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期末专项复习——阅读理解

更新时间:2021-06-03 浏览次数:477 类型:复习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 ) 课文精彩回放。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里的。

    1.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芦苇      的苇絮     的芦花    的白雪

    2. (2) 文中画线句是一个句,这个句子是吧比作
    3. (3) 芦花村的特点是
    4. (4) 这段文字交代了小英雄雨来生活的
  • 2. 课外阅读。

    小兵张嘎(节选)

        那两个鬼子不待请,已经大踏步闯了过来,嘴里还洋腔怪调地说:“小孩,你家的鸡蛋有?家里有?”“家里有,里头请吧!”小嘎子闪开身子,给他们让路。这时,他已发现那个“太君”腰里挎着皮盒子,一支手枪翘在外面。霎时间,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

        “太君”一面咕噜着,一面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小嘎子一面靠向风门子,一面也拿着日本腔指引说:“太君,西间屋干净,那里歇歇地干活!”“太君”后头那个鬼子,见两屋的门帘都吊着,以为正用得着他的勇敢,挺起三八式,抢在前头,去挑西间的帘子。帘子一起,但听“嚓嚓”两声,鲜血一冒,大翻身倒栽回来。鬼子军官“哇呀”一叫,回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小嘎子见他要跑急甩手“咣当”把风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蹿出半截——咔地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飞出一个战士,啪地就是一枪,那鬼子肚皮贴地,两头儿翘了一翘,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刚拔出的手枪,摔出去一丈多远。

        就是老鹰抓小鸡也没有这般快,小嘎子飞身扑过去,一下就把“王八盒子”抢在手里了。他的心是怎样在沸腾啊,什么过年放炮,什么赶会逛灯,哪能比得上此刻的快乐呢?

    1. (1) 如果要给节选的这部分内容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 )
      A . 挑帘战 B . 扰乱敌营 C . 假枪挟真枪
    2. (2) 判断打错的打。

      ①“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指小嘎子想吃糖。

      ②“西间屋干净”并不是真的,这里写出了小嘎子的机智,他成功地引诱鬼子上当。

    3. (3) 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画线部分体现出了小嘎子
    4. (4) 读完选文,你觉得小嘎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3. 类文阅读

    我的老师(节选)

    魏 巍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1. (1) 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
      A . 褪(tuì)色 B . 卷(juàn)着 C . 似(sì)的
    2. (2) 请用“多么……多么……多么……”写一句话。
    3. (3) 作者回忆的这件事,对于幼小的作者来说真是“件小事吗”?为什么?
  • 4. 课外阅读。

    纳米技术的新应用

        纳米原称毫微米,是10亿分之一米,即100万分之一毫米,是一种非常小的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大约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所谓纳米技术就是一种研究尺寸在1纳米到100纳米的物质的性质,并利用这些单个原子、分子来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因此,我们可以说,研究纳米技术的科学家们是在和“微观世界”打交道。

        纳米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侧如材料和设备、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医学和健康、航天和航空、环境和能源、生物技术和农产品等方面。其中,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是纳米技术在服装上的应用,即纳米服装。纳米服装看上去平淡无奇,和普通衣服没什么两样,但它具有很强的防水、防油、防皱等功能。这主要是通过将纳米级的微粒覆盖在纤维表面,或镶嵌在纤维间隙,甚至分子之间来实现的。覆盖着的纳米级的微粒表面积很大,在纤维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厚度极薄的“气雾状”保护层。因此,常温下尺寸远远大于100钠米的水滴、油滴、尘埃,污清甚至菌等都难以进入到布料内部,只能停留在布料表面。

        纳求米技术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也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利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微型药物输送器,可携带一定剂量的药物,在体外电磁信号的引导下准确到达病灶部位,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并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用纳米技术制造的微型机器人,其体积小于红胞体积,能疏通脑血管的血栓,能清除心脏动脉的脂肪和沉淀物,还可以“嚼碎”泌尿系统的结石,等等。

        和生物技术一样,纳米科技也有多环境和安全隐患,比如尺寸过小是否会避开生物的自然防御系统,是否能够生物降解,是否有毒性

        副作用,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科学家们会在未来给于解答。

    1.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纳米原称毫微米,是10亿分之一毫米。

      ②纳米服装平淡无奇,和普通衣服没什么两样。

      ③纳米技术是非常先进的技术,它对人类很有利,但是也有很多隐患。

    2. (2) 从第二自然段中可以看出纳米技术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3. (3) 纳米技术在纳米服装上的功用体现在它具有等功能;在医学上的功用体现在它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并减轻
    4. (4) 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列举其中一例。
  • 5. 课外阅读。

    神奇的纳米纸

        纳米纸实际上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泛指用纳米材料制作的纸,或者是采用纳米技术对纸张的某种性能进行改善而制造出来的纸张。

        以后要捅破一张纸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句话说的是近来出现的高强度、超韧性纳米纸。这些纳米纸的共同特点是柔韧性极强,虽轻却具有超出钢铁的强度。

        瑞士科学家宣布成功研制出了一种高强度的纳米纸。该纸的发明人伯格伦德博士表示,这种纳米纸韧性极佳,很硬,是利用传统纸张中发现的生物材料纤维素制作而成。机械测试昰示,该纸的强度比普通纸整整高出200倍,达到了目前建筑用钢的水平

        不要认为这就是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纳米纸了。有报道称,美圆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它看上去像复写纸,比重是钢的1/10.强度却达到了钢的500倍。这种纸使用一种被称作“纳米碳管”的碳分子制成。这种神奇的纳米纸中的纳米碳管的直径仅有十几纳米,约为人头发直径的五万分之一。

        既然这些纳米纸的重量很轻、韧性优越、强度又出奇的高,那么,它们自然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防弹衣、太空服,还有汽车、飞机以及航天器的结构材料,都必将成为这种纳米纸的用武之地。

    1. (1) 下列不属于纳米纸神奇之处的一项是(  )
      A . 重量很轻。 B . 韧性优越。 C . 保存时间长。 D . 强度高
    2. (2) 第三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中的“整整”能否删掉?为什么?
    3. (3) 第四自然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的纳米纸强度极高的特点。
    4. (4) 某位同学在参观航空科技展时,看到航天器、太空服都是用纸做的,他有点不理解,你能告诉他为什么用纸做航天器、太空服吗?
  • 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绿色技术

        所谓“绿色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能充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在生产和使用时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技术。绿色技术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贡献使得绿色技术随着全球环保事业的全面兴起而逐渐成长。

        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太阳底下两片绿叶托着一枚绿芽,象征着该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目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出389种绿色食品。

        绿色技术决不能仅仅局限于食品行业,实际上大量的、更先进的绿色技术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像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全世界能源的90%都源于此,我国95%的能源也是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有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废气和废物量大,危害严重。因此可更新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就成了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美国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一种能代替石油的植物,这为新能源的开发开创了广阔的前景。1992年,日本就研制出了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使用时既无有害气体排出,又不发噪音。乳胶漆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涂料新族,除施工十分简便外,更有各种绚丽之色,给居室环境带来缤纷的色彩。它在环保方面绝无污染,涂刷后散发出阵阵清香。墙面陈旧后还可以复刷或用清洁剂进行清理,同时又能抑制墙体内的霉菌。

        诚然,绿色技术仅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依靠科技,还会想出更多的办法来发展经济,保护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让绿色在地球上常驻,让我们的星球更欢快地在太空旋转。

    (注:文中数据为文章写作时的数据,并非目前最新数据)

    1. (1) “绿色技术”有哪些特征?
    2. (2) 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短文介绍了“绿色技术”在食品、药品、能源和材料方面的应用。

      ②有“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就表明它是新鲜的、绿颜色的食品。

      ③短文第二段画线句通过具体的数字来说明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很快。

      ④太阳能是绿色能源的一种。

    3. (3) 读短文,请你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提出一个问题(可以针对内容、文章写法或给你的启示等方面),并选其中一个自己想办法解答。

      问题①:

      问题②:

      解答问题( ):

  • 7.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祖国(节选)

    张海迪

        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带我去看电影《上甘岭》,一位美丽的志愿军护士唱了一首歌,那优美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幼小的心,祖国就是城市宽阔的马路,高高的楼房,美丽的公园,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都像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姑姑,就像很多我在书中和电影里认识的人。他们勤劳善良,热情真诚,他们爱亲人,爱朋友,爱邻居,爱同事,也爱工作,爱和平……

        有一天,母亲带着我坐火车去远行。当火车隆隆地驶过黄河大铁桥,我看见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波涛滚滚,真的仿佛从天而降,一刻不停地向远方奔去……再看看,大地是那样辽阔,天空是那样高远,村庄,森林,山脉,都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旋转。白云在蓝天上悠悠飘荡,鸟儿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飞翔,风把人们的歌声和鸟儿的鸣唱传播到更加遥远的地方……

        后来我当了作家,我用自己的笔写我少女时代生活的故事,也写壮丽的雪山,浩瀚的沙漠,神奇缥缈的的星空。我渐渐懂得了,祖国不仅是我生长的土地,不仅是我感受温暖亲情的家园,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我是其中之一。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创造。

    1. (1) 文中作者对祖国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请选出理解错误一项。(  )
      A . 从小就知道祖国的深刻含意 B . 看电影,打动了幼小的心 C . 坐火车,知道了黄河 D . 当了作家,懂得了祖国的内涵
    2. (2) 判断正误。

      ①“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的含义是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是伟大的。

      ②一开始我理解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 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有一个好爸爸,他非常疼我,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我吃。

        今天,爸爸很晚才回来,我奔过去对爸爸说:“爸爸,今天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吃的?”爸爸说:“厂里的阿姨给了我一个桔子,叫我带给你吃。”只见那个桔子又大又圆,黄澄澄的,晶莹透亮,味道肯定不错。我剥了皮,掰下一块放在嘴里,轻轻一咬,果然甜滋滋的。我想:这么好吃的桔子怎能不让爸爸尝一尝呢?可爸爸肯定又舍不得吃。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我捂着牙大声道:“唉呀,这桔子怎么这么酸啊?”正在厨房里吃饭的爸爸听了我的叫声,赶紧跑进屋看看,对我说:“不会吧?”我更加大喊大叫了:“还不酸,牙都疼了。”爸爸将信将疑地说:“真的吗?”我剥了两块放进爸爸的嘴里,对他说:“不信?你试试吧!”爸爸轻轻一咬,奇怪地问:“咦,这不是很甜吗?”这是,我大声嚷道:“爸爸上当了,爸爸上当了。”爸爸愣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他一下把我抱进怀里。我们俩都笑了,笑得那么欢,笑得那么甜。

    1. (1) “舍”在字典里的读音有两种:shě shè;字义有:①舍弃 ②施舍

      ③房屋④养家畜的圈 文中的“舍”应取读音,应取字义

    2. (2) 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将信将疑肯定
    3. (3) 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划线的句子换另一种说法写下来。
    4. (4) “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 ,“妙计”在文中是指;我使用这条妙计的目的是;从中体现了
    5. (5) 给文章加上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 9. 课外阅读。

    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降临,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忍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声响动,只是向邻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紧紧握住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的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1. (1) “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每件事不超过十个字)

    2. (2) 第⑦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描写,男孩眼中“放出光彩”是因为

      A.男孩眼睛里有泪花。

      B.男孩听到医生的话后十分惊喜。

    3. (3) 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
    4. (4) 第③自然段中写男孩“经过一番思考”,他在思考什么?
  • 10. 阅读天地。

    绿(节选)朱自清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1. (1) “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中的“揪、攀、探身、又鞠躬过了、便到了”与选文中哪两个动词相照应?
    2. (2) 文中划线句子表现了梅雨潭“绿”的什么特点?
    3. (3) 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 11. 课外阅读。

    西湖的绿(节选)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提,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油油的苏提,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即苏轼,他在杭州任职期间曾浚湖筑堤)对它们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的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波的绿色表现出的茁壮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杨,翩然起舞了。

    1.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 (2) 照样子填空。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 , 如牧人 , 如树木 , 如云霞 , 如,如,如

    3. (3) 第一自然段首先概括介绍了黄龙洞绿得,屏风山绿得,九溪十八涧绿得。接着重点介绍了很有特点的绿
    4. (4) 树身上的绿苔给作者的印象是怎样的?花港中荷叶的绿作者的感觉又是怎样的?
    5. (5) 请你以“绿”为中心,为西湖设计一条广告语。
  • 12. 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湖漫笔(节选)

    宗璞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只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淙淙,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油油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如同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1. (1) 西湖各处的绿不同,黄龙洞( )
      A . 绿得幽 B . 绿得野 C . 绿得闲 D . 绿得静
    2. (2) 下列有关青苔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重点写青苔,目的之一是突出苏堤的绿与众不同。 B . 作者重点写青苔还突出了苏堤的形状有趣。 C . 作者笔下的青苔是那样鲜嫩,那样可爱,表现了绿富有生命力。
    3. (3) 下列关于选文中的“绿”和艾青笔下的“绿”的异同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两文都写出了绿色的丰富和范围广,都体现了对“绿”的喜爱之情。 B . 文体不同,宗璞的《西湖漫笔(节选)》是散文,艾青的《绿》是诗歌。 C . 《西湖漫笔(节选)》描绘的景象比较写实,《绿》更多的是体现诗人的独特感受。 D . 《西湖漫笔(节选)》突出了“绿”的生机和活力,《绿》着重表现了“绿”的不同特点。
    4. (4) 你喜欢西湖的“绿”吗?为什么?
  • 13. 课外阅读。

    绿(节选)

    朱自清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1. (1) “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中的“揪、攀、探身、又鞠躬过了、便到了”与选文中哪两个动词相照应?
    2. (2) 文中划线句子表现了梅雨潭“绿”的什么特点?
    3. (3) 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 14.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新加坡)尤今

        有一回,在飞机上,一名五六岁的小童因为穷极无聊而不断地用脚踢前面的椅子,一下、两下、三下、无数下,我就好像坐在颠颠簸簸的小舟里,晕头转向。在忍忍忍而无法重新再忍的情况下, 转过身,礼貌地要求他不要再踢。可我一坐下来,便听到他大声说道:“前面那个人好讨厌啊!”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母亲竟细声附和:“是啊,真是讨厌,别理她!

        我默默地想,在这种是非不辨的家庭教育下,男童今天踢的是椅子,将来也许便会毫无分寸地踹在别人的心叶上。当他狠狠地踹着别人时,他的脚板,长着一块无知无觉的茧;而这块厚厚的茧,是自小在父母的助长下形成的啊!

        另有一回,在大庭广众里,看到了一幕让我心重如铅的“人间闹剧”。

        一名约莫七岁的男孩,站在池塘旁嬉戏。池塘里,多尾锦鲤以缤纷的色彩织出了让人心醉的斑斓图景。小男孩拿着一大包油腻腻的炸薯条,双手一翻,便想倒进池塘里,佣人眼尖,劈手夺下。男孩非常生气,飞起一脚,结结实实地踢在佣人的膝盖上。佣人吃痛,颤声说道:“我去告诉你妈妈!”小男孩问:“你说你要告诉我妈妈?”佣人说:“是啊!”小男孩有恃无恐,又提起腿来,连续踢了佣人两三脚,边踢边说:“你去讲啊,我让你讲个够!”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女主人出现了,她气定神闲地喊着:“汤尼,你在玩个啥呀?”瞧瞧瞧,儿子出了狠劲在踢佣人,佣人被踢得龇牙咧嘴,落在她眼里,竟是一场无关痛痒的游戏!

        小男孩今日踢的是佣人,他日,当养而不教的父亲母亲拂逆了他的意愿时,他那双凌厉无比的脚,会不会朝父母踢过去呢?

        再有一次,一名穿了校服的小童,在妈妈的陪同下,一蹦一跳地在路上走着。路旁,躺了一只野猫,病痛像烟气一样缠绕在它软绵绵的躯体上。小童经过它身边,说时迟、那时快,抡起脚猛力踢去,病猫闷哼一声,像棉絮般的身子飞得老远,当它跌落地面时,我仿佛听到香消玉殒的声音。实在气不过,我大步迈上前,对男童说道:“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猫……”话还没有说完,男童的母亲便气急败坏地抢着对他说道:“是啊是啊,我和你说过的呀,不要随便去踢这些肮肮脏脏的野猫野狗,它们如果被你踢痛了,会咬你的呀!你怎么不顾危险呢!”我一听,整颗心都凉了、瘪了。孩子踢猫踢狗,是任意蹂躏其他生灵的丑恶行径,她没有教导孩子尊重生命之道,却把训斥重点引到其他层面上!

    一个惯常用脚把其他生命踢个稀烂的孩子,胸腔里的那颗心,慢慢会变得僵硬,像石、像铁。成长之后,在职场上,或者,在黑社会里,他可能时时会使出“连环三脚”,冷酷无情地滥杀无辜。

        踢,是人类的本能。婴孩呱呱坠地不久,便已懂得了用那双粉嫩粉嫩的腿,一下一下地踢进空气里,快乐而惬意。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教导孩子如何踢、踢什么、该不该踢,通通都是父母的责任。

        睿智的父母,会教孩子以坚韧的毅力踢掉妨碍成长与成功的各种困难;然而, 溺爱孩子的父母,却放任孩子不分青红皂白胡乱去踢,小则踢椅子,大则踢生命,最后,把自己的品德与人格都踢掉了。

    1. (1) 结合全文,分析标题“踢”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用。
    2. (2) 文中叙述了三个关于“踢”的故事,试加以概括。
    3. (3) 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并分析最后一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4. (4) 联系文章主题,请对文章中的一位妈妈说一段话,要求符合语境,表达顺畅。
  • 15. 阅读文章片段,完成练习

               

        "他哭起来眼泪很多。"这是一个医生对他的评语。每当眼泪涌上来的时候,他总是一忍再忍,把那泪珠儿拦在眼眶里打转。他从不为一些无聊的小事哭,比如不给他吃某一种东西啦,没答应他某一次要求啦,碰疼了什么地方啦,他很早就开始不为打针而哭了。他尤其不为挨打哭。挨打就够屈辱了,何况为挨打哭。因此,打他时,他总是说:"不痛,不痛。"甚至哈哈大笑起来,很响亮很长久地笑,两颗很大的泪珠便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滚落下来。后来,他终于去了安徽和他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了。有一次,我给他写信,信上说:"你真臭啊!"这是他在上海时,我时常说他的一句话。因为他很能出汗,无论冬夏,身上总有一股酸酸的汗味儿。据姐夫来信说,他看到这句话时,先是大笑,然后跑进洗手间,拿起一块毛巾捂住了脸。他用拼音字母回了我一封信,信上写:"王安忆,你真是一个好玩的大坏蛋。"这也是他在上海时,时常说我的一句话。

    1. (1) 根据选段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成。
    2. (2) 当眼泪涌上来的时候,“他一忍再忍”,表现了他的个性。
    3. (3) 收到了“我”写给他的信后,他的反应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应?
    4. (4) 说一说“他从不为一些无聊的小事哭”从“从不”这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 1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潮

        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啦!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我和人们一起站在江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冰崩溃了。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①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②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③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春水在阳光下欢笑着,在清风中舞蹈着,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株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1. (1) 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三至四个能表现“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的词语。
    2. (2)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挤”和“扯”表现了什么?
    3. (3) 描写景色一般从以下方面进行: A.描绘形状;B.描摹声音;C.描写颜色。说说文中画线的句子中①②③三处分别是从什么方面进行描写的。(填序号)

            ②      ③

    4. (4) 下面哪个词语最有力地表现了春潮的力量?(      )
      A . 奔腾汹涌 B . 不可抗拒 C . 山崩地裂
    5. (5) 第4自然段中,春水告诉大地一个什么消息呢?这一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7. 课内阅读。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

    1.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  柔软  督促

    2. (2) 仿写词语。

      草如茵   柳如眉 

    3. (3) 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①第一自然段作者把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的情景。

      ②“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 的写法,写出了

    4. (4) 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5. (5) 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6. (6)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聪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

      我还看见

  • 18. 课外阅读

    奇怪的花

        一张糖纸被一降风刮(guǎ guā)________上了天空,在天上飞了一圈,打了几个旋儿,最后被树枝拦腰“抱”住了

        冬天的太阳照着那张五颜六色的糖纸,照得它发出夺目的光彩。一个人看见了,以为是严冬里开了一朵奇怪的花。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争相(xiāng xiàng)________赶来,仰着脑袋欣赏那朵奇怪的“花”。那张糖纸呢,还以为自己真变成了一朵花,站在高高的树枝上,洋洋得意地俯视着树下的人们。

        这天,飞来一只金丝雀,落在树(捎 梢)________上。它好像没有看见那张糖纸似的。“怎么,你不认识我?”糖纸生气了,对着金丝雀大喊起来,“我是一朵漂亮的花呀!”说着,扭了担身姿。

        “你不就是一张糖纸嘛!看把你给美的!”金丝雀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春天来了,天空中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风筝在飞,一只风筝飘飘悠悠,一不小心栽下来,挂在了树技上。糖纸看见了,连忙说:“怎么?你也想变为一朵花吗?”

        风筝正为挂在树上着急呢,便不耐(繁 烦)________地说:“我才不像你那样鼠目寸光呢!我要飞向高空!”

    糖纸“哼”了一声,这时跑来一个小男孩,他爬上树解下了风筝。树枝被震动了一下,糖纸脱离了树枝,随着风飘落到地上。

    这时再看那张糖纸,经过这段时间的风吹日晒,已变了样。它就是一张褪了色的糖纸!

    1. (1) 用“\”划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和不恰当的汉字。
    2. (2)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洋洋得意:

      鼠目寸光:

    3. (3) 第一自然段中画线部分的意思是
    4. (4) 糖纸为什么会被当作一朵“奇怪的花”?
    5. (5) 为什么金丝雀和风筝不欣赏“奇怪的花”?
    6. (6) 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 19. 阅读题。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一天下班以后,研究员们都走了,只有白发苍苍、著名的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先生还在实验室里,细心地观察锁在笼子里的南美洲毒蛇。这条蛇非常大,是灰色的,蜷在笼子中,像盘着的绳子,足有五六圈,小小的脑袋不时地抬起来,细细的舌头不时伸出嘴外,三角眼透出令人恐惧的凶光。施密特先生却一点也不害怕,观察它的外形、特点和当地的蛇种进行比较,他抓住蛇的头把它拿出来,用一种小针扎进它的皮肤,准备取一些血来化验。突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凶猛的蛇乘施密特先生不注意,咬伤了他,殷红的鲜血从伤口流了出来,施密特先生拼尽全力把蛇捉住,重新放进笼子里,锁了。

        施密特先生觉得伤口不时地疼,他抓起身旁的电话机,却打不通,身边也没有人,他想:“完了,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他的头脑十分清醒,他找到一些绷带,把伤口包好。拿出实验记录本。“我应该把这次特殊的试验记录下来。”他把体温表夹在腋下,抬手看看手表,把每一分每一秒的感觉详尽地写下来,像往常一样认真、仔细:“体温很快升到了39.5……胃剧痛……”汗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流淌着,脸上的肌肉不断抽动,他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燥热,想喝口水,脸色很白,突然,他什么也听不见了,耳朵里像有什么东西在发出噪声,但他还是顽强地记录着“睁开眼时,眼皮疼……快4个小时了……”时间啊!你慢些走,让博士先生完成他最后一个实验,实现他的心愿;不!时间你快些走,让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要受痛苦的折磨。时间依然那样不紧不慢地走着,老人的伤口、鼻、嘴开始淌出血来,染红了白色的衣服,滴在实验报告上。“我已经看不见体温表了,情况十分严重……血从鼻子和嘴里淌出来,疼痛消失了,软弱无力,我想开始脑充血了……”在他被咬伤5个小时以后,这位可敬的老人去世了,他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实验结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科学事业又贡献了一份力量。   

        卡尔·施密特博士虽然逝世了,但他的名字在科学之坛上永放光辉,他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 (1) 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恐惧   清醒    详细   珍贵

    2. (2) 找出文章中描写南美洲毒蛇外形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并指出其作用。
    3. (3) 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概括卡尔·施密特博士被咬后的情况。
    4. (4) 你从卡尔·施密特博士身上学到什么。
    5. (5) 如果有机会,你想对卡尔·施密特博士说什么。
  • 20. 阅读题。

    我爱乡村的傍晚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冈。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①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②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③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 (1) 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空气  地呼吸  的晚景  地欣赏

      的夕阳  地爱抚  的炊烟  地啃着草

    2. (2) 把句中画线的部分用词语代替。

      ①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离别很久山村故乡

      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点灰尘也不污染,非常清洁

      ③这里看不到城市的那种车像流水,马像游龙,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④三五只水牛面对着充满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的乡村夜景,长叫几声。

      ⑤我要把那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放开喉咙高声歌唱的大水牛—拍摄下来。

    3. (3) 短文第2、4自然段是按顺序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摘录最能体现这种顺序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A.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    B.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

      C.按不同方向转移顺序观察。  D.按先整体后局部顺序观察。

      摘录词语:

    4. (4) 文中第一段中写道:“我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相照应?请画上“”线。 
    5. (5) 作者按由到的顺序观察了的乡村,抓住了等有特点的景物进行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