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城区片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

更新时间:2021-05-21 浏览次数:1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清晨起床,小明准备去学校,以下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 早上妈妈准备的鸡蛋的质量约为5g B . 背上书包,小明给书包的支持力约为500N C . 背着书包的小明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3×104Pa D . 走路去公交站的速度约为10m/s
  • 2. (2020八下·北京期中) 如图所示,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0八下·江津期中) 下列体育运动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相同,它是(  )
    A . 弓拉弯 B . 球拦回 C . 拍变形 D . 杆压弯
  • 4. 800m跑是乐山市体育中考的女子项目。关于800m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考生听到起跑的信号时两脚用力后蹬,这利用了“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 B . 考生匀速跑过弯道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C . 考生跑步速度越快具有的惯性越大 D . 考生经全力冲刺,抵达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来,是因为考生受到惯性的作用
  • 5.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 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 . 图(乙)停止对沸水加热并抽气,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增大沸点降低 C . 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靠嘴唇的“吸力”吸进嘴的 D . 图(丁)洗手盆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帕斯卡原理
  • 6. 如图是小明自创的”大炮”示意图.当瓶内产生的气体增多时,瓶塞会水平向右冲出,若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将:(   )

    A . 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午 B . 向上运动 C . 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D . 立即静止
  • 7. (2020八下·北京期中) 如图所示是杂技演员小强将小丽高高举起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小丽受到的重力与小强对小丽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小丽对小强的压力与小强对小丽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小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8.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用来增大摩擦的是(   )
    A . 轴承之间装滚珠 B . 涂有防滑粉的手 C . 冰壶运动 D . 门轴加润滑油
  • 9. 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体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大小为100N,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F1=0N    F2=100N B . F1=0N    F2=0N C . F1=100N  F2=0N D . F1=100N   F2=100N
  • 10. 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雪地车轮较宽的、凹凸不平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压强和摩擦力 B . 乙图中打孔机上安装很尖的钻头是为了减小摩擦 C . 丙图中切蛋器有很细的钢丝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 . 丁图中剪刀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 11. 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果沿水平方向切去上半部分,如图所示,则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 . 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B . 压力减小,压强变大 C . 压力减小,压强减小 D . 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 12. (2020九上·盐池开学考) 如下图所示的物理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 . 倒置的试管中水不会流出 B . 吸盘不会从墙上掉下来 C . 用吸管能从甁中吸取饮料 D . 利用船闸船可以通过船坝
  • 13. 某同学在前段时间体育考试中,通过看到的一些场景就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联想错误的是(   )
    A . 跳绳时舞动绳子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 实心球抛出后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 C . 运动鞋底部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 . 立定跳远的同学跳出后在空中受到的合力为零
  • 14. 如图所示,材料相同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质量之比mA:mB=1:4,则它们的边长之比hA:hB=1:2,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p:p是( )

    A . 1:2 B . 2:1 C . 1:4 D . 4:1
  • 15. 一个铁制工件由两个圆柱体组成,把它按两种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细长部高度是10cm、底面积是10cm2 , 另一部分高度是2cm、底面积是40cm2.铁的密度是7.9×103kg/m3。它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 压力都是14.22N,压强最大是1.422×104Pa B . 压力都是7.9N,压强最大是7.9×104Pa C . 压力都是6.32N,压强最小是1.58×104Pa D . 压力都是14.22N,压强最大14.22×104Pa
  • 16. 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A、B、C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液体密度关系为: B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C . 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D . 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 17. 连通器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茶壶 B . 过路涵洞 C . 活塞式抽水机 D . 锅炉水位计
  • 18. 用80牛的水平力把重20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当物体恰好匀速直线下滑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

    A . 100牛,方向向上 B . 20牛,方向向下 C . 20牛,方向向上 D . 60牛,方向向下
  • 19. 如图,一圆柱形玻璃管下端用一个很轻的薄片盖住,浸入水中的深度h为16cm,若向管中倒入酒精,当薄片刚好落下时,管中酒精的深度为(g取10N/kg,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

    A . 8cm B . 26cm C . 20cm D . 16cm
  • 20. 小明同学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换用粗玻璃管做实验,管内水银柱高度将减小 B . 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 C . 将此装置从地面移至山顶,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会上升 D . 若换用水来做该实验,则大气压能支持的液柱的高度将大于760mm
  • 21. 两艘船相距较近并排同向行驶,两船会靠的越来越近,甚至发生碰撞,这是因为两船间(   )

    A . 水的流速大,压强大于两船外侧的压强 B . 水的流速大,压强小于两船外侧的压强 C . 水的流速小,压强大于两船外侧的压强 D . 水的流速小,压强小于两船外侧的压强
  • 22. 一辆重40000N的载重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是4000N,则它受到的牵引力(   )
    A . 等于40000N B . 等于4000N C . 大于40000N D . 大于4000N
  • 23. 如图甲所示,小星在水平地面上用力向右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0﹣2s内木箱没有动,所以此时不是平衡状态 B . 如果6s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2s﹣4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0N D . 如果6s后人突然用60N的力往回拉箱子,此时物体立刻向左加速运动
  • 24. 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击。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远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如图所示,关于滑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25. 我国 88 式主战坦克,质量为 20t,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m2 , 该坦克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a。
  • 26. 图甲表示小铁球受磁铁吸引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图乙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图丙是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重力方向始终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 27. 如图中,重10N的物体,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摩擦力为N;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为4N时,物体受到摩擦力为N。

  • 28. 如图所示,在海拔五千多米的某边防哨所,战士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使用压力锅做饭,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用普通锅做饭水的沸点将于100 。(均选填“高”或“低”)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31.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他将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往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钩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静止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 (2) 接着,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他把木块换成小车,并换用较光滑的实验桌面,继续完成实验。小明把木块换成小车是通过改变摩擦的;
    3. (3) 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中,是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的;
    4. (4) 若要探究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应该将图丙中的卡片,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此实验说明两个力使物体平衡时,这两个力要作用在
    5. (5) 小高同学也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他利用图丙进行实验,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你认为用小高的装置进行实验(选填“能”或“不能”)完成实验的探究。
  • 32. 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 (1) 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液面的反映出来;
    2. (2) 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 (3) 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有关;
    4. (4) 如果保持乙实验中探头浸在液体中深度不变,然后将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U形管两侧液面(选填“会”或“不会”)出现高度差的变化。说明在同种液体中,同一深度不同方向压强;(选填“相同”或“不同”)
    5. (5) 小明保持图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明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原因是
五、计算题
  • 33. 吴师傅开车从外地拉货回来,将要经过一座桥,刚要上桥,他看了一下立在桥头的限重标志牌(如图所示),便立即把车开过了桥,已知汽车自身所受重力为7×104N,(g取10N/kg)求:

    1. (1) 张师傅的汽车的质量;
    2. (2) 除车重外,所载货物和人的重力不超过多少牛?
  • 34. 一锥形瓶,重1.2N,底面积为50cm2 , 杯内盛水,水深8cm,水重3N,放在水平桌面上。(g=10N/kg)求:

    1. (1) 水对杯底的压力多大?
    2. (2) 杯对桌面的压强多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