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景德镇一高2022届高三上学期语文7月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09-29 浏览次数:56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然无为”是《老子》一书的中心论旨,是老子思想的集中表现和概括。“自然”是其价信目标,“无为”则是其方法原则,这二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后世人们常把它们会称为“自然无为”。“无为”不是“不为”,它并不否定人类一切行为、作为和活动。《老子》第64章结尾说说“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一般意义而言,“辅万物之自然”就是在“为”。而“辅万物之自然”,一边又说“不敢为”,可见在他眼中只有破坏或改变“万物之自然”才是“为”,而“辅万物之自然”并不算“为”,联系这一章前而所说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几句,就不难悟出老子的“无为”之“为”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是指那些以个人私欲破坏天然,以矫揉造作代替真性,以主观意志干扰自然规律的行为。

    “无为”在《老子》通行本中共出现十三次,几乎次次都直接或简洁与“圣人”有关,如“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第10章),“我无为,而民自化”(第57章),“圣人无为”(第64章),可见,“无为”首先是一种“爱民治国”的原则,而“无为”的施行者又主要是“圣人”。

    老子为什么特别强调“圣人”或君主应当“无为”呢﹖顺而不为才能达自然之性,因而不施才能畅万物之情。统治者如果去淳朴而用权谋,民风就会一天比一天奸巧诡诈;如果去宽厚而用严刑,社会就将越来越动荡混乱;如果去俭啬而尚奢侈,人民就会无以为生而铤而走险。这样,万物既不能得其正,百姓也不能安其生。物不能遂其性而人不得安其生,还能实现自然和谐的社会理想吗?老子提出的“戒贪欲”“弃智巧”“禁严刑”“去奢华”等命题都是君主“无为”这一原则的引申。

    同时,“无为”在历代的接受过程中也发生了另一层面的“变异”;它从特定的管理方法变成了一般的生活原则,从“圣人”的治国之道变成了常人的处世之方。两千多年来,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从皇帝到平民,从显贵到白丁,从武夫到文士,从学富五车的骚人墨客到目不识丁的小贩村夫,无一不受到它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君主用它来治国,将军用它来带兵,文人们用它来搞文艺创作,经理们用它来办企业,甚至父辈用它来教子孙。

    “无为”在运用的过程中被不断丰富,在丰富的过程中又发生变异,在变异的过程中被历史延续,在延续的过程中又保持着它的某些本质特征——不仅君主明白治国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则无不教,无为便无不为;不仅文人深知艺术作品须得“巧夺天工”,更应该“天然入妙”,写诗最好应像是“脱口而出”,绘画最好应像是“随意挥洒”,过分吃力容易留下人工的痕迹,矫揉造作更有损“自然”;就是老百姓也懂得“心急吃不了热粥”,违背自然则“有意栽花花不发”,因任自然便“无心插柳柳成荫”。

    (摘编自戴建业《无为:治国之道与处世之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然无为”是老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和概括,它并不是对人类一切活动的简单否定。 B . 从“圣人无为”这一句可以看出,老子说的“无为”只是“圣人”“爱民治国”的一种原则。 C . 基于君主“无为”的原则,老子进一步提出了“戒贪欲”“弃智巧”“禁严刑”“去奢华”等命题。 D . “心急吃不得热粥”“无心插柳柳成荫”等谚语的产生,受到了“无为”思想的直接影响。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治国之道”“处世之方”两个方面,详尽论述了“无为”包含的丰富智慧。 B . 文章先列举《老子》原文,探究“无为”的最初含义,然后指出了它在后世的“变异”。 C .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式论证结构,先亮明中心观点,再分两方面阐述,最后总结。 D . 文章既论证了“无为”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子》“自然无为”中的“自然”不同于今人所倡导的“保护自然”中的“自然”。 B . 从“圣人处无为之事”等语句可以看出,“圣人”就是“君主”,两个词语可以互换。 C . “君主用它来治国,将军用它来带兵”,展现了老子“无为”思想强大的理论生命力。 D . 从君主治国之道到文人创作之法乃至谚语,“无为”的某些本质特征均有所体现。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博物馆热”不断升温,“网红打卡地”成为不少博物馆的新标签。今后,博物馆又将迎来怎样的新发展?5月24日,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2035年要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引发广泛关注。

    然而,当前部分博物馆展陈仍存在观众需求感知不足、文物价值阐发不深、知识传播不到位等问题。《指导意见》提出,要提高博物馆展陈质量,深入挖掘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启迪后人。“要关注重大考古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的转化,挖掘文物当代价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

    关强表示,要全面提升文创研发能力,高度重视博物馆文创设计开发与生产品质,深化市场分析与调研,结合市场需求,做好供给侧改革,开发更加贴近生活、深入衣食住行、引领生活美学的多样化的文创产品。

    (摘编自《如何建设世界博物馆强国?国家文物局提出这些举措》,人民网2021.5.25)

    材料二

    博物馆越来越有趣,潜台词就是博物馆的服务越来越人性化,宣传手段越来越创新,其结果必然是吸引了人气。从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博物馆热起来,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文化场所,它的使命是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提升国民的综合人文素养。所以,不管是服务手段的创新还是宣传方式的突破都必须为内容传播服务。也就是说,轰轰烈烈的形式背后必须有扎实的内容传播作为支撑。否则,在喧闹的背后,博物馆充其量只能是一只漂亮的绣花枕头。

    (摘编自《热起来的博物馆需要一些冷思考》,铜陵文明网2018年5月28日)

    材料三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博物馆可谓今年最具话题性的博物馆。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6座“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记者了解到,在上周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三星堆博物馆“官宣”入驻天猫,上新40余款文创产品,并宣布将于今年“6·18”期间推出超级新品——带真土的考古盲盒。据悉,盒中的“微缩”手办取材于3月刚刚“上新”的网红文物和三星堆经典文物,包括陶猪、天鸡、青铜神树、青铜纵目等。盲盒的土堆形态则借鉴了三星堆遗址地貌,土壤颜色也接近考古坑里的土色。而为了达到“沉浸式考古体验”,盲盒中还将附赠铲子、锤子和眼镜,让挖手办更具仪式感。

    数据显示,当下年轻人越来越爱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者中,95后占比近四成,且逐年增加。过去一年,盲盒、摆件、非遗元素商品以及IP跨界联名款成为最受欢迎的品类。

    (摘编自《全民“博物馆热”,你贡献了几分?》,《羊城晚报》2021年5月24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针对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建设问题,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发布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要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的设想。 B . 一些地方的博物馆之所以存在问题,和博物馆自身的管理及展示方式滞后有关系,必须切实提高博物馆展陈质量。 C . 博物馆作为严肃的文化场所,只追求服务形式的创新,对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提升国民综合人文素养意义不大。 D . 三星堆博物馆入驻天猫以后,为了让消费者感受到“沉浸式考古体验”,推出多款文创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喜欢。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解决博物馆展陈中观众需求感知不足的问题,要深化市场分析与调研,做好供给侧改革,开发更贴近生活需要的文创产品。 B . 博物馆是文物收藏单位,也是文化传播单位,具有游览、观赏的价值,承担着传承、普及、弘扬传统历史文化的功能。 C . “博物馆热”不断升温,与各大博物馆人性化的服务有关,更与这些博物馆和像天猫这样的电商平台合作经营有关。 D . 博物馆采取多元化的改革措施,有助于更好地担负起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提升国民综合人文素养的使命。
    3. (3) 三星堆博物馆最近引发关注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加以说明。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行白鹭上青天

    胡廷楣

    车到了海边大堤上,太阳刚刚升起。

    一探头,好大的风!帽子被刮到地上,满地乱滚。

    “当年在北大荒,这样的风,该是一场大雪。”

    “不过,这时候,水库边上的雁,还在那里,没有动身呢。”

    不经意间,我们聊起了当年的插队经历。说是一起来拍鸟,不过是怀旧的一个理由。

    秋冬之交,正是候鸟飞过的时候。那些拍鸟的超级玩家——“鸟人”说,候鸟有着天然的机智,每一场北风,都是它们利用自然的机会,正是古人所说的“御风而行”。

    一群纷乱飞翔的鸟,突然扑来。熹微晨光中,不辨何鸟,飞近了,才认出那是红嘴海鸥,它们是要去云南吗?

    又是一群鸟,远处,细碎银子一样的闪亮,那是白色的大鸟。再近一些,能够辨出那是鹭鸟。这时候,心会怦评乱跳,会有一种急切的盼望,希望飞来的不是一般的白鹭。

    也是“鸟人”说的,白鹭在华东一带,渐渐成为留鸟,它们虽然经常待在一起,不过因为觅食和育雏等“个鸟行为”,日渐貌合神离。偶尔飞起来几只,经常是因为受到惊吓,并不是因为它们有同一高远的迁徙志向,散散落落也就不见怪了。乱哄哄的一群,那是常见的白鹭。如果整齐地飞来,那就不是一般的鹭鸟了……

    从长焦镜头里看到的,正是那种遵循着空气的流动,驾驭着微弱的上升气流的队列,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渐渐认清了,那是琵鹭,一种极其可爱的鸟。等它们再飞近,便可以看到这些琵鹭的脸是黑色的,是稀有的“黑脸琵鹭”。全世界不过两千只,它们主要生活在亚洲东部,夏天在黄海上的小岛育雏,冬天在台湾一带活动。我们平时很难接近它们,除非有更长的镜头,还得把自己打扮成游击队员,隐蔽起来,悄悄地,慢慢靠拢,才能拍到它们。

    不过,现在它们正在迁徙飞行。高度也就二三十米的样子,我们的镜头完全够得上。耳畔立时听到翅尖划动空气的呼呼声——掠过我们头顶的时候,鸟羽清晰可见。

    它们太伟大了,头上一只飞得最努力,左右便如喷气式飞机的机翼一样倾斜排列,动作整齐。偶尔还听得到鸟鸣,是不是谁在呼喊口令?

    这一群琵鹭决不盘旋,决不回头,一路向南。

    这一天其余的时间,虽说还端着照相机,候鸟飞过头顶给心灵的那种震撼,却一直没有平息。

    我们的“意识流”或者是“说话流”,开始于那一句有名的唐诗“一行白鹭上青天”。

    先是希望弄懂,唐朝时,人们是不是知道,有这样整齐飞行的琵鹭;琵鹭的迁徙,过不过诗人所在的四川。然后相信,那时候,过境四川的白鹭们,或许还是标准的候鸟,还保持着长距离飞行的习性。因此,“一行”姿态编队的,可能就是大中小白鹭。继而又想,琵鹭也是白色的,或许“一行白鹭”是笼统的说法,不过是一群“白色的鹭鸟”而已。

    忽然又说起,吟出这样美丽名句的是杜甫。立刻就能背出很多杜甫写的“名鸟句”。杜甫可能是唐朝诗人中杰出的“鸟痴”。杜甫居住于成都草堂生活的日子比较安定,诗中的鸟儿无处不在:“舍南舍北皆泰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欧”“细动迎凤燕,轻摇逐浪鸥”“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都是亲切的欧鸟。同样的鸟,其他诗人,即使是大文豪,也未必没有见到,但是未必能够写出这样动人的句子。因而,说杜甫是对自然对鸟观察得最细致的诗人,应该没错。“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有多少人能够观察到,写得出这一个“斜”字呢?

    我们在杜甫沉郁的诗中,还会见到另外一些鸟。那些鸟脱离了生物界,艺术地化为思想的精灵。国运、身世,使得无奈又有大志向的诗人对于鸟有别样的性情。鸟一入他的句子,便成为象征和寄托。有时,鸟简直就是他自己。

    这个季节,老友和我,一次次相约海边。仰首长空,希冀拍到迁徙中的群鸟。上海并非位于大量候鸟必过的线路,因此只有这一次才算是真正拍到了。

    拍鸟的机会往往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余下的,就是不尽的回味。夜晚,检点早晨的作业,将照片放大到整个屏幕。忽然就看出,那鸟的姿态和眼眸,都有对远方的神圣向往。迁狭的鸟,似乎都翱翔在古老的传说中,有着庄严的使命。今夜那鸟们不知道歇息在哪一片海滩,不知道会逗留多久,也不知道下一次北风什么时候到来。你绝不可能两次拍到同样的鸟姿,就是你追到台湾的滩涂,那些琵鹭南飞的志愿已遂,你所能见到的,仅是觅食和嬉戏的凡鸟而已。

    只有飞鸟,迁徙的鸟,才能配得上“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明丽空灵,意境高远的句子。而写出这样的句子,似乎又是诗人特别的瞬间。晚年的杜甫,多数作品都属沉郁雄阔一类。唯有不多的几首,洗涤了流亡中的悲苦,抹去了额头苍老的皱纹,挺直病躯,在久经摧残的心灵里唤起了青春,让诗魂飞翔起来……

    是迁徙的鸟,激励了他?

    如果是这样,那么更值得站在海边的大风之中,久久搜索天空,寻找那些冬天南来春天北往的鸟了。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引用诗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是由眼前所见引出的科学与诗意的双重联想,继而转向对杜甫诗歌的联想与对人生的思考。 B . 文章结尾说,自己与老友在海边大风中“寻找那些冬天南来春天北往的鸟”的行为“值得”,是因为只有这一次他们真正拍摄成功了。 C . 作者写琵鹭“决不回头,一路向南”时,已经在鸟身上打上了自己的情感烙印,这既是实景也是想象之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层次。 D . 文章在表达上最显著的特点是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行文细腻生动、情感饱满又富有人生意趣。
    2. (2) 本文在叙述拍鸟经历时,插入了杜甫诗歌创作的相关内容,对此你如何理解?
    3. (3) 本文的取材与安排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请结合全文加以简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宗测字敬微,世居江陵。测少静退,不乐人间。叹曰:“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先哲以为美谈,余窃有惑。诚不能潜感地金,冥致江鲤,但当用天道,分地利。孰能食人厚禄,忧人重事乎?”骠骑豫章王为参军,测答府召云;“何为谬伤海鸟,横斤山木?”母丧,身负土植松柏。豫章王复遗书请之,辟为参军。测答曰:“性同鳞羽,爱止山壑,眷恋松筠,轻迷人路。纵宕岩流,有若狂者,忽不知老至,而今鬓已白,岂容课虚责有,限鱼慕鸟哉!”永明三年,诏征太子舍人,不就。欲游名山,乃写祖炳所画《尚子平图》于壁上。测长子宦在京师,知父此旨,便求禄还为南郡丞,付以家事。刺史安陆王子敬,长史刘寅以下皆赠送之,测无所受。赍《老子》《庄子》二书自随。子孙拜辞悲泣,测长啸不视,遂往庐山,止祖炳旧宅。

    鱼复侯子响为还州屡问贾遗测旦少有狂疾是山采药远来至此量腹贾进松术度形页衣薜萝淡然已足岂容当此横施子响命驾造之,测避不见。后子响不告而来,奄至所住,测不得已,巾揭对之,竟不交言 , 子响不悦而退。侍中王秀之弥所钦慕,乃令陆探微画其形与已相对,又贻书曰:“昔人有图画侨、札,轻以自方耳。”王俭亦稚重之,赠以蒲褥笋席。

    顷之,测送弟丧还西,仍留旧宅永业寺,绝宾友,唯与同志庾易、刘虬,宗人尚之等往来讲说。刺史随王子隆至镇,遣别驾宗哲致劳问,测笑曰:“贵贱理隔,何以及此。"竟不答。建武二年,征为司徒主簿,不就,卒。测善画,自图阮籍遇苏门于行障上,坐卧对之。又画永业佛影台,皆为妙作。颇好音律,善《》《》,续皇甫谧《高士传》三卷。又尝游衡山七岭,著《衡山》《庐山记》。

    (节选自《南齐书》卷五十四,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鱼复侯子响为江州/厚遣赠遗/测曰/少有狂疾/寻山采药/远来至此/量腹而进松术/度形而衣薜萝/淡然已足/岂容当此横施/ B . 鱼复侯子响为江州/厚遣赠遗测/曰/少有狂疾寻山/采药/远来至此/量腹而进/松术度形/而衣薜萝/淡然已足/岂容当此横施/ C . 鱼复侯子响为江州/厚遭赠遗/测曰/少有狂疾寻山/采药远来至此/量腹而进/松术度形/而衣薜萝/淡然已足/岂容当此横施/ D . 鱼复侯子响为江州/厚遣赠遗测/曰/少有狂疾寻山/采药远来至此/量腹而进松术/度形而衣薜萝/淡然已足/岂容当此横施/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B . 刺史,古代地方官名,西汉时始设,主管巡察,后成为知州的别称。 C . 易、老,指《易经》和《道德经》,都是阐述道家思想的经典著作。 D . 建武,年号名。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始设。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宗测志在归隐。他从小就不喜欢人间俗事,后来归隐庐山,连子女哭泣也不管不展。 B . 宗测受人敬重。王秀之命人画自己模样与他相对,尚书令王俭也专门送给他礼物。 C . 宗测拒绝征召。他多次拒绝朝廷及官员的任命,认为做官会伤害自己自由自在的天性。 D . 宗测多才多艺。他不仅画画画得特别精妙,还擅长音乐,在文学方面也有所成就。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或现代汉语。

      ①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任,先哲以为美谈,余窃有惑。

      ②后子响不告而来,奄至所住,测不得已,巾褐对之,竟不交言。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辛弃疾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 , 工夫萤雪边。

    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注】①一灯传:源于佛教以灯能照暗,以法传人,如同传灯。②萤雪:车胤囊萤,孙康映雪。指学习刻苦。③麴生:指酒。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词风格鲜明,开门见山,作者直截了当地表明观点,体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B . “圣处一灯传”是说作者希望曹君刻苦学习,继承儒学之精义,体现了他对曹君的关爱。 C . “工夫萤雪边”一句,运用古人努力求学的典故,鼓励青年学子学习要下囊萤映雪的功夫。 D . 下阕开头用借代的手法,用“麴生”代指社会,说明社会险恶,提醒曹君注意防范。
    2. (2)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成才?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蜿蜒的句子是“。”
    2. (2) 韩愈在《师说》中,用“”两句写比自己年长的人的知识要比自己多这一显而易见之事,为下文张本。
    3. (3) 《离骚》中“”两句说明屈原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使死一万次也不后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建筑也是如此。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世界建筑史上往往都是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的。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画卷,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一些城市的建筑中,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          。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          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    ),“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既要          , 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的问题。

    1.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世界建筑史上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是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的。 B . 世界建筑史上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是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的。 C . 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世界建筑史上都是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的。 D . 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的。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尽如人意    以致       百花齐放       琢磨 B . 尽如人意    以至       万紫千红       捉摸 C . 差强人意    以致       万紫千红       捉摸 D . 差强人意    以至       百花齐放       琢磨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虽然它们放在一起可能会“损人”且不“利己”,但各自都很美观 B . 即使它们放在一起可能会“损人”且不“利己”,但各自都很美观 C . 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 D . 虽然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产销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450万辆,占全球50%以上。然而,在买与不买的选择中,续航难题还是难倒了不少人。   ①   , 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随着充电桩建设的不断提速,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问题得到局部缓解,目前全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已超过130万个。不过,私人充电桩安装率偏低,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不高,充电桩的使用体验也不佳。既要“装得上”,   ②   , 充电模式改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③   , 换电模式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只不过,由于换电站建站成本不菲、维护成本太高,再加上电池型号不统一、不兼容等因素,推广普及换电模式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
    2. (2) 请分别用一个转折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30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2021高二下·淮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在上海逝世;13时07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双星”陨落,国人同悼。

    “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术台上。”这是吴孟超的誓言,这句话他说了很多年,直到96岁高龄依然站在手术台上。

    “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我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这是袁隆平的梦想。这位更像农民的科学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