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二中实验班高考化学五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6-08-29 浏览次数:360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b>
  • 1. 几种微粒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可说明(  )

    A . 可能是同一元素 B . 一定是同一元素 C . 彼此之间一定是同位素 D . 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 2. 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Fe2+、Mg2+、NO 、Cl B . 在饱和的氯水中:SO 、NH4+、Al3+、CH3CHO C . 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SO 、NO 、HCO D . =0.1mol•L1的溶液:Na+、K+、SiO 、AlO
  • 3. 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为(  )


    A . v(O2)=0.01mol/(L•s)  B . v(NO)=0.08mol/(L•s) C . v(H2O)=0.003mol/(L•s) D . v(NH3)=0.001mol/(L•s)
  • 4. 进行一氯取代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的烷烃是(   )
    A . (CH32CHCH2CH2CH3 B . (CH32CHCH3 C . (CH32CHCH(CH32 D . (CH33CCH2CH3
  • 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Al3+和Fe3+

    分别加入少量NaOH溶液

    B

    比较Fe和Cu的金属活动性

    分别加入浓硝酸

    C

    证明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是通入了SO2

    将褪色后的溶液再加热

    D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酸

    加饱和NaOH溶液,蒸馏

    A . A B . B C . C D . D
  • 6. 工业上以CuO和H2SO4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也无多余的水分,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  )

    A . 45.8% B . 57.6% C . 72.3% D . 无法确定
  • 7. 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 )、c(HCO )都减少,其方法是(   )
    A . 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B . 加水 C .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 . 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 8.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1﹣己醇的沸点比己烷的沸点高

    1﹣己醇和己烷可通过蒸馏初步分离

    B

    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原电池需外接电源才能工作

    C

    乙二酸可与KMnO4溶液发生反应

    乙二酸具有酸性

    D

    Na在Cl2中燃烧的生成物含离子键

    NaCl固体可导电

    A . A B . B C . C D . D
二、<b >解答题</b>
  • 9.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1. (1) 甲同学欲比较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其设计的依据是;但该装置存在缺陷,请指出
    2. (2) 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验证元素性质递变规律.A、B、C处分别是蘸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纸.乙同学可能观察到的现象A.;B.;C..从环保角度考虑,该装置有明显不足,请指出提出改进建议
  • 10. 另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用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液,用电解的方法实现了粗铜的提纯,并对阳极泥和电解液中金属进行回收和含量测定.已知粗铜中含有少量的锌、铁、银、金等金属和少量矿物杂质(与酸不反应).

    1. (1) 步骤一:电解精制:电解时,粗铜应与电源的极相连.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 (2)

      步骤二:电解完成后,该小组同学按以下流程对电解液进行处理:


      ①阳极泥的综合利用:稀硝酸处理阳极泥得到硝酸银稀溶液,请写出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残渣含有极少量的黄金,如何回收金,他们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了一些有关金的信息:

      序号

      反应

      平衡常数

      1

      Au+6HNO3⇌Au(NO33+3NO2↑+3H2O

      <<1

      2

      Au3++4Cl⇌AuCl4-

      >>1

      请根据以上信息简要解释溶解阳极泥不用王水的原因

      ②滤液含量的测定:以下是该小组探究滤液的一个实验流程.


      则100mL滤液中Cu2+的浓度为 mol•L1 , Fe2+的浓度为 mol•L1

  • 11. 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

    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

    C的质量增加

    A上有气体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 (2) 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3. (3) 装置丙中溶液的pH(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12. 苯亚甲基苯乙酮俗称查尔酮,淡黄色梭状晶体,熔点58℃,沸点208℃(3.3kp),易溶于醚、氯仿和苯,微溶于醇.制备原理如图1:
    1. (1) 制备过程中.需在搅拌下滴加苯甲酸,并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温度维持在25~30℃,说明该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如温度过高时,则可采用措施.
    2. (2) 产品结晶前,可以加入几粒成品的查尔酮,其作用是
    3. (3) 结晶完全后,需抽滤收集产物.’抽滤装置(图2)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填仪器名称).
    4. (4) 获得的深色粗产品加入活性炭,用95%乙醇重结晶即得查尔酮晶体,可通过法来判断原料是否反应完全以及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 13. 铝热反应是铝的一个重要性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克服传统铝热反应纸漏斗易燃烧,火星四射等缺点,将实脸改成以下装置,取磁性氧化铁在如图A实验进行铝热反应,冷却后补到“铁块”混合物.

    1. (1) 实验中可以用蔗糖和浓硫酸代替镁条作引火剂,共原因是
    2. (2) 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取反应后的“铁块”研碎取样称量,加入如图B装置,滴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测量生成气体体积以测量样品中残留铝的百分含量.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量气管的量具部分是一个中学实验常见量具改装而成,该仪器的名称为

      ②量气管在读数时必须进行的步骤是

      ③取1g样品进行上述实验,共收集到44.8mL气体(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则铝的百分含量为

      ④装置中分液漏斗上端和烧瓶用橡胶管连通,除了可以平衡压强让液体顺利滴入试管之外,还可以起到降低实验误差的作用.如果装置没有橡胶管,测出铝的百分含量将会(填“偏大”或“偏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