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苏科版 /九年级全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2 内能 热传递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9上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之内...

更新时间:2021-08-19 浏览次数:65 类型:同步测试 作者:WX_****87556a9759fb6d4b4f1a517ce
一、单选题
  • 1. (2021·章贡模拟)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0℃的冰熔化成 0℃的水内能不变 B . 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般比低温物体的多 C . 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 .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 2. (2021·河北模拟) 以下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100℃的物体具有内能一定比0℃的物体多 B . 温度相同的物体含热量也相等 C .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 . 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整体内能增加
  • 3. (2020九上·玄武期末) 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内能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B . 温度为0℃的物体的内能为零 C . 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D .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
  • 4. (2020九上·柳州期末) 三杯已知质量和温度的水如图所示,这三杯水的内能(   )

    A . 甲最多 B . 乙最多 C . 丙最多 D . 一样多
  • 5. (2020九上·南宁月考) 将一瓶冰冻矿泉水放在桌上,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冰水混合物(   )
    A . 放出热量 B . 温度升高 C . 内能增加 D . 内能不变
  • 6. (2020九上·江油月考) 甲、乙两杯水,温度分别为40℃与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B . 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C . 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 . 要使甲杯水的温度升高,一定要吸收热量
  • 7. (2020九上·海淀期中) 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的冰块内能为零 B . 冰化成水,内能不变 C . 一瓶水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 . 水的内能,一定比冰的内能大
  • 8. (2020九上·霍林郭勒月考) 甲乙两物体,甲的内能比乙的大,则(   )
    A . 甲的分子运动一定比乙的剧烈 B . 甲的质量一定比乙的大 C . 甲乙接触,热量一定是从甲传给乙 D . 甲的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 9. (2020九上·澧县月考) 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 . 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 . 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大 D . 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小
  • 10. (2021·昆明) 如图所示,民间艺人将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然后用它在平板上“画成”各种小动物,静待慢慢变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关于“糖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糖是晶体 B . 糖的内能一直在增加 C . 糖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D . 糖先熔化后凝固
  • 11. (2021·新都模拟) 把一滴温度较高的蓝墨水滴入冷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蓝墨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 . 蓝墨水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 . 蓝墨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D . 杯中的冷水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
  • 12. (2018九上·江苏月考) 如图所示,酒精灯对烧杯中一定质量0℃的冰水混合物加热,至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冰水混合状态,冰和水的总内能不变 B . 温度升高过程中,烧杯中水的机械能增加 C . 温度升高过程中,烧杯中水的内能不变 D . 沸腾过程中,烧杯中水的内能减少
二、填空题
  • 13. 把热的钢棒杯内水中,发现杯内水的温度会升高,即水的内能会,这一实验表明用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 14. (2018九上·淮安期末) 如图所示,将高温金属汤勺放在冷汤里,汤勺的温度降低,冷汤的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汤勺的内能以 方式转化为冷汤的内能.


  • 15. (2019九上·兴化月考) 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t4时刻物体内能零(选填“等于”或“不等于”),t1时刻物体分子总动能t2时刻物体分子总动能,t2时刻物体内能t3时刻物体内能(后面两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6. 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如图甲所示;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的   ;

    (2)温度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的曲线是图乙中的   ;

    (3)水的初温是  ℃,热奶的初温是   ℃;热奶的末温是   ℃;

    (4)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 17. 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1)从研究对象来看,内能研究的对象是微观世界的 ;而机械能研究的对象是宏观世界的整个物体.

    (2)从其存在方式看,内能是 存在的,而机械能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 18.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 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 19. 冰块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不变”);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不变”)

  • 20. 物体内所有的 和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 有关(选填“速度”或“温度”).

  • 21. 温度为0℃的物体 内能.(选填“有”或“没有”)

  • 22. 温度高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的过程叫做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 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在这个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23.

    如图,灭火器在烈日下温度会 (选填“升高”或“降低”),这是通过 的方法使内能增加,它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三、实验探究题
  • 24. (2017九上·东台期中) 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 (1) 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人们终于认识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有关。
    2. (2) 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 有关。

      推理性结论: 。

      推理依据: 。

    3. (3) 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

      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 ;

       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