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河西区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16 浏览次数:22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9·郴州) 下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三公九卿制 D . 三省六部制
  • 2. (2019七上·菏泽期末) 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该铜钱是( )
    A . B . C . D .
  • 3. 为打破“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的困局,汉武帝(    )
    A . 颁布“推恩令” B . 实行盐铁专卖 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 设置西域都护
  • 4. 清朝将古称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称为新疆。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始于西汉设置(    )
    A . 西域都护府 B . 安西都护府 C . 伊犁将军府 D . 北庭都元帅府
  • 5. (2020·云南)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等措施的推行,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材料评价的是(  )
    A . 商鞅变法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 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D . 元朝的行省制度
  • 6. (2020·广东) 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体现出唐代(    )
    A . 皇帝安于享乐 B . 奢靡之风盛行 C . 文化兼容并包 D . 尚武风气流行
  • 7. (2019·滨州)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 . 开凿运河 B . 安史之乱 C . 黄巢起义 D . 靖康之变
  • 8. (2019·岳阳) 为避免武将专横导致割据分裂局面的出现,北宋统治者确立的国策是(    )
    A . 重农抑商 B . 重武轻文 C . 重文轻武 D . 休养生息
  • 9. (2020·南京) 使远洋航海摆脱以往白昼望日、夜间观星局面的发明是(    )
    A . 造纸术 B . 指南针 C . 印刷术 D . 火药
  • 10. 元朝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立行政机构的朝代,该机构是(    )
    A . 中书省 B . 宣政院 C . 台湾府 D . 澎湖巡检司
  • 11. (2020·福建) “(他)把明朝的铁锚拋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他”的事迹是(    )
    A . 出使西域 B . 西游天竺 C . 东渡日本 D . 七下西洋
  • 12. (2019·黔南) 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代表清政府协同达、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 . 驻藏大臣 B . 军机处 C . 伊犁将军 D . 宣政院
  • 13. (2020·北京) 如图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

    A . 戚继光抗倭 B . 雅克萨之战 C . 黄海海战 D . 《马关条约》
  • 14. 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反帝反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中共七大 D . 中共八大
  • 15. (2019·滨州)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请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 北伐胜利进军 B .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 国共两党合作 D . 国民党的革命历程
  • 1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因它(    )
    A . 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B .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 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 17. 标志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的事件是(    )
    A . 实行对外开放 B . 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18. 20世纪60—70年代,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实现“两弹一星”成功发射,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是(    )
    A . 钱学森 B . 杨利伟 C . 翟志刚 D . 屠呦呦
  • 19. 古代神话的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具有这一神话特点的地区是(    )
    A . 古代埃及 B . 古代希腊 C . 古代印度 D . 古代两河流域
  • 20. (2019·郴州) 下图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航线是(    )

    A . B . C . D .
  • 21. 1776年7月4日,由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其存在的局限性是(    )
    A .  提出自由、平等思想 B . 列举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 C .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D . 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天赋人权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 22.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选址摆脱对河流的依赖归功于(    )
    A . 凯伊发明飞梭 B .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C . 瓦特改进蒸汽机 D . 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
  • 23. 20世纪60年代,随着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联合自强的道路以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具体表现在(    )
    A . 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B . 欧洲共同体成立 C .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D . 欧洲联盟组成
二、综合题
  • 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以天下为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历史3》

    材料三: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

    1. (1) 概括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2. (2) 中国近代思想界为什么提出向西方学习?其根本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的代表性事件?
    3. (3) 同学们谈谈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有哪些积极意义?
  • 25. 从1949年10月到1976年 10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四:周恩来在亚非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

    1. (1) 1953年开始执行的“一五计划”主要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各举出一例在工业发展和交通运输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2. (2) 1954年第一届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什么类型的宪法?其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 (3)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初步形成了怎样的国民经济体系?列举出体现这个时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英雄模范。
    4. (4)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哪一外交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提出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
  • 26. 近代以来,逐步形成通过国际会议和谈判达成协议来解决国际争端,结束战争,并在战后形成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苏)列宁《列宁全集》

    材料二: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材料三:雅尔塔会议是战时苏、美、英三国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所确立的打败德国、肃清德国法西斯主义、对日作战、规划战后世界和平以及三大国合作等基本原则,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会议及其协议还贯穿了苏、美、英三大国主宰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强权政治原则。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倡导并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1. (1) 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召开哪一会议通过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通过《凡尔赛和约》形成战后哪一国际秩序?
    2. (2) 材料二中“一个公约”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如何理解材料二这句话的含义?
    3. (3) 请说出材料三中雅尔塔会议规划战后世界和平的组织的名称;二战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的什么局面?其中,美国实施了哪些政策造成这一局面的形成?
    4. (4)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