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15 浏览次数:1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Al2O3的熔点高,用于制造耐火砖、耐火管 B . 聚乙烯薄膜可用于食品包装袋材料 C . “中华有为”华为Mate系列手机采用的超大容量高密度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 D . 漂粉精、漂白液的主要成分都是NaClO,可用于杀菌消毒
  • 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醋酸反应:H++OH-=H2O B . 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Mg2++Ca(OH)2=Mg(OH)2+Ca2+ C . 碳酸钙加入过量盐酸中:CaCO3+2H+=CO2↑+H2O+Ca2+ D . 钠和水反应:Na+H2O=Na++OH-+H2
  • 3. 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 . 乙酸乙酯(乙酸):加入乙醇,浓硫酸加热 B . Cl2(H2O):通过碱石灰的干燥管 C . CH4(C2H4):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 . FeCl2(FeCl3):加入过量铁粉后,过滤
  • 4. (2020高一下·北京期末)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是(   )
    A . Fe B . Al C . Cu D . Ag
  • 5.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一块表面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液态铝不会滴落

    Al2O3的熔点高于Al

    B

    向无色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该溶液一定含SO

    C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该气体一定是Cl2

    D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放在某溶液上方,产生白烟

    该溶液一定为浓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色玻璃属于胶体 B .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首先发现了苯 C . 原子利用率是指期望产物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D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诗词描述的现象发生了化学变化
  • 7.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42 gC2H4和C3H6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 NA B . 标准状况下,3.2 g铜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为0.1 NA C . 1molMg与足量O2反应生成MgO,失去2 NA个电子 D . 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 8. 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都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 . Si→SiO2→H2SiO3→Na2SiO3 B . Fe→Fe(OH)3→Fe2O3→Fe(NO3)3 C . HCl→Cl2→HClO→NaClO D . Al→Al2O3→Al(OH)3→AlCl3
  • 9. 丙烯酸(CH2 = CH-COOH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2CH3CH = CH2 + 3O2催化剂,加热2CH2 = CH-COOH + 2H2O

    下列关于丙烯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B . 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C . 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D .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10. 中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能利用太阳光高效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过该催化反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B . 反应Ⅰ中部分H2O被还原为H2 C . 反应Ⅱ为:2H2O2 2H2O+O2 D . 该反应过程中只发生了分子的脱附过程,没有发生吸附过程
  • 11. 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氨气的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烧瓶中制取氨气时常用的固体为CaO或NaOH B . 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三颈瓶口c处验满 C . 关闭a,将单孔塞(插有吸入水的胶头滴管)塞紧瓶口c,挤压胶头滴管,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C点时喷泉最剧烈 D . 常温下完成该实验,假设溶液刚好充满烧瓶且混合均匀,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1/22.4 mol/L
  • 12. 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能量存储/转化装置(如图所示)。闭合K2、断开K1时为制氢和储能;断开K2、闭合K1时为供电。(已知Zn在强碱性溶液中易转变为Zn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供电时,Zn作负极 B . 供电时,OH-向Zn电极方向迁移 C . 供电时,Zn电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D . 供电时,装置中的总反应为Zn+2H2O=Zn(OH)2+H2
  • 13. 香花石被誉为“矿石熊猫”,其化学式为X3Y2(ZWR4)3T2。其组成元素均为前20号主族元素,其中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等,X、Z位于同族,Y、Z、R、T位于同周期,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T无正价,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半径:Y>Z>R>T B . T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很高是因为其氢化物分子间有氢键 C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X>Z D . XR2、WR2两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不同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 B . 石油的裂解目的主要是为了得到汽油 C . 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最终水解为葡萄糖 D . 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15.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Cl2(g)⇌2HCl(g)+I2(s)。下列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事实有(   )

    ① 断裂1 mol H-I键同时断裂1 mol I-I键

    ②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③容器内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④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⑤断裂1 mol Cl-Cl键同时生成2 mol H-Cl键

    ⑥容器内HI、Cl2、HCl浓度之比为2∶1∶2且保持该比例不变

    A . ①②③⑥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⑥ D . ③④⑤⑥
  • 16. 将3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这些气体恰好能被70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   )
    A . 0.1 mol B . 0.2 mol C . 0.3 mol D . 0.4 mol
二、综合题
  • 17.                
    1. (1) 有下列四组混合物,请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填字母)

      A.过滤  B.蒸发  C.分液  D.萃取  E.蒸馏  F.升华

      ①氯化钠溶液提取氯化钠晶体

      ②乙醚和苯的混合物。(乙醚和苯沸点分别为34.6℃,80.1℃)

      ③水和溴苯的混合物

      ④氯化钠和碘的固体混合物

    2. (2) 请用下列10种物质的序号填空:只含有极性键的是;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

      ①O2   ②H2   ③NH4NO3   ④K2O2   ⑤Ba(OH)2   ⑥CH4   ⑦CO2   ⑧NaF   ⑨NH3   ⑩I2

    3. (3) X、Y为前20号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已知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且X原子半径大于Y原子,其电子式为:;若XY2为共价化合物,且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XY2的结构式为:
  • 18. 已知元素X、Y均为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一种核素常用于测文物的年代,Y元素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元素X、Y可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M和N,已知M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M分子中所含X元素的质量是Y元素质量的6倍,且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N是一种常用溶剂,分子式中两种元素个数比为1:1。回答下列问题:
    1. (1) M的分子式为:
    2. (2) 任意写一种不含支链的M的结构简式
    3. (3) 如图在烧瓶a中加入N与液溴的混合液,加入铁粉可以使其发生反应:

      ①写出a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仪器b的名称为

    4. (4) 乙烯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结合如图路线回答:

      已知:2CH3CHO+O2 2CH3COOH

      ①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②该转化关系中D生成CH3CHO的反应方程式为

      ③G是一种油状、有香味的物质,有以下两种制法。

      制法一:实验室用D和E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G。反应⑥用18O同位素标记乙醇中的氧原子,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制法二:工业上用CH2=CH2和E直接反应获得G。该反应类型是

  • 19.              
    1. (1) 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 ,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测得CO和CH3OH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以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H2)=。下列措施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是(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恒容条件下充入He

      C.减小CH3OH的浓度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②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已知断开1molCO(g)和2molH2(g)中的化学键共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924 kJ,则断开1molCH3OH(g)中的化学键共需要吸收kJ的能量。

    2. (2) 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此装置既能实现有效清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B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为使电池能持续放电,该离子交换膜最好选用(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

      ③当有8.96L NH3(标准状况)参加反应时,离子交换膜右侧质量减少g。

  • 20. A、B、C、D、E、F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物质A由1~2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转化关系,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若A为淡黄色固体,物质A和D的摩尔质量相等,请写出B和F溶液反应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
    2. (2) 若物质A中一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电子总数的 ,将B和D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按恰当比例混合,可得一种不含金属元素的盐溶液,请写出A与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若常温下A为有色气体,F是一种金属单质。请写出B和适量F反应生成C与气体E的离子方程式:;简述D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检验方法
  • 21.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将高锰酸钾粉末与一定量铁粉混合隔绝空气加热,并在实验结束后对所得产物中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X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相关实验并分析黑色粉末X的组成。

    (定性检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一

    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

    粉末部分被吸引

    步骤二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微热

    黑色粉末部分溶解,无气泡产生

    步骤三

    将步骤二反应后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

    溶液呈现红色

    步骤四

    取步骤二所得滤渣于试管中,加足量浓盐酸,加热

    滤渣全部溶解,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1. (1) 各成分的存在情况:MnO2;Fe3O4;Fe。(选填字母)

      A.可能有         B.一定有             C.一定没有

    2. (2) 步骤四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定量检验)

    3. (3) ①下列仪器中,在灼烧时必须用到的是(填字母)。

      ②有同学认为:上述流程若不加入H2O2 , 其它步骤不变,只要在操作Z前,让反应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放置仍可达到实验目的,他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通过以上数据,黑色粉末X中摩尔质量最小物质的物质的量为mol。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