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1年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30 浏览次数:15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 1.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吸放热过程相对应的是(    )
    A . 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放热过程 B .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会变干——汽化——吸热过程 C . 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升华——放热过程 D .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会“出汗”——液化——吸热过程
  • 2.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A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B . 图B所示的实验可探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C . 图C中医生能用B超查看胎儿发育情况,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 图D中工人带防噪声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3.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A,站在匀速上升电梯上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B . 如图B,空中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C . 如图C,玻璃板下表面刚好接触水面,拉起弹簧测力计时示数会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 . 如图D,冷的冰块没有内能
  • 4. 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 B . 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220Hz C . 一只老母鸡的质量大鸡20kg D . 一个初中生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1.2×104Pa
  • 5.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A,小铁球经过条形磁体后运动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 如图B,若水平木板面绝对光滑,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来后会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 . 如图C,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作用 D . 如图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水平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6.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沙漠中的越野车装有非常大的轮子,这是为了增大压强 B . 在连通器里,不管有几种液体,只要液体不流动,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是相平的 C . 医生打针前在抽取药液时,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D . 历史上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得了大气压的值
  • 7.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A,可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 . 如图B,可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C . 如图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完全重合 D . 如图D,是电动机的原理图
  • 8. 击剑比赛中,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亮。同理,乙方剑击中甲方,灯L亮。下面能反映这种原理的电路是(    )
    A . B . C . D .
  • 9. 关于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灯的控制开关可以安装在零线上 B .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 C . 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手接触笔尖金属体 D . 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线
  • 10. 关于能源及其利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能、风能和化石能源均是可再生能源 B . 电能可以使电灯发光,同时产生内能,而这些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电能 C . 大量使用石油产品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停止开采石油 D . 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二、双选题(有错选不得分、有漏选得1分,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 11.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B . 如图B,有经验的渔民会瞄准鱼的下方叉鱼 C . 如图C,是近视眼的成像图,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D . 如图D,波长指相邻波谷与波峰之间的距离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B . 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 .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 .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13.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A,筷子为省力杠杆 B . 如图B,已经平衡的杠杆两端若各取下一个钩码,则杠杆的右端会下沉 C . 如图C,用力搬石头,虽然未搬动,但人也对石头做了功 D . 如图D,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 1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c是三只电表(电压表或电流表),闭合开关S,标有“3V 1.5W"的灯泡L1正常发光,标有“6V 3W”的灯泡L2发光较暗。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表a为电流表,且示数为0.75A B . 电表b为电压表,且示数为3V C . 电表c为电流表,且示数为0.25A D . 闭合开关S,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2.25W
  • 15. 如图所示为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型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装置甲可用于探究“电压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B . 实验装置乙可用于探究“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 C . 实验装置甲的电路接通后,U型管的右管中液面上升比左管快 D . 实验装置乙的电路接通后,U型管的右管中液面上升比左管快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作图4分,共14分)
  • 16.       
    1. (1) 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②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2. (2) 如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烧杯,一定量的水和盐水等,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①请在甲图中画出被测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②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③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④该圆柱体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

  • 17.        
    1. (1) 如图所示,小明进行了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探究。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①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②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①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③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Ω的滑动变阻器。

    2. (2) 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与条形磁铁处于同一水平线放置,且左端固定。若开关S闭合,则电磁铁右端为极(选填“N”或“S”);当滑片P逐渐向下移动时,条形磁铁(始终静止)受到的摩擦力会逐渐(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四、计算题(共2小题,15分)
  • 18. 2020年10月27日,奋斗者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1005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该潜水器装载声呐系统,母船距离其4500m,信号从母船发射后,经潜水器应答后再次传给母船,从而确定其位置。为实现上浮与下潜,“奋斗者”号身上装配了4块实心压载铁,总质量为1.975吨。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约为1500m/s,海水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 压载铁的密度约为7.9×103kg/m3 , g取10N/kg。

    求:

    1. (1) 母船发出的声呐信号经潜水器应答并接收该信号,需要多长时间?
    2. (2) 4块压载铁的体积是多大?它们浸没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3. (3) 潜水器下潜至0000米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此时潜水器舱体外面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面积(约为1cm2)上承受的压力是多少?
  • 19. 某学校建了一个植物园,园内有一个温室大棚,大棚内设计了模拟日光和自动调温系统,对大棚进行照明、保温和加热。冬季白天有日光的时候,灯泡不亮;白天开启该系统的保温功能,晚上开启该系统的加热功能。大棚照明调温功能的原理电路图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220V,R1和R2是两个电热丝(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保温时R1与R2的电功率之比为1:3,R2=30Ω,L是标有“220V 100W”的灯泡。请解答下列问题:
    1. (1) 开启加热功能时开关S2处于(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2. (2) 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多大?
    3. (3) 保温时的功率是多大?若保温状态连续工作10h,则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五、综合分析题(请在20--A和20--B中任选1题完成,并在答题卡上填涂你完成的题号,每空1分,共6分)
  • 20.       物理趣闻:会飞的鸡蛋

    你见过会飞的鸡蛋吗?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艾火令鸡子飞” ,这里的“鸡子”就是鸡蛋的意思,也就是点燃的艾草的火让鸡蛋飞了起来,这句话挺令人费解的。在后来汉代高诱的注解中说到:“取鸡子去汁, 燃艾火内空中,疾风高举,自飞去。”意思是说:把鸡蛋中的蛋清蛋黄去掉,把点燃的艾草放到空鸡蛋壳中,在大风中高举鸡蛋壳,它自己就飞走了。这听起来挺神奇的,因此激发了很多人的兴趣。宋代苏轼就曾经尝试改进实验方法并记录在《物类相感志》中:“中鸡子开小窍,去黄白了,入露水,又以油纸糊了,日中晒之,可以自升,离地三四尺。”意思是说:取中等大小的鸡蛋,一端开个小孔,使蛋清蛋黄流干净,把露水装入蛋壳中,蛋壳表面糊上油纸,中午时分放到太阳光下去晒,使得蛋内气压升高,冲破封口的油纸,形成反冲力使鸡蛋升空,离地有三四尺高。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 (1) 把点燃的艾草放到空鸡蛋壳中,此时壳中空气的质量会,密度会(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苏轼的实验中,取用的油纸颜色最好选取(选填“深色”或“浅色”)的;
    2. (2) 当蒸气冲破封口的瞬间,蒸气的能转化为蛋壳的机械能;
    3. (3) 蛋壳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蛋壳受到的作用。
    4. (4) 一颗中等大小的鸡蛋质量约为50g,鸡蛋壳的质量约为鸡蛋质量的10%,宋代一尺约为今天的30cm高,设苏轼做实验的鸡蛋升高了3尺,它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J(g=10N/kg) 。
  • 21.         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海上首飞成功

    2020年7月26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如图)驭风入海、踏浪腾空,成功实现海上首飞。AG600的最大起飞重量为60吨。AG600飞机机体采用了大长宽比、深V形单断阶船体结构,作为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AG600除了在水面上起降,还能兼顾陆地起降。AG600飞机未来除了具有执行森林灭火、水上救援等多项特种任务能力外,还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加改装必要的设备,满足执行海洋环境监测、资源探测、岛礁补给、海上执法与维权以及为“一带一路”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紧急支援等任务的需要。在我国AG600首飞之前,只有俄罗斯和日本有这种飞机。它的成功首飞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 (1) AG600飞机加速上升时,若它的质量不变,则它的重力势能 ,它的动能,它的机械能(三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AG600飞机能在空中飞行前进,其原理是: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使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
    3. (3) AG600使用航空煤油,其热值约为4.2×107J/kg。若执行某次任务后,油箱中的煤油只剩下一半,则此时煤油的热值为J/kg:
    4. (4) AG600满载停在海面上时,其所受的浮力为N(g取10N/kg)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