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09 浏览次数:6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N2H4的结构式: B . F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 . SO2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 D . 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 2.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0.1mol·L-1NaOH溶液:Na+、K+ B . 0.1mol·L-1Fe2(SO4)3溶液:Cu2+ 、SCN- C . 0.1mol·L-1Na2S溶液:Na+、K+、ClO-、OH- D . 0.1mol·L-1NH4HCO3溶液:Ba2+、K+、OH-
  • 3.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B .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 +4 +2H2O C . FeCl3溶液净水原理:Fe3++3H2O=Fe(OH)3↓+3H+ D . 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重晶石:BaSO4+ -=BaCO3+
  • 4. 下列电化学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用装置甲在铁制品表面镀铜 B . 用装置乙电解精炼铜 C . 用装置丙制备NaOH和氯气 D . 用装置丁保护钢闸门
  • 5.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金属元素Y原子核外无未成对电子, Z的单质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W与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B . 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W的高 C . Y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大 D . 1mol单质Z中共价键的数目约为4×6.02×1023
  • 6.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 Fe2O3 Fe(s) FeCl2(s) B . Cu2S(s) Cu(s) CuSO4(aq) C . Al(s) NaAlO2(aq) Al(OH)3(s) D . NaCl(aq) NaHCO3(s) Na2CO3(s)
  • 7. 可充电钠-CO2 电池示意图如下,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4Na+3CO2=2Na2CO3+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电池也可用水作溶剂 B .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Na++ 3CO2+ 4e- = 2Na2CO3+C C . 充电时,钠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D . 每吸收1molCO2 , 理论上电路中转移4 mol e-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工业合成氨采用500℃左右的高温,目的是提高合成氨的效率 B . 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 C . 保存FeSO4溶液时,应在其中加入稀HNO3以抑制Fe2+水解 D . 工业上用蒸干MgCl2溶液的方法制取无水氯化镁
  • 9.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室温下,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

    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Cl)>Ksp(AgI)

    B

    室温下,向溶液X中滴加少量双氧水,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

    溶液X中一定含Fe2+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Y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溶液

    Y中含 Na+不含K+

    D

    室温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和NaNO2溶液的pH, CH3COONa 溶液的pH大

    HNO2 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强

    A . A   B . C . C   D . D
  • 10. 下列图示或根据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图甲表示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则曲线a代表醋酸 B . 图乙表示温度不变,向0.1mol·L-1NH4Cl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时,溶液中 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 C . 图丙表示密闭容器中CH4(g)+ H2O(g)⇌CO(g)+3H2(g)到达平衡时,CH4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说明P1<P2 D . 图丁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mol·L-1醋酸溶液滴定曲线
二、多选题
  • 11. 25℃时,将氨水与氯化铵溶液混合得到c(NH3·H2O)+c(NH4+)=0.1 mol·L-1的溶液。溶液中c(NH3·H2O)、c(NH4+)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 . W点表示溶液中:c(NH3·H2O)+c(H+)=c(Cl-)+c(OH-) B . pH=7.0溶液中: c(NH3·H2O)>c(NH4+)>c(OH-)=c(H+) C . pH=10.5的溶液中:c(Cl-)+c(OH-)+c(NH3·H2O)<0.1 mol·L-1 D . 向W点所表示的1 L溶液中加入0.05 mol NaOH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c(Na+)>c(Cl-)>c(OH-)>c(NH4+)
  • 12. 在3个初始温度均为T℃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正反应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编号

    容器类型

    初始体积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SO3物质的量/mol

    SO2

    O2

    SO3

    I

    恒温恒容

    1.0 L

    2

    1

    0

    1.6

    II

    绝热恒容

    1.0 L

    2

    1

    0

    a

    III

    恒温恒压

    0.5 L

    0

    0

    1

    b

    A . a>1.6 B . b<0.8 C . 平衡时v(SO2):v(I)<v(II) D . 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1.0 mol SO2(g)、0.20 mol O2(g)和4.0molSO3(g),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三、综合题
  • 13. 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气体分析中,常用XCl的盐酸溶液吸收并定量测定CO的含量,原理为:2XCl+2CO+ 2H2O==X2Cl2·2CO·2H2O
    1. (1) X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 (2) 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 (3) H2O中氧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4. (4) X2Cl2·2CO·2H2O是一种配合物,结构如图所示,每个X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3个配位键,在图中用“→"标出相应的配位键。CO与N2分子的结构相似,则1molX2Cl2·2CO·2H2O含有δ键的数目为

    5. (5) 化合物XCl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距离每个X离子最近的Cl的个数为

  • 14. 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x等污染物,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是重要研究课题。
    1. (1) 已知: N2(g) + O2(g)=2NO(g) △H=+ 180.5kJ·mol-1

      2C(s)+ O2(g)= 2CO(g)  △H= - 221.0kJ·mol-1

      C(s)+ O2(g)=CO2(g)  △H= -393.5 kJ·mol-1

      2CO(g)+ 2NO(g)= N2(g)+ 2CO2(g) △H=kJ·mol-1

    2. (2) 某温度下,为探究2CO(g)+ 2NO(g)⇌N2(g)+ 2CO2(g)的反应速率,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CO和NO浓度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CO)/10-4mol·L-1

      36.0

      30.5

      28.5

      27.5

      27.0

      27.0

      c(NO)/10-4mol·L-1

      10.0

      4.50

      2.50

      1.50

      1.00

      1.00

      ①前2s内,上述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②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③对于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A.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B.当2v(CO)=v(N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研究反应的高效催化剂意义重大    D.反应达到平衡时,CO、NO的转化率相等

    3. (3) CO浓度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写出多孔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

  • 15. Na2CO3和NaHCO3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
    1. (1) 室温时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 (填字母) .
      A . 0.1mol·L-1的Na2CO3溶液: c(Na+)+c(H+) =c(OH-)+c( )+c( ) B . 0.1mol·L-1的NaHCO3溶液: c(Na+) =c( ) + c( )+ c(H2CO3) C . 0.1mol·L-1的NaHCO3溶液: c(Na+)>c( )>c( )>c(H2CO3) D . 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CO3和NaHCO3混合溶液:2c(H+)+c( )+3c(H2CO3)=2c(OH-)+c( )
    2. (2) 水垢中的CaSO4可用Na2CO3溶液处理。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Ksp(CaCO3) =5.0×10-9Ksp(CaSO4)=7.0×10-5]
    3. (3) 25℃时,碳酸及其盐溶液中含碳元素微粒的分布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纯碱溶液去油污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为Kh , 则pKh=(pKh=-lgKh)。

      ②25C时,下列三种溶液

      A.0.1mol·L-1的NaHCO3溶液:

      B.0.1mol·L-1的Na2CO3溶液:

      C.0.1mol·L-1的NaCN溶液。

      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字母)。[25℃时,K(HCN)= 10-9.3]

    4. (4) NaHCO3可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 , 含SiO2和Fe2O3)制铝。流程如下:

      ①滤渣中除含SiO2转化得到的铝硅酸钠外,还含(填化学式) 。

      ②写出“沉淀"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6. CO2是廉价的碳资源,将其甲烷化具有重要意义。

    热化学转化法:原理为CO2(g)+4H2(g) CH4(g)+2H2O(g)△H

    1. (1) 每生成0.4mol CH4(g),放出66kJ的热量。则△H=
    2. (2) 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对CO2的转化率及CH4的选择性的影响如图所示。CH4的选择性= ×100%,CO2甲烷化反应选择0.1MPa (1个大气压)而不选择更高压强的原因是

      图片_x0020_706157456

      电化学转化法:在多晶Cu催化下,电解CO2制备CH4的原理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824271844  

    3. (3) 铂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填化学式);
    4. (4) 电解结束时阴、阳极室的KHCO3溶液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在电解过程中, 移向 (填“阴”或“阳” )极室。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5. (5) 电解过程中应持续通入CO2 , 同时温度应控制在10℃左右,使CO2优先于H+在电极上发生反应。该电解过程不在室温下进行的原因是
四、实验题
  • 17. 蓝色钾盐水合物KaCub(C2O4)c·H2O(铜元素为+2价)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确定:

    步骤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2 mol·L-1稀硫酸,微热使样品溶解。再加入30 mL水加热,用0.0200 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12.00 mL( 的还原产物为Mn2+)。

    步骤②:充分加热滴定后的溶液,冷却后,调节pH并加入过量的KI固体,溶液变为棕色并产生白色沉淀CuI,发生反应2Cu2++4I-=2CuI↓+I2

    步骤③:加入少量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20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15.00 mL,发生反应I2+2 =2I-+

    1. (1) 若步骤②中未对滴定后的溶液进行加热,则测出的Cu2+的物质的量将(填“偏大”、“偏小” 或“不变”) 。
    2. (2) 步骤③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 (3) 通过计算确定a:b:c=。(写出计算过程)
  • 18. 铜制印刷电路板蚀刻液的选择及再生回收是研究热点。
    1. (1) 用HCl-FeCl3溶液作蚀刻液

      ①该溶液蚀刻铜板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从废液中可回收铜井使蚀刻液再生。再生所用的试剂有Fe和(填化学式)。

    2. (2) 用HCl-CuCl2溶液作蚀刻液蚀刻铜后的废液中含Cu+ 用下图所示方法可使蚀刻液再生并回收金属铜。

      图片_x0020_772668001

      第一步BDD电极上生成强氧化性的氢氧自由基(HO·):H2O-e-=HO·+H+: .

      第二步HO·氧化Cu+实现CuCl蚀刻液再生:(填离子方程式) .

    3. (3) 用碱性CuCl2溶液(用NH3·H2O-NH4Cl调节pH)作蚀刻液

      原理为:CuCl2+ 4NH3·H2O=Cu(NH3)4Cl2+ 4H2O;Cu(NH3)4Cl2+Cu= 2Cu(NH3)2Cl

      ①过程中只须及时补充NH3·H2O和NH4Cl就可以使蚀刻液再生,保持蚀刻能力。蚀刻液再生过程中作氧化剂的是(填化学式) 。

      ②50℃,c(CuCl2)=2.5mol·L-1 , pH对蚀刻速串的影响如图所示。适宜pH约为8.3~9.0,pH过小或过大,蚀刻速率均会减小的原因是.

      图片_x0020_2099536740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