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

更新时间:2021-10-14 浏览次数:8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百色市某中学一位同学在参加一次“历史知识竞赛”时遇到的题目是: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 (2020·福建) 1839年,道光帝看到林则徐的奏章,认为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可称大快人心一事”。此“事”是指(    )
    A .   虎门销烟 B . 三元里抗英 C . 黄海海战 D . 廊坊阻击战
  • 3.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拒绝。英国借口哪一事件发动了新的侵略战争(   )
    A . “亚罗”号事件 B . 虎门销烟 C . 马神甫事件 D . 义和团运动
  • 4. 近代中国,清政府割地、赔款……鸦片战争后,最先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 . 英国、日本 B . 英国、美国 C . 英国、俄国 D . 英国、法国
  • 5. 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它并不是农民斗争经验的产物,未能反映出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它”是(   )
    A . 《天朝田亩制度》 B . 《海国图志》 C . 《资政新篇》 D . 《天演论》
  • 6. 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   )
    A . 开平煤矿 B . 汉阳铁厂 C . 湖北织布局 D . 江南制造总局
  • 7. 下图是19世纪末的一幅西洋漫画,该漫画反映了( )

    A . 八国联军占领并洗劫北京城 B . 清朝政府完全论为洋人的朝廷 C .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中外反动势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 8. “一厂、二亿、三岛、四口。”这一口诀最适合用来记忆(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9. (2020八上·巢湖期末) 戊戌变法措施中,属于政治改革内容的是(   )
    A . 裁撤冗官冗员 B . 编制国家预算 C . 开办新式学堂 D . 训练新式军队
  • 10. “一八九五,痛恨国土沦丧;千名举子,请求变法图强。”这首歌谣反映的是(   )
    A . 筹建海军 B . 兴办学堂 C . 公车上书 D . 武昌首义
  • 11. (2016八上·大石桥期末)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2. 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追忆120多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是(   )
    A . 都使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 B .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 .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 13. (2021八上·宽城期末) 民遥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辛亥革命
  • 14. 1905年,某人在加入某革命组织时郑重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
    A . 中国同盟会 B . 中国国民党 C . 中国共产党 D . 兴中会
  • 15. (2019八上·茂名期中) 1906年至1910年间孙中山等革命派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不包括(   )
    A . 萍浏醴起义 B . 金田起义 C . 安庆起义 D . 广西起义
  • 16. (2020八上·揭西月考) 状元实业家张謇认为“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对其中“国体之改革”理解正确的有(    )

    ①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②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③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④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如果按民国纪年,今年(2020年)应该是民国多少年(   )
    A . 民国110年 B . 民国109年 C . 民国111年 D . 民国100年
  • 18. 1913年,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由此引发的革命行动是(   )
    A . 武昌起义 B . 二次革命 C . 护国战争 D . 五四运动
  • 19. 它是最早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工人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今天,它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龙头。它是(   )
    A . 北京 B . 武昌 C . 武汉 D . 上海
  • 20. (2020·广西模拟) 历史学家把百年前的某历史事件视为“分水岭”,它“将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分开。这一历史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维新变法 C . 五四运动 D . 新中国成立
  • 21. 新文化运动中,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相结合起来,树立新文学典范的是(   )
    A . 胡适 B . 蔡元培 C . 鲁迅 D . 李大钊
  • 22.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中国共产党人身先士卒,于沧海横流之间,尽显英雄本色。追忆历史,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
    A .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 . 通过第一个党纲 C . 深入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D . 推翻清政府
  • 23. 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是“南湖游船、开天辟地”,它的谜底应是(   )
    A . 北伐胜利进军 B . 五四爱国运动 C .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24. (2016八上·赫章期中) 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⑤五四运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③⑤
  • 25. 中国中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中共三大 D . 国民党一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0分。第26小题15分,第27题15分,第28题8分,第29题12分。)
  • 26.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不断寻求救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圆明园之火,烧掉了清统治者因长期闭关而形成的自大心理,当时的一些有识之人,开始把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行动。

    ——凤凰卫视出版中心《世纪大讲堂》

    材料二:“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纽约时报》

    材料三: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 (1) 材料一中的“圆明园之火”发生在近代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期间?
    2. (2) 根据材料二,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黑暗的”依据。
    4. (4) 材料三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的是什么革命?这场革命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
    5. (5) 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 27. 近代前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

    材料一:它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材料二: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材料三:2016年,习近平在《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到:“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识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 (1) 材料一指的是哪一运动?这一运动先后提出了什么口号?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 材料二中“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导致了哪一变法运动?这场变革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孙中山在1905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的名称是什么?该政党的政治纲领后被阐发为哪一思想?
    4. (4) 材料四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以此为口号,陈独秀等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5. (5) 纵观上述材料,你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
  • 28. 屈辱、抗争、觉醒、希望在中国近代交织,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1. (1) 哪一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2. (2) 孙中山自称“洪秀全第二”。洪秀全领导了哪一运动?在这一场运动中颁布了什么纲领性文件?
    3. (3) 面对这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曾提出什么口号?有何积极意义?
    4. (4)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哪一事件?
    5. (5) 回望历史,砥砺前行。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 2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6月3日,北京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
    2. (2)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主要阵地分别是什么?
    3. (3) 五四运动爆发于何地?这场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什么作用?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