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六安市2021年小升初语文复习试卷(九)

更新时间:2021-07-27 浏览次数:158 类型:小升初模拟
一、选择题
  • 1.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⑴色素的    , 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⑵一家人都     在这醉人的香气里。

    ⑶我笔尖一动,      下一时的感受。

    A . 配合 浸  流泻 B . 搭配  沉浸  写 C . 搭配  沉  写 D . 配合   沉浸  流泻
  • 2. “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是(    )
    A . 假如。 B .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 C . 凭借,依靠。 D . 可以停止学习、工作的时间。
  • 3. 下面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笔直的草原 B . 辽阔的原野 C . 宽阔的马路
  • 4. 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孙悟空——大闹天宫 B .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C . 曹操——三顾茅庐 D .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二、书写
三、填空题
  • 7. 下列动物中,(   )在冬天是要冬眠的。(多选)
    A . 青蛙 B . 刺猬 C . D . 喜鹊 E . 大雁
  • 8. 用部首查字法查以下的字:

    “黑”先查部,再查画;“默”先查部,再查画,读音;“麝”先查部,再查画,读音

  • 9. 按要求填空

    1. (1) 《舟过安仁》一诗中写出了渔船小童调皮的诗句是。”

    2. (2) 《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 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通过 三个小故事写出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到和好的经过。

    3. (3)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指的是《三国演义》、《》、 《》 、《》。王熙凤是《》中的人物。

四、句型转换
  • 10. 按要求写句子。
    1. (1) 修改病句:小镇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2. (2) 改为陈述句: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3. (3) 改为比喻句:山溪静静地流淌。
五、现代文阅读
  • 11. 开心阅读。

    《五花山》选段

    秋天的五花山哪,可不再是一个颜色了。下了一场秋霜后,你看吧: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 阳光都照射到那里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的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就像剧场里的紫绒幕布;只有松树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样翠绿。

    1. (1) 照样子,在横线上写两个词。

      例:一簇簇    

    2. (2) 请找出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并抄写在横线上:
    3. (3) 在短文中找出排比句。
    4. (4) 本段话是围绕这句话写具体的:
  • 12.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两个饥饿的人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就连鱼带汤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身上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恩赐”的意思。

    2. (2)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遥远的

      遥远的

      无尽的

      无尽的

    3. (3)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前后两对饥饿的人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4. (4) 从前后两对饥饿的人的不同中,你想到了什么?

六、习作与表达
  • 13. 请从“甜、暖、悔、妙、忙、让”这几个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写一篇习作。要注意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你可以用这个字为题,也可以另外拟一个题目,要求450字以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