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物理2021年中考复习 光现象专题训练(一)

更新时间:2021-05-12 浏览次数:56 类型:三轮冲刺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下·黑山月考)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 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 . 拍照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照相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内的位置 C .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 . 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2. (2021·道里模拟) 如图中以空气、水、玻璃为光的传播介质,已知光在空气中传播最快,在玻璃中传播最慢,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B .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随入射角增加而增大 C . 光从光速较大的介质斜射入光速较小的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 .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 3. (2021·道里模拟) 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 凿壁偷光 B . 杯弓蛇影 C . 海市蜃楼 D . 长虹饮涧
  •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白光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 B .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 . 树在地上的影子和小孔成像的成像原理相同 D . 能看见花谷里黄色的花是因为它吸收了黄光
  • 5. (2021·瑶海模拟)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M为玻璃板,A和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图乙是在做实验时留下的记录痕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过程中,玻璃板M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B . 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成更清晰的像 C . 实验过程中,要测多组实验数据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D . 选择完全相同的A,B两支蜡烛是为了验证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
  • 6. (2021·利辛模拟) 我国的古诗词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 .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的“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B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 7. (2021八下·高州月考) 下到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孙爷爷配戴的远视眼镜一定对光有发散作用 B . 城市中的光污染一定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C . 当物体与它的像大小相同时,光一定是通过折射或反射形成的 D . 当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其像距一定是大于物距的
  • 8. (2021·昆明模拟) 某同学利用水透镜(注射器和弹性膜制成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等器材进行探究。图所示情况下,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所示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B . 用注射器向水透镜中注入水后,凸透镜的焦距会变小 C . 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向水透镜中注水,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 . 向水透镜中注水,观察成像特点的变化,可以模拟近视眼的成因
  • 9. (2021·泰安模拟) 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路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0. (2021·金乡模拟) 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江清月近人”,水中有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B . “对影成三人”,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C . “瀑水喷成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 . “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 11. (2021·自贡模拟)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7.5cm<f<10cm

    ③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④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A . ①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
  • 12. (2021·商河模拟)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 铅笔“折断” B . 水中倒影 C . 墙上的影子 D . 光的色散
  • 13. (2021·东明模拟) 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所用玻璃板越大,像越大 B . 使用光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C . 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D .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 14. (2021·东明模拟)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若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得到(   )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正立、等大的虚像 D . 倒立、等大的实像
  • 15. (2021·锡山模拟) 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 B . 图乙中,放大镜利用了光的折射成像 C . 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D . 图丁中,三棱镜分解太阳光是光的折射现象
二、填空题
  • 16. (2021八下·咸宁月考) 如图,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凸透镜而形成的像(填“实”或“虚”).

  • 17. (2021八下·咸宁月考) 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填“反射”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填“实”或“虚”)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填“物距”或“像距”).

  • 18. (2021·日照模拟) 夏天,我们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传播的结果,其实这些小亮斑是太阳倒立的(选填“实”或“虚”)像。一张不透光的纸开一个极小的“△”形孔,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那么这个小孔在地面上产生的形状是
  • 19. (2021·自贡模拟)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若蜡烛A距玻璃板 5cm,则蜡烛B距玻璃板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

  • 20. (2021·南充模拟) 饺子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吃饺子也就成了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煮饺子时,看到的是饺子在水中的(选填“实像”或“虚像”);刚煮好的饺子端上饭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香气四溢是因为发生了现象。
  • 21. (2021·寻乌模拟) 如图所示是王爷爷用焦距可调的照相机拍摄到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焰火表演活动”的照片。照相机成的是(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王爷爷想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取景范围可以将焦距调(选填“大”或“小”)一些。

  • 22. (2021八下·荆州月考) 2017年7月G20峰会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以此强化安防。如图2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当被识别人逐渐靠近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时,她所成的像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3. (2021·遵义模拟) 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及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恰好能成烛焰倒立、 的清晰实像;一段时间后, 蜡烛变短了,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会向 (选填“上”或“下”)移。

  • 24. (2021·成都模拟) 现在许多宾馆都利用房卡取电,如图所示。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家庭电路中的, 房间里各用电器之间是联的;司机能通过车内的后视镜看到乘客,这是光的(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在轿车刹车过程中,车轮表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 25. (2021·成都模拟) 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若将蜡烛远离成像仪,蜡烛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6. (2021·成都模拟) 小王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她在镜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m/s。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