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1-09-29 浏览次数:1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下列四个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①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有“白雾”冒出;

    ②在衣柜里上放置一些樟脑球,过段时间樟脑球消失不见;③夏天,晾在院子里的湿衣服变干;④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会发黑。其中物理现象①和④的物态变化分别是:;物理现象②和③的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填写“吸热”或“放热”)。

  • 2. 一块体积为1m3的冰熔化成水,在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中,不发生变化的 物理量是,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 则冰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m3
  • 3. 有一首诗“自卧竹杖顺水行,卧看两边万重山。疑是青山往后走,原是竹舟顺水流。”在这首诗中,“青山往后走”选择的参照物是 ;“竹舟顺水流”选择的参照物是
  • 4. 图 1和图 2分别表示了两种使气体液化的方式,图1 是生活中人们使用的煤气罐,其内主要装有液化石油气,这是通过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的;图 2 是在烧开水的水壶嘴上方放置一块冷玻璃板,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在玻璃板上凝成了小水珠,这是通过的方式使气体液化的。能够使所有气体液化的方式是

  • 5. 在某个大桥桥头树立了如图所示的限速标志牌,根据生活经验,限速标志牌中速度的单位应是

  • 6. 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测同一长方体边长的图,则甲同学的正确记录是cm,乙同学的正确记录是cm。

二、实验题
  • 7. 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因素的图形,他在四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观察图示情景并结合生活经验,情景②③④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有关,与液体的 有关,与液体表面 的有关。

  • 8.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路程、时 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选取两辆不同的四驱模型车电动车 A和 B,利用秒表、尺子等测量工具在实验室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了如下数据:

    运动路程/m

    A 车

    0.1

    0.2

    0.3

    0.4

    B 车

    0.2

    0.4

    0.8

    1.2

    运动时间/s

    A 车

    1

    2

    3

    4

    B 车

    0.5

    1

    2

    3

    1. (1)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坐标中画出A、B两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
    2. (2) 根据图像分析A车做的是直线运动(选填“变速”、“匀速”);你判断的 依据是:
    3. (3) B车的速度是。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更长的车是车。
  • 9. 某同学在一次旅游时买了一个精美的铜挂饰,他想探究这个铜挂饰是不是由铜 制作的。要探究这个问题,他在实验室使用了天平、量筒等仪器,测定挂饰的密度。 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天平放置在实验台上,调节天平平衡;

    ②测出挂饰的质量;

    ③利用量筒和水,测出挂饰的体积。

    ④计算挂饰的密度。在实验过程中:

    1. (1) 调节天平平衡时,天平指针在分度盘上摆动如图 1所示情形,此时天平平衡。(选填“已经”或“尚未)
    2. (2) 天平右盘放置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 2所示,则挂饰的质量为g。
    3. (3) 在量筒中倒入水,放入挂饰前和放入挂饰后量筒中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挂饰的体积为cm3
    4. (4) 计算挂饰密度的公式是。若已知铜的密度为 8.9×103kg/m3 , 则此挂饰 由铜制作的。(填“是”或“不是”)
    5. (5) 若另一位同学将这架天平移至另一张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正确的操作是______。
      A . 重新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B . 直接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 10. 某物理兴趣实验小组为了监测涧河水的水质,需要测定河水密度。取样后,进 行了如下实验:①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出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为18g;②将该烧杯装满河水,测出总质量M为29g;③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读出体积V为10毫升;④计算出河水的密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计算河水的密度。(要求:必须要有计算过程。即首先要用题目所给物理量,写 出河水密度计算公式;然后代入数字,计算出河水的密度;未用所给物理量写出公式或公式错误,该项不得分)
    2. (2) 根据实验情况,你认为这组同学所河水测密度比实际密度;(选填“偏小” 或“偏大”)
    3. (3) 第二组同学认为应该对实验进行改进:应当将第③步改为:③将烧杯中部分水倒 入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改进后还应当测量的物理量是
三、单选题
  • 11. 下列四个单位(或单位符号)①光年 ②g/cm3 ③吨 ④L 按顺序其所对应的物理量完 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长度、密度、质量、体积 B . 速度、密度、质量、体积 C . 长度、速度、质量、体积 D . 速度、密度、质量、长度
  • 12. 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判断下列估值较为准确的是(   )
    A . 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μm B . 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2m/min C . 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D . 头发的直径约为10-3m
  • 13. 将某种液体倒出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B . 质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C . 体积、质量均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 14. 关于热量、温度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吸收(放出)了热量,物体温度一定上升(下降) B . 物体在熔化时都有一定的熔点 C .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都要在一定温度才会发生 D . 玻璃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 15. 如图所示的下列图像,分别表示了四种物体的凝固或熔化过程,其中非晶体凝固图像是(   )

    A . B . C . D .
  • 16. 在如 所示的图像中,可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 17. 图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 和水的密度 之间的关系是(   )

    A . ,且 B . ,且 C . ,且 D . ,且
  • 18. 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右盘已放入了砝码,游码也移动到了某一位置,这时发现指针向分度标尺中央刻线右侧偏离少许,此时应( )
    A . 将右盘中的某只砝码换小一些 B . 将游码向左移少许 C . 将游码向右移少许 D . 旋动平衡螺母向左移少许
四、双选题
  • 19. 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这时可将许多相同的纸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总厚度除以张数,就可间接测出一张 纸的厚度了,这种间接测量的方法在物理上叫累积法。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与这一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 20. 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分别为实心铝球、实心铁球、实心铅球和空心铅球。若已知ρ=2.7×103kg/m3 , ρ=7.8×103kg/m3 , ρ=11.3×103kg/m3。在这四个球中任取一个测其质量为117克,体积为15cm3 , 那么它可能是(   )

    A . ①号球 B . ②号球 C . ③号球 D . ④号球
五、作图题
六、计算题
  • 23. 某同学旅游时参观了一场挂饰制作表演:工作人员取出了一个挂饰模型,然后将熔化好的银汁浇铸到模型之中,待冷却后进行打磨,一件精美的银挂饰就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而挂饰模型的制作过程则是“用蜡先做成挂饰的形状,然后用耐高温泥浆浇铸,等泥浆干燥后加热,蜡熔化,将蜡汁倒出,就制成了挂饰模型”(如图所示)。

    1. (1) 若制作模型时所用蜡的质量为3.6g,蜡的密度为0.9×103kg/m3 , 已知银的密度为10.5×103kg/m3 , 求这件银挂饰的质量;
    2. (2) 若用这个模型制作一个人造水晶挂饰,其质量为9.8g,求人造水晶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