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二中实验班高考化学四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6-08-29 浏览次数:1101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 . 热稳定性:HF>HCl>HBr>HI B . 微粒的半径:Cl>Na+>Mg2+>Al3+ C . 电离程度(同温度同浓度溶液中):HCl>CH3COOH>NaHCO3 D .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 2. 有下列三个反应方程式:①Cl2+FeI2═FeCl2+I2②2Fe2++Br2═2Fe3++2Br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中氧化产物分别是FeCl2、Fe3+、Cl2 B . 根据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强弱关系为Cl2>Co2O3>Fe3+ C . 在反应③中生成1 mol Cl2时,有2 mol HCl被氧化 D . 根据反应①②一定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研究的是温度、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横坐标表示压强 B . 如图研究的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Ⅱ采用的温度更高 C . 图中t0时使用了催化剂,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D . 图中t0时增大压强,使平衡向负反应方向进行
  • 4.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聚乙烯食品包装袋、食物保鲜膜都是无毒的高分子化合物 B .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 C . 高温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D .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 5.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将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溶液会充满试管

    ②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在煤燃烧时最终生成CaSO4 , 可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

    ③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④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镁溶液可获得金属镁

    ⑤为证明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 , 取少量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混有Na2CO3

    A . 仅①③④⑤ B . 仅②③④ C . 仅①③④ D . 仅①②④⑤
  • 6. 下列金属可用铝热法制备的是(   )

    ①铁  ②镁  ③锰  ④钒  ⑤铬.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B . AgCl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AgCl为弱电解质 C . 温度一定时,当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 D . 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c(Cl)增大,Ksp值变大
  • 8. 近年来,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燃料电池,它用酸性电解质(H+)作溶剂.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乙醇在电池的负极上参加反应 B . 1mol CH3CH2OH被氧化转移6mole﹣ C .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极附近的酸性减弱 D . 电池放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二、<b >解答题</b>
  • 9. 氢气、纳米技术制成的金属燃料、非金属固体燃料已应用到社会生活和高科技领域.
    1. (1) 已知短周期金属元素A和B,其单质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大,可用作燃料.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

      I1

      I2

      I3

      I4

      A

      899.5

      1757.1

      14848.7

      21006.6

      B

      738

      1451

      7733

      10540

      ①根据上述数据分析,B在周期表中位于区,其最高价应为

      ②若某同学将B原子的基态外围电子排布式写成了ns1np1 , 违反了原理;

      ③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原因是

    2. (2)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题,C60可用作储氢材料.

      ①已知金刚石中的C﹣C的键长为154.45pm,C60中C﹣C键长为145~140pm,有同学据此认为C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②C60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碳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相对稳定结构,则C60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

  • 10. 某学生欲通过实验方法验证Fe2+的性质.

    1. (1) 该同学在实验前,依据Fe2+性,填写了下表.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向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浓硝酸,振荡

      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颜色逐渐变黄

      Fe2++NO +2H+=Fe3++NO2↑+H2O

      依照表中操作,该同学进行实验.观察到液面上方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但试管中溶液颜色却变为深棕色.

    2. (2) 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变成深棕色的原因,该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向原新制FeSO4溶液和反应后溶液中均加入KSCN溶液,前者不变红色,后者(加了数滴浓硝酸的FeSO4溶液)变红.该现象的结论是

    3. (3) 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溶液的深棕色可能是NO2或NO与溶液中Fe2+或Fe3+发生反应而得到的.为此他利用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验,尾气处理装置略)进行探究.

      ⅰ.打开活塞a、关闭b,并使甲装置中反应开始后,观察到丙中溶液逐渐变为深棕色,而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ⅱ.打开活塞b、关闭a,一段时间后再停止甲中反应.

      ⅲ.为与ⅰ中实验进行对照,更换丙、丁后(溶质不变),使甲中反应继续,观察到的现象与步骤ⅰ中相同.

      ①铜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

      ③步骤ⅱ的目的是

      ④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 (4) 该同学重新进行(1)中实验,观察到了预期现象,其实验操作是
  • 11.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 (1) Ⅰ.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产物,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

      ③本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为(填字母编号).

      ④写出装置C、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C,D

      ⑤D中反应每生成1mol水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为个.

    2. (2) Ⅱ.实验时他需要1.0mol/L的硫酸溶液250mL.根据溶液的配制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如图2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②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几次,摇匀.

      ③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 12. (2015高二上·河北开学考) 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 (1) 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的氧化应是反应.

    2. (2) 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乙的作用是
    3. (3)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4. (4) 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