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郊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22 浏览次数:96 类型:期末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的文学理论话语建构,必须解决两个迫切的问题:一个是如何回到传统中寻找自己的力量,以此重建我们时代的文论观;另一个是重建中国文学的主体性自觉和自信,用中国的话语阐述中国的立场,以此重新获得中国文学理论的“身份认同”。在这两方面,散文都大有可为。在古代,小说、戏剧理论薄弱,有关文章的理论基本。上都是散文理论,所以散文理论在古代享有很高的地位。只是近代以来,随着小说的崛起并日渐成为文坛主流,散文理论批评才逐渐被边缘化。所以说,古代散文理论对于当前的文学理论本土化建设来说,是一个文学的富矿,一笔宝贵的文体遗产。

    中国古代的散文理论,可谓百花齐放,宏文谠论,美不胜收。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时,我们可以将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散文理论融会贯通,予以吸纳。比如,将西。方的“灵感说”与我国的“性灵说”互融互补,并在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的平衡,在突出自我与个性,调动创作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的过程中,建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再如关于“真”,中国古代散文理论也多有论及,比较其与亚里士多德对“真”的理解,以及柏拉图“摹本的摹本”说法的异同,同样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概而言之,构建我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大厦,要借鉴西方的文论,但学习和借鉴不能失重,不能在全盘照搬中“强制阐释”本土文学,而是要回到中国文论自主性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代丰富生动的文学实践,在西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理性与感性的融会贯通中,形成具有“中国学派”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

    在立足文论传统,建构本土性、自主性的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助力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如何界定“散文”的概念。“散文”这一术语的出处、内涵与外延,尽管有不少学者试图对其予以定义,但各家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自说自话,既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共同说”或“接着说”。这就难怪有的散文研究者感到莫衷一是,甚至断言散文的定义就是无定义。要构建散文的理论话语,当务之急是回到散文自身,确立一个相对科学周全、能够获得散文研究者普遍认同的散文术语。

    同时要确定散文的核心话语。散文作为现代文学中一个独立的门类,作为“四体”中的“一体”,当然有自己的本质特征,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概念。如果说,小说的核心概念是“人物”“虚构”“悬念”“情节”“叙事”等,诗歌的核心概念是“意象”“意境”“象征”“格律”“隐喻”“肌理”“张力”等,戏剧的核心概念是“人物”“性格冲突”“矛盾激化”等,那么散文的核心概念应是“自由”“个性”“真实”“趣味”“人格”“氛围”等。当然,此处讨论的是文体学意义限定的散文文体特征,如果从文化学上看,散文还具有“载道”“言志”“教化”等重要特征。散文理论话语建构刚刚起步,而全局性建设本土化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学术中的中国”与“中国学派”则方兴未艾。可这个建构的过程需要静下心来做大量基础性的工作,比如清理地基,辨析术语,确立散文核心概念和散文文体理论方面的研究。

    (选编自李谋冠《在交流融通中构建散文理论话语体系》《光明日报》2021年3月3日)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代以来,小说崛起并成为文坛主流,小说也成为文学批评家的主要研究对象,所以散文便被边缘化了。 B . 西方文论中有很多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相似之处,我们可以予以吸纳,融会贯通,形成“中国学派”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 C . 建设我们自己的文论系统,既要借鉴西方的文论,又不能全盘照搬,而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互通互补。 D . 对于现代文学“四体”而言,每一个都应该有其核心概念,这些文体的核心概念是代表其基本特征的。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指出当下中国文学理论话语建构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引出了散文理论在这方面大有可为这一论题。 B . 文章的主要观点是要立足文论传统,融汇西方文论,文章也正是按照这样的两个部分展开的。 C . 作者在界定散文的核心概念时,专门补充了散文在文化学角度上的特征,这体现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D . 文章的题目是“在交流融通中构建散文理论话语体系”,因此全篇都是在论述如何“交流融通”的。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散文理论话语建构,应该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界定“散文”的概念,第二是确定散文的核心话语。 B . 因为中国古代的散文理论的百花齐放、美不胜收,我们在建构中国散文理论话语体系时会比其他文体相对容易。 C . 中国散文虽然在定义上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自说自话,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在散文的核心概念上是有统一认识的。 D . “散文的定义就是无定义”的说法,一方面说明散文定义的不易,另一方面也表明散文研究者在散文定义上的莫衷一是。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业界认为,三星堆遗址“祭祀坑”考古新发现进一步展示了三星堆遗址和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推动三星堆文化研究深入开展。“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曾在1986年就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以辉煌灿烂的新发现“再惊天下”。

    三星堆第1、2号“祭祀坑”发掘者、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陈显丹介绍:“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与之前的两个相比,坑型都为长方形,基本形制与朝向一致,出土文物种类相似,但出现了很多新器形;同时,祭祀坑大小不同,深浅不一,坑内文物各有侧重,有的坑象牙多一些,有的坑大件青铜器较多。”

    陈显丹说,此次考古发掘出现的新器形,既反映了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有密切联系,也揭示了古蜀文化在文明交流中吸收融合、为己所用的创新。

    本次发掘工作秉持着“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理念,协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形成考古、保护与研究联合团队。

    在考古发掘现场设有考古实验室,此举属于首创,实现了考古出土文物与文物保护的无缝对接。据介绍,此次发掘,考古工作者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在多学科、多机构的专业团队支撑下,构成了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实现了考古发掘、系统科学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确保了考古工作的高质量与高水平。

    此次三星堆的考古发掘,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探索与实践,构建考古发掘现场预防性保护的新模式,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摘编自《三星堆再惊天下!透视遗址发掘现场的5大焦点》光明网2021年3月23日)

    材料二:

    2021年3月23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4号祭祀坑的年代测定结果正式发布,大致为商代晚期。对已发掘文物的特征梳理后,考古专家认为三星堆祭祀坑文物特征实证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结果印证了三星堆遗址与成都金沙遗址基本上紧密衔接,对于古蜀文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考古人员在对祭祀坑的灰烬检测后发现,灰烬的主要成分为竹炭,另有多种阔叶树种。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两件被挤压变形的铜铃,形制与中原同时期器物高度一致。

    通过对已发掘的铜尊、铜曇、玉琮等各类出土文物的特征梳理,考古专家认为三星堆遗址进一步实证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

    截至目前,此次考古发掘已发现了500余件文物,共提取40余件。

    (摘编自《三星堆4号祭祀坑年代初步测定为商代晚期》《昆明日报》2021年3月24日)

    材料三:

    借助应用于医学领域的仿生技术,文保人员研发出了一种保湿新材料,直接贴附在象牙表面,便可实现象牙与周围环境的初步隔离。隔离层内部水分不流失,外部空气也不会直接与象牙接触,专家形容,这就像给象牙贴上了面膜,穿上了衣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蒋璐蔓介绍:它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来定制,像它的厚度、里头的含水率、抑菌性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我们的技术对它进行一些设计,然后来让它根据我们的需求,成为比较好的一个材料,我们可以在现场把象牙露出来一段就给它(象牙)盖上一段,保持住它里头的湿度。

    (摘编自《三星堆出土象牙如何保存高分子材料为之“量体裁衣”》“央视新闻客户端”2021年3月22日)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本次新发掘的是六个“祭祀坑”,因此和1986年发现的两个相比较,出现了很多新器形,大小上也有不同。 B . 据专家说,此次三星堆考古出现的新的器形,说明了古蜀文化既是中原文明的一部分,又具有自己独有的特色。 C . 专家通过对截至目前已发掘的500余件各类出土文物的特征梳理进一步实证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D . 给象牙贴上了面膜,穿上了衣服,原因之一是避免象牙在出土后接触和所处土壤不同的环境,从而引起风化。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星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惊天下”的不仅仅是出土的精美文物,还有震惊世界的中华文明。 B . 这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坑”考古学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和传统意义上的考古完全不同的考古发掘现场预防性保护的新模式。 C . 对出土象牙覆盖膜的厚度、里头的含水率、抑菌性等通过技术进行设计,体现了多学科参与的优越性。 D . 考古人员在遗址中还发现了两件被挤压变形的铜铃,其形制与商代晚期的中原器物十分相似。
    3. (3) 请结合材料概括此次三星堆考古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加西亚的石头

    裘山山

    老婆大人不容商量地说,我不管,反正你得找一块。最近孙子。上了绘画班,老师要求这个周末的素描作业是画石头。

    罗毅阳说,这个任务有一定难度。

    老婆大人说,你不是成天教育孩子要无条件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吗?你不是经常给下属讲“致加西亚的一封信”吗?我记得那里头的那个中尉还是你们罗家的嘞。

    罗毅阳哭笑不得,是,那里面的主人公叫罗文,可那是音译的名字。故事说的是罗文中尉在纷乱的战火中,领受了一个几乎难以完成的任务,把一封重要的信送给不知在何处的加西亚将军。罗文力排万难,完成了任务。当然,他知道老婆是故意调侃他,老婆是大学生,退休前是某街道的党委书记,是他们家辩论赛永远的冠军。

    石头,那得有山才行啊。罗毅阳脱口而出。

    说出口的时候,潜意识里的遗憾又涌上心头。

    成都这个地方,哪儿都好,但有一大缺点,没有山,这让罗毅阳很不适应。他在一个满眼都是高山峻岭的地方服役了二十年,从连长一口气干到团长,不知爬了多少回大山,他们的武装越野总是在山路上进行。

    罗毅阳从军三十八年,每每怀旧,脑子里跳出来的全是愉快的记忆。有这样的记忆垫底,老也老得踏实。罗毅阳想。于是果断地说,保证给加西亚找一块石头回来。

    于是他想到了沙河,沙河是原生态的自然河流,那下面应该有石头。

    来到沙河,他挽起裤腿,正考虑怎么下脚试探,忽听有人大喊,你不能下去哦,那个淤泥危险得很,赶快上来。

    罗毅阳见喊他的那个师傅那么认真,就上来说,我想找块石头。

    师傅说,这个事情你要问我嘛,我一天到黑都在街上转,哪里有石头、瓦片儿都清楚得很。他们走到一处缓坡,师傅指着地下说,你要好多有好多。那个时候清理河道捞。上来的。罗毅阳蹲下去,发现了一块不规则的石头,凸凹有致,大概属于石灰岩的。

    他向师傅道了谢,又道了别,离开河岸,继续前行。

    抱着一块石头,哪怕这石头只有几斤重,也让他无法像平时那样大步流星地走路了。不但大大减缓了行进速度,最关键的是让他感到形象不佳,颠颠儿地走,真成小老头了。

    罗毅阳当即决定:坐地铁回家。

    哪知,过安检的时候,他被地铁的安检人员给拦下了。

    一个警察走了过来。警察四十岁左右,看肩上的牌子,两杠一星,罗毅阳判断,大概相当于部队里的少校吧。估计是这儿的负责人。

    警察发话了,他说,这个事情交给我来处理吧,我护送他回家。

    警察抱起石头就开走,罗毅阳连忙跟上。

    从背影看,警察很硬实,显然平时很注重锻炼。罗毅阳跟着警察拐了个弯走到一个岔口,警察整了整衣服,忽然啪地一个立正,大声说:报告参谋长,我是您的兵赵向南,小赵。

    罗毅阳愣住了,脑子里快速扫了一遍,他带的兵太多了,认不完。说是他的兵,完全有可能。赵向南?可是,今天自己这副狼狈样,实在是不宜接见自己的兵。太尴尬了。

    他条件反射地否认道,你认错人了吧?

    赵向南说,没认错。您姓罗吧?那个时候您在军分区当参谋长,我在后勤部当炊事员。我那个时候特别胖,大家都叫我赵胖子。我现在瘦下来了,瘦下来之后,我就一直保持在70公斤左右。

    他的语气很自豪。

    十八年前,我二十四岁,在分区机关当炊事员。二级士官满了想转三级。新来的参谋长把士官晋升的方式给改了,要进行考核,过了就进,考不过就走人。

    我一听就急了,我整天在炊事班待着,除了做饭,连早操都很少参加,怎么可能通过军事考核嘛。

    赵向南继续说,罗毅阳继续一言不发。

    我就买了两条软中华去找他。

    参谋长面无表情,说,想转士官,先把这身肥肉去掉!

    接下来一个多月,我就下狠心开始锻炼。一个月竟然减肥二十二斤。五公里越野很快过关了。接下来开始练四百米障碍,练投掷,练攀爬,练射击,每天都有进步。

    到了考核日期,我虽然瘦了很多,但体重依然没达标,还超4公斤。军事体能也没能过关。

    我心甘情愿地脱了军装。走之前我对罗参谋长说,这一个多月的锻炼,我感觉自己像换了一个人,我才知道我也是可以改变的。

    罗毅阳想起来了,完全想起来了。他当时还有些担心,怕自己骂得太狠了,怕那小胖子受不了,没想到小胖子还是挺有心劲儿的。到他没过关,要离开部队的时候,他都有点儿舍不得了。

    赵向南接着说,我现在在公安局公交地铁分局工作。我真的特别感谢首长。全靠首长狠狠骂我,不但把我的肥肉骂掉了,还让我明白不能再混日子了。

    终于到家了。

    罗毅阳掏出钥匙开门,转头对赵向南说,刚才听你讲了你的故事,挺感人的。不过我认为,你有今天,完全是靠你自己的努力。你想他那个当官儿的,骂过的兵多了去了,并没有骂一个出息一个呀。

    赵向南再次立正敬礼:谢谢首长!

    (有改动)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成都没有山,罗毅阳的潜意识里有些遗憾,一方面是因为罗毅阳以前是一个军人,喜欢山;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山上有着美好的回忆。 B . 即使是写军人的小说,作者没有把目光放在宏大的战争事件上,而是聚焦一个退休老兵的日常,琐碎而幸福的退休生活中也有对现在生活的不满。 C . 罗毅阳看见警察“很硬实,显然平时很注重锻炼”的描写和后面的“瘦下来之后,我就一直保持在70公斤左右”的情节照应。 D . “有这样的记忆垫底,老也老得踏实”表现了罗毅阳对自己年轻时在部队生活的自豪和满足,即使就这样一天天老去,也是踏实的。
    2. (2) 请结合文本分析“加西亚的石头”在文中的作用。
    3. (3) 裘山山的小说往往有一种温暖的色彩,请结合本文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邦人也。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 , 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景德元年,以毕士安参知政事,逾月,并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士安下。是冬,契丹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请帝幸澶州。同列惧,欲退,准止之,令候驾起。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既而契丹围瀛州,直犯贝、魏,中外震骇。帝问准,准曰:“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遂请帝幸澶州。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帝尽以军事委准,准承制专决,号令明肃,士卒喜悦。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燕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既卒归葬西京道出荆南公安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视之枯竹尽生笋无子,以从子随为嗣。赠中书令、菜国公,后又赐谥曰忠愍。

    (选编自《宋史·寇准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既卒归/葬西京/道出荆南公安/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视之/枯竹尽生笋/ B . 既卒归/葬西京/道出荆南公安/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视之/枯竹尽生笋/ C . 既卒/归葬西京/道出荆南公安/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视之/枯竹尽生笋/ D . 既卒/归葬西京/道出荆南公安/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视之/枯竹尽生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都是注释《春秋》的书。 B . 中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探花、榜眼。 C . 擢,提升官职。古代表明官职变化的词还有“除”“迁”等,本文的“授大理评事”中的“授”也属此类。 D . 从子,唐宋前指父亲兄弟的孙子。唐宋后,人们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为“从子”,意为“侄子”。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寇准刚正不阿。他十九岁考中进士,而太宗取士,大多会亲自面试,而年纪小的考生又往往会被淘汰。有人教寇准多报年龄,寇准坚决不从。 B . 寇准有执政才能。初任地方长官,每到征发赋役时,他从不下达命令,只把乡里姓名及其要交纳赋役的情况贴在县衙门口,百姓没有敢过期的。 C . 寇准直言敢谏。一次议事时和皇帝意见不和,触怒皇帝,皇帝欲要回宫,寇准就强行拉着皇帝衣服,把他按到座位上,直到事情解决,才放皇帝回去。 D . 寇准有军事才能。在契丹侵犯边境之际,寇准力主皇帝御驾亲征;后又奉旨全权处理军事事务,取得对契丹的胜利,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

      ②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父

    张志和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注]①谿(xi):同“溪”。②重(zhòng)钓:深水中钓鱼。③翻:反而。④四皓:指秦末的四位隐士,曾帮助汉太子刘盈保住太子位。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颔联的“依依”一词,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白云飘飘、水天相映的美景。 B . 全诗写景以动写静,色彩清幽,和诗人所要表达的人生追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C . 诗歌所写的是秋季雨后的美丽而又宁静的景色:芦花飘飞,青山滴翠,白云悠然。 D . 尾联议论,运用典故,表明自己决不学“四皓”,要做真正隐士的人生志趣。
    2. (2) 首联的“归”字总领以下三联,请结合诗句分析。
六、情景默写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韩愈在《师说》中分析弟子不必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要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2. (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是由赤壁之景到赤壁之人的过渡。
    3. (3)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周亭怀古》中,用典故表明自己老当益壮,仍可上战场杀敌的两句是“”。
七、选择题组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        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钱学森》,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的钱学森回国时,经历        。如今,他所渴望、所追寻、所热爱的祖国,早已是科技蓬勃发展的国度。

    琅琅书声中,孔繁森的形象浮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先进模范对人民的深情跨越时空,让课本面前的人产生共情,为之感动。这位为支援雪域高原奋斗一生的“模范共产党员”关心教育,关心孩子。

    课本里        的榜样与课本外层出不穷的楷模,鼓舞着中国科技工作者不断进步,在超级工程、污染防治、脱贫攻坚和社会发展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中建立功勋。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里,这些课本里的故事仍然是一面面旗帜,它们与更多正奋斗在工作一线的先进模范一道,用高尚的精神燃起中国人的力量,凝聚奋进开拓的豪情,续写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荣光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劈波斩浪  矢志不渝  千辛万苦  耳濡目染 B . 乘风破浪  矢志报国  千辛万苦  耳熟能详 C . 乘风破浪  矢志不渝  千辛万险  耳濡目染 D . 劈波斩浪  矢志报国  千辛万险  耳熟能详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它们与更多正奋斗在工作一线的先进模范一道,用高尚的精神燃起中国人的力量,续写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荣光,凝聚奋进开拓的豪情。 B . 它们与更多正奋斗在工作一线的先进模范一道,用高尚的精神燃起中国人的豪情,续写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荣光,凝聚奋进开拓的力量。 C . 它们与更多正奋斗在工作一线的先进模范一道,用高尚的精神燃起中国人的豪情,凝聚奋进开拓的力量,续写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荣光。 D . 它们与更多正奋斗在工作一线的先进模范一道,用高尚的精神燃起中国人的力量,凝聚奋进开拓的豪情,续写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荣光。
    3. (3)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第二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散文的“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神不散”,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 B .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C . 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 D .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八、语言表达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李一鸣无所不包的评论文章中,也有重点关注的对象。在体裁上,①;②,他似乎更偏重于山东作家;在群体上,他更偏重于鲁迅文学院的中青年作家。他偏爱散文这一文体,或许与他也是一位有较大影响的散文作家有关。当然这并不是说更偏重于散文、③,他就不重视其他体裁以及其他地域与群体的作家,书中关于刘醒龙、普玄、李宇墚等人小说的评论,关于任林举等人报告文学的批评,关于理想长篇小说三个维度的思考,关于文学创作大气、静气与锐气的思辨,关于诗歌意象的精彩阐释,都让我们看到了李一鸣多方面的兴趣与评论才华。

  • 9. 阅读下面这段新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期,深圳市盐田区东和社区的疫苗宣传标语“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冲上热搜,在社交平台“刷屏”,不少网民直呼“自带BCM”“洗脑”“越哼越上头”。

    请分析这条标语的好处。

九、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阳虎曾经施暴力于匡地的人民,孔子与阳虎长得很相似。当孔子到了匡地时,匡地的主宰简子便率领士兵将孔子一行人团团围住。子路一见匡人围攻,非常不悦,拿起兵器便要与他们决一死战。然而孔子平心静气,先检点自己有无过失,继而让子路取出琴来,用琴声表达了委婉陈情之意。这一举动,与阳虎完全不同。发怒的匡人顿时冷静下来,仔细一思索,此人虽貌似阳虎,却是一位彬彬有礼的君子。后来得知他是鲁国的大圣人孔子,匡人大感惭愧,也备受感动,自动脱去了盔甲,静静地离去了。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子路、孔子和匡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