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

更新时间:2021-07-19 浏览次数:8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    )
    A . 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B . 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 C . 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D . 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 2. “地球在流浪,环境保护不能忘”,化学与生活、环境、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 聚乳酸酯的降解和油脂的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C . 合成纤维中,维纶吸湿性最好,原因是其分子链上含有羟基 D . 工业用乙烯直接氧化法制环氧乙烷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
  • 3. 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分子平均直径为60~140nm。下列有关新冠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病毒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 . 新冠病毒在空气中可以“气溶胶”形式传播 C . 过氧乙酸、75%的乙醇、“84”消毒液等均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 D . 我国研制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应避光、冷藏保存
  • 4.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NH4Cl的电子式: 图片_x0020_100002 B . N的电子排布图: 图片_x0020_100003 C . 苯乙烯 图片_x0020_100004 的实验式:CH2 D . 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图片_x0020_100005
  • 5. 下列各有机物的命名或分类错误的是(    )

    选项

    结构简式

    命名

    类别

    A

    对甲苯酚

    芳香烃

    B

    2,3-二甲基戊烷

    烷烃

    C

    2-丁醇

    一元醇

    D

    3-甲基-1-丁烯

    脂肪烃

    A . A   B . B   C . C   D . D
  • 6. 已知反应:3A(g)+B(g)=xC(g)+2D(g)   △H<0。在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A和1molB;5min时,c(D)=0.1mol•L-1;0~5min内,v(C)=0.2mol•L-1•min-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5min时,c(A):c(B)=3:5 B . x=2 C . 5min时,c(A)=1.25mol•L-1 D . 从反应开始到5min内,v(B)=0.05mol•L-1•min-1
  • 7.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molCsCl晶胞中含有Cl-的数目为8NA B . 44g干冰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4NA C . 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0.4NA D . 17g-OH的质子数与电子数均为9NA
  • 8. (2020高二上·运城月考) 结合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molH2(g)与 molO2(g)键能之和比1molH2O(g)的键能高 B . H2O(g)变为H2O(l)时,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C . 2molH(g)与1molO(g)生成1molH2O(g)所吸收的热量是bkJ D . 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H=2(b+c-a)kJ•mol
  • 9.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四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r(W)>r(Y) >R(Z) B . 由元素Z、W形成的化合物中均只含离子键 C .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 D . 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可以和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发生反应
  • 10.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NH3分子中N的杂化方式为sp3 , 则PH3分子中P的杂化方式也为sp3 B . 甲烷的键角是109o28’,白磷(P4)的键角也是109o28’ C . 离子晶体中都含有离子键,所以分子晶体中也一定含有共价键 D . 干冰(CO2)是分子晶体,则SiO2也是分子晶体
  • 11. 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某有机物与溴水混合

    溶液褪色

    有机物中一定含碳碳双键

    B

    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

    溶液褪色

    乙醇具有还原性

    C

    常温下,将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

    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D

    苯和苯酚稀溶液分别与浓溴水混合

    后者产生白色沉淀

    羟基影响了苯环活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自从第一次合成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物XePtF6以来,人们又相继发现了氙的一系列化合物,如XeF2、XeF4等。图甲为XeF4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XeF2晶体的晶胞结构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XeF4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B . XeF2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C . 一个XeF2晶胞中实际拥有4个XeF2 D . XeF2晶体中距离最近的两个XeF2之间的距离为 (a为晶胞边长)
  • 13. 有机物X、Y、Z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下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Z的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 . Y和Z可以用银氨溶液来鉴别 C . X、Y、Z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D . Y与苯甲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 14.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现象→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

    A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产生红色沉淀

    Fe3++3SCN-=Fe(SCN)3

    B

    向由0.1molCrCl3•6H2O配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

    产生0.2mol沉淀

    已知Cr3+的配位数为6,则CrCl3•6H2O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r(H2O)6]Cl3

    C

    向溶液K2Cr2O7溶液中先滴加3滴浓硫酸,再改加10滴浓NaOH

    溶液先橙色加深,后又变为黄色

    溶液中存在Cr2O (橙色)+H2O 2CrO (黄色)+2H+

    D

    向Cu(OH)2悬浊液中滴加氨水

    沉淀溶解

    Cu(OH)2不溶于水,但溶于氨水,重新电离成Cu2+和OH-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溴液流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放电时,b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 B . 放电时,a电极I-被氧化 C . 充电时,导线中每通过0.2mole- , b电极增重6.5g D . 充电时,a电极接外电源负极
  • 16. 常温下,用pH传感器进行数字化实验,分别向两个盛50mL0.1000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匀速滴加50mL蒸馏水、50mL0.1000m mol∙L−1醋酸铵溶液,滴加过程进行磁力搅拌,测得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醋酸铵溶液的pH=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曲线X表示盐酸中加水稀释的pH变化,滴加过程中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逐渐减小 B . 曲线Y的pH变化主要是因为CH3COO与H+结合成了弱电解质 C . a点对应的溶液中c(Cl)+c(CH3COO)+c(OH)-c( )=0.01 mol∙L−1 D . b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电离的c(H+)=10−12.86 mol∙L−1
二、填空题
  • 17.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在此基础上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为了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并认为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共同的语言”。
    1. (1) 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ⅠB、ⅡB元素属于区。

      ②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113号Nh、115号Mc、117号Ts、118号Og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分别为“ (nǐ)”“镆(mò)”“ (tián)”“ (à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115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七周期VB族

      b.117号元素Ts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上,属于准金属,可能是半导体

      c.这四种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Nh>Mc

    2. (2) 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见表中元素G的信息,其中“3d64s2”称为该元素原子的,该元素M能层上具有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3. (3) 认识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①第三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DE(填“>”“<”或“=”)。

      ②气态氢化物的沸点:BF(填“>”“<”或“=”),理由是

三、综合题
  • 18. 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其反应原理和实验的装置如图(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H2SO4(浓)+NaBr  NaHSO4+HBr↑,CH3CH2OH+HBr CH3CH2Br+H2O。

    图片_x0020_100030

    有关数据见表:

    物质

    乙醇

    溴乙烷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深红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1.44

    3.1

    沸点/℃

    78.5

    38.4

    59

    1. (1) 实验中用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2. (2) 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沸石,则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
    3. (3) 氢溴酸具有还原性,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F接橡皮管导入(填试剂名称)进行尾气处理。
    5. (5) 反应完成后,将C中的馏出液转入锥形瓶中,边振荡边逐滴滴入浓H2SO41~2mL以除去水、乙醇等杂质,使溶液分层后用分液漏斗分去硫酸层,经硫酸处理后的溴乙烷转入蒸馏烧瓶,水浴加热蒸馏,收集到35~40℃的馏分约18.0g。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溴乙烷的产率是(精确到0.1%)。
  • 19.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现状,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发展“煤化工”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图1是煤化工产业链之一。

    “洁净煤技术”研究在世界上相当普遍,科研人员通过向地下煤层气化炉中交替鼓入空气和水蒸气的方法,连续产出热值很高的煤炭合成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 , CO和H2可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

    1. (1) 已知:

      Ⅰ.C(s)+O2(g)=CO2(g)△H=-393.5kJ/mol

      Ⅱ.C(s)+H2O(g)=CO(g)+H2(g)△H=+131.3kJ/mol

      则反应CO(g)+H2(g)+O2(g)=H2O(g)+CO2(g)△H=kJ/mol。

    2. (2) 在T1℃时,体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和为3mol的H2和CO,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

      ①下列情形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序号)。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密闭容器中CO、H2、CH3OH(g)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c.体系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CO的同时生成2molH2

      ②当起始 =2时,经过5min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0.6,则0~5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H2)=,此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3. (3) 已知CO2(g)+CH4(g) 2CO(g)+2H2(g),在密闭容器中有浓度均为0.2mol/L的CH4与CO2 ,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压强p1p2(填“>”“<”或“=”,下同);当压强p2时,在y点:v(正)v(逆)。
  • 20. 过渡元素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生活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 (2) 高密度磁记录材料纳米钴(Co)可通过亚肼(N2H2)还原氯化亚钴来制备。

      ①N2H2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②亚肼(N2H2)分子中四个原子在一个平面上,由于几何形状的不同,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图片_x0020_338975228图片_x0020_245271450 ,乙炔(C2H2)与亚肼(N2H2)均为四原子分子,但乙炔(C2H2)分子只有一种结构,原因是

      ③Co3+能与NH3和N 形成配离子[Co(N3)(NH35]2+ , 在该配离子中Co3+的配位数为;写出与N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任写一种,填化学式);N 的空间构型是

    3. (3) FeO、NiO晶胞结构相同,晶体中r(Ni2+)和r(Fe2+)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FeO(填“>”或“<”),原因是;已知NiO晶体结构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则NiO晶胞的俯视图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图片_x0020_1422978009

    4. (4) CdS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该晶胞的晶胞参数为apm,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 , 则C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近似为(用含ρ、NA、a的代数式表示)。

      图片_x0020_1892918564

  • 21. 有机物M常作消毒剂、抗氧化剂等,用芳香烃A制备M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R1COOR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2. (2) 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
    3. (3) E与足量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芳香族化合物H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H的结构共有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3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5. (5)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以苯甲酸甲酯和CH3MgBr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的合成路线。__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