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2021年高考化学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23 浏览次数:136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为解决气候危机,我国制定了实现“碳中和”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长期战略目标。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 . 使用一次性餐具 B . 发展CO2捕集技术 C . 开发新能源 D . 开发清洁燃烧技术
  • 2. 用化学用语表示2NaCl+2H2O 2NaOH+H2↑+Cl2↑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
    A .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为 O B . H2O的比例模型为 C . Cl-的结构示意图为 D . NaOH的电子式为
  • 3. 氮是生命的基础,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工业上用氨的催化氧化生产硝酸,其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5O2(g)=4NO(g)+6H2O(g)△H=-904kJ·mol-1。生产硝酸的尾气中主要含有NO、NO2等大气污染物,可用石灰浆等碱性溶液吸收处理,并得到Ca(NO3)2、Ca(NO2)2等化工产品。下列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N2不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B . 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C . KNO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制黑火药 D . NH4Cl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造化肥
  • 4. 氮是生命的基础,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工业上用氨的催化氧化生产硝酸,其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5O2(g)=4NO(g)+6H2O(g)△H=-904kJ·mol-1。生产硝酸的尾气中主要含有NO、NO2等大气污染物,可用石灰浆等碱性溶液吸收处理,并得到Ca(NO3)2、Ca(NO2)2等化工产品。对于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S<0 B . 该反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C . 4molNH3和5molO2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04kJ D . 达到平衡时,增大容器的体积,v(正)增加、v(逆)减小
  • 5. 氮是生命的基础,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工业上用氨的催化氧化生产硝酸,其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5O2(g)=4NO(g)+6H2O(g)△H=-904kJ·mol-1。生产硝酸的尾气中主要含有NO、NO2等大气污染物,可用石灰浆等碱性溶液吸收处理,并得到Ca(NO3)2、Ca(NO2)2等化工产品。下列选项所述措施均能减少大气中NOx含量的是(   )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烟气催化脱硝处理③使用强氧化剂氧化脱氮④用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6. 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X、Y、Z、W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增大,Z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的主族序数是其周期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r(W)>r(Z)>r(Y)>r(X) B . 电负性:Y>X>Z C . 元素W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D . 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 7. 实验室以CaCO3为原料制备CO2并获得无水CaCl2。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装置①生成CO2 B . 装置②除去CO2中的HCl C . 装置③干燥CO2 D . 装置④制得无水CaCl2
  • 8. Na2SO3溶液是工业上常用的还原剂、防腐剂、去氯剂等。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Na2SO3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SO +O2=SO B . Na2SO3溶液用作去氯剂:Cl2+SO +H2O=2H++2Cl-+SO C . 0.1mol·L-1Na2SO3溶液pH>7:SO +2H2O H2SO3+2OH- D . 过量S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溶液:SO2+2OH-=SO +H2O
  • 9. 多巴胺是一种抗休克的药物,其合成路线中的前两步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只有sp2 B . 乙物质中不存在分子间氢键 C . 丙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 . 乙、丙分子可用FeCl3溶液鉴别
  • 10. 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可以用FeCl3溶液漫泡提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4Fe3+=2Cu2++4Fe2++S。Cu2S可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通过电化学反应转变而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关于Cu2S与FeCl3制备Cu2+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u+转化成Cu2+失去的1个电子基态时填充在3d轨道上 B . 当光束通过加热后的FeCl3溶液,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 生成物中Cu2+、S都是氧化产物 D . 该反应每转移2mole , 则生成1molS
  • 11. 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可以用FeCl3溶液漫泡提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4Fe3+=2Cu2++4Fe2++S。Cu2S可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通过电化学反应转变而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电解CuFeS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为电源的负极 B .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 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D . b电极上的反应为:2CuFeS2+6H++2e=Cu2S+2Fe2++3H2S↑
  • 12.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H4HCO3溶液的性质。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用pH试纸测定0.1mol·L-1NH4HCO3溶液的pH

    pH约为8

    2

    向0.1mol·L-1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0.1mol·L-1Ba(OH)2溶液

    析出白色沉淀

    3

    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

    析出晶体

    4

    向0.1mol·L-1NH4HCO3溶液中加入0.1mol·L-1AlCl3溶液

    有气泡产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0.1mol·L-1NH4HCO3溶液中存在c(NH )+c(NH3·H2O)+c(H+)=c(HCO )+c(CO )+c(H2CO3)+c(OH-) B . 实验2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有c(Ba2+)·c(CO )<Ksp(BaCO3) C . 实验3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有c(H+)+c(NH )>c(OH-)+c(HCO )+2c(CO ) D . 实验4中产生的气体是NH3
  • 13. 在常压、Ru/TiO2催化下,CO2和H2混和气体(体积比1:4)进行反应,测得CO2转化率、CH4和CO的选择性(即CO2转化生成CH4或CO的百分比)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I:CO2(g)+4H2(g) CH4(g)+2H2O(g)△H1

    反应Ⅱ:CO2(g)+H2(g) CO(g)+H2O(g)△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1、△H2都小于零 B . 改变压强,对CO产量没有影响 C . 反应I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D . 为提高CH4选择性,可采用控制反应温度、调节压强等措施
  • 14. 甲醇脱氢分解反应是一个涉及多个中间体的复杂反应。甲醇分子在催化剂Pt表面发生吸附后,其分解的第一步即为分子中的C—H、C—O或者O-H键活化解离,引发催化分解反应进行。Pt表面上甲醇分子中C—H、C—O和O—H活化解离的势能变化如图(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H3OH*→CH3*+OH*△H>0 B . CH3OH*活化解离成不同中间体不一定都吸热 C . CH3OH*比气态甲醇稳定 D . 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甲醇的脱氢效率
二、非选择题
  • 15. 工业上常利用FeSO4还原酸浸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 , 杂质为Si、Fe和Al等元素的化合物)制备MnSO4·H2O。
    1. (1) ①FeSO4还原MnO2生成Mn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Fe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 (2) 在一定温度下,软锰矿与FeSO4、硫酸、蒸馏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反应。混合体系液固比(g·mL-1)对锰浸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反应需要控制液固比=4:1:当液固比<4:1时,锰浸取率随液固比增大而迅速上升的原因是

    3. (3) 浸取液经氧化、中和等系列操作后,可得到MnSO4·H2O粗产品。通过下列方法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取3.000g样品,加适量ZnO及H2O煮沸、冷却,转移至锥形瓶中,用0.5000mol·L-1KMnO4 ,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消耗标准溶液20.00mL计算MnSO4·H2O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2KMnO4+3MnSO4+2H2O=5MnO2↓+K2SO4+2H2SO4

  • 16. (铬是造成水体重度污染的元素之一,水体除铬主要有还原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光催化还原法等。

    1. (1) 还原沉淀法:向水体中加入FeSO4、CaSO3等将高毒性Cr(Ⅵ)还原为低毒性Cr(Ⅲ)再调节pH使Cr(Ⅲ)生成Cr(OH)3沉淀除去。

      ①Cr(Ⅵ)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分布如图1所示。向pH=1.5的含Cr(Ⅵ)污水中加入FeSO4 , 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Cr(Ⅲ)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分布如图2所示。当pH>12时,铬去除率下降的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2. (2) 离子交换法:用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ROH)与含铬离子(CrO 、HCrO 等)发生离子交换。如与CrO 的交换可表示为2ROH(s)+CrO (aq) R2CrO4(s)+2OH-(aq)。Cr(Ⅵ)去除率与pH关系如图3所示,当pH>4时,Cr(Ⅵ)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

    3. (3) 光催化还原法: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4所示,ZrO2纳米管为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VB端光生空穴(h+)被牺牲剂甲醇(CH3OH)消耗。在紫外光照射下,甲醇还原Cr(Ⅵ)的过程可描述为
  • 17. 化合物G是制备抗HIV药物阿扎那韦的关键中间体,其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Boc—表示

    1. (1) A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
    2. (2) E→F的反应类型为
    3. (3) G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数目为
    4. (4) 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含有—NH2

      ②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常温下1mol最多与含4molNaOH水溶液完全反应。

    5. (5) 设计以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和有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 18. 水合肼(N2H4•H2O)常用作航天器燃料,也广泛应用于医药生产。实验室制取水合肼,并模拟处理铜氨{[Cu(NH3)4]2+}废液回收铜粉的实验流程如图:

    1. (1) 反应Ⅰ中温度升高时易产生副产物NaClO3。为提高NaClO产率,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有___
      A . 反应容器浸入热水中 B . 适当减慢通入Cl2的速率 C . 不断搅拌溶液
    2. (2) ①NaClO与CO(NH2)2反应合成水合肼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合成过程中需控制 ,比理论值 略大的原因是

    3. (3) 检验分离出水合肼后的溶液中Cl-的实验操作是
    4. (4) 铜粉沉淀率与水合肼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设计由铜氨废液回收铜粉的实验方案:取一定量5mol•L-1水合肼溶液,,静置、过滤、洗涤、干燥。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5mol•L-1水合肼溶液、2mol•L-1硫酸、2mol•L-1NaOH溶液、铜氨废液、蒸馏水。

      已知:2[Cu(NH3)4]2++N2H4•H2O+4OH- 2Cu↓+N2↑+8NH3↑+5H2O。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