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龙岩市五县(市、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1-08-31 浏览次数:1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的科学家是(   )
    A . 牛顿 B . 伽利略 C . 笛卡尔 D . 亚里士多德
  • 2. 如图中汽车座椅的“头枕”可有效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它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种情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

    A . 紧急刹车 B . 碰撞前车 C . 左右转弯 D . 后车追尾
  • 3. 建盏是南平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图的建盏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建盏所受重力和建盏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 建盏所受重力和桌面对建盏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建盏所受重力和建盏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建盏所受重力和桌面对建盏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4. (2020·潍坊) 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坦克要经过一沼泽地,工兵连迅速在沼泽地段铺设了宽木板,坦克得以顺利通过,是因为铺设木板后(   )

    A . 坦克的重力变小 B . 对地面的压力变小 C . 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D . 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 5. (2020·郴州) 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先变小后变大 D . 先变大后变小
  • 6. 下列所叙的压强,与地球表面大气压强相当的是(   )
    A . 76mm高汞柱产生的压强 B . 水面下10m深处水所产生的压强 C . 火星表面的大气压强 D . 月球表面的大气压强
  • 7. 图是气象探测人员,在珠峰大本营准备释放甲、乙两个探空气球来采集气象信息,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在探空气球释放前后的过程中,下列有关各力的大小分析正确的是(   )

    A . 释放前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B . 释放前甲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乙受到的浮力 C . 释放后探空气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空气所受的重力 D . 释放后探空气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一定小于自身重力
  • 8. 两个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F , 液体密度分别为ρ、ρ , 则(   )

    A . F<F ρ B . F>F ρ C . F=F ρ D . F=F ρ
  • 9.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是(   )
    A . 食品夹子 B . 撬棒 C . 羊角锤 D . 核桃夹子
  • 10. (2020·湖南) 下图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
    A . 人推车没有推动 B . 搬而未起 C . 物体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升高 D . 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 11. 一位质量为50 kg的同学在跳绳测试中,每次腾空的高度平均为4 cm,则他在跳绳过程中,每次克服重力做功大约是(   )
    A . 2000J B . 500 J C . 200 J D . 20 J
  • 12. 如图甲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0~6s内拉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丙,则在2~4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率为(   )

    A . 5W B . 15W C . 25W D . 30W
  • 13. 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不同的两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其中G1>G2 , 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 , 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 ,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   )

    A . F1>F2 η12 B . F1<F2 η12 C . F1=F2 η12 D . F1>F2 η12
  • 14.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于2021年4月29日成功入轨,这大大提高了我国在世界航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核心舱在加速离开地面的过程中(   )
    A . 动能不变    势能增大 B . 动能增大    机械能增大 C . 动能不变    势能不变 D . 动能增大    势能不变
  • 15. 如图,A、B两个密度之比为ρA∶ρB=8∶1的实心正方体,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叠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

    A . 地面对乙图物体的摩擦力更大 B . 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是1∶1 C . 甲、乙两种情况的A,B间相互作用力一样大 D . 地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 16. 将一木块用细线栓在空的容器底部,开始往容器中缓慢加水至图甲所示位置,木块受到的浮力F随容器中水深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木块(   )

    A . 重为8N B . 体积为4×10-4m3 C . 密度为0.5×103kg/m3 D . 受到细线的最大拉力为12N
二、填空题
  • 17. 扣肉是客家人的传统美食。在烹饪过程中被酱汁染成了红棕色(如图),这过程发生了现象,在高温烹饪下更快入味,肉香四溢,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 18. 图是“远望6号”远洋测量船,排水量为25000吨,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N。“远望6号”可在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何海域航行,完成对各类航天飞行器的海上跟踪、测控任务,满载的它在密度不同的海域漂浮时,受到的浮力(选填“相同”或“不同”)。

  • 19. (2019·湘潭) 如图所示,高铁站的站台边沿标有黄色安全线提示乘客在候车时要站在安全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高速列车通过时车体附近气体流速,压强(均选填“大“或“小“)使乘客受到一个“推”向列车的力。

  • 20. 如图所示,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一个。若茶壶中水深8cm,则水对壶底的压强是Pa。

  • 21. (2020·雅安) 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2kg,杆秤自身质量忽略不计,若杆秤水平静止时,被测物体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0.05m和0.2m,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kg,若秤砣上粘有油污,则测量值比被测物体的真实质量要(选填 “偏大”或“偏小”)

  • 22.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重为4N的木块相连,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的砝码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木块的运动状态(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三、作图题
  • 23.           
    1. (1) 如图,一个烧杯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烧杯内有一小球悬浮于水中,请画出小球所受浮力和烧杯对斜面压力的力的示意图。

    2. (2) 图中,小明用羊角锤拔铁钉,请画出他在A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及其力臂L。

四、简答题
  • 24. 如图所示是我国的“祝融号”火星车和其车轮的特写。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车轮设计成底面宽大、凹凸不平的原理。

五、实验题
  • 25. (2021八下·娄底月考)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通过实验比较甲和乙,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是因为小车与桌面间的更小,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2) 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
    3. (3) 现保持F1与F2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不能保持平衡,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
    4. (4) 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另一条件是
  • 26. (2020·青岛)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 (1) 用压强计和盛有水的容器进行实验,情形如图甲所示。比较A、B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的压强都相等;比较A、C可知: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有关。
    2. (2) 用如图乙所示的容器也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用此容器进行的两次实验,情形如图丙的D、E所示由此可推断:a、b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ρb , a、c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ρc
  • 27. 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图中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

    1. (1) 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N。
    2. (2) 通过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无关的关系。
    3. (3) 通过c、e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的关系。
    4. (4) 该圆柱体的密度为kg/m3
  • 28. (2021·苏州模拟) 为了测量细棉线的抗断拉力(即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超过这个拉力,细线就会断裂),小力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 (1) 取一根轻质米尺,将细棉线两端固定在A端和地面上,B端挂上重为G的钩码,让米尺在位置平衡;
    2. (2) 将悬点O逐渐向(选填“A”或“B”)方向移动,直至线被拉断,记下此时悬点的位置,读出OA与OB的数值;
    3. (3) 细棉线的抗断拉力表达式为Fmax
  • 29. 小聪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74.1

    2

    6

    0.1

    2.4

    0.3

    3

    4

    0.1

    1.4

    0.5

    57.1

    4

    4

    0.2

    1.4

    1.0

    57.1

    1. (1) 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大小时,应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状态进行读数(选填“缓慢拉动”或“静止”);
    2. (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和第次实验是按丙图装置测机械效率的;
    3. (3) 请你帮助小聪计算出第2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 (4) 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5. (5) 根据实验数据推测,使用图21丙滑轮组将重6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_____(只填序号)。
      A . 52.2% B . 57.1% C . 64.3% D . 83.3%
  • 30.          
    1. (1) 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中。

      ①固定斜面,让小车从斜面上的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

      ②比较A、B、C三次实验,可得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③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不考虑空气阻力,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像

    2. (2) 小米将实验装置改为图丙所示,让小车在斜面上由静止滑下后,能与固定在右端的弹簧碰撞,来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通过可以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

      ②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的关系,应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高度滑下。

      ③小车压缩弹簧的过程,小车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能。

  • 31. 在拓展课上,小武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模拟某建筑工地上拉动工件的情景。他用20N的拉力拉着重为100 N的物体,使它在4 s内沿着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了2 m,若物体运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30N,不计绳重及机械间的摩擦。求:

    1. (1) 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 (2) 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 (3) 动滑轮的重力。
六、计算题
  • 32. 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其质量为500kg,履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 , 当机器人在水平冰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阻力是总重的0.12倍。求:

    1. (1) 机器人受到的重力;
    2. (2) 机器人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
    3. (3) 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时对冰面的压强。
  • 33. 深海软体机器鱼,是浙江大学团体发明的仿生机械体,2021年3月登上《自然》杂志封面。其身形轻柔灵动,质量仅150g,可在1×104m深的海底悬浮进行工作,在3.2×103m深的海水中游动速度达到5.2cm/s。(g=10N/kg,ρ海水=1.0×103kg/m3)求:

    1. (1) 机器鱼在3.2×103m深的海水中游动10s前进的距离;
    2. (2) 机器鱼受到海水的浮力;
    3. (3) 在1×104m深的海底正常工作时,机器鱼表面1cm2受到海水的压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