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1-10-14 浏览次数:11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
    A . 分米 B . 千米 C . D . 厘米
  • 2. (2020八上·浑源期中) 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 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B . 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 .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 . 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 3. (2018·东昌府模拟) 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 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 B .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 . 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 D . 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
  • 4. 成都的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原理是(   )
    A . 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 . 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 . 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 . 真空环境的气压很小,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 5. (2021·金山模拟) 下列各物理量,可鉴别物质的是(   )
    A . 体积 B . 密度 C . 质量 D . 温度
  • 6. 下列物态变化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
    A . 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B . 初冬,河面开始结冰 C . 冰冻的衣服过一段时间变干了 D . 早晨,室外大雾弥漫
  • 7. 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
    A .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本的质量 B . 一颗鸡蛋 C . 一张课桌 D . 一枚一元硬币
  • 8.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纯度极高的碳化硅晶体,该晶体制成的半导体将大大提高电子设备的效率。下图是该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四点中,表示该晶体正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9.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月舱在月球着陆,宇航员登月后,在月球上放置了一个半球形的直径数米的天线。天线先在正常情况下按预定要求做好,然后降低温度把它压成一团,装进登月舱带上天去.放到月面上以后,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当达到转变温度时,天线又“记”起了自己的本来面貌,变成一个巨大的半球形,制成天线的材料是(  )
    A . 纳米材料 B . 绿色能源 C . 铝合金 D . 记忆合金
  • 10. (2020八上·威海月考) 对密度定义式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 .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 11. 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汽化,后液化 B . 先沸腾,后蒸发 C . 先液化,后汽化 D . 先蒸发,后沸腾
  • 12.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10

    A . 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 B . 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 C . 在-265℃时氮是液态 D . -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 13. 把一只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后放到20℃的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将(  )
    A . 不变 B . 一直下降 C . 先下降后又升高 D . 先升高后下降
  • 14. (2021·北京模拟) 我们能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列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 . 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 . 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蒸发现象 D .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 15. 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则 B . ,则 C . 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2 D . 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
二、填空题
  • 16. 水的密度是 ,它表示的含义是,如果一杯水倒掉一半,则剩下的水的密度是
  • 17. 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于9月25日晚21时10分04秒成功发射升空。担任此次发射任务的是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在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塔的底部,底部的钢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发生,为了保护发射塔,工作人员在塔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气团”是水蒸气形成的。长征火箭是以氢、氧作为燃料的,为了减小火箭的体积采用的方法使气态氢、氧后储存在燃料室中。
  • 18. 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原理制成,根据图所示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情况,提出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中的两项:

  • 19. 生活中最常用的体温计,它的分度值是℃, 它的是量程是℃,该温度计上的读数是℃。

     

  • 20. (2018八上·常州期中) “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就成蒸气,并热量,蒸气传到另一端,由于另一端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又成液体,并热量.这样就把受热那一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一端.
  • 21. 下图中该银币的直径的长度为cm。

  • 22. 读出下图所示A、B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A是℃;B是℃。

  • 23. 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下图所示图线。由图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是℃,加热分钟后,水开始沸腾;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填上升、下降、不变)。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三、实验题
  • 24. 测金属块密度的实验: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后,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节(填“左”或“右”).
    2. (2) 测金属的质量,当天平托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重新平衡,则金属的质量是g.
    3. (3) 如图丙所示,金属的体积是 ,该物体的密度是
  • 25. 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 (1) 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 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
    2. (2) 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 , 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 , 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 , 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
    3. (3) 按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 (填“偏大”、“偏小”),
    4. (4) 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质量(g)

      倒出油的体积(cm3

      油的密度(g/cm3

      34.1

      -

四、计算题
  • 26. 某兴趣小组郊游时采得一石块,他们想测它的密度,先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是15g,然后用细线栓好慢慢放入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4g水,求 这个石块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