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梓州学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1-06-03 浏览次数:15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字词句段·运用 (27分)
  • 1. 看拼音,写字词。

    zhǎ yǎn间,又到了áolà bā zhōu的时候,妈妈准备了栗子、枣、葡萄干、小米等八种食材。我一直在厨房外pái huái,不肯nuó yí一步。锅里的东西在妈妈的jiǎo huo下变得越来越nóng chóu,一个个冒起的气泡慢慢地zhàn kāi。我再也忍不住了,yī wēi在妈妈身旁,不停地niàn dao:“妈妈,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吃呀?”妈妈笑着说:“小馋猫,等你摆好了碗筷就可以吃了。”

  • 2. 下面词语音、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栏(zhà) 展览 通宵 燃放 B . 色(hè) 寂寞 凄凉 书藉 C . (jù) 控制 袭击 明媚 D . (fá) 挽回 惊惶 宴会
  • 3. 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自然界中很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在等待有志于此的科学家去破解。 B .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C . 生态环境建设不是油然而生的事,如果等到景区大开发时才着手,就为时已晚了。 D . 节日的东大街,悬灯结彩 , 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 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终于赶上来了。 B . 我肯定他大概去图书馆了。 C . 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D . 我最爱看舞蹈和音乐。
  • 5. 下面诗句中与“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了相同情感的一项( )。
    A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B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D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6. 与“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所蕴含的道理相似的俗语是(  )
    A .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 .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7. 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 (1) 灯结彩(   )
      A . 看,望 B . 陈设,铺排 C . 分开,展开
    2. (2) 故事梗概(   )
      A . 挺直 B . 植物的枝 C . 大略
    3. (3) 春城无处不飞花(    )
      A . 城市的名字 B . 春天的京城 C . 昆明
  • 8.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①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

      ②小狗失而复得,我高兴得

      ③盼望:

    2. (2) 写出下面事物的寓意。

      ①过年吃年糕:

      ②中秋节赏月:

      ③建筑上雕刻蝙蝠:

    3. (3) 填写与画横线的词语意思相同但是说法不同的词语。

      节日期间,衡东地区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游客。罗荣桓故居人头攒动,锡岩仙洞

       ,鸡公岩 ,灵山庙 。

二、语言积累·运用(共15分)
  • 9.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 (1) 在最近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国作家笔下的鲁滨逊,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笔下的尼尔斯,国作家笔下汤姆·索亚。
    2. (2) 日暮汉宫传蜡烛, 。
    3. (3)  ,朝露待日晞。 ,万物生光辉。
    4. (4)  ,一字值千金。
  • 10. 判断正误。
    1. (1) 《北京的春节》 一文详细介绍了除夕和正月十五两个节日的习俗,其余皆是略写。
    2. (2) 读名著,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3. (3) 《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中的鲁滨逊是一个冒险家和航海家,他独自一人在一座荒岛上生活了28年以后被救,终于回到了英国。
    4. (4) 《藏戏》一文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了藏戏的成因及流传方式。
    5. (5)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意思,意思是每个人对这部作品的解读、赏析和看法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三、阅读理解·感悟(28分)
  • 11. 课内赏析

    迢迢牵牛星,....................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1. (1) 把古诗补充完整。
    2. (2) 解释下列字词。

      擢:

      盈盈:

    3. (3) 这首诗中用了很多叠词,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诗中的叠词有:迢迢、、札札、 等,其中只有“”是属于拟声词,其他几个都是状态词。
    4. (4) 这首诗中通过描写织女的姿态美,意在表现织女的勤劳形象的诗句是:
    5. (5) 这首诗中描写的情景,有虚实之分,眼之所见为实,心之所想为虚。哪些诗句描写的是眼前所见的“实景”?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 12. 课外阅读

    ①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森森的小河上。突然,前面,小河的拐弯处,黑黢(qū)黢的峰峦下面,闪出一点火光。

    ②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③“啊,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马上就到过夜的地方啦!”船夫扭头来朝身后的火光看了一眼,又不以为然地俯身划桨。“还远哩!”

    ④我不相信他的话,因为火光冲破朦胧的夜色,明明在那儿闪烁。不过船夫是对的,事实上,火光的确还远着呢。

    ⑤在如磐的黑夜里,火光的特点是:驱散黑暗,闪闪发亮,近在眼前,令人神往,给人以希望,促你前进。眼见火光渐渐临近,似乎只要再挥两三桨,行程就结束了……其实却还远着呢!

    ⑥我们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划了很久。峡谷两岸的峭壁,迎面驶来,又依次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无边无际的远方,而火光却依然停在前头闪耀着,闪闪发亮,令人神往,召你前行,——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

    ⑦现在,无论是这条被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经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多闪耀的火光,似乎近在眼前,不止使我一人心驰神往,也召唤着夜行者奋勇前进。但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奔流,奔流,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桨……

    ⑧然而,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

    1. (1) 给短文加个合适的标题:
    2.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 (3) 看到火光,“我”的反应是,船夫的反应是,文中“火光”象征着
    4. (4) 读第⑥自然段“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有同学觉得这句话前后矛盾,李红却不这样认为,她在文章旁边写了个批注,她可能会怎么写?
    5. (5)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四、习作实践·表达(30分)
  • 13.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底蕴,我们熟知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这些中华传统节日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请你任选一个传统节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讲讲这个节日传承至今的风俗习惯。(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不少于4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