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南昌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试期中测试...

更新时间:2021-06-09 浏览次数:1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人们最初是从人体的肌肉对外界物体的作用来认识力的,物理学是从力的来认识力的;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2. 小林和张强在游乐场里玩碰碰车,当两辆车对碰时,两人驾驶的碰碰车都向后运动。这既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又说明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
  • 3. 一个长宽高均不同的长方体砖块,分别平放和竖放在水平地面上且静止不动,则地面受到的压强大小,它对地面施加的压力大小。(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 4.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大明起脚射门时,足球距离球门12m,踢出的是球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08km/h,合m/s,则足球飞到球门需s,这对守门员是严峻的挑战。
  • 5.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这是陶渊明的诗句。用物理知识分析,诗句中“沦”和“出”分别是以为参照物。
  • 6.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N,物体的重力是N。

  • 7. 如图所示是水平仪放置于桌面上,则该桌面(选填“左”或“右”)端较高,这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的特点。

  • 8. 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AO在F的作用下由如图所示位置绕O点转动30°,则线段(选填“AB”、“BC”或“OB”)表示力F的力臂;在克服杠杆自身重力匀速升高过程中,F的方向保持水平不变,则F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9. 如图所示,在绳子自由端拉力F作用下重为20N的物体沿水平面以0.01m/s的速度匀速行驶20s,受到的摩擦力为30N。拉力F=N,绳子自由端拉动的速度是m/s。(忽略绳子和滑轮的重力及滑轮间的摩擦)

  • 10.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在 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 ,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是(选填“向左”或“向右”)。

二、单选题
  • 11. 下列关于小明同学的估算正确的是(  )
    A . 锻炼后能举起5000N的杠铃 B . 在1000m跑的平均速度可达10m/s C . 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04Pa D . 在立定跳远时跳出了8m的成绩
  • 12. 小枫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小枫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有关这两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 B . 这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 C . 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提力的大小比拉力大
  • 13. 如图所示,2020年12月,旗开月表,五星闪耀。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开我国国旗,并从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月球上的国旗迎风飘扬 B . 月壤从月球运到地球后,其质量不变 C . 月壤从月球运到地球后,其重力不变 D . 科学家将测量月壤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体积成反比
  • 14. 如图所示李力同学正在玩滑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滑板脚踏部分较祖糙是为了增大压强 B . 滑板底部装有轮子的目的是减小压强 C . 穿戴手套、头盔和护膝主要是为了美观 D . 采取张开腿弯腰半蹲的姿势是为了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
  • 15. 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力推一个物体没能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 . 秋千荡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秋千处于平衡状态 C . 用力沿斜面向上推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 D . 一个物体加速下落,它受到的重力大小不变
  • 16. 某人用150N的力将500N的重物提高了30cm,那么他可能使用了(  )
    A . 一个定滑轮 B . 一个杠杆 C .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D . 一个动滑轮
  • 17. 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水平传送带以 的速度匀速向右传送,工件放到传送带上后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t1内,工件只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 0~t1内,工件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C . t1~ t2内,工件的重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t1~ t2内,工件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
三、多选题
  • 18. 假期,小明从自己家出发先到学校然后再去奶奶家吃饭,整个过程中有步行、有骑行等,其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步行过程对应的图像是 B . 骑行的速度是3m/s C . 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D . 步行过程对应的图像是OA
四、双选题
  • 19.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B . 木块在A点时仍具有惯性 C .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D .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五、简答题
  • 20. 如何把松动的铁锤头套紧在木质锤柄上,实验小组的成员提出两种方法。方法一:如图(1)所示手握锤柄,锤头在上,把锤柄竖直向下撞击地面的石头;方法二:如图(2)手握锤柄,锤头朝下,用锤头撞击地面上的石头。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评价这两种方法是否可行?为什么?
    2. (2) 如果可行,哪种方法效果更好?并说明理由。
六、计算题
  • 21.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实心圆柱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底面积为 。求:

    1. (1) 地面受到的压力F;
    2. (2) 地面受到的压强p。(
  • 22. 如图所示,两个和尚用轻质扁担抬水,水桶和水的总重力为 。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水桶细绳悬挂点距甲和尚肩上支撑点距离为0.8米,距乙和尚肩上支撑点为1.2米。( )求:

    1. (1) 水桶和水的总质量;
    2. (2) 求乙和尚对扁担的支持力;
    3. (3) 当乙和尚独自把肩膀往后挪(增加肩上支撑点与桶细绳悬挂点的距离),则甲和尚对扁担的支持力有何变化?(只须回答结果,不必写出原因)
七、实验题
  • 23. 如图所示,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小刚让小车从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分别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同时用旗子标记小车在平面上停止后所处的位置。根据实验情形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小刚每次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自由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选填“高度”或“速度”)相同;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选择(选填“同一型号”或“同一辆”)小车进行实验。
    2. (2) 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前进,此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个力的作用;小车不能立即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具有
    3. (3) 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依次(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小车最终在水平面上停下来,实验说明了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 (4) 由上述实验推测,若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为零,它将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实际上完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此处采用的推理方法叫做
  • 24. 利用杠杆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1. (1) 组装好杠杆将其放在水平位置如图甲所示,松手后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偏转,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 (2) 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重力均为1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位置平衡时力臂就在杠杆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N;若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如图丙所示,斜拉弹簧测力计并使杠杆保持在水平方向静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拉力的大小。(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杠杆平衡条件的表达式是:
  • 25.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 (1) 本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选填“小车”或“小盘”),定滑轮的作用是
    2. (2) 把小车放在(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实验误差更小。实验时,用手按住小车后再向左右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盘里放入等质量的砝码,松手后的小车处于状态;
    3. (3) 将小车水平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不能保持原来静止状态,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图中的小车,两端的小盘中加质量相等的砝码时,硬纸片保持静止,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硬纸片向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
    4. (4)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验桌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实验桌的支持力(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是高速行驶在赛道弯处的摩托车,此时摩托车所受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 26. 如图甲、乙、丙所示是小月“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 (1) 该探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作直线运动,根据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 (2) 小月分析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分析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 (3) 小月在探究后反思:操作中不能保证拉动物体,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所示,当她拉出木板的过程中,实验中因为的影响,很难使弹簧测力计处于水平状态,为克服此缺点,又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戊所示。
    4. (4) 以上所有实验中,摩擦力与拉力只是近似相等,原因是摩擦力与拉力并不完全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中的。小明在本次探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和转化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