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1-05-21 浏览次数:2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放学后,同学们在球场上踢足球.小明用力把球踢了出去,感到脚上有点疼,这是因为;足球最后停了下来,这说明足球受到了力的作用.
  • 2. 如图是一辆装满同种货物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压扶手,这时手推车可看做杠杆,支点是 点(填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手,这时支点是 点,与前轮遇到障碍物时相比,此时较 力(填“省”或“费”)。

  • 3. 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压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向下运动,从静止到下滑的整个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重力为N。在10s之后,物体的速度(选填“越来越快”、“越来越慢”、“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压力F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 4. 如图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做的一个实验:她将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并拉直细线,放手后发现小球悬停在空中.然后轻轻拨动小球,小球便不停地绕O点转动,若转动中突然剪断细线,小球将会做运动,这是由于小球具有

  • 5. (2020·威海) “北斗圆梦,星耀苍穹”,2020年6月30日,北斗三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组网成功,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部定位于赤道上空,这线卫星之间是相对(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这些卫星受(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 6. 一根弹簧下端挂5 N的物体时长25 cm,挂2N的物体时长16 cm,则弹簧的原长为cm。当弹簧受到的拉力是 3.5 N 时,长度为cm。(均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 7. 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5kg,在16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如图乙所示,若将A、B木块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N.

  • 8.

    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的大小为 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 9.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放有一个质量均匀的长方形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3-6秒内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为N;第2s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N。

二、单选题
  • 10. (2017八下·无锡期中)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 0N B . 3N C . 6N D . 12N
  • 11. (2017·牡丹江) 以下事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 . 走路时鞋底与路面间的摩擦 B . 写字时笔与纸面间的摩擦 C . 拿东西时手与物品间的摩擦 D . 机器运转时轴承与滚珠间的摩擦
  • 12. 密度均匀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全尺长的三分之一,当B端挂5N的重物P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如图所示,则此尺受到的重力是(    )

    A . 2.5N B . 5N C . 10N D . 无法确定
  • 13. (2017八下·泰州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 .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 . 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 . 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 14. (2019九上·雁塔月考) 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三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A、FB、Fc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FA:FB:Fc=3:2:1 B . FA:FB:Fc=1:2:3 C . FA:FB:Fc=6:3:2 D . FA:FB:Fc=2:3:6
  • 15. (2017八上·武威月考)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 6m/s B . 6.25m/s C . 6.75m/s    D . 7.5m/s
  • 16. 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从t=0s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对于这个过程力和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 . 该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t=1s时,若F=3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 C .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m/s D . 从t=0s到t=6s的过程中,力F在逐渐增大
  • 17. 如图所示,两个各重2N的相同长方体A和B靠在一起,在大小为2N的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受到的摩擦力是1N B . A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4N C . B对A的作用力是2N D . A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
  • 18. 如图所示,小江同学将自己的水杯和英语词典叠放在书桌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杯对词典的压力就是水杯的重力 B . 水杯受到的支持力和水杯对词典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词典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和词典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19. 如图所示,物体重400 N,F=100 N,物体和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 cm²,则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

    A . 400 N,10 Pa B . 500N,12.5 Pa C . 500N,1.25×105 Pa D . 400N, 105Pa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2.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 (2) 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选填甲、乙、丙或丁);
    3. (3) 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以上两空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粗糙程度)
    4. (4) 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错误原因是
  • 23.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装置,每只钩码重为0.5N(钩码个数若干),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1. (1) 图甲中,杠杆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
    2. (2) 图乙中,小明实验时始终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时其示数是N,此时将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则其示数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钩码和测力计的位置保持不变,则在A点最多可挂只钩码;
    3. (3) 图丙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 杠杆受到绳的拉力为F2 , 小明发现 ,其原因是
  • 24. (2019·鄂州)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物品在水平桌面上进行探究。

    1. (1) 实验中用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2. (2) 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以得出;比较丙图和图,可以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3) 本实验还采用了的研究方法。
五、计算题
  • 25.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绳重和摩擦不计,当物重G=1600N、拉力F为450N时,可使物体匀速上升.求:

    1. (1) 当拉绳的速度为多大时,可使重物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
    2. (2) 动滑轮重为多大;
    3. (3) 当被提起的物体重为G′=2600N时,拉力F′为多大可以使物体匀速上升.
  • 26. 如图所示的杆秤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工具,其工作原理是杠杆原理,已知图中杆秤的挂钩A到提纽 O的距离OA=4cm,提纽O 到挂秤砣B的距离 OB=20cm。若秤砣所受的重力为10N,杆秤的自重可以忽略不计。(g取10N/kg)请问∶

    1. (1) 此时所称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2. (2) 如果换称另一质量为6kg的物体,则秤砣要从现在的B处再向左移动多少?
    3. (3) 若要增大该杆秤的测量范围,请你说出其中一种方法?
  • 27. 航天迷小伟利用自制降落伞模拟返回舱的降落过程,将带有降落伞的重物从高处释放,开始作加速下落,后匀速下落,若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重物受到的阻力f速度v满足关系式∶ ,重物在离地40 m高处开始匀速下落,已知降落伞和重物总质量为30kg。求:
    1. (1) 重物下落最大的速度;
    2. (2) 重物从开始匀速下落到落地所用的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