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宁夏中卫市2021年高考化学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20 浏览次数:108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大气中PM2.5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 B . “华为麒麟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 C . 喝补铁剂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原因是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D . 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室温下pH=11的Na2CO3溶液10 L,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0.01NA B . 1.0 L1.0 mol/L的NaAlO2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2NA C . 2 mol SO2与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SO3分子数为2NA D . 标准状况下,33.6 L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 3. (2018高二上·石家庄期中) 柠檬烯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抑菌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柠檬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式为C10H14 B .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 . 属于乙烯的同系物 D . 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 4. 产于我国福建的中华瑰宝一寿山石M4[N4Y10(YX)8]是我国四大印章石之首,被称为国石。寿山石由X、Y、M、N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组成,M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N元素的单质常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X3Y+和YX含有相同的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X<Y<M<N B .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N C . 含M的一种盐常用于净水消毒 D . X和M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显酸性
  • 5. 近日,王方军研究员团队,与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胡杨波研究员团队多学科交叉合作设计出了一种电化学氧化灭活新冠病毒(SARS—CoV—2)的新途径,利用电解水过程中阳极产生的活性氧物种,在实验室中实现了对新冠病毒的彻底灭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新冠病毒主要是被碱性溶液灭活的 B . NaCl代替Na2CO3更绿色更高效 C . a电极电势比b电极电势低 D . 转移4mole-时,可以收集到标况下22.4LO2
  • 6.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题意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取2.0gNaOH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B

    配制FeCl3溶液

    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A . A   B . B   C . C   D . D
  • 7. 常温下,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0.10 mol·L-1HA溶液,滴定曲线如图a所示,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

    A . Ka(HA)的数量级为10-5 B . N点,c(Na+)-c(A-)= C . P到Q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D . 当滴定至溶液呈中性时,c(A-)>c(HA)
二、非选择题
  • 8. 2020年比亚迪汉EV和特斯拉Model3均搭载了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组。某企业设计了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生产和回收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Ksp[Fe(OH)3]=10-39;②Li2CO3的溶解度:0℃为1.54g,100为0.72g。

    1. (1) H3PO4和Li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获得LiH2PO4晶体的分离操作是
    3. (3) 写出一条可以提高“碱浸”效率的措施
    4. (4) 向滤液1中加入过量CO2可得到白色胶状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式为
    5. (5) “酸浸”时若用HNO3代替H2O2 , 缺点是,若“沉铁”后溶液中c(Fe3+)=10-6mol·L-1 , 则该过程应调节pH=,“沉锂”时,所得Li2CO3应选择(“冷水”或“热水”)进行洗涤。
  • 9. 过氧乙酸(CH3COOOH)是无色易挥发,易溶于水的液体,受热易分解。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腐蚀性,对人的眼睛、皮肤、黏膜、上呼吸道等有强烈刺激作用。
    1. (1) 实验室配制500mL0.1mol/L过氧乙酸溶液时,除需使用烧杯和玻璃棒外,还要用到以下哪些仪器___ (填字母标号)。
      A . 分液漏斗 B . 500mL容量瓶 C . 普通漏斗 D . 胶头滴管 E . 量筒
    2. (2) 某实验小组利用高浓度的双氧水和乙酸反应合成少量过氧乙酸,同时利用乙酸丁酯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90.7℃)及时分离出水。已知乙酸丁酯的密度为0.88g/cm3 , 难溶于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CH3COOH+H2O2 CH3COOOH+H2O   △H<0

      ①写出H2O2的电子式

      ②装置中油水分离器的作用是将水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有利于反应向(填“正向”或“逆向”)进行,也可以通过观察油水界面不再增高时,判断反应结束。

      ③反应体系采用减压的目的是降低共沸物的沸点,防止

    3. (3) 过氧乙酸(含有少量H2O2杂质)的含量测定流程如图。

      ①过氧乙酸被Fe2+还原,产物之一为CH3COOH,其离子方程式为

      ②若样品体积为V0mL,加入c1mol•L-1FeSO4溶液V1mL,消耗c2mo•L-1K2Cr2O7 , 溶液V2mL,则过氧乙酸含量为 g·L-1

      ③若用KMnO4溶液除H2O2时,不慎滴加KMnO4过量,则导致最终测定过氧乙酸的含量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 10. CO2的回收与利用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
    1. (1) 由CO2转化为羧酸是CO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法。在催化作用下CO2和CH4合成CH3COOH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合成CH3 COOH的反应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利用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有22. 4LCH4参与反应时转移4mol电子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 (2) CO2和H2合成甲醇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法。测得平衡时甲醇产率与反应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H2(g)和CH3OH(l)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1和726.5kJ●mol-1 , 则由CO2和H2生成液态甲醇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的活化能Ea()Ea()(填“>”或“<”),该反应应选择高效催化剂(填“高温”或“低温”)。

      ②下列措施能使CO2的平衡转化率提高的是(填序号)。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增大H2与CO2的投料比    D.改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③200℃时,将0.100molCO2和0.200molH2充入1L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达到平衡。若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则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已知CH3OH的沸点为64.7℃)。

    3. (3) 可利用电解的方法将CO2转化为CH3OH,请写出在酸性条件下的阴极反应式
  • 11. 腐蚀、防腐以及催化等化学化工过程都涉及金属纳米团簇的研究,团簇已经成为化学和材料研究的前言和热点。金属纳米团簇最外层需要配体来稳定,常见有硫醇配体、磷配体和炔配体。卤素作为第二配体或第三配体,其体积比硫醇配体、磷配体和炔配体更小,在形成纳米团簇的过程中空间位阻更小,而且卤素与金、银具有较好的配位能力。

    1. (1) 银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B族元素,其价电子排布式为
    2. (2) 金(Au)溶于王水的原理是金与强氧化性的硝酸生成微量的Au3+和NO,盐酸提供的Cl-与Au3+形成[AuCl4]-配离子,写出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3) [Au80Ag30( )42Cl9]Cl结构中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 (4) 第三周期部分主族元素的氟化物的熔点(见表)

      化合物

      NaF

      AlF3

      SiF4

      SF6

      熔点/℃

      993

      1040

      -90

      -50.5

      由表中数值可以判断AlF3晶体类型为,SiF4比SF6熔点低的原因;SF6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如图所示,它的二氯代物SF4Cl2种。

    5. (5) 固态五氯化磷为离子晶体,结构单元可以写作PCl 、PCl ,晶胞与CsCl相同,该晶胞沿x、y或z轴的投影如图。阳离子中的P杂化方式为:若密度为d g/cm3 , 则晶胞参数a=pm(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列出计算式即可)。

  • 12. 以基本的化工原料,可合成生活中常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PE( )和PC( ),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R1COOR2+R3OH R1COOR3+R2OH(酯交换反应)

    1. (1) A的名称为
    2. (2) 由A生成PP、由B生成 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3. (3) C为芳香烃,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则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B、F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
    5. (5) E的结构简式为
    6. (6) 在由A、B合成PC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有机物是(写结构简式)。
    7. (7) D与 也可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G(C13H10O3)。则3种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①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           ②遇FeCl3显色

      ③可与饱和 NaHCO3溶液反应    ④有10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