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抚吉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

更新时间:2021-11-15 浏览次数:66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我国科学家潘锦功发明了“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被科学家称为“挂在墙壁上的油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周期表中碲和镉都位于长周期 B . 该电池将光能全部转化成电能 C . 推广使用该电池有利于“碳中和” D . 保护层压件的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 2. 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下列诗文中隐含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 . 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 C .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D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H2、HD、HT组成的气体是混合物 B . NH3、SO2溶于水可导电,属于电解质 C . 粒度在纳米级的氧化铁属于胶体 D . 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会析出晶体
  • 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在稀硝酸中滴加少量 溶液: B . 溶液中滴加少量的 ,溶液: C . 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盐酸: D . 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
  • 5.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甲裝置干燥NH3 B . 用乙装置量取8.50mL浓硫酸 C . 用丙装置稀释浓硫酸 D . 用丁裝置制取无水乙醇
  • 6. 亚硝酰氯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应用。 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催化剂能提高反应物的相对能量 B . 相对曲线Ⅱ,曲线Ⅰ表示加入催化剂 C . 曲线Ⅱ的正反应活化能为 D .
  • 7. 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与氨气的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为5NA B . 物质的量相等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O2分子数都为3NA C . 1L 1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中含有分子数为NA D . 0.2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4NA
  • 8.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葡萄糖(C6H12O6)和麦芽糖(C12H22O11)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 . 乙醇和甘油(丙三醇)均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 . 乙烯和聚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 D . 苯和苯乙烯( )燃烧的现象基本相同
  • 9. 已知E、F、G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E、F均为苯的同系物 B . F的二氯代物有10种 C . 1molF最多消耗6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 . G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和消去反应
  • 10. 工业上采用电化学法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减少硫排放。脱硫原理:将 氧化成 再将煤中的含硫物质(主要是 )氧化为 。模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极b为负极 B . 石墨1上的反应式为 C . 电子流向:b→石墨2,石墨1→a D . 电路上转移1.5mol电子理论上处理
  • 11.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向硫酸催化下的淀粉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结果未生成砖红色沉淀

    该淀粉溶液一定未水解

    C

    向AgNO3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Na2S溶液,又生成黑色沉淀

    Ksp(AgCl)>Ksp(Ag2S)

    D

    用醋酸浸泡有水垢的水壶,能除去水垢

    酸性:CH3COOH>H2CO3

    A . B . B   C . C   D . D
  • 12. 某化合物结构式为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Y与Z的原子序数差8,X元素在空气中的含量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X>Y>Z>W B . XW3是一种具有刺激气味的气体 C . 元素的非金属性:Z>Y D . 该化合物中Z的化合价均为
  • 13. 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H2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H,测得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衡常数:K1>K2 B . 反应温度:T2>T1 C . 加催化剂,△H不变 D . 平衡后再通入CO2 , 其转化率增大
  • 14. 酶生物燃料电池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酶作为催化剂的一类特殊燃料电池。如图是固氮酶电池的工作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介体BV2+/B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 B . 电池工作时,H+由负极区向正极区定向移动 C . 阳极区固氮酶催化发生的反应:N2+6BV++6H+=2NH3+6BV2+ D . 固氮酶电池实现了温和条件下人工合成氨
  • 15. 已知:室温下, 的电离常数为 。向20mL含NaOH和 浓度均为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盐酸,有关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

    0

    20

    30

    40

    50

    混合液pH

    >7

    >7

    >7

    <7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④溶液中,因为盐酸过量使溶液显酸性 B . ①溶液中: C . ②溶液中: D . ③溶液中:
  • 16. 将4.6g钠与95.6g水混合反应得到溶液①,向①中加入50mL硫酸溶液得到中性溶液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8% B . c(H2SO4)=2mol·L-1 C . ②中n(Na2SO4)=0.1mol D . 钠与水反应时生成了2.24L气体
二、综合题
  • 17. X、Y、R是非金属单质,甲、乙、丙、丁、戊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已在常温下是液体。已知甲、乙相遇产生白烟,0.1mol·L-1的乙溶液的pH=1。上述单质和化合物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中利用丙制取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侯德榜法制碱时,在甲、戊、已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要从溶液中分离出产品,需进行的操作是
    3. (3) 工业上常用甲的浓溶液检测输送R气体的管道是否泄漏,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管道泄漏,观察到的现象是
  • 18. 高纯硅被誉为“信息革命的催化剂”。某小组模拟工业上用SiHCl3与H2在1357K的条件下制备高纯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①SiHCl3的沸点为33.0℃,密度为1.34g·cm-3;易溶于有机溶剂;能与H2O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②CaCl2+xCH3CH2OH→CaCl2·xCH3CH2OH;

    ③银氨溶液中存在:[Ag(NH3)2]++2H2O Ag++2NH3·H2O。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B中试剂宜选择(填字母,单选)。

      a.碱石灰     b.无水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硅胶

    2. (2) 实验操作步骤有:

      ①加热装置D至1357K;

      ②关闭K1

      ③加热装置C,打开K2 , 滴加VmLSiHCl3

      ④关闭K2

      ⑤打开K1 , 向安全漏斗中加入足量乙醇,装置A中反应一段时间。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3. (3) E中CCl4的作用是防倒吸和
    4. (4) 石英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本实验制得高纯硅a g,则SiHCl3的利用率为(只列计算式)。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根据高纯硅与消耗钠或乙醇的量也可以计算SiHCl3的利用率,这种观点(填“是”或“否”)正确。
  • 19. 利用工业上生产双氧水的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Al、少量蒽醌、氢蒽醌及Fe等)回收镍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产H2O2的反应原理:

      该工艺中原子利用率为%,H2O2的电子式为

    2. (2) 步骤(Ⅰ)焙烧的目的是
    3. (3) 步骤(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步骤(Ⅵ)沉淀时pH调至4,滤液中c(Fe3+)=(已知:Ksp[Fe(OH)3]= 3.2×10-38)。
    4. (4) 用石墨作阳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0. 工业上,裂解丁烷可以获得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

    反应1:C4H10(g,正丁烷) CH4(g)+C3H6(g)    △H1

    反应2:C4H10(g,正丁烷) C2H6(g)+C2H4(g)    △H2

    已知几种烃的燃烧热如下:

    正丁烷

    异丁烷

    甲烷

    乙烷

    乙烯

    丙烯

    燃烧热(△H)/( kJ∙mol−1)

    −2878

    −2869

    −890.3

    −1559.8

    −1411

    −2058.3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H1= kJ∙mol−1
    2. (2) 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 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正丁烷,发生上述反应1和2,测定丁烷的平衡转化率(α)与压强(p)、温度(T)关系如图所示。

      ①在相同压强下,升高温度,丁烷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

      ②比较压强大小:p1p2p3(填“>”“<”或“=”)。

    4. (4) 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正丁烷.假设控制反应条件,只发生反应1,达到平衡时测得CH4的体积分数为

      ①下列情况表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的是(填字母,双选)。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甲烷、丙烯的生成速率相等

      C.混合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丙烯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②该温度下,反应1的平衡常数K=

  • 21. 锌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 (1) Zn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区,基态Z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 (2) 氨基酸锌是研究最早和使用最广泛的第三代锌添加剂,该添加剂具有优良的营养功能。如图1是氨基酸锌的结构简式。

      ①组成氨基酸锌的C、N、O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氨基酸锌的Zn2+形成配位键,其中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是

      ③最简单的氨基酸是甘氨酸(结构简式如图2),其结构中π键与σ键的数量比为

    3. (3) ZnS可用于制白色颜料、玻璃、发光粉、橡胶、塑料、发光油漆等。ZnS的晶胞如图3所示。

      ①上图中 的坐标有 ,与 距离最近的 还有(填坐标)。

      ②Zn2+占据(填“八面体”或“四面体”)空隙,空隙利用率为%。

      ③ZnS的密度为

  • 22. 葡萄皮中存有具有抗衰老药和抗癌的白蔡芦醇。该物质可利用化学方法合成,利用A为起始原料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白藜芦醇的分子式为,A的结构简式为
    2. (2) B生成C的反应方程式为,E→F的反应的类型为
    3. (3)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G的名称为
    4. (4) 芳香族化合物W是B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W的结构有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面积之比为1:1:2:2:2:2的结构简式:

      ①W既能发生水解反应也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W能使FeCl3溶液呈紫色;

      ③苯环上仅有两个取代基

    5. (5)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G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的合成路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