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绥化市2021年中考理综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06 浏览次数:211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 . 物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 . 医生利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的声音信息,来诊断疾病 D .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可以有效控制噪声
  • 2.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2V B . 影子的形成不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C . 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为1000W D .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3. 四个轻小物体,甲乙带正电,丙带负电,丁不带电,下图中它们之间的作用情况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电能不属于一次能源 B .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 夏天在地面上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水在蒸发时放热来降低温度 D . 流体中,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小
  • 5. 下列关于电与磁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所示条形磁体两端磁性最强 B . 图乙所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 . 图丙所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D . 图丁所示导线沿任意方向运动都会产生感应电流
  • 6.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 . 甲:塑料管中的水不会流出来 B . 乙: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紧压在一起不会分开 C . 丙:塑料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D . 丁:把饮料“吸”入口中
  • 7. 一个电热水壶,其铭牌标注了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1800W。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将1.5L水加热,使温度从20℃升高到80℃,所用时间为250s,则该电热水壶的加热效率是(   )
    A . 75% B . 84% C . 88% D . 95%
  • 8. 图甲是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象。现将小灯泡L与电阻R连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8W,电压表示数为3V。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①电源电压为9V                    ②电阻R的阻值为10Ω

    ③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2.7W        ④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0.6A

    A . 只有①②③正确 B . 只有②③④正确 C . 只有①③正确 D . 只有②④正确
二、多选题
三、填空题
  • 11. 一个圆柱体质量为0.5kg,底面积为25cm2 , 高度如图所示为cm,将其竖立在水平面上,其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a。

  • 12. 司机在加油站给小轿车加油时闻到汽油味,这是现象,小轿车汽油机在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13. 导体的电阻除了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外,还与有关。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就变成了0,这就是超导现象,超导现象最直接的应用之一是制造。(选填“电热丝”或“输电线”)。
  • 14. 家庭电路中,电冰箱与电视机的连接方式是。如图所示,是家庭中常用的三孔插座,其中①孔应与相连。

  • 15. 近年来,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机器人上的摄像头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小明患有近视眼,他佩戴的眼镜镜片应该是透镜。
  • 16. 如图所示,已知R1:R2=3:1,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U=;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I:I=

  • 17. 甲、乙两人各自推动一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西做直线运动,乙的推力是50N,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以乙为参照物,则甲向运动;乙推车功率是W。

  • 18. 小明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在玻璃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玻璃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玻璃管与橡皮塞、橡皮塞与瓶口密封,如图所示。实验时,常温条件下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液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请你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四、计算题
  • 19. 某同学家中有一台电热饮水机,铭牌上部分信息如图所示,饮水机加热电阻不受温度影响。关闭家中其它用电器,只让该饮水机单独工作,电能表转盘转了50转用时60s,电能表参数如图所示,则该饮水机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J,此时家中的实际电压为V。

    XX牌电热饮水机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210W


  • 20.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0=20Ω,电流表量程为0~3A,小灯泡L标有“8V 4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动到某一位置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减小了16Ω,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求:

    1. (1) 小灯泡正常工作一分钟消耗多少电能?
    2. (2) 电源电压是多少伏?
    3. (3) 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调节滑片P,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 21. 水槽的底面积S1=9×10-3m2 , 装有5cm深的水,将其置于水平面上。有一重力是9N,底面积S2=4×10-3m2、高h=10cm的圆柱体。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其由水面位置缓慢放入水槽中,当其刚好接触水槽底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4N。(两接触面之间的水忽略不计,且水没有溢出)求:

    1. (1) 圆柱体刚好接触水槽底部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 (2) 整个过程中,圆柱体的重力做功是多少?
    3. (3) 圆柱体静止后,撤走弹簧测力计,与放入圆柱体前相比,水槽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多少?
    4. (4) 圆柱体静止后,水对槽底的压强是多少?
五、作图题
  • 22.       
    1. (1) 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 (2) 一小朋友沿滑梯下滑,请作出滑梯所受压力F的示意图。

六、实验题
  • 23.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部分实验装置。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30°

    45°

    60°

    反射角

    30°

    45°

    60°

    1. (1) 如图甲所示,使纸板与水平桌面上的平面镜
    2. (2) 在图甲中,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向平面镜上O点,观察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改变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几次,描绘每次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如表。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入射角。
    3. (3)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逆着0F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看到反射光沿着0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4. (4) 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上观察到现象,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 24.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3V且恒定,定值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5Ω 2A”。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0

    1.4

    2.0

    电流I/A

    0.1

    0.14

    0.2

    1. (1) 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 (2) 连接好电路,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都发现:电压表有示数并保持不变,电流表始终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电阻R
    3. (3)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得到如表所示的电流I随电压U变化的数据,据此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
    4. (4)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为了保证所给电阻均能完成实验,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至少为V。现将10Ω电阻换成15Ω电阻,为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需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侧移动。
  • 25. 如图所示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

    1. (1) 实验中通过观察的变化来反映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下列实验中,也运用了这种实验方法的是(填序号)。

      ①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②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 (2) 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观察到右侧液面高于左侧液面,如图甲所示,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3. (3) 图中U形管(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乙图中R3与R2并联,目的是使通过R1与R2不同。
    4. (4) 某小组在利用乙图装置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U形管液面上升高度相同,与其他小组的实验现象都不同,经检查气密性良好请你分析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
  • 26. 小明发现橙子在水中下沉,他用实验测量它的密度。
    1. (1)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2. (2) 用调节好的天平称橙子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橙子的质量是g。利用排水法测出橙子体积是150cm3 , 则橙子的密度为g/cm3

    3. (3) 做完实验整理器材时,小明发现天平上的砝码有一个生锈了,这会导致测量的质量。(选填“偏大”或“偏小”)
    4. (4) 小明换了一种测量方法,在薄壁透明小水槽中注入适量的水,将其置于水平桌面上。让空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度为h;再将橙子放入烧杯中,此时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深为h1;最后将橙子取出放入水槽中,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橙子沉底后,浸没在水中,测出水深为h2 , 由此可求出橙子密度ρ=(用字母表示)。(整个过程中水没有溢出,且橙子不吸水)
  • 27.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利用细线、长木板、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B和一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台上进行实验。

    1. (1) 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运动,根据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当停止拉动木块后,木块由于会维续运动。
    2. (2) 比较甲、乙两图,得出的结论是: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比较乙、丙两图,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选填“有关”或“无关”)
    4. (4) 在利用甲图装置进行实验时,拉动木块由静止到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丁所示。0~3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3s后木块开始运动,分析图象可知,当木块所受拉力为0.4N时,木块处于状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