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安徽合肥中科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

更新时间:2016-10-21 浏览次数:99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   )

    ①易中天教授将《三国》讲活了,他那           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② 好的演员一定要内心冷静,这样才能恰当的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           , 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③ 关圣殿正中铸有高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              。

    A .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B . 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C .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D . 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稳定物价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保增长、控通胀、稳民生之间寻找一条平衡道路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这需要政府的智慧、耐心和持久的努力。 B . 一种政治体制越是缺乏对权力的制约,就越容易形成 “既得利益集团”,这个集团就越容易为了保卫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反对改革。 C . 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最适合的手段?在中国周边动用武力是否会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D .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已突破2亿多人,这些用户以学生、白领等年轻人为主。
  •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 . ③②①⑥⑤④ B . ③⑥⑤②④① C . ⑤④①③②⑥ D . ⑤②④⑥①③
二、现代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

    李智福

        ①庄子与孟子同是战国中期人,同为思想巨擘,他们对“物之齐否”持两种完全相反的态度。庄子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的观点,孟子则针锋相对地提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命题。形式上,“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二者歧见之大,归本于哲人对世道人生不同的关怀方式和迥异的观照态度。

        ②庄子不是将万物强定为一尊,而是以承认“万物之不齐”为前提的,这种“齐”意味着承认一切存在皆有合法性、合理性。章太炎说:“齐其不齐,下士之鄙执;不齐而齐,上哲之玄谈。”正是此意。庄子因“不齐”而走向的“齐”,是一种平等的眼光和宽容的胸怀,对差异的包容,对弱势群体、 少数群体、独异个体的尊重,这与《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近似。同时,当他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时,齐万物,一生死,生命也从高下区分的利益焦灼中悬解了出来。另外,庄子认为“齐物”的初始图景是人类未开化时的“至德之世”,那个时候,“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庄子对“至德之世”的呼唤渗透着浓浓的诗人之乡愁意识和哲人之批判精神,警醒着人类不可妄自尊大,时时需要反省。

        ③孟子没有像庄子那样悉心去论证“物之齐否”,而是用一句常识之语“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对提倡“君臣并耕”的农家学派展开批评。当时,农家学派之许行从楚国到滕国传道,宋国的陈相、陈辛兄弟闻风而来,尽弃前学,从师许行。陈相将许行之学转告孟子,孟子深不以为然,乃从社会分化、商品交换、劳心与劳力分工等角度论证了这种“君民同耕”是不合时宜的,不现实的,甚至是荒唐的。孟子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④孟子强调“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恰恰是反对对天下万物整齐划一,比而同之。天下之物的价值本应有大小多少之分,因此不可以“同价”贾之,如若以“同价”来买不同之物,必然会造成良莠不齐,以次充好。若这种“比而同之”的思想上升至社会政治领域就必然会造成天下大乱。在孟子看来,正常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由“劳心者”与“劳力者”两个阶层组成的社会。“劳心者”从事治理、组织和教化之事,是“食税者”,古代圣贤如后稷、尧、禹等都属于这类人;“劳力者”从事生产劳动,包括耕作、做工和经商,他们要“上税”,为“劳心者”提供衣食之资。可见,孟子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一常识之语目的在于证明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⑤庄子持“万物一齐”,孟子持“物之不齐”,二者不可同,不能同,不必同,亦无高下之分。在那个战乱频仍、世道窳败的战国之世,他们发现的是不同的症结,因此对“君臣佐使”的调配,亦大不同。唯其不同,才证明了思想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二人在中国思想史上实现了互诤互补。以孟子对人性之善的信念补庄子的自然天性论,以免人性的沉沦、堕落和虚无;以庄子“万物一齐”之自在的、诗意的、艺术的觉悟精神补孟子哲学所许诺人生之过于沉重的负担、责任和义务,以避免人生的异化、僵化、道学化。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07月27日第16版,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庄子虽承认“万物不齐”,但是,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因而他又认为,“以道观之,万物一齐”,无所谓贵贱短长。 B . 庄子的“万物一齐”是强调因“不齐”而走向“齐”。“齐其不齐”和“不齐而齐”正是他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的思想基础。 C . 《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对差异的包容,对弱势群体、少数群体、独异个体的尊重。 D . 庄子的“齐物论”是对人类未开化时的“至德之世”初始图景的呼唤和向往,渗透了一种诗人的乡愁意识和一种哲人的批判精神。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孟子认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是一种客观常识,天地万物本来就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因而,不能对天下万物整齐划一,比而同之。 B . 孟子从社会分化、商品交换、劳心与劳力分工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君民同耕”的农家学派的做法是不合时宜的,而且会造成天下大乱。C由于存在社会分工是必然和合理的,一个正常的社会应由“劳心者”和“劳力者”两个阶层组成,所以,孟子得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结论。 C . 孟子认为天下之物的价值有大小多少之分,因此价格不一样;“劳心者”和甜劳力者”从事不同的工作,他们的社会职责也不尽相同。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于对世道人生的关怀方式和观照态度的迥然不同,庄子与孟子对“物之齐否”的观点和态度迥然不同,庄子持“万物一齐”,孟子持“物之不齐”。 B . 庄子“万物一齐”的处世态度可以把生命从高下区分的利益焦灼中解放出来;孟子“物之不齐”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等级制度,为阶级剥削提供了借口。 C . 庄子自在的、诗意的、艺术的觉悟精神使人沉沦、堕落和虚无;孟子宣扬的人生过于沉重的负担、责任和义务,则导致人生的异化、僵化和道学化。 D . 庄子的“万物一齐”反对将万物强定为一尊,警醒着人类不可妄自尊大,具有朴素的平等思想;孟子强调“物之不齐”目的是建立有序合理的社会秩序。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教父

    赵冬

        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罗斯式的城市里长大的。

        那时候,教堂顶的白雪,尖楼上的钟响,紧裹黑衣的修女……无不诱惑着我对神秘殿堂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

        外公是天主教徒,对耶稣十分虔诚。他不仅自己信教,每周还要领儿孙们去教堂礼拜和做弥撒。他与教堂的老神父交情甚密,神父待人谦恭、和善,小孩们都喜欢围着他蹦呀跳呀,或听他讲圣经故事。

        神父是外公的挚友,也是两个舅舅的教父。闲暇时常来家里与外公聊天,对饮,一瓶酒,四碟菜,多至深夜。谈得投机便与外公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两个舅舅才十八、九岁,对教父更是顶礼膜拜,言听计从。

        外公的兴趣很广泛,爬山、钓鱼、打猎、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没有他不好的。有一次去雪山打猎,一熬就是半个月,结果还真打死一头黑熊,一个人把熊用爬犁拉了回来。他在人前最得意炫耀的是那件火狐狸皮大衣,据说是件宝物。外公说穿上它就是在雪地里睡上三天三夜也冻不死。这件大衣是用好几百只红狐狸皮缝制的,我猜,皮大衣一定是很值钱的。

        秋去冬来,北方的大地又覆盖了一层白皑皑的冰雪。天气冷得能冻掉行人的下巴颌,松花江被冰雪封了顶。外公是个不甘寂寞的老人,他不听家人劝阻,拿着鱼具到江面上戳出一个冰窟窿,下网捞起鱼来。从清晨到黄昏,家人见这么久未归,便去人寻找。江面的冰上摆着鱼具,却不见了老人。

        全家人慌慌张张地奔到江边,望着冰窟窿里蒸腾出的寒气哭号不停。人们都说,一定是老头子捞鱼不慎跌进冰窟窿里了。

        由于未捞到尸首,外公的丧事也只好草草举行。尽管这样,还是赶来了许多人,都是他各界的朋友,人们大都受过外公的恩惠,希望能为老人做点什么……忙前忙后,里外张罗得最欢的要属老神父了。分家的时候,他把我大舅拉到一旁,对他说:“告诉你,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爹在那边呢……”他用手指了指天空:“他蹲在雪地里,一丝也不挂呀!我看见他身体直打颤,好可怜呢!”

        第二天,教父伏在二舅耳朵上,神秘地说:“孩啊,昨夜你爹又托梦给我,他说那边天冷,他快被冻死了……”

        两个舅舅像两只傻鹅,呆呆地望着教父,不知如何是好。

        翌日,教父又来到我家,告诉舅舅说外公梦中委托他把那件狐皮大衣给捎过去。

        舅舅不敢怠慢,急忙取来大衣,让教父拿走了。

        做礼拜的时候,教父满脸慈祥地拍了拍大舅的肩,眨着眼睛说:“你爹接到大衣穿上了,还夸你是个大孝子呢……”几句话说得大舅轻飘飘的。

        可是,没过几天,外公突然活着回来了。四邻震惊不小,家人欢天喜地。

        原来,那日外公在江面网鱼,几网下去,不见半个鱼星,来了脾气。旁边正好有位老渔翁经过,便赌气扔下鱼具,随老渔翁到江下游用大网捞鱼去了……

        从此,教父再也没到家里来过。外公到教堂几次,教父均以病相避。一连好几年,外公怕教父难为情,也就换了一个教堂做礼拜。

        记得外公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这件事。他躺在床上,用微弱的声音对大家说:“……唉,真没想到,一件破大衣,竟伤了一位……老朋友。罪过呀!……”

    1.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开篇描写了北方城市里的教堂、钟楼和修女,营造了浓浓的宗教氛围,属于小说自然环境的描写。 B . “我”生活在这座北方城市里,小说以“我”的见闻串联情节,内容更加紧凑,更具有真实感。 C . 神父待人谦恭、和善,虽然觊觎外公的大衣,但事后又幡然悔悟,所以得到了外公的原谅。 D . 两个舅舅一直对教父言听计从,外公“遇难”后,舅舅们不知所措,这是神父阴谋得逞的原因。 E . 小说以外公的忏悔结尾,临终微弱的声音却展现了人性的至善至美,给读者心灵以巨大的震撼。
    2. (2) 小说结尾外公突然活着回来,出人意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匠心?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3) 小说中外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 (4) 小说题为“教父”,但写外公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的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节选)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同郡刘焯                          造:培养 B . 匹夫,君德亦然                    特:只是 C . 加散骑常侍,为子                    爵:封爵 D . 致仕 , 卒,陪葬昭陵                  致仕:辞官回家
    2. (2)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B .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C .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D .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孔颖达,八岁就从师学习,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他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 B . 孔颖达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首先概括了孔子那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具体解释了各句的意思,接着进一步把道理引入执政治国的事情中。 C . 孔颖达奉皇太子命撰著《孝经章句》,他借著书来尽力讽谏。太宗知道他多次直言批评太子过失,下诏褒扬他,并拜他为祭酒,在东宫充任侍讲。 D . 孔颖达等人撰著《五经》义训的百余篇文章,虽然包罗各家很是广博,但其中不可能没有谬误,博士马嘉运批驳指正他们的失误,以至于互相讥讽诋毁。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

      ②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

四、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②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五、诗歌鉴赏
  • 8.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春日登楼遇雨

    杜荀鹤①

    忽地晴天作雨天,全无暑气似秋间。

    看看水没来时路,渐渐云藏望处山。

    风趁鹭鸶双出苇,浪催渔父尽归湾。

    一心准拟闲登眺,却被诗情使不闲。

    【注释】①杜荀鹤:唐朝诗人,池州石埭人。

    1. (1) 诗人在颔联和颈联写景时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 (2)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
  • 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很多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其实,竹子是有花植物。,这是受到了遗传基因的影响。如群蕊竹一年左右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甜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那么,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科学家解释,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会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因为,而这些养料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植物就会逐渐枯死。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可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竹子的特征,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竹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七、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一生的状态就是在路上。那么,你渴望在什么样的路上?你又希望以怎样的姿态在路上?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正确弄懂其中“路”的含义,并据此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