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海淀区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30 浏览次数:14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
    A . 焦耳 B . 瓦特 C . 欧姆 D . 牛顿
  • 2. 图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 . 湖中冰化成的水 B . 草叶上的露珠 C . 树叶上的霜 D . 落在地上的雪
  • 3. (2016九下·北京开学考)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 . 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 C . 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 D . 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
  • 4. 关于能源以及能的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 . 风力发电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 四冲程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5. 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和传播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反射光线与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B . 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其反射角等于90° C . 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用其制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 6. 下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导体中的负电荷定向移动能形成电流 B . 人们规定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C . 电路两端有电压时,电路中一定有持续的电流 D .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 7.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定值电阻R1与R2并联 B . 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一定不相等 C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过程中,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和始终等于电源两端的电压 D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
  • 8. 如图所示,用细线提着物体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细线对物体的拉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B . 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9. 小秋利用砝码、小木桌、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图示为该实验过程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甲、乙探究的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是否有关 B . 图甲、丙探究的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C . 由图甲、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 D . 由图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 10. 小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以及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此时在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此时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C . 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至某位置,并调整光屏位置,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将变小 D . 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小的凸透镜,则烛焰所成像的像距将变大
  • 11.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 Rx的阻值未知。当只闭合开关S和S1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只闭合开关S和S2时,电流表示数为I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通过电阻Rx的电流大小为I1 B . 电阻 C . 电源两端电压为(I2- I1)R0 D . 上述两种电路状态中,R0的电功率变化了(I1- I22R0
  • 12.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不同种类的液体。将完全相同的实心物块A、B分别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线拉住并浸没在液体中,A、B均不与容器接触,此时甲、乙两容器中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已知细线对物块A、B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不为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物块A受到的浮力小于物块B受到的浮力 B . 物块的密度大于两种液体密度之和的一半 C . 剪断两根细线,物块都静止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D . 剪断两根细线,物块都静止时,甲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强大于乙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强
二、双选题
  • 13. 根据下表中常见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比热容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J/(kg·℃)]

    物质

    比热容[J/(kg·℃)]

    4.2×103

    2.1×103

    酒精

    2.4×103

    干泥土

    0.84×103

    煤油

    2.1×103

    钢铁

    0.46×103

    水银

    0.14×103

    0.39×103

    A . 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 B .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同 C . 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D . 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铜块温度都降低1℃,干泥土放出的热量比铜块多
三、多选题
  • 14. 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机械做功越快,功率就越大 B . 作用在物体上的某个力越大,这个力对该物体做的功就越多 C . 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其机械能可能发生变化 D . 在空中竖直自由下落的篮球,其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 15.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根据获得的数据画出了电流表示数I随电压表示数U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5V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 B . 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减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增大 C .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1.5W D .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8Ω
四、填空题
  • 16.            
    1. (1)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

    2. (2)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其所受重力的方向沿图中虚线的方向。(已知图中OA垂直于斜面,OB垂直于水平面,OC平行于斜面)

  • 17.        
    1. (1)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如图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杠杆的左端高于右端,则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移动,直到杠杆保持水平平衡;杠杆平衡后,若在B位置挂2个50g的钩码,则应在A位置挂个50g的钩码,才能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

    2. (2) 如图所示,将两端开口的饮料管B插入水中,用另一只饮料管A向B的上端持续吹气时,饮料管B中的水面会

    3. (3) 图示的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中虚线OA所示。在OA的旁边放一磁铁(图中未画出),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中虚线OB所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与磁铁不接触。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五、实验题
  • 18.     
    1. (1) 如图所示为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闭合开关后,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这说明

    2. (2) 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附近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可判断出电源左侧为电源的极;

    3. (3) 小东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左右移动金属棒AB,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这是现象。

  • 19. 小华在探究水沸腾的规律时,当水温达到90 ℃时开始计时,每隔30s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1. (1) 图甲、乙是实验中观察到水中的气泡情况,其中水沸腾时的情况是图

    2. (2) 由表中数据可知,本次实验所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并由此可推测水面上方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

      时间/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温度/℃

      90

      92

      93

      94

      95

      96

      96

      96

      96

  • 20. 小波想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否有关”。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竖直匀速提升两个所受重力不等的钩码,做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

    次数

    钩码所受

    重力G/N

    钩码被提

    升高度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2

    0.1

    1.5

    0.2

    66.7%

    2

    6

    0.1

    3.6

    0.2

    1. (1) 在第2次测量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 (2)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21. 小东利用多个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红色和黑色象棋子,以及图中在水平桌面上放置的器材,计划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有关。

    1. (1) 小东在实验中将1枚红色棋子放在薄玻璃板前的A点处,发现无论怎么在桌面上调整玻璃板后的1枚黑色棋子,都始终无法与红色棋子的像完全重合,可能的主要原因是
    2. (2) 重新调整之后,小东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1枚红色棋子放在图中薄玻璃板前的A点处,再用另1枚黑色棋子在薄玻璃板后移动调整位置,直到从各个角度看去它都跟红色棋子的像完全重合,测量A点到平面镜的距离;

      b、再将这枚红色棋子放在图中薄玻璃板前的B点处,重复上述步骤。

      ①小东原计划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

      ②小东在实验中实际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22. 小明设计实验证明“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他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 (1) 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调零,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接入电路阻值最大位置;

      ②将电阻箱调至合适阻值R,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适当位置,读出此时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并将R、U和I的数据记在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读出此时各电表的示数,并将实验数据记在表格中;

      ④仿照步骤③再做4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在表格中。

    2. (2) 请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 (3) 利用图示的实验电路,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有:。(写出一个即可)
  • 23. 小红认为,在并联电路中,如果通过其中一条支路的电流变大,则通过另一支路的电流一定变小。现有下列实验器材:定值电阻R,滑动变阻器RP , 两个电流表,电压恒定的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请你设计实验,说明小红的说法是错误的,要求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并进行说明。
六、综合题
  • 24. 请阅读《潜水艇》。

    潜水艇

    潜水艇是一种能潜入水下活动的舰艇,结构复杂、工艺精细,潜水艇的制造能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水平,现代潜水艇的艇体一般由双层船壳构成,外层与海水接触,内层为坚硬的耐压壳。潜水艇在上浮和下潜时,其体积是一定的。两层船壳之间有水柜,在控制潜水艇上浮和下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水柜,从艇艏(艇头)到艇艉(艇尾)设有许多隔板,把主水柜分成了许多不相通的部分,每一部分的结构都如图所示,顶部分别装有一个接高压空气的阀门和一个与外部相通的阀门1(称作通气阀门),下端还装有一个与外部相通的阀门2(称作通海阀门),利用三个阀门关闭与打开的不同组合,就可以改变水柜中的水量,实现潜水艇的上浮与下潜。例如,打开高压空气阀门(其他阀门处于恰当状态),向水柜内注入高压空气时,可以将水柜内的海水从相关阀门排出,潜水艇将上浮。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
    2. (2) 关于水柜的使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
      A . 欲使漂浮在海面上的潜水艇下潜,则应打开阀门1和阀门2,关闭高压空气阀门 B . 欲使漂浮在海面上的潜水艇下潜,则应打开阀门2和高压空气阀门,关闭阀门1 C . 欲使悬浮在海面下的潜水艇上浮,则应打开阀门2和高压空气阀门,关闭阀门1 D . 欲使悬浮在海面下的潜水艇上浮,则应打开阀门1和高压空气阀门,关闭阀门2
    3. (3) 潜水艇两层船壳之间的主水柜,从艇艏到艇艉设有许多隔板,把主水柜分成了许多不相通的部分,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优点呢?(说出一条即可)
七、计算题
  • 2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的铭牌上标有“6V 0.5A”字样,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S和S1都闭合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3A。不考虑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求:

    1. (1) 开关S闭合、S1断开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2. (2) 电阻R的阻值。
  • 26. 图甲是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的示意图,卷扬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F与卷扬机拉动绳子的速度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使用这个装置提升重为850N的物体A时,卷扬机拉动绳子的速度为0.2m/s,不计绳重及摩擦,卷扬机的拉动绳子的功率保持不变。

    1. (1) 求提升物体A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FA
    2. (2) 求动滑轮受到的重力G
    3. (3) 若用该装置提升另一物体B时,卷扬机拉动绳子的速度为0.5m/s,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计算结果保留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