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华师大版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化学反应 /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上第一章第4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

更新时间:2021-07-08 浏览次数:2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把6g碳在24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 . 30g B . 22g C . 32g D . 44g
  • 2. (2021九下·海曙月考) 镁、锌、铁的混合物5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克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
    A . 2克 B . 3克 C . 3.5克 D . 4.5克
  • 3. (2021八下·杭州月考) 有两份质量相等的碳,其中一份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沉淀ag;另外一份碳先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产的二氧化碳,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先通过足量灼热的碳层,再将生成的一氧化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bg:,则a和b的关系是(   )

    已知C+CO 2CO,2CO+O   2CO2

    A . a=b B . a>b C . a=2b D . b=2a
  • 4. (2021九下·柯桥月考) 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0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8.8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 表中a的值为3.8 B . 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X可能含有氢元素 D . 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4.4g,则无X生成
  • 5. (2020九上·温州期中)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图①: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B . 图②:如图所示是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是否有关 C . 图③:把篮球以-定的初速度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篮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与篮球离地面的高度(h) 的关系 D . 图④: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 6. (2020九上·杭州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质量相等的氧化镁和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为4:1 B . 质量相等的硫和碳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硫比碳消耗氧气的质量大 C . 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8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的质量必须大于0.2g D . 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不会出现蓝色沉淀
  • 7. (2020九上·萧山期中) 在托盘天平的两端各放一只烧杯,在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分数、等质量且足量的稀硫酸,调节至平衡。现向左边烧杯投入20.8克10%的氯化钡溶液,向右边烧杯投入21.2克铁与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重新平衡,则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   )
    A . 5.6克 B . 11.2克 C . 8.4克 D . 14克
  • 8. (2020九上·鄞州月考) 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克的A与10克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克的C和一定质量的D,,小明做实验前发现容器中只有5克B,则最多生成的D的质量为(   )
    A . 5克 B . 7克 C . 13克 D . 8克
  • 9. (2020八下·秀洲月考) 充分反应27g的铝与50g的氧气后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
    A . 51g B . 77g C . 75g D . 65g
  • 10. 把A、B两块质量相等的铁片分别放进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硫酸的两个烧杯中,两烧杯分别放在一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充分反应后铁片都有剩余,则天平指针( )
    A . 偏向盐酸一边 B . 偏向硫酸一边 C . 无法判断 D . 天平平衡
  • 11. 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式量为18,则A的式量为( )
    A . 23 B . 46 C . 92 D . 96
  • 12. (2021九下·海曙月考) 某只含铁、氧两种元素的样品A,高温时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被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测得沉淀的质量与原样品A质量相等,如果A中只含两种物质,则A中一定含有(  )
    A . FeO B . Fe2O3   C . Fe D . Fe3O4
  • 13. (2021·慈溪模拟) 工业上可利用石灰石和废铜屑等原料生产国画石青颜料。石青的化学式是aCuCO3·bCu(OH)2 , 已知Cu(OH)2和CuCO3都能受热分解,分别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其中有一种氧化物相同),且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到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到220℃。现取34.6g石青样品,对样品固体进行热分解实验,测定剩余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之间关系如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0℃~66℃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未达到反应所需温度 B . m=24 C . 在A,B,C,D四点处固体物质中的铜元素的质量均为19.2g D . 若将m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2.4g后质量不再改变,这说明固体物质中的氧元素已全部转化为氧气除去
  • 14. (2020九上·兰溪期中) 向一定量的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14g。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B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 C . 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银7.6g D . 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铜6.4g
  • 15. (2020九上·余姚月考) 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B . 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 . 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 . a的取值范围:a≥8
  • 16. 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
    A . 0.2g B . 0.6g C . 0.8g D . 0.9g
  • 17. 13.5gCuCl2样品,当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后,得到29gAgCl沉淀,则样品中不可能混有的盐是( )
    A .   BaCl2 B . CaCl2 C . AlCl3 D . NaCl
  • 18. 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对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的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Mg;⑥Al>Mg=Zn。其中合理猜测的个数为( )
    A . 5个 B . 4个 C . 3个 D . 2个
  • 19. 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g金属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 )
    A . 36∶19 B . 12∶43 C . 24∶31 D . 13∶42
  • 20. 取10g碳酸钙与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溶液的质量为ag;另取10g碳酸钙高温完全分解后(CaCO3 CaO+CO2↑),取生成的CaO与上述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溶液的质量为bg,则ab的大小关系为( )
    A . ab B . ab C . ab D .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 21. (2020九下·宁波竞赛) 现将氧化亚铜和铜的固体混合物6.8克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20%硫酸溶液30克,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4.8克固体。已知Cu2O+H2SO4=Cu+CuSO4+H2O,则原混合物中氧化亚铜和铜的质量比为
  • 22. (2019九上·义乌期中) 已知Fe2O3在氢气流中加热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可生成Fe3O4、FeO或Fe,上述反应利用了氢气的性。为了探究某次实验中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某科学兴趣小组将反应生成的固体称量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已知铁的氧化物不与硫酸铜反应,且不溶于水)。一段时间后过滤,将得到的固体干燥并再次称量,若发现固体质量(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则可认为产物中有Fe。
  • 23. (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0克,放入一个大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反应前的温度,称得残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70克。求:
    1. (1) 生成氧气的质量克?
    2. (2)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克?
  • 24. (2019·宁波保送考试)                 
    1. (1) H2S有毒,可用生物脱H2S的方法除去,其原理为:H2S+Fe2(SO43 S↓+2FeSO4+H2SO4

      4FeSO4+O2+2H2SO4 2 Fe2(SO43+2H2O

      ①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用是

      ②整个过程中,要除去340千克H2S,理论上需消耗O2千克。

    2. (2) 在a克稀硫酸中加入混合均匀的BaCl2和Ba(NO32粉末,充分反应。如图是加入粉末质量与得到沉淀质量的关系。

      ①若该硫酸的质量为1.2a克,加入粉末的质量为30克时,产生沉淀质量为克。

      ②若粉末的质量为x克,该硫酸的质量为2a克,产生的沉淀的质量为y克。试写出粉末质量x克与产生沉淀质量y克之间的关系

  • 25. (2019八下·杭州期中) 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11,一定量的A和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4.4gC和1.8gD,则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之和为 ,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和生成D的质量比为
  • 26. (2021九下·慈溪月考) 将12.9克 NaCl和 Na2CO3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将75克 CaCl2 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加入CaCl2溶液质量/克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总质量/克

    3

    m

    9

    10

    10

    求:

    1. (1) 表格中m的数值是
    2. (2) 溶液中 Na2CO3 完全反应是在第次实验。
    3. (3) 固体混合物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4. (4) 请画出上述过程溶液中 NaCl 质量的变化图。
  • 27. (2020九上·北仑月考) 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稀盐酸的烧杯,天平平衡,向左烧杯中缓慢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同时向右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一m曲线,并在坐标轴内画出曲线oac和obc,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向左右烧杯加入金属开始观察,当左右烧杯加入的金属粉末质量相同且观察到反应不再进行后停止观察,则指针变化情况为

    ②m1:m2,曲线oac表示的是(选填“左边”或“右边”)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 28. (2020九下·宁波保送考试) 某同学为了研究生石灰CaO露置于空气中变质情况,设计如下实验,请通过分析计算:

    取10克生石灰 粉末A质量为12克 气体B 沉淀质量为2.5克

    1. (1) 生成气体B的质量为
    2. (2) 粉末A的成分除CaO外还有。(写化学式)

    3. (3) 粉末A中CaO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
  • 29. (2020九下·宁波保送考试) 已知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质量均为mg的钠、镁、锌三种金属分别与25g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反应。
    1. (1) 由于金属的量不确定,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小有多种可能(不考虑镁与水的反应),如镁、锌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且都小于钠产生的氢气质量的情况表示为Na>Mg=Zn。请按以上表示,写出所有可能情况
    2. (2) 试确定,当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小为Na>Mg=Zn时,m的取值范围是
  • 30. 为测定由盐酸和硫酸组成的某混合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00g该混合酸,逐滴滴加某Ba(OH)2溶液,生成沉淀BaSO4的质量pH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1. (1) 当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为g时,混合酸恰好被中和。
    2. (2) 求Ba(OH)2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3. (3)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01%)
    4. (4) 请在图2中画出向100g该混合酸中加入600g Ba(OH)2溶液的过程中,混合酸中溶质的质量与所加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图.
三、解答题
  • 31. (2021·江干模拟) 某品牌汽车使用相同标号的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时,每百公里油耗和CO排放量的数据如表格:

    项目

    平均油耗/L

    co排放量/g

    乙醇汽油

    11.8

    1.358

    普通汽油

    11.8

    2.108

    1. (1) 由表中数据可知,乙醇比汽油对环境更友好的理由是:
    2. (2) 以植物秸秆为原料制得乙醇,理论上生产1.8吨的葡萄糖,需要3.24吨植物秸秆。现要制取4.6吨乙醇,至少需要该植物秸秆多少吨?
  • 32. (2021八下·西湖期中)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品牌钙片中碳酸钙含量,取某品牌钙片10克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5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除碳酸钙外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加入稀盐酸次数

    0

    1

    2

    3

    4

    烧杯和所称物质总质量/克

    150

    198.9

    247.8

    297.8

    m

    1. (1) 表格中m的数值为
    2. (2) 计算出该品牌钙片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
    3. (3) 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可多选)

      A.水会蒸发   B.盐酸会挥发   C.钙片没有充分研磨

  • 33. (2021·温州模拟) 工业上常通过煅烧石灰石来制备生石灰。为提高产量并减少能耗,需测定某温度下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完全分解所需的时间。小明取12.5克石灰石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并将所得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

    已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参与反应。

    可能用到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Ca(OH)2+2HCl=CaCI2+2H2O

    1. (1) 在稀盐酸的质量从0加至b克的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为
    2. (2) 此次煅烧过程中产生的生石灰的质量为多少克?
    3. (3) 小明重新取等质量的该石灰石样品以相同条件煅烧60分钟后,重复上述实验操作上发现样品中碳酸钙仍未完全分解。请在右图中画出此次实验中烧杯及杯内物质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关系曲线。

  • 34. (2021八下·嘉兴期末) 某校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
    1. (1) 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n的值是
    3. (3) 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 (4) 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20

      15

      第2次

      20

      10

      第3次

      20

      6.6

      第4次

      20

      n

  • 35. (2021九下·海曙月考) 某小组在拓展学习中开展了如下实验:将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20g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当加入稀硫酸质量为50g时,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0g固体。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试求: 

       

    1. (1) 求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比?
    2. (2)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 (3) 按要求在图中画出实验中铜的质量变化图像。
四、实验探究题
  • 36. (2020九上·杭州月考) 金属冶炼就是要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使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如图为有关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装置乙中的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请回答与该实验有关的问题:

    1. (1) 实验时,从甲装置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铜样品10g(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列两组数据:
       

      反应前

      氧化铜完全反应后

      I组

      洗气瓶和石灰水的质量为185g

      洗气瓶和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87g

      II组

      玻璃管和氧化铜样品的质量为57. 9g

      玻璃管和玻璃管内物质的质量为56. 1g

    2. (2) 关于这两组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
      A . 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B . 利用这两个数据都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C . 装置乙中石灰水增重的质量与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不相等 D . 如果实验称量很准确,则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应等于装置乙中石灰水增重的质量
    3. (3) 通过计算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37. (2019九上·天台月考) 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有鲜味,易溶于水.小明发现某品牌味精包装上部分标注如右图所示.

    他想测定此味精中NaCl含量是否符合其包装上标注的标准.

    【查阅资料】NaCl+AgNO3=AgCl↓+NaNO3;谷氨酸钠存在不影响NaCl性质.

    【实验过程】①称取该味精样品5.0g,并溶于蒸馏水;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③过滤;④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多次;⑤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2.87g.

    【回答问题】

    1. (1) 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除烧杯、铁架台(带铁圈)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2. (2) 计算:此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3. (3) 【得出结论】是否符合其包装上标注的标准?(填“是”或“否”).
    4. (4) 【反思应用】最近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有毒),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_
      A . 大量食用味精不利于身体健康 B . 尽量避免在菜肴温度较高时使用味精 C . 谷氨酸钠受热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D . 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实验探究.
  • 38. 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为了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杂质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准确称取100g样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一】将100g大理石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高温加热,在不同反应时间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大理石高温加热的反应方程式是:CaCO3 CaO+CO2↑,杂质不反应):

    反应时间/min

    0

    5

    9

    12

    15

    剩余固体质量/g

    100

    91.2

    73.6

    64.8

    64.8

    1. (1) 100g大理石样品完全分解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g.

    2. (2) 100g大理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3. (3)

      【实验二】将100g大理石样品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如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根据实验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小组根据实验二】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30g.经检查无计算原理及数字运算错误.请判断【实验二】的测定结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要指出错误的原因.

  • 39. (2017·宁波模拟)

    实验室购买了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定其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A、B、C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50g;

    ③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8.6g;

    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

    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X气体。

    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7g;

    1. (1) 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

    2. (2) 为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请结合测量原理判断,操作⑤鼓入的X气体是      

      A . 氮气 B . 经干燥处理的空气 C . 除去氧气后的空气
    3. (3) 根据题意,计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