于增加闽西客家方言表达形式的运用。

    ( 二 )明确闽西客家方言的保护政策。新时代应提倡多种语言并存,实现语言表达的多样性,这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很多闽西客家方言表达与古代汉语是一致的,通过闽西客家方言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研究古代社会文化。我国语言协会的专家曾经说过,在中国推广普通话,不是要限制相关客家方言的发展和传承,而是要在中国土地上实现多种语言的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积极推动闽西客家方言的保护政策,为闽西客家方言的传承提供良好的保障措施。

    ( 三 )采用具体作品来实现闽西客家方言的传承。每一种语言都有章可循,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闽西客家方言,可以将其融入到各类作品当中,例如编纂闽西客家方言词典,或发行闽西客家山歌碟片,使其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接触与接受。

    闽西客家方言作为地域语言文化的载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基因,值得每个客家人去了解。

    (摘编自张林诚《新时代闽西客家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对策探析》,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论是房屋建筑、服饰饮食等地方名物,还是婚育丧葬、祭祀信奉等方言民俗活动,都是方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 为了从国家层面规划方言文化的开发应用,“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全面上线,并向社会各界开放使用。 C . 闽西客家方言是闽西客家文化 重要载体,保护和传承闽西客家方言,有助于继承和弘扬闽西客家传统文化。 D . 闽西客家方言与古汉语在表达上相一致,要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必须适当学习闽西客家方言。
    2. (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方言有关的热搜阅读量过亿,以方言创作的作品深受大众喜爱,可见方言文化在新时代得到了较好的传承。 B .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中蕴藏了独特的文化智慧,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C . 普通话的全面普及、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以及各种文化潮流的冲击,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闽西客家方言的式微。 D . 材料二引述了国家语言协会专家的话,强调多种语言共同发展,论证了推动闽西客家方言保护政策的必要性。
    3.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加闽西客家方言表达形式的一项是(   )
      A . 在世界客属文化中心举办三年一度的闽西客家山歌演唱会。 B . 闽台客家研究院专家于2020年编纂《闽西客家方言语词文化》一书。 C . 开发校本教材,在中小学校园开设“闽西客家方言”选修课。 D . 在汽车站、公交站等地方,用普通话与闽西客家方言两种语言播报。
    4.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在新时代保护和传承闽西客家方言有哪些意义?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笆斗媳妇

    刘艳华

    笆斗媳妇跳坑了!

    咋又跳坑了?

    听说和驻村第一书记李丽……

    人家一个城里姑娘,来咱村帮咱脱贫致富,会惹她?

    她说李书记贪污她家八百块钱补助,说她家还达不到脱贫的指标,李书记硬给她家摘帽。

    谁信呢?

    光她小儿子小伟在外打工半年就挣两万多呢——那可是李书记费了老鼻子劲儿才联系到的单位。

    那水坑能淹她腿肚子不?

    哎!还不是挂念政府的补助金。

    这笆斗媳妇可是个“知名人士”——跳井,上吊,喝农药、还时不时在大街上拉着长腔骂大街,谁家猪祖宗跑了,啃了俺家南瓜!谁家羊跑了,吃了俺家菜苗……隔些时候不闹腾一下,村子都寂寞了。

    惹不起,总躲得起。两个儿子都到了找对象的年龄,说媒的都隔过她家的门。人家同龄人小孩子都有了,她家俩儿子还都凉着。这下笆斗媳妇可是鞋里长草——慌(荒)了脚,最后还是托娘家亲姑才算给大儿子说下一门亲事。儿媳妇娶到家,花去她家所有积蓄,还欠了一屁股两肋巴的债。

    李丽进村第一天,正遇笆斗媳妇坐在大街上哭,说是哭不如说是号,更准确地说是哭号,拍一下大腿哭号一声——那个天打雷轰的,那个喝风塞牙的,那个良心狗吃的……有眼有板地像唱大戏。

    听一个村民说,有人给她二儿子小伟提个亲,人家张嘴要十万彩礼。她求东家告西家凑了八万,结果人家转脸和出手十五万彩礼的人订婚了。

    都是贫穷惹的祸。李丽叹了口气,弯腰去拉她。

    啥?你是上边派来帮俺脱贫致富的!她站起来,拍着屁股上的土说,姑娘,你能帮俺儿娶上媳妇,你就是观世音菩萨!

    可是、万没想到她和李丽能过招,她居然还跳了水坑!

    李丽清楚地记得、那天正好开会,补助金是集体发放的。笆斗媳妇是按了手印的,她既然不承认,就找个证人吧。当时她嫂子在场。李丽请她嫂子做证。她嫂子刚想张口,笆斗媳妇就吓唬她说,咱家那俩闺女可该出嫁了,扶着车门送到庄头上可得是他堂兄弟俩吧。她嫂子没儿子,像输了大理似的低头走了。

    李丽更看不惯笆斗媳妇仗儿欺人的德行,坚定地说,不算误工补助也远远超过了脱贫指标,你家已经脱贫了。

    结果就上演了上面的幺蛾子剧。为了息事宁人李丽给了笆斗媳妇八百块。

    笆斗媳妇消停了。村子寂静了。李丽陷入沉思。

    春天来了。绿野如茵,水清天蓝,田间的泡桐树开着一团团浅紫色花朵。一群大妈在村头文化大广场上跳舞,一群孩子在玩老鹰抓小鸡……

    一天,一辆轿车停在笆斗家门口。车门打开,下来的是小伟和李丽,还有一个天仙般的姑娘。

    听说小伟准备在家乡开个大型“垃圾不落地”废品回收公司,还带回来个漂亮对象,村子立马像炸开了锅。笆斗媳妇高兴得合不拢嘴。

    姑娘娉娉婷婷地在院子里转一圈,突然脸一沉,指着小伟嗔道,赵小伟,你个大骗子,你说你家乡都脱贫了,你家门口咋还挂着贫困户牌子呢,这个穷帽子你家准备戴几辈子啊?分手!

    小伟一脸懵懂。

    笆斗媳妇的脸霎时变成土灰色,嘴哆嗦得说不成话,没影儿的事,没影儿的事,俺家早脱贫了,早脱贫了!是不是,老少爷们儿?

    吁!大伙儿纷纷后退。

    笆斗媳妇连忙上前拉着李丽的手恳求,李书记,你是大干部,你快说话!

    李丽说,差八百就脱贫了。笆斗媳妇的脸一下子由灰变红,那个红在黝黑的褶皱里晕开、整张脸像脱水的紫猪肝,她拉着李书记的手也哆嗦起来,李书记,你大人不记小人过,那钱我……我确实是领了,不信你问我嫂子。

    她嫂子摆着手说,我没看见,我怕俺闺女出嫁没人扶轿门。

    他大娘,都火烧眉毛了就别寒碜我了!

    她跑到屋里拿出那八百块钱还给李丽。李丽拉住她深情地说,婶啊,不管咱多穷,咱心不能穷啊!没钱可以挣,心穷了永远脱不了贫!咱不仅要富起来,而且要有尊严地过好日子,将来还要为孙子孙女做个好样子,你说是不?

    大伙儿纷纷赞许。

    那,俺要是摘了帽,政府还管俺不?

    我的婶子呀!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啥时候政府都是咱老百姓的靠山。

    笆斗媳妇流着眼泪,头点得像空嗉子鸡看见一地米。她从人缝里看见那姑娘正往汽车里钻,突然冲过去一把把姑娘拉下来。

    闺女,你可不能走啊!

    妈!我上民政所和小伟登记去呢!

    笆斗媳妇怔住了!直到汽车消失在绿油油的田野里,她才癔症过来。

    她突然坐地上,“哇!”一声哭起来,我的老天啊!一会儿又仰天哈哈大笑起来!

    (原载于2020年10月9日《河南科技报》)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人物对话开场,侧面交待了小说的主要人物与事件原委,反映出村里人对笆斗媳妇的评价,巧设悬念,吸引读者。 B . “那个红在黝黑的褶皱里晕开,整张脸像脱水的紫猪肝”通过比喻传神地写出笆斗媳妇的窘迫,意在表明作者对她的厌恶。 C . 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述故事,显得客观而冷静;插叙李丽进村第一天及发放补助金时笆斗媳妇的表现,丰富了人物形象。 D . 小说以小见大,通过李丽帮扶笆斗媳妇的故事,揭示了扶贫工作不仅要帮助改善经济状况,更要帮助提高思想认识的道理。
    2. (2) 对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段描写文字使叙事节奏由前文的紧张转向舒缓,形成行文的波澜与情节的“摇摆”。 B . 该文段中的自然景物与人物活动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祥和、宁静、温馨的氛围。 C . 浅紫色的泡桐花象征着浪漫的爱情,与故事结尾写小伟获得甜蜜美好爱情相照应。 D . “一群大妈在村头文化大广场上跳舞”体现党领导的脱贫攻坚工作已取得全面胜利。
    3. (3) 小说结尾写笆斗媳妇又哭又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哭”和“笑”的丰富内涵。
    4. (4) 扶贫干部李丽是小说讴歌的主要人物,但小说把主要笔墨放在了笆斗媳妇这一人物上,请简要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祖 , 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单父人吕公好相人,所相之人,无如季相,以息女与刘季,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二世元年,陈胜等起蕲,沛县诸父老卜筮之,乃立季为沛公以应陈涉。二年,出与战,破之。命雍齿守丰,引兵之薛。雍齿雅不欲属沛公,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丰。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所过无不残灭。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遣沛公西略地。沛公引兵西,过高阳。郦食其为监门,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 , 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约法三章,悉除去秦法。曰:“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二年,令除秦社稷 , 更立汉社稷。甲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阳。萧丞相营作未央宫,高祖见宫阙壮甚,怒。十二年,高祖还归,过沛,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以沛为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B .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C .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D .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祖,是皇帝的庙号。我国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称号,如高祖、太宗等。 B . 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古代也称以占卦为业的人。 C . 长揖,旧时拱手高举继而落下的一种礼节,是不分长幼尊卑的相见礼,多用于平辈之间。 D . 社稷,社,谷神;稷,土神。帝王祭祀他们以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也指国家的代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邦天生异相,面相非凡。他长着高高的鼻子,一副龙的容貌,胡须很漂亮,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吕公觉得没有人的面相比他好,就把女儿嫁给他。 B . 刘邦闻过则改,终成大业。看管城门的郦食其说他不该坐着接见自己,刘邦就起身道歉,把他请到上座;刘邦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经劝阻,就退回霸上。 C . 刘邦忠厚老实,宽大容人。怀王觉得他宽厚老实,就派他率领大军向西去夺取土地;将领们建议杀掉秦王子婴,刘邦认为子婴已经投降,就不能杀了他。 D . 刘邦关心民生,不事奢靡。入咸阳后,废除秦朝法律,与民约法三章,不接受百姓馈赠;丞相萧何主持营建未央宫,刘邦看到宫殿修建得豪华壮美很生气。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

      ②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5. (5) 高祖还乡时,为什么只免了沛县的赋税徭役,却没有免除出生之地丰邑的?后来免除了没有?请简要说明。
  • 4. 阅读下面这首两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欸乃曲(其二)

    元结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欸乃曲(其四)

    元结

    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

    溪口石颠堪自逸,谁能相伴作渔翁。

    【注释】这组诗作于中唐大历年间。诗人乘舟逆流而上,恰逢湘江水涨,舟行不进,特作《欸乃曲》五首。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桡,船桨。唱桡,即高唱行船曲。与诗题“欸乃曲”相呼应,本诗是作者行船途中所作。 B . “守吏相呼问姓名”这一细节写出月夜行船遇官兵喝问,打破境界和谐,反映出时代特征 C . 诗中“平阳”“零陵”“浯溪”“溪口”均是地名,体现了诗人急于回乡的迫切心理。 D . 这两首绝句,语言清新自然、明白晓畅,写法上与民歌相似,即就眼前景物,随意写之。
    2. (2) 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2. (2) 连廊曲折,屋檐上翘,形如飞鸟展翅是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形式,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是这样描述的:
    3. (3) 猿声凄厉,令人哀伤,因此猿啼被悲愁化,文人常借猿的啼叫声抒写别离和悲苦之情。请从唐人诗中寻找并摘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椒起源于中国,早在先秦时期,花椒的地位就非常高。《楚辞》有载:“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屈原以申椒、菌桂、蕙(佩兰)、蓝(白芷)等多种香草指代贤达,其中的申椒便是花椒。后来,随着花椒栽培的普及以及香草在女子熏香中的应用,(   )。如《旧唐书·列女传序》“聊播椒兰,以贻闺壶”正是此意。

    《诗经·唐风》中亦有一篇《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全诗以花椒馨香多籽,寄寓先民们多子多福,宗嗣不绝的美好愿望

    魏晋以前,花椒多是作为香料、象征物、殉葬品使用。魏晋以后,花椒的饮食调味功能逐渐被开发。清代以前,花椒主要与其他调味品一起使用。清末,花椒开始独立入味。花椒辛香独特的味道赋予了川菜别具一格的特点,与辣椒搭配形成了川菜麻辣兼备的格局。花椒的利用推动了川菜的发展,麻味这种源于中国的特有风味,已成为一种食品的基本味,是中国对于世界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所谓的“椒兰之德”,即是椒与兰逐渐从赞誉女子的贤良淑德演变为对能人贤士的称谓。 B . 所谓的“椒兰之德”,即是椒与兰逐渐从称谓能人贤士演变为赞誉女子的贤良淑德。 C . 椒与兰逐渐从对女子贤良淑德的赞誉演变为对能人贤士的称谓,即所谓的“椒兰之德”。 D . 椒与兰逐渐从对能人贤士的称谓演变为对女子贤良淑德的赞誉,即所谓的“椒兰之德”。
    2. (2)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句子中存在的语言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B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D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 (3)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要求写出修改后的语句。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算法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关联节点。在移动互联网上,社交媒介、定位技术、搜索引擎等给用户日常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________________。正是在这海量数据基础上,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的兴趣偏好和需求进行推断,描绘出不同的用户画像,打上特性“标签”,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精准的文化生产与个性推送,实现数字文化从生产、传播到接受的全程个性化、精准化定制。

    从积极意义上说,算法在不断迭代更新的技术推动下,成为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推手。过去,文化供给对受众文化层次、审美兴趣和文化需求的差异了解得不够,更多是从投资方、创作者角度进行生产,____________。

    由于算法建立在大数据采集基础上,技术的不完善和人们使用的不规范,__________________。算法基于用户过去行为来预测未来偏好,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内客生产和分发。推荐服务越是精准“定制”、精准“喂养”,越容易导致人们被封闭在同质化信息所建造的“茧房”中,使个体对文化产品的自主选择日渐减退,不同兴趣的人们彼此疏离,难以形成文化共识。完善算法技术,规范算法应用,才能让科技更人性化地服务社会。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请以算法为主语,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年来,升学、就业等压力被校外培训机构巧妙利用,家长成了营销的对象,孩子成了产品,培训机构的教学过程成了简单粗暴的灌输+刷题,一切都为了迅速拿到高分,这体现了教育的“内卷”现象。

    材料二:在谈到参加校外培训时,孩子们期待,“春天打羽毛球,夏天游泳,秋天打乒乓球,冬天跑步,能有机会实践自己的兴趣。”“有艺术细胞就当艺术家,有运动细胞就去打球。”

    材料三: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以上材料令人深思。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