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语文8月开学摸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9-26 浏览次数:67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2021高一下·无锡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相比之下,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城,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断能力。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断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自然,科幻文学并不能直接授人以科学知识,但它通过对想象世界的描写和对科技社会的预言,足以激活我们的创造力,也激发出指向科技领域的强烈兴趣。事实上,有许多最终走上研究之路的科学家,都曾经受到过科幻文学的影响。

    (取材于刘慈欣《让科幻文学推动创新》)

    材料二:

    吴言:对于科幻文学评论您有什么建议?

    刘慈欣:现在文学界对包括科幻在内的类型文学的评论,都是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语境和框架。不可否认,所有文学体裁都有共性,但不同的文学类型也有自己的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类型文学不是恰当的评论方式,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和语境来评价,包括我的小说在内,相当一部分国内和国外的科幻作品将一无是处。比如说,传统的文学评论认为,文学是人学,由此推论包括科幻文学在内的类型文学中的那些类型元素,如科幻中的科幻创意、侦探中的推理等,都只是提供了一种背景、平台和工具,最终目的是用来表现人性的。事实上不是这样,这些类型元素就是类型文学本身的目的,比如在科幻小说中,环境和作为一个整体的种族,都可能成为与人物一样的独立的文学形象。有许多主流文学作品都有大量的科幻元素,比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戈尔丁的《蝇王》、奥威尔的《1984》等,这些都是很经典的作品,但一般不被当成科幻小说。

    (取材于《星空的奥妙——刘慈欣访谈》)

    材料三:

    在人们开始带有某种乐观的倾向去关注中国科幻创作时,我们更应该反思那些制约中国科幻发展的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其实是多方面的,此如,一直以来我们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和人类发展过程中积极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在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人文关怀方面有所缺失,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

    从科幻的社会教育意义来说,《三体》仅是其中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国内科幻界为数不多的较高质量的科幻作品中,像更关注科技伦理问题的王晋康等人的一些科幻小说,也是颇为值得重视的。科幻作品对科技伦理问题的深入探讨,也是未来中国科幻创作另一个值得鼓励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刘兵《〈三体〉现象与中国科幻》)

    材料四: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本土科幻原创力量的薄弱,作者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都很有限,大部分中青年作者又长期陷于(科幻世界)杂志体系,造成科幻文学一定程度的小众化和边缘化。缺少或没有专职作家,这个问题也普遍存在于中国其他的类型文学。以校园在读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作家在刊物上成名较早,但到了而立之年又大部分因为生活、工作等压力销声匿迹。中年作家“留守”的寥寥无几,“留守”的作家刘慈欣以一人之力用一个大部头作品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但却由于中国科幻力量的体量小和结构性失衡而形成后继无人的窘境。

    (摘编自《中国科幻图书出版的初步考察》)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文学手法方面,科幻文学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关注并思考未来。 B . 既然科幻文学是文学的一种,就应该具备一般文学的基本特征,遵循普遍的创作规律。 C . 科幻文学与主流文学相比,其内容在时空上拉开距离使之客观上具有超越现实的特征。 D . 科幻元素是科幻文学的标志,因此含有科幻元素的文学样式都可以算作科幻文学。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科幻文学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科幻文学不是恰当的方式。 B . 我国有较高质量的科幻文学作品为数不多,科幻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小众化和边缘化的。 C . 不少青年作家因生活、工作压力不再“留守”类型文学,致使我国科幻文学发展后继无人。 D . 科幻文学具有社会教育意义,如科技伦理小说,深入探讨科技伦理问题,这值得关注与鼓励。
    3. (3) 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二所论观点的一项是(   )
      A . 刘慈欣称新生代作家、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陈楸帆的《荒潮》为当代中国科幻界最有影响力的小说。 B . 有杂志评论:“科幻文学的语境不是人文的,而是冰冷冷的理智和逻辑的”。 C . 作家舒乙认为,奇幻武侠小说作家龙人的创作仍属通俗小说范畴,质量不高。 D . 刘慈欣把阿西莫夫的作品给一位小说编辑看,对方认为阿西莫夫的作品是初中生水平。
    4. (4) 科幻文学有哪些主要特点?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5. (5) 如何使我国科幻文学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团圆(节选)

    韩东

    姥爷当年是南京武定门小学校长。姥姥显然是小学校长的太太。

    有一段铁路穿小学而过,铁路两边竖起两道隔墙,架起一座木制天桥。

    铁路和天桥是当年武定门小学与众不同的景观。日本人轰炸南京时向这个可疑目标共投掷三枚炸弹。三枚都是哑弹。三枚哑弹即三块石头。一块把操场砸个大洞。一块穿顶而入落在姥爷的办公桌上。还有一块不知去向。

    日本小飞机丢下一二三枚炸弹,然后飞走了。姥爷一面看一面数,绝不可能有误。

    他忠于职守,最后一个撤离学校。不仅数了炸弹,而且静候它们落地时的爆炸。接着炸弹就躺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姥爷拿起躺椅上的毛毯裹好炸弹,锁好门,前往区政府。由此诞生了携带炸弹的两种方式:怀抱婴儿式和腋下夹包式。姥爷一路上两种姿势换来换去。他不愿让人看见自己逃难还怀抱婴儿,或被怀疑为席卷公款在逃。

    火光冲天,远处爆破声不断,区政府大门紧闭。姥爷把炸弹轻放在门前台阶上,才转身离开。

    陶吴是姥爷的老家。轰炸开始姥爷就把姥姥及他们唯一的子女我妈妈(当时只有六岁)送到了那里。

    轰炸的范围规模迅速扩大。陶吴也呆不下去了。

    姥爷就去了芜湖。他计划在那租一处房子,再来接姥姥和妈妈。

    买了车票,临时又带上了妈妈。因为分别时妈妈又哭又闹。妈妈是被从车窗塞进车厢的,南下的火车已爆满。父女俩去芜湖投奔一个亲戚。这是失散的开始。

    我比较相信妈妈合乎情理的描述,尽管当时她只有六岁。姥姥的回忆更戏剧化、色彩浓烈。她是变故的直接受害者,以致一度精神失常。她提供的画面完全是非现实的。

    覆盖江堤的难民使人联想起大型团体操。前面的人直接走下江去。后面的,仍在努力向前。日本飞机在外围投弹、扫射。在最后一班渡轮上,姥爷抱着妈妈站在栏杆边。姥姥在上船时挤丢了。

    于是就有了她驾一条小船去追大船。居然让她追上了。大船上放下软梯,她放下橹起身去抓。由于某种力学原理小船反而向后移去。她失败了。——这段记忆的不可靠之处在于姥姥根本不是一个可以独自驾船划桨的人。除了当校长太太她绝对一无所长。

    有一点可以肯定:姥爷、妈妈先去了芜湖。再接姥姥已不可能,陆路交通全断了。

    姥爷捎信给姥姥,让她尽快从水路来芜湖。从此他天天带妈妈去码头接人,直到芜湖几天后也被夷为平地。

    按部就班的姥爷战争年月也没变灵活一些,反而增添了另一些习惯、成规和仪式。守望亲人便是其一。有车站码头他在车站码头,没车站码头他在村口路边。手笼在袖子里,腰背挺得笔直,下巴上翘,眼睛微眯。三十多年后这一情景仍反复重现。姥爷头发全白,在村口守望他的女儿,后来守望爸爸、哥哥和我。如此固执的守望源于战争年月芜湖的遭遇。姥姥终于没有出现在登岸的难民中。他带着妈妈向郑州方向而去,临走在芜湖大街小巷断壁残垣及电线杆遍贴告示,试图告诉姥姥他们的去向。

    姥姥没有及时赶到芜湖。当时姥爷把她托付给一个姓张的,妈妈的干爸爸。姥姥和张爸爸一家一截一截地雇船划向芜湖,到达时芜湖已是一片废墟。

    连岸也没上。船停在芜苇洲,每天雇人打探消息。大家分析认为姥爷、妈妈已遇难。于是姥姥和张爸爸一家号啕大哭。

    哭了一场,毕竟没看见尸首,张爸爸继续雇人探听消息。大约受雇的人都是些不识字的船民,没人提到贴满芜湖大街小巷的告示。

    然后姥姥就看见了老虎,说是在水边淘米时看见了它的尾巴。一截白一截黑,不是老虎尾巴是什么?芦苇再怪也不生成这样啊。一阵风过芦苇顺势倒伏,唯这根东西逆风而去。姥姥慌得扔下米箩向渔村狂奔。

    山林之王来到江上和鱼雁争食,事情过分蹊跷。都说姥姥思夫心切神志不清了。

    打探姥爷的路线变长了,姥姥仍坚持不懈,准备在这件事上花掉自己所有的私房钱。 每天船夫们从码头上来,向她报告消息。再后来报告的人有了座位、茶碗和其他听众。

    再无人关心听者本身的遭遇。大伙儿把此举理解成阔太太花钱雇人到家里说书解闷。最后一位说书人是姥爷的同事,准备去武汉,便鼓动姥姥在武汉的报纸上登报寻夫。

    姥爷经郑州南下,越千山万岭,此时正在武汉一小学任教。一共有十七张剪报被寄至姥爷的办公室。也有夹着整份报纸找来的。

    姥爷关门谢客,独对报纸,造表做计划。姥姥就是按这张计划表一站一站到武汉的。姥爷如期出现在汉口的码头上。有一身藏青色的呢料中山装大约就是这时买的。可以想象姥爷穿着它登码头上岸的样子。

    这一次他是被自己以外的别人守候着。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姥爷静候炸弹爆炸、离开时不忘锁门、送炸弹时交替更换姿势等细节,从中可以看出他从容不迫的气度和谨慎拘泥的性格。 B . 对姥姥重金寻夫的行为及遭遇,大伙儿不理解也不关心,这与《孔乙己》中看客心态相似,都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愚昧麻木。 C . 小说关于轰炸、火光等正面描写战争的内容不多,主要从夷为平地的城市、流亡的人们侧面表现战争,写作角度较为独特。 D . 小说写姥爷一家在战火中历经曲折实现团圆的故事,再现了特殊年代亲人之间的执着守望,展现了人性中温暖感人的一面。
    2. (2) 小说写姥姥“不可靠”的记忆,对人物塑造、主题表达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我”讲述“团圆”的故事,整合了姥爷、姥姥、妈妈的讲述,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为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上,因以为名。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 , 挽弓三百斤,弩八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B . 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C . 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D . 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室,本指堂屋后面正中的那个房间,后指供人居住寝卧的房间。古人房屋内部,前室后堂,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B . 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结发戴冠,以示成人。因其时体犹未壮且比较年少,故又称“弱冠”。 C . 石,计算重量的单位,也可作为官俸的计量单位,如《观刈麦》中“吏禄三百石”的“三百石”即指薪俸。 D . 儒生,通晓儒家经书的人,后泛指读书人,如《柳敬亭传》中“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的“儒生”即为泛指。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岳飞致力求学,膂力惊人。他学习勤奋,尤其喜欢阅读孙吴兵法,年纪轻轻就能挽重弓强弩,拜师学艺后,射箭的本领更是高人一筹。 B . 岳飞以国为重,深明大义。皇帝看重岳飞,曾经将有名的美女状扮好后赠予他,并打算为他兴建府第,可他心系国事,婉言拒绝恩赐。 C . 岳飞不徇私情,军纪严明。岳云练习骑着马从陡坡上疾驰而下,结果马被绊倒,岳飞怒而鞭责;士兵滥用百姓物资,岳飞对其严惩不贷。 D . 岳飞志趣高雅,谦逊谨慎。他好贤礼士,以浏览经史典籍、唱雅歌和投壶为平生乐事。每次朝廷给他加官,他都归功将士,谢绝晋升。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②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5. (5) 除“军纪严明”外,岳家军攻无不克的原因还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花犯·苔梅中

    王沂孙

    古婵娟 , 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断魂十里。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故山岁晚谁堪寄。琅玕聊自倚。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罗浮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人乍起。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

    注:①范成大《梅谱>云:“古梅……又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②王沂孙,宋末元初词人。本词当作于德佑二年三月宋奉表降元、临安失守后。③婵娟:形态美好。④琅玕:翠竹。⑤罗浮句:罗浮梦,梅花梦。半蟾,弯月。幺凤,状如凤凰而小,故称幺凤。⑥玉奴:南朝齐东昏侯妃潘氏小字玉儿,齐亡后义不受辱而死。

    1. (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三句描写苔梅苍古清奇的美好形态,苔须如发衬其素色雪容,流水清澈映其盈盈清姿。 B . 词人暮年遭家国丧乱,见苔须飘零更觉孤寂,不禁忆起寒浪孤舟,身披绿蓑寻梅的情景。 C . “云卧”表梅之高洁,“蓝衣”写苔丝的形状,“护春憔悴"的悲吟中透露出感伤的心境。 D . 词人从梦中醒来残月挂空天色欲晓,一片清冷空寂;但花去香留,又觉得心里有所安慰。
    2. (2) 有人评价王沂孙的词“托物寄意,运意高远”,请赏析“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这几句的精妙之处。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诗经·卫风·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早起晚睡、辛苦劳作的句子是:“”。
    2. (2) 磨难对弱者来说是阻碍,对强者来说是财富。孟子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的“”两句,概括了经历磨难的好处。
    3. (3) 秦始皇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两句写其越来越骄横顽固。
三、语言文字运用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日前从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传来消息:武术将成为2022年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武术入青奥,是中华武术国际推广工作持续发展、         的结果。多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协会、国际武联的共同推动下,武术运动深耕海外,武术之花遍开五洲。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武术的全球爱好者        , 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目前,全世界约有1.2亿人从事武术运动。(    )。武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文化基因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华武术自诞生以来,东方哲学思想即蕴含其中,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所欢迎。各国“功夫小子”在青奥会上一抱拳、一搭手,展现的是中华体育的风采,        的是以武会友的善意,增进的是文化间的了解,以武止戈、以和为贵的中国理念必将        世界。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顺理成章    比比皆是    传播    激扬 B . 水到渠成    俯拾皆是    传递    激扬 C . 水到渠成    比比皆是    传递    激荡 D . 顺理成章    俯拾皆是    传播    激荡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除了运动本身吸引力十足外,武术也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B . 除了武术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外,运动本身也吸引力十足。 C . 除了运动本身吸引力十足外,武术文化也有着独特魅力。 D . 除了武术文化有着独特魅力外,运动本身的吸引力也十足。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自中华武术诞生以来,即蕴含东方哲学思想,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所欢迎。 B . 自中华武术诞生以来,东方哲学思想即蕴含其中,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所欢迎。 C . 中华武术自诞生以来,东方哲学思想即蕴含其中,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欢迎。 D . 中华武术自诞生以来,即蕴含东方哲学思想,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欢迎。
  • 7. 请结合语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之和前面的句子形成对应。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写作对象请在所给人物中选取。

    韩愈 关羽 张衡 赵云 周瑜

    古人取“名”“字”颇有讲究,“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与“名”互为表里。名与字含义或相同相近,如:班固,字孟坚,“固”和“坚”都有坚牢之意,同显意志之坚;。或相反相对,如:朱熹,字元晦,“熹”与“晦”一明一暗,含哲理之思;。或由此及彼,于联想中识雅趣,如:贾岛,字浪仙,由岛 联想到浪花的洁白自由;

  • 8. 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40 个字。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乱丢乱扔,“污水靠雨冲,垃圾靠风刮”的普遍现象,浙江金华积极探索,逐步形成很有特色的农村垃圾治理新模式。他们采用农民更易接受的垃圾分类方式,由政府发放标准化“两格”式垃圾桶,农户在家按是否“会烂”进行初次分类。每村由保洁员上门分类收集,“不会烂”的垃圾按“能卖”和“不能卖”进行二次分类。“能卖”的垃圾由再生资源利用公司上门有偿回收,“不能卖”的垃圾按原模式填埋或焚烧。“会烂”的采取集中堆肥发酵处理。以“一村一建多村合建”等方式建设标准化“两格”式阳光垃圾堆肥房,利用自然光提高堆肥温度,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有氧发酵,无臭无蝇,有利于环保。这种有机肥,氮磷钾含量都很高,适合做蔬菜瓜果的肥料。良好的前景吸引了多家企业参与垃圾堆肥资源化利用工作。

四、写作
  • 9. (2021·汕头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抗战时期,许多知识青年奔赴延安,他们自愿脱下西装皮鞋,扔掉高跟鞋,穿上了八路军军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刻苦学习政治、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深入到各条战线,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发展需要大批劳动者的踊跃参与,伴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大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年涌入城市勇敢追梦,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城乡经济的大发展。

    材料三:

    2018年6月,习近平在济南三涧溪村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一个即将跨入大学的青年人的身份,针对“青年人应该到哪里去”这一时代课题写一篇文章,在班级群中跟同学们分享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