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高考化学5月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27 浏览次数:126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及环境保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废弃的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可以就地焚烧 B . 剩菜剩饭、菜根菜叶等厨余垃圾可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 C . 废旧电池、灯管、过期药品等垃圾,可以用简单填埋法处理 D . 含棉、麻、丝、毛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只生成CO2和H2O
  • 2. 制取H2O2的反应为Na2O2+H2SO4+10H2O=Na2SO4·10H2O+H2O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 H2O2的电子式: C . 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型 D . 基态O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 3. 氮、磷、砷元素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NH3、N2H4、NO、NO2、HNO3等是氮重要的化合物,下列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可用作除锈剂 B . 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致冷剂 C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合成氨 D . 硝酸铵易分解放出气体和大量热,可用作化肥
  • 4. NO2与N2O4能相互转化,热化学方程式为N2O4(g)⇌2NO2(g)ΔH=57kJ·mol-1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升高体系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 B . 若容器体积不变,气体密度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建立化学平衡 C . 其它条件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加入少量N2O4 的值变大 D . 增大体系的压强能提高N2O4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 5. 白磷(P4)易自燃,易溶于CS2 , Ca(H2PO4)2是磷肥的有效成分;砷化镓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关于氮、磷、砷的单质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磷肥与草木灰混合施肥效果更佳 B . 肼的沸点为113.5℃,说明肼分子间可能存在氢键 C . 白磷分子(P4)是极性分子,白磷可保存在水中 D . 砷化镓的晶胞结构如上图所示,镓原子配位数为8
  • 6. 实验室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a2S2O3 , 反应原理: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导管a的作用是有利于硫酸滴入 B . 装置A中的反应体现硫酸的酸性 C . 装置B、D作用完全相同 D . 装置C中先有淡黄色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说明过程中有硫单质生成
  • 7. 科学家利用四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W、X、Y、Z“组合”成一种超分子,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Y和Y之间重复单元的W、X未全部标出)。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 B . 第一电离能:I1(X)>I1(Y)>I1(Z) C . 该化合物中W、X、Y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 . W、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 8. 以 为原料,采用电解法制取 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子由铅合金经溶液流到金属DSA电极 B . 每转移1mole-时,阳极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减少8g C . 阴极主要电极反应式为 +6e-+6H+ +2H2O D . 反应结束后阳极区pH增大
  • 9. 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绿原酸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绿原酸分子存在顺反异构 B . 绿原酸分子中碳原子均为sp3杂化 C . 1mol绿原酸可消耗5molNaOH D . 分子中含氧官能团为羟基、羧基和羰基
  • 10. 铜的氧化物及其盐有重要的用途。制泡铜发生如下反应:2Cu2S+3O2=2Cu2O+2SO2 , 2Cu2O+Cu2S=6Cu+SO2↑,将泡铜熔炼后再电解精炼制精铜。关于铜及铜的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d区,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B . 制泡铜过程中,制取6molCu共转移18mol电子 C . 电解精炼粗铜时,阴极减小的质量等于阳极增加的质量 D . 精炼后的电解液中存在:Cu2+、Zn2+ 、Fe2+、Ag+
  • 11. Cu2O溶于硫酸生成Cu和CuSO4 , CuSO4溶液中加入强碱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继续加入强碱沉淀溶解生成蓝色[Cu(OH)4]2-。CuSO4·5H2O的晶体结构如图,关于铜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发生盐析 B . Cu2O溶于硫酸的离子方程式:Cu2O+2H+=Cu2++Cu+H2O C . Cu(OH)2为两性氢氧化物,可用于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D . CuSO4·5H2O晶体中 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 12. 25℃时,改变0.1mol·L-1弱酸RCOOH溶液的pH,溶液中RCOOH分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RCOOH)随之改变[已知δ(RCOOH)= ],甲酸(HCOOH)与丙酸(CH3CH2COOH)溶液中δ(RCOOH)与pH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H=4的丙酸和甲酸溶液稀释100倍后对应溶液中的c(H+):甲酸>丙酸 B . 25℃时,等浓度甲酸与丙酸混合后,丙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10-4.88 C . 浓度均为0.1mol·L-1的HCOONa和CH3CH2COONa的混合溶液中:c(H)+c(CH3CH2COOH)+c(HCOOH)=c(OH-)+c(HCOO-)+c(CH3CH2COO-) D . 将0.1mol·L-1的HCOOH溶液与0.1mol·L-1的H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O-)>c(Na)>c(HCOOH)>c(H)>c(OH-)
  • 13. CH4与CO2重整可以同时利用两种温室气体,其工艺过程中涉及如下反应:

    反应①:CH4(g)+CO2(g)⇌2CO(g)+2H2(g)ΔH1=+247.4kJ·mol-1

    反应②:CO2(g)+H2(g)⇌CO(g)+H2O(g)ΔH2=+41.2kJ·mol-1

    反应③:CH4(g)+ O2(g)⇌CO(g)+2H2(g)ΔH3=-35.6kJ·mol-1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H4、CO2各1.0mol及少量O2 , 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平衡时各产物产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CO(g)+O2(g)=2CO2(g) ΔH=-283kJ·mol-1 B . 图中曲线a和b分别代表产物CO和H2 C . 温度高于900K时,H2O的含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反应③向逆向进行 D . 升高温度和增加压强均能使CO的产量增加
  • 14. 某有机物可催化多氟芳烃的取代反应,机理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1、3、6是催化剂 B . 过程中①原子利用率为100% C . 过程②中有非极性键与极性健的断裂与形成 D . 4为CH3COCH2NH2时,7是
二、非选择题
  • 15. 金常以微细粒浸染于黄铁矿、含砷黄铁矿中,此类矿石的预氧化处理方法主要有:焙烧氧化、生物氧化和湿法氧化。
    1. (1) 含砷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AsS)高温焙烧氧化后,再用氰化钠(NaCN)溶液浸出。已知:氢氰酸(HCN)易挥发,有剧毒。

      ①焙烧氧化的产物有As4O6、Fe3O4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焙烧氧化的缺点为

      ③采用电解法除去反应剩余液中有毒物质,CN-在阳极区被去除。在pH=10时,CN-去除效果最佳且能耗最低,原因是

    2. (2) 利用细菌进行生物氧化提取金,pH对金的浸出率影响如图-1,pH影响金浸出率的原因是

    3. (3) 湿法氧化是在溶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下提取金。已知Au的硫酸盐难溶于水,Au+ 等形成配合物。

      ①工业上利用硫代硫酸盐可浸出金生成Au(S2O3) ,但在富氧条件下浸出率明显降低,原因是

      ②常温下,已知H2S-HS--S2-粒子体系随pH变化各组分分布如图-2,δ(H2S)= 。多硫化物浸金的一种原理是:混合体系在通空气条件下氧化时,体系中S2-先被氧化为S,再转化为 。研究发现 可将Au氧化为AuS- , pH=11时 将Au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 16. 有机化合物G具有抵抗病毒和调节免疫力的作用。一种合成G的路线如下:

    1. (1) A→B的过程为先发生加成反应,再发生消去反应,写出消去过程中另一种主要副产物(含3个甲基)的结构简式:
    2. (2) D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3) 乙酸和乙酸酐( )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但C→D反应采用乙酸酐而不采用乙酸的可能原因是
    4. (4) 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和四个甲基,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峰。

      ②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5. (5) 已知:RCOOH RCOCl

      写出以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 17. 高铁酸钾(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产生O2 , 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 (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K2FeO4

      ①A为Cl2发生装置,装置B的作用是

      ②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当装置C中得到大量紫色固体时立即停止通入Cl2 , 原因是

    2. (2) 某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Fe2O3和少量Al2O3、SiO2 , 请补充完整由该铁矿石制得高纯度Fe(OH)3的实验方案:(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稀盐酸、NaOH溶液、AgNO3溶液)。
    3. (3) 通过以下方法测定高铁酸钾样品的纯度:称取0.6000g高铁酸钾样品,完全溶解于浓KOH溶液中,再加入足量亚铬酸钾{K[Cr(OH)4]}反应后配成100.00mL溶液;取上述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调至pH=2,用0.1000mol·L-1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消耗标准硫酸亚铁铵溶液15.00mL。

      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Cr(OH) + =Fe(OH)3+ +OH-

      2 +2H+= +H2O

      +Fe2++H+→Cr3++Fe3++H2O(未配平)

      计算K2FeO4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 18. H2O和H2O2在特殊条件下会出现某些特殊的性质。
    1. (1) 与常温常压的水相比,高温高压液态水的离子积会显著增大,其原因是
    2. (2) 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临界压强(22.1MPa)的水称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等氧化剂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形成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一定实验条件下,运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氧化乙醇的结果如图-1、图-2所示,其中x为以碳元素计的物质的量分数,t为反应时间。

      ①由图-1,乙醇氧化过程中存在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的化学式为

      ②由图-2,随温度升高,x(CO)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且峰值更高,其可能的原因是

    3. (3) 过氧化氢的电离方程式为H2O2⇌H++ 。研究表明,过氧化氢溶液中HO 的浓度越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常温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分解率与pH的关系如图-3所示。

      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随pH增大分解率增大的原因是

    4. (4) 半导体光催化剂在水中光照发生水光催化反应的原理如图-4所示(“h+”表示“空穴”),“价带”上发生的反应为2H2O+4h+=4H++O2↑。该光催化水分解的过程可描述为:在一定波长光线(hv)的照射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