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四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

更新时间:2016-09-02 浏览次数:250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 铝与盐酸反应 B . Ba(OH)2・8H2O和NH4Cl固体反应 C . 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 D . 氢气的燃烧反应
  • 2.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 . H2(g)+ O2(g)=H2O(g)△H=﹣241.8kJ•mol1 B . CH4(g)+2O2(g)=CO2(g)+2H2O(g)△H=﹣846.3kJ•mol1 C . C(s)+O2(g)=CO2(g)△H=﹣393.5kJ•mol1 D . C3H8(g)+5O2(g)=3CO(g)+4H2O(l)△H=﹣2044.0kJ•mol1
  • 3.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是(   )
    A . Ca(OH)2 B . CH3COOH C . BaSO4 D . CH3COONa
  • 4.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 C(s)+O2(g)=CO(g)△H=△H1;(2)2H2(g)+O2(g)=2H2O(g)△H=△H2;由此可知 C(s)+H2O(g)═CO(g)+H2(g)△H3 . 则△H3等于(    )

    A . △H1﹣△H2 B . △H1 △H2 C . 2△H1﹣△H2 D . △H2﹣△H1
  • 5. 设C+CO2⇌2CO;△H>0,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H<0,反应速率为v2 ,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 . 同时增大 B . 同时减小 C . v1增大,v2减小 D . v1减小,v2增大
  • 6. 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 反应停止了 B .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为零 C .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 D .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 7. 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 增大压强 B . 升高温度 C . 增大反应物的量 D .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 8. (2016高一下·安庆期中) 把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2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气)+Y(气)=nZ(气)+2W(气).5min末已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平均速率为0.01mol•L1•min1 , 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计量系数 n的值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 9. 对于3Fe(s)+4H2O(g)⇌Fe3O4(s)+4H2(g),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
    A . K= B . K= C . K= D . K=
  • 10. 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υ(A)=0.5 mol•(L•s)1 B . υ(B)=0.3 mol•(L•s)1 C . υ(C)=0.8 mol•(L•s)1 D . υ(D)=1 mol•(L•s)1
  • 11. 下列情况下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的是(   )
    A . △H>0△S<0 B . △H>0△S>0 C . △H<0△S<0 D . △H<0△S>0
  • 12. 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 2υ(正、A2)=υ(逆、AB) B .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 .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D . A2、B2、AB的反应速率比为2:2:1的状态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Cl溶液中无OH B . NaOH溶液中无H+ C . KCl溶液中既无OH也无H+ D . 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 , 且Kw=1×1014
  • 14. 在HAc⇌H++Ac的电离平衡中,要使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 加HAc B . 加NaAc C . 加水 D . 加NaOH
  • 15. 将25℃的纯水加热至8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水的离子积不变 B . 水的pH变小,呈酸性 C . 水的pH变大,呈中性 D . 水中c(H+)=c(OH)>1×107mol/L
  • 16. 某小组在某温度下测定溶液的pH时发现,0.01mol/L的NaOH溶液中,c(H+)•c(OH)=1012(mol/L)2 , 则该小组在该温度下测得0.1mol/LNaOH溶液和0.1mol/LHCl溶液pH应为(  )


    A . 13、1    B . 13、2     C . 11、1   D . 10、2
  • 17.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气)+Y2(气)⇌2Z(气),已知 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 . Y2为0.2 mol/L B . Y2 为0.35 mol/L C . X2 为0.2 mol/L D . Z为 0.4 mol/L
  • 18. (2016高二上·新疆期末)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Fe2O3(s)+3CO(g)═2Fe(s)+3CO2(g)△H=﹣25kJ•mol1

    ②3Fe2O3(s)+CO(g)═2Fe3O4(s)+CO2(g)△H=﹣47kJ•mol1

    则下列关于Fe3O4(s)被CO还原成Fe(s)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是(   )

    A . Fe3O4+4CO═3Fe+4CO2/△H=﹣14kJ•mol1 B . Fe3O4(s)+4CO(g)═3Fe(s)+4CO2(g)△H=﹣22kJ•mol1 C . Fe3O4(s)+4CO(g)═3Fe(s)+4CO2(g)△H=+14kJ•mol1 D . Fe3O4(s)+4CO(g)═3Fe(s)+4CO2(g)△H=﹣14kJ•mol1
二、<b >非选择题</b>
  • 19. 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 , 进行可逆反应2SO2+O2⇌2SO3  反应2min后,测得O2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加热
    1. (1) 2min内,SO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SO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2. (2) 若用O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则V(O2)=
    3. (3) 若用S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则V(SO3)=
  • 20. (2017高一下·娄底期中) 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反应在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从开始到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21. 反应m A+n B⇌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

    ②若C为气体,且m+n=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态.

  • 22.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 (1) NaHSO4溶于水
    2. (2) H2S的电离
  • 23. 下列物质中:①NaCl ②NaOH  ③CH3COOH ④CO2  ⑤NaHCO3 ⑥NH3•H2O ⑦Fe ⑧金刚石 ⑨Cl2 ⑩澄清石灰水

    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能导电的有:(填序号)

  • 24. 某温度下,纯水的c(H+)=2×107mol•L1 , 则此时c(OH)为;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mol•L1则溶液中c(OH)为,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此时温度(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
  • 25. 某温度下,将氢气和碘蒸气各1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I(g).2分钟后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8mol•L1

    1. (1) 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 (2) 求2分钟内的H2的反应速率.

  • 26. 已知25℃时KW=1.0×1014 试计算:
    1. (1) 计算室温条件下0.1mol/LHCl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
    2. (2) 计算室温条件下0.01mol/LNaOH溶液的pH.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