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

更新时间:2021-07-28 浏览次数:7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jiáo)字,非这样(zi)铢必较不可。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B .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的论述高屋建(líng),振聋发聩,充满哲学思辨,为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名利观确立了标(gǎn) C . 相关部门应完善经费保障、成果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鹜地(qián)心于本业,才能结出累(lěi)硕果,使“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专注得到褒奖。 D . 走进中华文明灿烂长卷中最为炫丽多姿的唐诗、宋词、元曲,徜徉于(làng)苑之中,欣赏这些流传千古、(kuài)炙人口的精品佳句,乃痛快淋漓之赏心乐事。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因为有了语言,人类得以思维和交际,不但传递和保存着文明,而且不断创造新的生活。我们在语言中生存,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它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 B . 近日,两个上海娱乐公司旗下的未成年练习生,因为想回家参加高考并解除合同关系,经纪公司索赔150万元。练习生群体成为娱乐圈关注的话题。 C .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十三五”期间,将重点从调减玉米产量、增加大豆产量和牛奶质量三个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 . 文化传统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者人们的行为习惯,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
  • 3. 下列语境中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 考试前夕,张同学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对李老师说:“老师,我想向您垂询一下,考前如何解压,消除焦虑。” B . 某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为感谢医护人员,给救治团队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杏坛高手,医者仁心。” C . 萧峰对段正淳说:“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将她轻轻推了过去。 D . 旋风篮球队首次闯入全市高中篮球联赛决赛就一举夺得冠军,球队主力球员成名发微信向老师报喜:“我们成功卫冕啦!”
二、选择题组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夕夜迅疾赶路,火速抵达北京防控一线的李兰娟院士,本是含饴弄孙的年纪,却还在为这片多灾多难的神州大地殚精竭虑,是这个严寒冬日里最美的逆行者。太平盛世时,又有几个人会记得战士的付出呢?无论是钟南山还是李兰娟,他们不过是一抹随着岁月逐渐褪色的身影。但国难当头时,他们就是最无可避的逆行人。(甲)他们也是人,会疲惫,会心痛,会感染病毒,随时有可能倒在一线的战场上

    (乙)当我们隔绝在家按捺不住时,再想想日夜不休,争分夺秒在一线奋斗的钟南山、李兰娟,他们有多疲惫,又有多久没能好好睡一觉。84岁的钟南山还坐镇一线,73岁的李兰娟还在实验室日夜奋战。(丙)历史将铭记:2003年,非典肆虐,是他们首当其冲 , 率兵出征;2020年,武汉疫情告急,危在旦夕,是他们再次以身涉险,力挽狂澜。

    1.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含饴弄孙 B . 逐渐 C . 坐镇 D . 首当其冲
    2.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三、语言表达
  •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 6. 下图是“钉钉”的图形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G是通信行业的重点,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当中,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制造商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疫情以后,5G的网络规模、用户规模和5G的应用将会爆发。共建共享网络会成为移动通信行业的一种趋势。因为移动通信还要不断地发展,有了5G以后,将来还有6G,那么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频率资源是有限的。未来我们要取得更多的频率,难度是更加大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共建共享网络是一种方向,是一种趋势,此次疫情期间电信运营商已经在共建共享网络方面,开了一个很好的头,这会成为一种行业的趋势。

    共建共享5G网络有几个明显的好处。一是加快速度。运营商加快合作,就可以加快5G网络建设的速度。二是有利于节约资源。如果把运营商的频率资源合在一起来用,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了。三是共建共享可以降低成本。专家建议国家可以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来支持电信运营商共建共享网络。

    (摘编自《疫情之后5G领域怎么走?》)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不少世界级未来学家、科技作家看好。比如,《科技想要什么》的作者凯文·凯利认为,“中国将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大趋势》的作者奈斯比特表示:“中国在人类即将到来的新浪潮中取得领先地位。”然而,赞许并不会让我们妄自尊大,因为与其说“中国科技浪潮来了”,不如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国奋力赶上了潮头。历史上,观察家们总是通过基础设施的升级,去观测技术革命推动的经济重大转型,进而预测发展模式、治理模式乃至全球话语权的改变。而在新的技术浪潮中,5G、太阳能、高铁、移动支付等应用,让人们相信中国在通信、能源、交通等新型基础设施上展现出塑造未来的潜力。

    当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中国超大市场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愈发凸显。据统计,过去8年的全球数据生成量中,中国数据规模年复合增速全球第一,高达41.9%,美国是31.9%。在科技史上,场景和技术犹如两个轮子,相互激发,彼此成就。有人说,美国的路径是技术驱动新的商业场景,中国的路径则是以商业场景的发现和创新倒逼技术的进步。诚如斯言,华为5G技术的领先,正是中国路径的生动写照。

    (摘自《越是被霸凌,越要寻找新蓝海》)

    材料三:

    伴随着政策的扎堆出台,我国5G发展步入快车道,“5G+”新经济形态正在加速构建。拓展发展新蓝海(开创全新市场),通过5G提升“新计算”是重要途径。新计算新在“快”,能够实现数据在哪里,计算就在哪里,也意味着智能可以无所不及。有了新计算,用车联网数据便可实现智能交通,用可穿戴设备数据可打造智慧医疗,用白色家电数据将形成智能家居,一系列智能想象将更快速地进入人们生活。更为关键的是,新计算将加速“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如果说,过去制造业运用互联网只是提升营销、交易、获得用户的效率,那么,如今制造业就是站在了智能化的入口,新计算将促使生产更智能,打通整个供应链,高效弹性地对物流、供需做出决策。可以说,新计算将推动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信息互联网走向物联网、产业互联网。

    从这个意义上讲,5G通信网络已经超越通信功能,正在演变成依赖于这一基础设施的下一代工业系统的中枢神经。如果说数据是数字时代的石油,那么新联接、新计算就是更好的发电机、更高效的发动机,赋予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换句话说,当新联接深入各行各业,在新计算的推动下,必将促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落地,创造中国式的新速度。

    (来源同材料二,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中“5G”技术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通信行业的重点,5G技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将迎来规模和应用的爆发。 B . 频率资源影响着5G和未来6G技术的发展,加之未来我们获取更多频率的难度会更大,那么,共建共享网络就成为了一种趋势。 C . 5G网络建设速度的加快,可以加速运营商的合作。运营商如果把各自的频率资源合在一起来用,将能发挥更大作用。 D . 华为5G技术选择了与美国相反的发展路径,使场景和技术相互激发,彼此成就,是华为5G技术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
    2. (2)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尽管世界级未来学家、科技作家普遍看好中国,但我们不会因此妄自尊大,因为我们只是赶上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潮头而已。 B . 中国数据规模年复合增速超美国十个百分点,居全球首位,彰显了中国超大市场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在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背景下的优势。 C . 通过5G提升的新计算使智能无所不及,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更快速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加速“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 D . 未来,新计算将打通整个供应链,高效地对物流、供需做出决策,推动传统互联网走向物联网、产业互联网。由此可见,5G通信网络已经超越通信功能。
    3.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助推我国在5G发展上取得领先地位的有利条件。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深篱落一灯明

    栗碧婷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思乡的古诗句里,觉得叶绍翁的这一句格外好。

    儿童、促织、篱笆、温暖的灯火,各安其位,却又彼此牵牵绊绊。看似平淡无奇,却又异常贴己,有说不出的闲适。这样的闲适,觉得特别有底气

    凭栏而望的羁旅者,在用心地体味着这份淡然,以及淡然里那丝丝的温暖。灯火摇曳,促织低唱,于清秋的夜晚,不低徊哀伤,不把酒问月,只是静静地望着眼前景,不耽溺,不自拔,一小缕秋风顺便将一片叶子捎过来,落在了他稍稍单薄的秋衣上。秋衣是去年的,也许是离家时母亲亲手缝制的那一件,然而,他并不在意,只是偶尔拢了拢垂下来的长袖,雾气蒙蒙,凉意淡淡,多日萦绕心头的孤单在不远处的灯火里渐渐消融、弥散。一阵暖意于心头悄悄升起,这样的暖意不明亮也不壮丽,对于一个羁旅者刚刚好。

    夜深。深得有了清气,有了白月光一样的纯意。“情到深处自然淡”,光阴的锦帛上繁华落尽,一路走过的良景,喝过的陈酒,朋友折枝相送的美意,绿萝牵衣的惬意,此刻都留了白。迷蒙的夜色里,篱笆歪歪斜斜,疏影淡淡,攀附其上的枯藤似一路散落开来的墨迹,飘逸、闲散,好比人生章节里那写不完的林林总总,如此一笔带过。一笔带过,也未尝不好,略去的,隐去的,便有了无尽的深意与禅意

    一直觉得万家灯火,不是令人徒增怅惘,便是让人心生空虚无序。而恰是那僻院里的一盏,光影绰绰,摇曳生姿,橘黄如旧色往事,在秋野的清静中摊开,或卷着花边,柔软、温情,宜人宜心,像极了少时自家方木桌上的那一盏,此盏,彼盏,圆了,缺了,故园秋声逶迤而来。三更灯火五更鸡,母亲的催读声、夜色里滑出来的击更声、秋虫的呢喃声……于这微凉的秋夜,散发出迷人的节奏。

    “远望可以当归”,说得极是。

    促织的鸣声浸着亮,镀着翠,从篱笆旁的草丛里小珍珠似的一颗颗滚出,接连不断,大约这珍珠是串了线的。杜甫诗云:“促织甚细微,哀音何动人。”此音必当不是了。循声而来的儿童听出的是稍稍的明媚与清丽,近了,更近了,顺手折一小枝,无须褪尽残叶,早就被风卷走啦。蹲着、爬着、眯着眼、噘起小嘴巴,找促织啊,“也真是的,声音明明在这儿……”结果,泥渍、草汁弄了一身,握在手里的促织“嘟,嘟,嘟……”正叫个不停呢。“蟋蟀暮啾啾,光阴不少留”,白居易听出的是岁月流逝的“咕咕”之音,高低不止,凉如秋水,悲苦自知。而挑促织的儿童正带着促织在回家的小道上撒腿欢跑,白月照水,波澜不兴。

    夜风清爽,灯火淡淡,儿童的纯真笑声仿佛在草尖上滴溜溜打转。观者不禁莞尔,眉宇间看不出一丝清愁。耳廓边幼年的促织声悦耳如歌,一股潮热在心头荡漾,一低眉,故园的野地顿时花枝颤颤,草香幽幽。

    想起六月的一天,随母亲去麦地,不小心被麦芒刺痛了手,小脸顿生不悦之情。母亲连忙钻进麦地,寻得一只羽翼震得沙沙响的蚱蜢,扇动的羽翼是多彩的,有翠绿,有桃红,母亲找了一根线让我牵着、我喜欢看它飞翔的样子,麦芒的刺痛感早就被那多彩的羽翼扇走了。如今,我只要一看到灼灼盛开的桃花,就会想那是不是正在飞翔的蚱蜢的羽翼。心里是满满的明艳与温暖,那是永远不会凋落的飞翔。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凡事不必那么匆忙,也不必因关山重重、思乡心切,而涕泪交加。如叶绍翁这般缓缓行,慢慢看,纵然离乡万里,也试着数数落花,听听促织,闻闻草香,看看俏皮儿童……然后静静聆听醉在光阴深处的往事懒懒拱动的声响,如此,悠然盈盈,山高水远里,自是风光旖旎,温情脉脉。有了一颗静笃的心,再浓的也就自然淡了,再远的路径也能风景读遍。

    (选自《散文百家》2020.05)

    1. (1) 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意。

      ①底气:

      ②禅意:

    2. (2) 赏析文章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
    3. (3) 第三段为什么加入对“羁旅者”的描写?
    4. (4) “促织”又叫“蟋蟀”“蛐蛐儿”,本是一种普通的昆虫,但在本文作者笔下,“促织”显然成为了一种意象。请结合全文,探究“促织”的多重意蕴。
六、文言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 , 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常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起……

    太史公曰:“吾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师霸上,以待大王                              暴:损害 B . 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                          隙:嫌隙 C . 哙乃排闼直入                                    排闼:推开门 D . 丰沛,问其遗老                              适:到……去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哙为舍人                                        何伐为 B . 持铁盾入到营                                    今其智反不能及 C . 臣死不辞                                        立石于其墓之门 D . 高帝笑起                                        吾尝跂望矣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樊哙勇敢豪爽,粗中有细,和项羽、刘邦的对话又可以看出他擅于言辞,很有政治头脑。 B . 选文与《鸿门宴》“樊哙闯帐”一节相比,言辞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 . 刘邦因患病不见朝臣,唯独樊哙敢入宫进谏,既表现了樊哙的忠贞,又可见两人独特的君臣关系。 D . 选文最后,司马迁感叹道“及其素,异哉所闻”,表达了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4. (4)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蔽之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②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七、古代诗歌阅读
  • 10.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黄钟]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元)张可久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残碑休打 , 宝剑羞看。

    (注)①真真:画中美女。②打:打碑,打碑即拓碑,将碑上的字用墨拓下来,以便阅读。

    1. (1) 全篇由写景、三部分组成,分别写出游虎丘时的所见、所感、所叹,意脉清晰。
    2. (2)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
八、句子默写
  •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
    1. (1)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大阉亦逡巡畏义,。(张溥《五人墓碑记》)
    2. (2) 夫在殷忧,;既得志,。(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3. (3) ,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 (4)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季氏将伐颛臾》)
    5. (5) ,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九、材料作文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西方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毕淑敏: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作为随处可见的人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不重要;那每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不重要?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明确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