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2020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三诊)

更新时间:2021-05-14 浏览次数:19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电磁波和信息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手机 5G 技术“传输的信息更多”主要是其电磁波频率更低 B . 电磁波在光纤中是沿一条直线传播的 C . 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D .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相同
  • 2. (2020八上·金乡期中) 2019年10月1日举行的国庆阅兵,彰显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雄心壮志。如图,每个方队从天安门东华表正步行进至西华表大约用1min的时间,东、西华表的距离为96m(不考虑队伍长度),则阅兵方队正步行进的速度大约是(  )

    A . 1m/s B . 1.6m/s C . 1.6m/min D . 96m/s
  • 3. 小东通过上网课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东调节电脑的音量实际上是在改变声音的响度 B . 小东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讲老师和发言同学的声音 C . 小东上课时,听到窗外嘈杂的噪声后关上窗户,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小东通过无线方式上网,所以听到电脑中传出声音的声速约为3×108m/s
  • 4. 关于原子核和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B . 现有核电站利用的是重核裂变 C . 核能的使用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D . 氢弹爆炸时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
  • 5. (2019九上·平遥月考) 2019年春节期间热映的《流浪地球》被誉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这部电影讲述了多年以后太阳急速衰老膨胀,无法再给地球提供能量,人类为了拯救地球而点燃木星周围的可燃气体,逃离太阳系的故事。其中“点燃木星”将地球推开相当于内燃机的(   )
    A .   吸气冲程 B . 压缩冲程 C . 做功冲程 D . 排气冲程
  • 6. 如图所示的有关物理知识的应用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 螺钉带有垫片 B . 盲道凸起的圆点 C . 吸管一端为斜口 D . 压路碾子很重
  • 7. “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等,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防止“飞沫传播”的重要防护措施。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会继续飞行 1 至 2 米,是因为飞沫具有(  )
    A . 惯性 B . 密度 C . 质量 D . 重力
  • 8. (2020九上·福田期末)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6V B . 试电笔可以区分电池的正负极 C . 用潮湿的手拨动电器设备的开关 D . 发生触电时要立即切断电源
  • 9. 如图所示,半潜船主要作用是承运货物,它和潜水艇一样通过压载水的调整改变重力,调节装货甲板的高度,以便于装卸货物。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 半潜船甲板下沉没入水中过程所受浮力减小 B . 半潜船甲板向上浮出水面过程所受浮力增大 C . 半潜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D . 半潜船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 10. (2020·北京模拟)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曾进行了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著名的理想实验。由静止沿光滑轨道滑下的同一小球总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h,且A、B、位置小球速度均为零。因此可以推想,当轨道的一端水平放置时,小球将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下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在上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B . 如图乙所示,小球在最左侧重力势能小于在最右侧的重力势能 C . 图甲中小球机械能大于图乙中小球机械能 D . 如图丙所示,小球在水平面匀速运动过程中所 受合力为零
  • 11. 如图是一款名叫“小熊牛油”的火锅。烹煮火锅时,随着“小熊”造型的牛油慢慢熔化,麻辣鲜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人食欲大增。下列关于涮火锅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熊牛油”在熔化前,温度很低,没有内能 B . 涮菜时,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 C . 涮菜时,菜会变辣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 加热后香味更浓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慢
  • 12. (2019·泰州) 某智能家政机器人有三种识别启动方式:人脸识别(S1)、指纹识别(S2)、密码识别(S3),只要其中一种方式识别成功,则相应开关闭合,机器人启动(机器人用 表示),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13. 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要求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14. 手机无线充电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其中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是应用最多的无线充电方案。如图 所示,它的原理是在送电线圈中通过一定频率的交流电,使线圈的周围形成交变的磁场,通过电磁感应在受电线圈中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从而将能量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端。下列选项中和受电线圈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 15. 关于能量与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能量小的物体可以将能量传给能量大的物体 B . 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会减少 C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可以实现能量的转化效率达到 100% D . 核能和太阳能一样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 16. 下列关于光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发生日偏食时,我们在树荫下将看到月牙形的光斑 B . 一个手掌大小的镜子不能成我们的全身像 C . 从水中看岸上的树,会比实际的高 D . 使用放大镜时,将物体越靠近焦点,看到的像越大
  • 17. 小郭同学想要比较甲物质与水的吸热本领,于是选用了两套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同为200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酒精的热值q=3.0×107J/kg,加热时,酒精灯平均每分钟消耗0.28g酒精。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开始时,必须控制甲和水的初温相等 B . 前10min,甲吸收的热量为2.52×103J C . 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30% D . 甲与水的比热容之比为2:1
二、填空题
  • 18. 如图所示,铅笔斜插入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现象。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这是因为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选填“凸”或“凹”)透镜。

  • 19. (2020八上·巴南月考) 在 2020 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人们常用浓度 75%的酒精来消毒,如图甲所示,当酒精喷洒在手上后一会儿就变干了,且感觉到凉意,这个过程酒精发生了,图乙是医生戴的护目镜,上面有很多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20. 如图,是某同学买的瓶装矿泉水,瓶盖上有一道道条纹,目的是在用手拧瓶盖时能摩擦,当他用力握矿泉水瓶时,看到瓶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21. 如图,处于光滑水平面的小车上放有一条形磁铁,左侧有一螺线管,当开关 S 闭合时,螺线管的右端是 极,小车将向 运动。

  • 22. 在转移急救新冠肺炎病人时,救护车行时,车身表面空气流动快,压强,车内空气向外排出;而且“负压救护车”内有一个病人躺卧的“安全舱”,舱内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舱外气压,保证空气只能由舱外流向舱内,并在舱内杀菌处排出,保证医护人员安全。
  • 23. 电热水壶常有“烧水”和“保温”两个档位,如图是其内部简化电路图,已知R0=55Ω,R1=1045Ω,当 S 接 1 时,电热水壶处于档,当S接2时,通电 1min 产生的热量是J。

三、实验题
  • 24. 某同学探究“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实验用到的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实验如图,保持电压表示数为2.5V 不变,电阻R由小到大进行更换,则需要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向移动;为了能够完成整个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不小于Ω 。

  • 25. 央视《是真的吗?》节目中,主持人做了“电池+口香糖锡纸=取火工具”的实验:取口香糖锡纸,中间剪掉一些(如图乙所示),将锡纸条带锡的一端接在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接在电池的负极,很快发现锡纸条开始冒烟、着火,如图甲所示。已知ab,bc长度相等,锡纸条上(选填“ab”或“bc”)段的电阻最大,这是因为材料和长度相同时,越小电阻越大。

  • 26. 小其同学根据图甲的电路图,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关系”。

    1. (1) 实验中应选择(选填“相同”或“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L1、L2连接电路;
    2. (2) 正确连接电路后,小其测出灯泡 L1和 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2.6V 和 2.7V,测量电源两端电压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源两端电压是V,分析数据发现三次测量值有差异,该同学认为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你认为其中合理的说法是

      A.测量电压有误差

      B.灯泡实际功率不同

      C.越靠近电源,电压越大

  • 27. 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楷与同学们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每次实验小楷沿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得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

    表1

    实验序号

    钩码重

    钩码上升高度  

    绳端拉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机械效率

    1

    2

    0.1

    0.8

    0.3

    83.3

    2

    4

    0.1

    1.5

    0.3

    88.9

    3

    6

    0.1

    0.3

    1. (1) 第 3 次实验中拉力 F 的大小为N,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2) 分析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其机械效率η 与物重G 存在一定关系,比较符合两者关系的图像是下列的______;
      A . B . C . D .
    3. (3) 在测量拉力时,小睿同学觉得弹簧测力计运动时不便于读数,就让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时读数,小睿测得的机械效率(选填 “偏高”、“偏低”或“不变”)。
  • 28. 初三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室有一只温敏电阻 Rt , 其阻值与温度关系如图甲。该小组想利用此电阻和电表制作一个体温计,设想是温度越高,电表示数越大。可用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 6V)、电压表(量程 0~3V)、电流表(量程 0~0.6A)、定值电阻 R(200Ω)、开关、导线若干。

    1. (1) 小组同学首先对使用电流表还是电压表作为温度显示仪进行了讨论,小楷同学指出使用电流表无法显示温度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2. (2) 小楷设计了如图乙的电路,并对该电路进行了说明,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 . 电压表示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电压表示数随温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C . R 的主要作用是避免电流过大 D . 无论温度如何变化,电压表始终不超量程
    3. (3) 小睿将图乙中的电压表的接在 R 两端,来测量温度。为了在电压表上标出人体正常体温值的位置,小睿查看了正常人腋窝温度为 37℃,如果将Rt用绝缘布包好后置于正常人腋窝中央,保持腋窝合拢,闭合S,当电压表示数稳定后,电压表示数应为V;
    4. (4) 如果想要电压表更加明显地显示温度的变化,即在可测温度范围内, 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更大,以下可行的方案有______。
      A . 将电源电压适当调大 B . 使用量程更大的电压表 C . 将 R 换成阻值更大且适当的定值电阻 D . 保持其他部分不变,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阻值适当的定值电阻 E . 保持其他部分不变,在 Rt两端并联一个阻值适当的定值电阻
四、作图题
  • 29. 如图,两平面镜相互垂直。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①画出经过平面镜后的两条反射光线,②标出第二次反射后反射角的大小。

  • 30. 如图,一只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上方向匀速滑翔,画出①此时丹顶鹤受到重力,②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示意图。(图中O点表示丹顶鹤的重心)

五、计算题
  • 31. 智慧医疗技术“硬核”支援“新冠肺炎”防治。2 月 10 日某医院迎来了聪明的“导医工作者”——导医机器人“晓医”,如图。防疫科普、疾病分诊、问路指路、业务咨询、无惧病毒,导医机器人“晓医”无所不能。“晓医”的质量 30kg,体积为 15000cm3。它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行走 36m,用时 1min, 受到的牵引力大小是 150N,g 取 10N/kg。求:

     

    1. (1) 机器人“晓医”的平均密度;
    2. (2) 机器人“晓医”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 32. 如图甲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标有“6V 3W”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 S,当滑片P置于a点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V1的示数为 9V;当滑片P置于b点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 9V, 已知电阻 R0=6Ω 。求:

    1. (1) 当滑片P置于a点时,1min 内电路消耗的电能;
    2. (2) 当滑片P置于b点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
  • 33. 如图所示,均匀长方体 A、B上表面中心分别用细线连接,固定悬挂在长 1.2m 的轻质杠杆CF两端。长方体物块 A 的密度为 2×103kg/m3、底面积为 10cm2 , 其下方有一高 1.2m 的圆柱形薄壁容器,A 的下表面距容器底部0.2m,上表面与容器口相平。现将杠杆放置在支架DE上,当容器不装水时,E 点对杠杆的支持力恰好为0;当容器装满水时,D 点对杠杆的支持力恰好为0。已知物块 B 的重力 GB=10N,ρ =1.0×103kg/m3 , g=10N/kg。

    1. (1) 求DE的长度;
    2. (2) 撤去D,杠杆以E 为支点,A的下表面接触容器底,求容器未装水时, 物块A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A
    3. (3) 撤去E,杠杆以D为支点,将物块B的悬挂点在DF之间移动,且悬挂点离D点的距离为l,为使杠杆CF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须向容器中加减水。求加减水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与 l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 l 的最小值。
六、多选题
  • 34. 如图甲,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实心均匀圆柱体A、B 由同种材料制成,高度均为h0 , 质量分别为mA、mB , 且mA:mB=1:3,A、B 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若在A、B 上沿水平方向截去某一相同的厚度h,并将所截去的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乙,此时 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则下列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5.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12V,电流表量程为“0~0.6A”和“0~3A”,R0为定值电阻,可选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有“25Ω 3A”和“15Ω 3A”两个。连接好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点右边的A点,闭合开关S,电流表指针指到满偏刻度三分之一的位置,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 PA;接着将滑片P从A移到中点左边的B点,电流表的量程不改变,指针达到满偏,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PB , PA:PB=5:9,则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 定值电阻 R0 的阻值为 10Ω B .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5Ω 3A” C . 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0~0.6A” D . R0 消耗的最小功率约为 1W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