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20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13 浏览次数:15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我国北斗导航卫星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北斗+5G”导航服务,它与地面通信利用的是(  )
    A . 微波 B . 次声波 C . 超声波 D . 红外线
  • 2. 我市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发电,能量主要来源于(   )

    A . 潮汐能 B . 化学能 C . 风能 D . 内能
  • 3. 位于我市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候鸟栖息地广阔滩涂可有效调节气温,因为水的(  )
    A . 密度大 B . 比热容大 C . 流动性大 D . 热值大
  • 4. (2019·无锡) 如图所示,用电火花发生器点燃塑料盒内的酒精气体,能将盒盖喷出很远。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哪一个冲程相似(    )

     

    A . 压缩冲程 B . 吸气冲程 C . 排气冲程 D . 做功冲程
  • 5. 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形成的是(  )
    A . 大雾弥漫 B . 白雪皑皑 C . 滴水成冰 D . 冰消雪融
  • 6. (2018八上·合肥月考) 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 7. 甲、乙两台抽水机的功率分别为500W和800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做功少 B . 乙做功少 C . 甲做功快 D . 乙做功快
  • 8. 医务工作者使用液态异丙醇清洗呼吸机电路板上夹杂金属粉末的污垢和病毒,医务工作者闻到异丙醇刺鼻的气味,这表明异丙醇(  )
    A . 绝缘性好、其分子间有空隙 B . 绝缘性好、其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C . 导电性好、其分子间有空隙 D . 导电性好、其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 9. (2019·无锡) 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 . 水平向左移动 B . 水平向右移动 C . 竖直向上移动 D . 竖直向下移动
  • 10. 我市进入高铁时代,高铁列车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下列有关高铁列车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列车进站时,列车附近气流流速大,压强大 B . 列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止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 . 列车启动时速度加快说明列车所受牵引力大于阻力 D . 列车对铁轨的压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 11. 在操场上,小明用播放器播放同一首歌。他在播放器正前方5m处分别佩戴A、B两款隔音耳罩,当音量旋钮分别在图甲和乙的位置时,小明刚好听不到歌声。不戴隔音耳罩,小明在距播放器5m的不同位置,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B款隔音耳罩隔音性能较好 B . 保持音量旋钮位置相同,戴隔音耳罩刚好听不到声音的位置,B比A远 C . 保持音量旋钮位置和小明距播放器距离相同,戴隔音耳罩听到声音的响度, A比B小 D . 在播放器正后方同一位置,戴隔音耳罩刚好听不到声音时,播放器音量旋钮指示的音量,B比A小
  • 12. 学校物资储备室,工作人员用紫外线灭菌灯L1给防疫物资灭菌,L1和防疫物资封闭在不透明的密闭容器中。工作人员将白炽灯L2与L1连接在同一电路中,通过观察L2是否发光来判断灭菌灯工作与否。下列电路设计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3. 6月20日,盐城中华海棠园举办龙舟大赛,河水溅在身上,使运动员感觉凉,这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为了保障安全,每100米配备一艘急救船,一艘急救船以10m/s的速度运动到另一艘急救船处,需要的时间为s,运动员听到岸边人们“加油”的呐喊声,是通过传播到人耳处的。
  • 14. 自然界存在种电荷。用塑料梳子在干燥头发上梳几下,使其带电的方法叫,带电的梳子(能/不能)吸引小纸屑。
  • 15. 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先把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好天平后,测出矿石的质量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为g,接着测出矿石的体积20cm3 , 则矿石的密度为kg/m3

  • 16. 在“再探动滑轮”实验中,小红用动滑轮匀速提升一个重为10N的物体,物体在10s内匀速升高2m,绳端拉力F为8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J,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该动滑轮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低)。
  • 17.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的实像,则透镜焦距的范围为。生活中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应用了这样的成像规律。

  • 18. 2020年3月24日,我国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携带遥感30号卫星升空。升空时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运动/静止)的;遥感卫星绕地球运动,它的运动状态(变化/不变),绕地运行的卫星受到的是(平衡力/非平衡力)。
  • 19. (2019八下·鹤岗期末) 有一杠杆经过调节,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如图所示,在A点悬挂三个钩码(每个钩码重均为0.5N),要使杠杆水平平衡,需在B点悬挂个钩码;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N;如改变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水平平衡,测力计的读数将

  • 20. 电热水器金属内胆出水口加接一段曲长管道,在电热水器漏电且接地线失效时,能形成“防电墙”,失效时其金属内胆与大地间电压为220V,由于曲长管道中水具有电阻(简称“隔电电阻”),因而人体两端的电压不高于12V。曲长管道应选用导电性能(好/差)的材料制成,失效时,通过“隔电电阻”的电流(大于/等于/小于) “人体电阻”的电流,理由是

三、作图题
  • 21.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 (1) 在图甲中画出阻力F2的力臂;

    2. (2) 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两孔插座正确接入电路;

    3. (3) 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A'B'

四、计算题
  • 22. 大丰港海洋世界向大家展示了海洋的无穷魅力。如图为一只企鹅,该企鹅的重力为20N,两只脚掌触地总面积为0.008m2 , (g=10N/kg)。试求:

    1. (1) 企鹅的质量;
    2. (2) 企鹅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3. (3) 当它漂浮在水面上时,身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 23. 如图甲所示,某款电热饼铛,图乙为其工作原理电路图, 分别为上盘和下盘的发热电阻,已知 。某次烙饼加热和保温时的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当温度达到200℃时S1自动断开,再保温2min后,开关S断开。求:

    1. (1) 该电饼铛正常加热时的总电流;
    2. (2) 通过计算确定 的电阻;
    3. (3) 本次烙饼共消耗的电能。
五、实验题
  • 24. (2017·东台模拟)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花生米的热值.

    1. (1) 实验中利用来表示花生米燃烧放出的热量.
    2. (2) 测花生米燃烧放出热量时,应记录花生米的质量m1、水的质量m2、加热前的水温t0(写物理量及对应的符号),用c表示水的比热容,此过程中水吸收热量的表达式为Q=
    3. (3) 实验时发现花生米很难点燃,于是将它碾碎,并将它与酒精混合好欧充分燃烧,运用此方程(能/不能)准确计算出花生米的热值,理由是.(写出两点)
  • 25.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将一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过程。

    1. (1) 圆柱体所受重力为N,所受浮力的方向向上;
    2. (2) 分析A、B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3. (3) 分析两图可知:当圆柱体浸没水中后,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浸入水的深度无关,因为此时圆柱体浸入水的不再变化;
    4. (4) 通过比较图C和图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跟是否有关;D图中,若将悬挂圆柱体的细线剪断,圆柱体将(上浮/下沉/悬浮)。
  • 26. 小明“探究灯泡的电阻与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连接了图甲所示的电路,①~⑤是部分导线的序号,A~N是部分接线柱的编号。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U/V

    1.0

    2.0

    2.8

    3.8

    电流I/A

    0.12

    1.00

    0.30

    电阻R

    8.3

    2.0

    12.7

    1. (1) 其中只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把它改正过来,简述你的方法:
    2. (2) 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示数始终为0,电流表示数有变化,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 (3)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8V,电流表读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灯丝的电阻为Ω.接下来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继续测量,这样做的目的是
    4. (4)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及计算的电阻值如表,同组同学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其中一个数据是读数时出现错误,该数据是;产生这一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5. (5) 结合器材和数据分析,第组数据一定是该同学臆造出来的,原因是
六、综合题
  • 2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空的颜色

    1900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当入射光照射到尺寸小于入射光波长十分之一的分子上时,入射光将被“打散”,并从分子四周射出,如图甲如示。该现象被称之为光的瑞利散射。

    研究发现,在大气层,太阳光中的蓝紫光比红光瑞利散射更明显。晴天,在大气分子的强烈散射下,大量蓝、紫色光被散射至天空,天空才呈现蔚蓝色(人眼对紫光不敏感)。而比蓝光波长更长的其他色光不易被散射,可以继续向地面传播。

    当日落或日出时,太阳几乎在我们视线的正前方,此时太阳光在大气中要传播更长的路程,阳光中的蓝光大量被散射,剩下的光主要是红橙色光,云也因为反射这些红橙色光而呈现红色,这就是为什么日落时太阳附近呈现红色,但此时天空仍然是蓝色的。云朵反射太阳光并非瑞利散射。

    科学家发现,光线散射程度随分子直径d和入射光波长λ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瑞利散射只符合散射程度随变量减小之前的特征。

    1. (1) 红光的波长(大于/小于/等于)蓝光的波长。
    2. (2) 以下色光,最能穿透大气层的是_____。
      A . 红光 B . 绿光 C . 蓝光 D . 紫光
    3. (3) 天空的颜色与海拔高度关系正确的是

    4. (4) 当波长为450nm的蓝光,散射程度最高时,入射的大气分子的直径为nm(保留两位小数)。
    5. (5) 根据短文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 色光的瑞利散射规律等同于光的反射规律 B . 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天空在白天是黑色的 C . 白云看起来是白色,是因为光的瑞利散射 D . 高原地区的人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