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二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

更新时间:2021-07-22 浏览次数:1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26小题,每小题2.0分,共52分)
  • 1. 将甲烷与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时,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 g,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A . 1.12 L B . 5.6 L C . 6.4 L D . 12.8 L
  • 2.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和“泪”分别指( )。
    A . 纤维素、油脂 B . 蛋白质、烃类 C . 淀粉、油脂 D . 蛋白质、硬化油
  • 3. (2018高一下·钟山期末) 军事上,常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制作( )
    A . 燃烧弹 B . 信号弹 C . 照明弹 D . 烟幕弹
  • 4. 在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气体O2、O3 , 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压强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B . 两种气体的质量相等 C . 两种气体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 D . 两种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
  • 5. 等质量的下列有机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的是( )
    A . CH3OH B . CH3CH2OH C . D .
  • 6. 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法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无需其他试剂即可鉴别:Na2O2与Na2CO3两种粉末 B .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无色溶液 C . 用稀盐酸可以鉴别NaHCO3溶液与Na2CO3溶液 D . 利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溶液和KCl溶液
  • 7. (2020高一下·宁河月考) 光导纤维的应用使人们可以在家中坐享“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与实惠,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生产光导纤维的是(   )
    A . 钛合金 B . 二氧化硅 C . 晶体硅 D . 氧化铝
  • 8. (2018高一上·杭州期中) 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 . 氯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的氯离子 C . 氯元素的化合价只有-1价 D . 氯的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
  • 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2Fe+Cu2=2Fe3+Cu B . 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H+ OH=H2O C .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 Ba2=BaSO4 D . 向沸水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
  • 10.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其化学式为8CH4·46H2O,1体积可燃冰可贮载100~200体积的天然气。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 . 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C . 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D . 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 11. 卤素是最活泼的一族非金属,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卤素单质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B . 从上到下,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减小 C . 从F到I,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D . 卤素单质与H2化合由易到难顺序为F2<Cl2<Br2<I2
  • 12. 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
    A . 电解质溶液中有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的离子 B . 有导线将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 . 在不同金属的两极间存在电势差 D . 在原电池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 13. 已知氧化性Br2>Fe3。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Fe2bBrcCl2dFe3eBr2fCl , 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
    A . 2、4、3、2、2、6 B . 0、2、1、0、1、2 C . 2、0、1、2、0、2 D . 2、2、2、2、1、4
  • 14. 3.2 g铜与过量硝酸(8 mol·L-1 , 30 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反应后溶液中含amol 氢离子,则此时溶液中所含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 (0.2+a) mol B . (0.1+a) mol C . (0.05+a) mol D . amol
  • 15. 下列物质可用于干燥氨气的是( )
    A . 浓硫酸 B . 碱石灰 C . 过氧化钠 D . 活性炭
  • 16. 关于离子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离子键是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一种静电引力 B . 离子键的实质是阴离子、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C . 原子间相互得失电子形成离子键,体系的总能量降低 D . 构成离子键的粒子是阳离子和阴离子
  • 17. 下列物质中肯定不含有离子键的是( )
    A . 氧化物 B . 强酸 C . 强碱 D . 盐类
  • 18. 有下列物质:①小苏打、②硫酸铝、③氯化铁、④磁性氧化铁、⑤氢氧化铁,

    其中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③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
  • 19. (2018高一下·河北期中) 14C常用于测定生物遗骸的年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4C含有14个中子    B . 14C与14N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C . 14C与C60互为同位素    D . 14C与12C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 20. 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反应最快的是( )
    A . v(D)=0.4 mol·L-1·s-1            B . v(C)=0.5 mol·L-1·s-1 C . v(B)=0.6 mol·L-1·s-1            D . v(A)=0.15 mol·L-1·s-1
  • 21. (2018高一上·舒兰期中)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
    A .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09m~107m B . 光是一种胶体 C . 雾是一种胶体 D . 发生丁达尔效应
  • 22. 如图表示某条件下H2S气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则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 ( )

    A . 22.0 L·mol-1 B . 22.4   L·mol-1 C . 22.8   L·mol-1                   D . 23.2   L·mol-1
  •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34S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6 B . 1H和2H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H O与H O互为同素异形体 D . Na和Na属于同种元素,且性质相同
  • 24. 活性氮原子与二氧化氮反应(N+NO2)同时有四组气体产物:①N2O+O;②2NO;③N2+2O;④N2+O2。测得产物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7,第③组产物所占比例为( )
    A . 13% B . 23% C . 33% D . 43%
  • 25. 在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是( )
    A . 3∶1 B . 1∶3 C . 1∶2 D . 2∶1
  • 26. 下列关于容量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容量瓶上一般标有规格、温度和刻度线 B . 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C . 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D . 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放所配制的溶液,应及时分装在试剂瓶中
二、非选择题
  • 27. 某实验小组对中学课本中可生成氢气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两个可以生成H2的反应:①Zn+盐酸,②Na+水。为点燃上述两个反应生成的H2 , 他们设计了图示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小组在点燃用上述装置制得的H2时,①实验获得成功,②却失败了。他们分析认为失败的原因是Na的用量太少,Na与H2O的反应速率太快。于是他们准备增加钠的用量,可老师说太危险,你认为产生危险的原因是
    3. (3) 实验小组查阅钠、煤油、水的密度分别为0.97 g·cm-3、0.80 g·cm-3、1.00 g·cm-3 , 并据此对实验进行改进。在改进后的实验中H2的生成速率减慢,原因是
  • 28.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2. (2) 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 ,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若有6  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3. (3) 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B:,D: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

      D:

  • 29. A、B、C、D、E均为有机物,其中A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1. (1) 写出B的结构简式;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2. (2) 验证有机物乙酸中含有-COOH所用的试剂是,实验现象是
    3. (3)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④

    4. (4) 实验室利用反应③制取C,常用上图乙装置:

      ①a试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

      ②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③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0. A、B、C、D、E 5种微粒,它们可能是原子或离子,并且组成它们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A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5个;金属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前一周期的同族元素多8个,其单质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C元素有3种同位素:C1、C2、C3 , C1的质量数分别为C2、C3 ;D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显碱性;E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带负电荷的微粒,它共有2个原子核10个电子,E极易与C结合成中性微粒。
    1. (1) 写出五种微粒的表示符号:A、B、C、D、E
    2. (2) 写出C的同位素名称:C1、C2、C3
    3. (3) C和D形成的10个电子的分子的化学式为
  • 31. A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 (1) 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B的结构简式是;D的结构简式是
    2. (2)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