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1-07-30 浏览次数:8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 1. (2017八下·西华期中) 人用手抓住绳子将水桶提起,水桶受到向上的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 水桶 B . 地球 C . 绳子 D .
  • 2. 下列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镊子 B . 瓶起子 C . 筷子 D . 钓鱼竿
  • 3. 为捍卫祖国海疆,人民解放军某航空兵大队在南海上举行了多次实兵实战对抗演习在演习过程中,一空中加油机给某歼-10战机进行空中加油,加油后该歼-10战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匀速飞行,则该战机的( )
    A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B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C .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D .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 4. 如图所示,窗户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人水平向右推窗,当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壁虎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

    A . 竖直向上 B . 竖直向下 C . 水平向左 D . 水平向右
  • 5. 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高原上要用高压锅煮饭,是因为高原上的气压高,沸点低的原因。 B . 拦河大坝修建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C .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压强。 D . 起风时,屋内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 6. 为地球探路的空间站的宇航员在太空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如果空间站宇航员要在.完全“失重”状态下进行体能锻炼,下列活动中可采取的是(    )
    A . 举哑铃 B . 跳绳 C . 用单杠做引体向上 D .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 7. 今年参加白城市初中毕业生考试的正小红同学听到考试预备铃响了,考室还在四楼,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四楼考室(每层楼房高约3m),所用时间为30s,他上楼过程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 )
    A . 1.5W B . 15W C . 150W D . 1500W
  • 8. 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没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 (VA=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单独放入此液体,它静止时将( )

    A . 悬浮 B . 漂浮 C . 沉底 D .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 9. 图所示,用扳手顺时针拧紧螺母,乙图效果更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用扳手逆时针转劝则是拧松了螺母,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 10. 如图所示,茶壶的壶嘴不能低于壶身的高度,其设计遵循了原理,一般壶盖上都有一个小孔,该小孔的作用是为了维持壶内的气压(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 11. 如图所示,旗杆的顶端安装着一个滑轮,用来改变拉力的方向。当旗帜缓慢下降时,手对绳的拉力方向为向(选填“上”成“下")。

  • 12. 如图所示,是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配备的火星车,为了使火星年在火星表面不陷入沙地中,火星车的轮子做得比较宽,这是为了压强,火星车的轮子上刻有花纹是为了摩擦。

  • 13. 青岛号导弹驱还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t,当驱逐舰满载时,行驶在海面上所受浮力为N;悬浮在水中的军用潜水艇,要想上浮,水仓需(选填“排水”或“注水”)。
  • 14. 重力的方向总是的,因此,在生活中建筑工人常用这一工具来检测墙体是否砌的竖直。
  • 15.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驾驶员和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如果不系安全带,汽车一旦发生碰撞停止运动,乘客由于继续向前运动,就会与车身发生碰撞,对人身造成伤害。行驶的汽车受到碰撞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 16. 熟透的橘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橘子受到 作用的原因;放在桌面上的橘子(选填 “是”或“否”)受到桌面对它的弹力。
  • 17. 小明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这时推力(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正在减速行驶的汽车若受到的力都同时消失,汽车将处于状态。
  • 18.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挂上飞机机翼的模型,再用电风扇对者机翼的模型吹风,因为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所以增大风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 小明用细线系住重为5N的物体,使其完全浸没在能满水的溢水杯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4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N,松于后,物体将(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 20. 如图所示,a、b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的圆柱体,a、b底面积之比为3:1,高度之比为1:2,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a=Pb , 则a、b两圆柱体的密度之比为,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 21. 如图所示,滑轮组拉着30N的物体A匀速前进了0.2m,若物体A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N,则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有用功是J;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则拉力F的大小为N。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 22. 一辆重型卡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105W,速度是20m/s,汽车行驶3600s,求
    1. (1) 发动机所做的功是多少?
    2. (2) 卡车的牵引力是多少?
  • 23.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底面积为0.02m2 , 未装水时的质量为0.2kg,容器盛水后水面的高度为15cm,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1×103Pa,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忽略容器壁的厚度,求:

    1. (1)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 (2) 容器中水的重力。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6分)
  • 24.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请你从力学的角度分析火箭升空过程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请说出两点)
  • 25. 洗完手后若没有毛巾,人们通常会用力甩手,使手尽快变干,请你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说出一点即可)
  • 26. 现在全民都在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医生注射疫苗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然后再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抽起活塞,药液就能够进入针管里,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7题每题2分,共6分;28题4分;29题5分;30题4分;31题5分;32题7分;33题3分;共34分)
  • 27.      
    1. (1) 请在图中画出小球静止时的受力示意图。

    2. (2) 如图,请做出图中杠杆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3. (3) 如图,小明站在地面上能用较小的力通过滑轮组将重物提起,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 28.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大小,但是小明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 (2) 现保持F1与F2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转回来,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两个力一定在 。
    3. (3) 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为5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 10N B . 5N C . 0N
  • 29. 如图所示,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的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进行甲、乙、丙三次实验:

    1. (1) 为了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小红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运动。
    2. (2) 由图甲和图乙两个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3. (3)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如图丙所示,小红竖直向下切去一半木块,测得摩擦力大小是图甲中的一半,于是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正比。你

      认为此结论(选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 30.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图所示:

    1. (1) 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 (2) 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 (3) 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合理即可)、
    4. (4) 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内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PP
  • 31. 如图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甲、乙装有水,丙中装有盐水。

    1. (1) 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型管的两端液面的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这种方法叫做法。
    2. (2) 比较甲和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的增加而增大。
    3. (3) 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 进行比较。
    4. (4) 已知乙图中U型管左侧液柱高为4cm,右侧液柱高为10cm,则U型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Pa。(ρ=1×103kg/m3 , g=10N/kg)
  • 32. 如图甲所示,将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金属块的下表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浸入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g取10N/g)

    1. (1) 这个金属块的重力为N,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N,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
    2. (2) 若继续将金属块浸没在另一未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则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N,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
  • 33. 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把质量均匀的杜杆中点作为支点,其目的是消除对实验的影响。
    2. (2) 如图甲所示,是已经平衡的杠杆,若在两侧的钩码下再各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会失去平衡,那么只需将     , 杠杆会重新平衡。
      A . 左侧钩码向左移4格 B . 右侧钩码向左移2格 C . 平衡螺母向左适当调节
    3. (3) 小明若改用弹簧测力计来做实验如图乙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每个钩码重0.5N)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