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11 浏览次数:1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科技、环境、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为预防新冠肺炎的传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对环境消毒 B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 . 神舟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 . “复兴号”车厢连接处关键部位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 2.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 . 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 B . 正丁烷的球棍模型: C . 空间充填模型 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D . 乙烯的实验式:
  • 3.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用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锌、铜和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装置中,负极消耗6.5g,则溶液中有 向锌片移动 B . 常温下,5.6g铁片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C . 与足量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D .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极性共价键数目为
  • 4. 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把下列四种 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溶液和5mL 溶液的烧杯中,并迅速加水稀释到100mL,此时,反应缓慢进行,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 . 10℃20mL, 溶液 B . 20℃30mL, 溶液 C . 20℃50mL, 溶液 D . 10℃40mL, 溶液
  • 5.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探究 性质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结束后,直接向①中试管加水,观察颜色可确定 的生成 B . 试管②中品红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 的漂白性 C . 试管③中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 的还原性 D . 试管④中溶液出现浑浊,体现了 的氧化性
  • 6. 资源、能源、材料、健康等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研究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以通过电解熔融的金属氯化物来得到 等活泼或较活泼金属单质 B . 在玻璃熔窑中制造普通玻璃不涉及化学变化 C . 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可通过干馏得到 D . 食品添加剂满足了人们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但不能超量使用
  • 7. 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化合价为纵坐标可以绘制某一元素的价类图。氮元素的价类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室用铜制取d,生成标准状况下5.6L气体d时,消耗铜的质量为24g B . 的转化过程中,必须向每个步骤中提供氧化剂 C . c、d同时通入 溶液中仅生成f一种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 a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无污染的物质,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 8.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要进行分离提纯,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除去 中少量的 :将气体通过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B . 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通入氢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加热 C . 除去淀粉溶液中少量的蛋白质:放入半透膜袋中进行渗析操作 D .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 9. 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加热生成 ,则 反应热生成 B . 反应生成 ,则 反应生成 C . 通入 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则 通入 溶液中也不产生沉淀 D . 能使溴水褪色,则 也一定能使溴水褪色
  • 10. 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

    A . 图①中,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 B . 图②中,温度计的水银柱上升 C . 图③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D . 图④中,镁条燃烧
  •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反应Fe+Cu2+=Fe2++Cu设计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铁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 . Y可以是氯化铜溶液 C . X可以是铜或石墨 D . 电子从铁电极经Y流向X电极
  • 12. 一定条件下,向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氢气和溴蒸气,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前,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B . 向容器中充入 气体,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C . 容器内的气体颜色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 容器内的气体的密度和压强始终保持不变
  • 13. 生活中常用某些化学知识来解决或解释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分蚕丝被和棉织被,因为蚕丝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B . 可将植物油氢化处理得到人造奶油,因为植物油氢化后熔点升高,性质稳定,便于运输和储存 C .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渍,因为汽油与油渍发生化学反应而除掉 D . 白酒越陈越香,因为生成少量具有果香味的酯
  • 14. 已知某药物具有抗痉挛作用,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物质能与金属钠作用 B . 该物质能使溴水褪色 C . 该物质能通过加聚反应形成有机高分子 D .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 15. 高纯度晶硅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又称“半导体”材料。它的发现和使用引起一场计算机“革命”。它可以按下列方法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步骤①②③中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 步骤①中每转移 ,可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 C . 既可以与 溶液反应,又可以与 溶液反应,故 是两性氧化物 D . 海洋二号D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晶体硅
二、填空题
  • 16. 化学反应与生产研究息息相关,我们不仅关注能量变化,还需要关注化学反应的快慢和程度。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理论上不可以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 B . C . D .
    2. (2) 将氢气与氧气的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其中(填A或B)处电极入口通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当消耗标准状况下氢气11.2L时,假设能量转化率为85%,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3. (3) 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发生X、Y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X、Y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开始至2min时,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③2min时,v(填“>”“<”或“=”)v

三、综合题
  • 17. 海水的综合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实验室模拟从海水晒盐后的母液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工艺流程中包含次过滤操作。
    2. (2)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 ,以下所加试剂及顺序均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 溶液、 溶液、 溶液、稀盐酸 B . 溶液、 溶液、 溶液、稀盐酸 C . 溶液、 溶液、 溶液、稀盐酸 D . 溶液、 溶液、 溶液、稀硫酸
    3. (3) 实验室高温煅烧贝壳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酒精喷灯、三脚架、
    4. (4) 写出步骤③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
    5. (5) 步骤④中向 加入盐酸后的操作为
    6. (6) 在步骤⑥的电解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
    7. (7) 上述步骤①~⑥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8. 黄铁矿(主要成分 )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原料,在空气中煅烧黄铁矿,生成 气体。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通过测量生成 的质量来测定黄铁矿的纯度,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各装置接口字母表示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
    2. (2) 将样品研磨成粉末状再反应的目的是
    3. (3) 装置③中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装置②中铜网的作用是
    5. (5) 反应结束后,关闭③处酒精喷灯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
    6. (6) 写出装置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 (7) 该小组取8.0g样品进行实验,实验后装置④增重6.4g,则该样品纯度为
  • 19. 有机物D具有香味,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根据以下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C2H6的同系物中最简单的有机物的空间构型为,含5个碳原子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中一氯代物种类最多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2. (2) B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该官能团的电子式为
    3. (3) 上述5个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写序号)。
    4. (4)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5. (5) 实验室制取少量D的装置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

      A . 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B . 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 C . 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D蒸出并增大反应速率 D . 可将饱和碳酸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