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1-07-31 浏览次数:13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47分)
  • 1. 书法秀。默写《乞巧》一诗的后两句,比一比谁的字写得最漂亮。
  • 2. 看拼音,写词语。

    jìng xiá

    chí yán

    fǔ chōng

    fáng ài

    xiū zhù

    chóu xiè

    xiāo huǐ

    bǎo lǎn

    lǎn duò

    liè bào_

  • 3.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qiǎn)责    (sì)好    抵(yù)    (zhà)油 B . (hàn)    (liàng)酒    美(zāi)    (tī)透 C . (jiān)隔    (xuē)弱    便(pián)宜    (dāi)会儿 D . (qiǎng)迫    (huá)算    (guān)状病毒    丢三(là)四
  • 4.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同心胁力  举世闻名  安居乐业  国泰民安 B . 自作自受  生灵涂碳  民不聊生  路不拾遗 C . 不计其数  呕心沥血  流离失所  兵荒马乱 D . 完壁归赵  震天动地  众星拱月  兴高采烈
  •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听到爸爸敲门,他不动声色地把漫画书藏了起来。 B . 她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他的画可谓是神气十足 C . 珍珠鸟羽毛艳丽,活泼娇小,性情温顺,美中不足的是胆子太小了。 D . 我是班干部,以身作则是理所当然的。
  • 6.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临安邸(题目) B . 干将发(能千的或敢干的人) C . 其黄(鞋子) D . 万马齐(沉默)
  • 7. 下列句子中,顿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B . 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 C .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D . 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那条是活道、哪条是死道。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将相和》中的三个小故事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叙写,每个小故事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紧密联系。 B . “暖风熏得游人醉”“游人”指的是在西湖游玩的人们。 C . 《桂花雨》一文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D . 为了加快阅读速度,不要一边读一边想,也不要圈画一些关键词句。
  • 9.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换一种说法,但不改变原意)
    2. (2)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3. (3) 根据“成熟”的不同意思,各写一个句子。

      ①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②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4. (4) 用具体的情景把成语“专心致志”的意思表现出来。
  • 1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白鹭》以“”总起全文,结尾的“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句照应开头,赞美了白鹭诗一般的美。
    2. (2) 红日初升,,一泻汪洋。,鳞爪飞扬。乳虎啸谷,。这几句话出自梁启超的《》。
    3. (3) 诗歌中有真切的情感。陆游的“”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无比渴望之情;龚自珍的“”表达了诗人期待杰出人物的涌现,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愿望:虞世南的“"则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
    4. (4) 对于那些不爱学习,整天想着玩的同学,我想用岳飞的《满江红》中的“。”来劝告他。
二、阅读与理解(23分)
  • 11. 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 (1) 在文段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 (2) 读了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圆明园中的景物大致包括三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是,三是
    3. (3) 用“有......也有......有......也有”写一两句话。
    4. (4) 找出文段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句子。
    5. (5) 这篇课文的课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联系全文,说一说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 12. 课外阅读。

                    

    ①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作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将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花中四君子”。与梅的孤绝、竹的气节、菊的风霜不同,兰花象征了知识分子的气质 , 以及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中国人对兰花有深厚的民族感情与强烈的性格认同。

    春兰、蕙兰、建兰、墨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不同,它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   )的气质, 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③每当我看见展台上那些身价不菲的高档兰花以及花市上令人(   )的进口洋兰时,我就会想起祖国边疆深山中的兰花。它没有高档兰花的身价,也没有进口洋兰的艳丽,只是在深山峻岭之中默默地散发着它那淡淡的清香。只要闻到它的花香,就如同饮上了一口边疆深山中的清泉,(   )!

    ④记忆中的兰花真的不起眼。在深山老林中,有的植物高大挺拔、伟岸无比,有的植物、(   )、花香蝶舞,兰花只能在其他植物的叶片縫隙中获得一丁点儿阳光和雨露,在林海中实在显得微不足道。它没有高贵的身价,没有艳丽的色彩,但它依然年复一年,在深山中默默无闻地绽放着它那朴实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怡人的清香......看到它,我不禁遐思悠悠,幕幕往事在眼前浮现。我仿佛又看见了边防线上那橄榄绿构成的风景,还有那些曾和我并肩战斗,为守卫祖国的边境奉献青春乃至一生的亲爱的战友们。

    ⑤边疆兰花的奉献是无私的。无论是在没有泥土的绝壁、枯木之上,还是在黑暗的空间、密林深处,都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它们在艰苦的条件下蓄积能量——淡淡的花香,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边疆,直到默默地成

    为腐殖质,为使来年鲜花依旧艳丽,粉身碎骨,死而后已!

    ⑥所以,我爱边疆的兰花,我赞美边疆的兰花。

    1. (1) 如果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兰花朵朵 B . 边疆的兰花 C . 边关情 D . 赞兰花
    2. (2) 把下面这个段落加入到文章中的_____段和_____段之间最合适。(    )

      为什么我对边疆的兰花充满了如此深厚的感情呢?这缘于我多年前的一段难忘的军旅生涯。

      A . 第①②段 B . 第②③段 C . 第③④段 D . 第④⑤段
    3. (3) 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沁人心脾   眼花缭乱   婀娜多姿   淡雅高洁

    4. (4) 请简要概括第②段的意思。(注意抓住关键词句)
    5. (5) 读一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它们在描写兰花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再找出一处与它们写法相似的句子。
    6. (6) 作者为什么能由兰花联想到边疆的战友?请结合文中的词句回答。
三、习作。(30分)
  • 13. 学校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二十年后,我们的学校会是什么样的呢?环境有什么变化?课桌椅、书本等有什么变化?老师的工作和同学的学习有什么变化...让我们来一次穿越之旅,到二十年后的学校去看一看。

    要求:①对不同方面的变化大胆想象,分段叙述;②把重点部分写具体;③以“二十年后的学校”为题,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